气象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文章内容

气象与古代的气候对比_气象和气候的差别是什么

tamoadmin 2024-08-24
1.气候是怎么影响中国古代文化?2.竺可桢是怎么研究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的3.气候与气象的区别,,,, 具体的4.关于天气、气候的观念在秦汉时期发生了哪些新

1.气候是怎么影响中国古代文化?

2.竺可桢是怎么研究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的

3.气候与气象的区别,,,, 具体的

4.关于天气、气候的观念在秦汉时期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5.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是什么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有哪些

6.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与历史气候变迁存在哪些联系

7.气象、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

气象与古代的气候对比_气象和气候的差别是什么

举例分析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气候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战乱的关系。

1、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明史以前的古人类还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存和发展基本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源,而生物源的扩展和退缩受制于气候的变化。

即使人类到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史的前夕),有了农业,这种依赖也没有多大变化,大部分生活资料直接取之于自然界;和集仍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总之,文明史以前的人类受生态学规律的控制。中原古代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与古代气候的变迁息息相关。

2、气候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

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与封建王朝的盛衰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出现过许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在历史上都是以风调雨顺、万物蕃育、经济繁荣、国泰民安而著称的。而它们都是农业社会的,气候环境的优劣便成为王朝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于相对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相对较小,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一个较好的外部条件。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农业地区也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使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外部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

3、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战乱的关系:

东汉三国处于历史上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阶段。东汉恒、灵以后,随着气象灾害等各种生态突变现象的频繁发生,瘟疫流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给本就盛行徽纬迷信的东汉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心理恐慌。

气候是怎么影响中国古代文化?

我国历代古籍中还有天气、气象的记载。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

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是否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作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

《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

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

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

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

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

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

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的《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

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的《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

清代译著《测候丛谈》,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竺可桢是怎么研究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的

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气候背景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华民族所以能够绵延至今,而且在世界文化进步中,不断发挥巨大的作用,探讨形成这一事实的气候原因,无疑是个很有兴趣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埃及、巴比伦与印度河流域等文明古国都位于有水源的热带、副热带干旱地区。埃及依靠尼罗河水在尼罗河谷创造了古代繁荣的文化,巴比伦则依赖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河水,印度古代文化则发生在印度河下游的干旱地区。干热气候有利于发展生产与过冬,同时病虫害较少,体感舒适,但干热如没有水就会变成沙漠,人类无法生存。因此,从多雨地带流来的河水就成为生命之源、繁荣之本,这就是上述三大文明古国古代文化在这里发展的重要气候背景。

中国文化则发生在另一种气候背景下。当时的黄河流域比现在炎热潮湿,属副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是很丰富的,但对作物生长的不利条件也很多,因为这里的气候灾害很频繁,在利用气候的同时必须防御灾害。在气候灾害中,既有雨水过多的涝,也有雨水不足的旱。这里气候的复杂性同上述有水源的热带、副热带气候的单调性恰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文化的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现象,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气候问题。但是气候的这种差别不会是没有影响的,何况在人类的早期,对自然界依附的程度比现在高得多。也许从这里出发,会给人一点启示。

更有意义的是,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在潮湿地带农业首先在山区或河谷台地上发展,在季风区域更是如此。因为,在生产季节,平原里河水泛滥,无法居住和耕种。但是平原的土地又十分肥沃,只有农业发展到平原,古老的文化才能在这块广阔与富饶的土地上出现。在中国黄河流域情况也是这样,并已为大量考古资料所证实。

因此,中国古代所面对的问题同其他文明古国就有很大的不同。其他文明古国基本局限于沿河狭长的平原与三角洲。近邻大多为难以利用的不毛之地,即使远征军征服了异域,也难以结成一个坚强的实体。单调的气候保证了他们安定地创造灿烂的文化,但也局限了他们的视野,这反映在他们的古代文化缺乏改造自然的想象与实践。

中国文化出现的条件与此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最早在黄河中游的山区与河谷台地上,紧临着富饶的河谷与辽阔的黄淮海平原。因此,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为要达到这一目的,治水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只有水退人进,农业才能获得肥沃的土地。夏禹治水正是中国古代农业向平原发展的最早的一次重大胜利。但是,夏禹治水并未结束,而只是开始开发平原地区的过程。因为当时生产力还很低下,治水又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不可能一次完成。实际上,我国古代治水经历了一个长约2000年的过程,才完成了黄淮海平原全部开发利用的任务。

据古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考证,在黄淮海平原北部的河北省中部平原一直到战国时期都还没有村镇遗迹,说明这里还是无人居住的地方。谭其骧说,只有“在黄河两岸修建堤防”后,人们才能迁入,也就出现了村镇遗迹。这一事实说明,由夏禹开始的治水过程,就是农业向平原的转移过程,也就是我国古代开拓黄淮海平原的过程。这一过程到战国时期才算完成。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治水过程,同黄淮海平原开发过程是重合的,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重合的。战国时代治水结束,中国古代文化也开始进入最灿烂光辉的时期。漫长的治水过程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发展的一大契机,而在其他文明古国所未见的。尽管其他文明古国在灌溉工程的建设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却远未能像中国这样改变大地的面貌,为民族的形成创立了基业,为民族的发展争取了广阔的土地。

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舞台上展开的。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也必然同这些条件有一定关系。

中国气候诞生了中医学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而气象条件又是大自然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南京中医学院80多岁的干祖望教授更是坦言:“欲知《灵枢》、《素问》(《内经》中今仅存《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作者注)之精华,半在气象。”

中国气候诞生了中医学

因为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是温带中也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正是变化急剧、变幅极大的特殊天气气候诞生了相应的特殊医学——中医(包括中医养生理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的这种特殊气候,便没有中医学。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由病邪(外因)和人体抵抗力(内因)的消长所决定的。中医把致病的外因归为“风、寒、湿、热、燥、火”六*。它们大都和气象要素相关。例如降水,湿度和气压(高压主晴旱,低压主雨湿)与中医的燥、湿相通;气温高低则和中医寒、热、火关联;风向风速和中医的风有关;日照也与中医的燥、火、湿有一定联系(例如日照少易湿)。因此我国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盛夏伏天)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因此,中医在治病时,并不完全针对生物致病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侧重于对六气致偏(即是六*)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的调整和对症候的消除,这正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六*可以致病,历史上久旱、久涝、大热、奇寒年份,六*更是达到了极致。这就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主要原因。

人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开放系统,就会受到自然界错综复杂的时空致病因素的影响。因此,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便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

中医还教导人们要春捂秋冻。因为冬季中人的肌腠处于收敛状态,以抵御寒冷。到了春天,皮肤汗孔转为排汗散热,此时如突然减衣,受风着凉特易致病。原来,这是因为春秋季节中气温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春季升温、秋季降温)。由于我国冬冷而夏热,春秋季节升降温特急,使得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惯性的原因,其变化远远落后于室外,因而室内外温差达到了十分显著的程度。这样,春季中外出归来,从室外(特别是暖热的阳光下)走进室内,如果不添衣春捂,时间一长,特别是老弱病人就会受凉得病。秋季情况相反,因室内暖进屋宜少穿衣,即“冻”。举个极端的例子,冬季中室内有暖气,室内暖室外冷温差更大,北方人有进屋先脱大衣的习惯,以免出汗伤阳,其道理是一样的。

实际上,由于我国春季升温迅速,升幅极大,因此不仅春季,甚至夏季古代深宅大院中室内外温差仍可相当大。即使无病之人,夏季中经常处在这种十分阴凉的室内,也会得病。古代称为“阴暑”。从“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症状看,还是很难受的。这种病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室外热且室内外温差大这种情况我国多见。由此一斑可知全豹,我国中医中药(包括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大大丰富了世界医药文化的宝库,因我国特殊气候而造成的中医药和养生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节气文化与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为了适时安排农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它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多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含义、天气特征和主要农事活动是: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即开始的意思,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①立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将要开始。②立夏公历一般在每年的5月5日前后,此时农作物和杂草借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旺盛,昆虫大量孵化出土,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日益繁忙。③立秋公历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前后,立秋后白天虽然仍是赤日炎炎,但早晚天气已经比较凉爽了。我国南方地区各种农作物开始成熟,晚稻进入插秧大忙季节。北方地区的稻谷开始灌浆,棉区的棉花进入开花和裂铃期。立秋以后主要是加强各种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确保丰收。④立冬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前后,北方的冷空气频频侵入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冬以后主要是翻耕冬闲田地,果树进行剪枝整理,冬耕施肥。

(2)夏至、冬至:“至”即到的意思,分别表示夏天、冬天到了。①夏至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炎热的夏季到来。②冬至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越是北方越明显,到北极中午也见不到太阳。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最寒冷的时期,劳动人民根据长期的生活积累,编制了“九九歌”来描述天气的寒冷程度。

(3)春分、秋分:“分”即平分的意思,表示昼夜长短相等。春分、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白天和夜晚时间相等。①春分公历一般在每年的3月20日前后,春分既平分了昼夜,又平分了春季。②秋分公历一般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秋分既平分了昼夜,又平分了秋天。秋分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季节。

(4)雨水、惊蛰:①雨水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后,寒风开始减弱,土壤开始解冻,天气逐渐回暖,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②惊蛰公历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前后,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大地回春,使冬眠中的动物苏醒过来,全国各地进入春耕播种季节。

(5)清明、谷雨:①清明公历一般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自然界一片生机勃勃,气温升高,雨量增加,正值春耕春种瓜类、豆类等经济作物的大好季节。②谷雨公历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后,谷雨前后的雨水对农业生产,特别是谷物的生长十分重要,雨生百谷,雨水增多,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此时干旱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春季常见的自然灾害,晚霜冻是中原地区的农业灾害,要加强抗旱和防冻害工作。

(6)小满、芒种:①小满公历一般在每年的5月21日前后,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还未成熟。②芒种公历一般在每年的6月5日前后,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从南方到北方开始收获成熟的冬小麦,全国进入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季节。

(7)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的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①小暑公历一般在每年的7月7日前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充沛的降雨,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日益频繁,我国进入主汛期,主要加强防汛、防涝、抗洪、抗台风工作。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加强大秋作物锄草追肥,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②大暑公历一般在每年的7月23日前后,是喜热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由于天气炎热,人们要作好防暑工作。③处暑公历一般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水塘养鱼进入繁忙阶段。

霜降节气期间做好防冻害工作(8)白露、寒露、霜降:①白露公历一般在每年的9月7日前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农作物等草木上有了露水,少雨干旱时对作物生长有利,白露以后大秋作物相继成熟,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季节。②寒露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前后,气温进一步降低,空气已结露水,出现白霜,渐有寒意,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在收获季节。③霜降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出现霜冻,晚秋作物和越冬作物要做好防冻害工作。

(9)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①小雪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日前后,我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开始下雪;②大雪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2月7日前后,冬雪给田地盖上了一层厚被,既给农田保了墒,又冻死了土中的病虫害,为下年的春耕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小寒、大寒:天气变冷,小寒未达最冷,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①小寒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月5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冷时期。②大寒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月20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冷到了极点,过了“大寒”,随着太阳辐射的日渐增强,地面温度逐步增高,天气逐渐转暖,新一年的春天即将来临。

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上半年逢六或二十一,下半年逢八或二十三,前后相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排序大约时间见下表)。人们只要知道目前处在什么节气,就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天气特征,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

气候与气象的区别,,,, 具体的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有些人认为在人类历史时期,世界气候并无变动。这种唯心主义的论断,已被我国历史记录所否定。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在丰富的过去的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记载,可惜非常分散。这篇论文就手边的材料进行初步分析,希望把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写出一个轮廓。

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近五千年的时间,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1100年)

西安附近的半坡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用14C同位素测定为约5600——6080年前)和河南安阳殷墟(约公元前1400——1100年)的发掘表明,当时猎获的野兽中有竹鼠、麞和水牛等热带和亚热带的动物,而现在西安和安阳一带已经不存在这些动物了。此外,在殷代留下来的甲骨文上可以看出当时安阳人种稻比现在大约要早一个月。在山东历城县发掘龙山文化遗迹中找到一块炭化竹节,有些陶器外表也似竹节。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竹类的分布在黄河流域,可直到东部沿海。根据这些事实,我们可以设,五千年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1°—3°纬度。对照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各地温度,可以说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比现在年平均温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温度高3°—5℃。

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年)

人们要知道一年中寒来暑往,常常用肉眼来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就是物候。物候学也可以说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便开创了这种观测,积累了三千年的丰富材料。

中国的许多方块字,用会意象形来表示。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开始,定都于西安附近的镐京)初年的文件中,如衣帽、器皿、书籍、家具和乐器等名称都以“竹”为头,表示这些东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可见周初黄河流域竹类广泛生长,而现在则不行了。商周时代,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对于他们,季节的运行是很重要的事。人民用各种方法来定春分,作为农业操作的开始时期。当时位于山东近海的郯国人民,每年观测家燕的最初来到以定春分,但是现在家燕3月22日才到长江下游。郯城和长江下游的上海两地的年平均温度相差1.5℃,正月平均温度相差4.6℃。这个结果与考古时期用竹子分布区域变化的方法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周初温暖的气候不久就恶化了,汉江在公元前903年和8年就两次结冰。但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81年)又和暖了。《左传》中往往提到,山东鲁国过冬,冰房得不到冰。周朝中期,黄河流域下游到处可以生长梅树。《诗经》中就有五次提过梅。《秦风》中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终南山位于西安之南,现在无论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都无梅树了。而且在商周时期,梅子被普遍用来调和饮食,因当时不知有醋。这说明梅树的普遍性。战国秦汉时期,气候继续暖和。清初的张标研究了秦朝《吕氏春秋》中的物候资料,认为秦时春初物候要比清初早三个星期。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齐鲁(山东),竹在渭川(陕西),漆在陈夏(今河南南部)。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都推向北方。公元前110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斩伐了河南淇园的竹子编筐盛石子来堵口,可见那时河南淇园竹子的繁茂。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国都洛阳晚春还降霜雪,但冷的时间不长。当时,河南南部的桔和柑还十分普遍。直到三国时代,曹操(公元155—220)在铜雀台(今河南临漳西南)种桔,已经不能结实了,气候已比司马迁时寒冷。曹操儿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今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结冰,演习不得不停止。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那时,气候已比现在寒冷。这种寒冷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公元280—289年这十年间达到顶点。当时每年阴历4月份降霜,估计那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南北朝时(公元420—579年),南京覆舟山筑有冰房,是用以保存食物新鲜的。那时南京的冬天应比现在要冷2℃,才能提供储藏需用的冰块。约在公元533—544年出版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六朝以前中国农业最全面的知识。根据这本书,当时黄河以北阳历4月中旬杏花盛开,5月初旬桑树生叶,与现在相比约迟了两周到四周。此外,书中还讲到当时黄河流域石榴树过冬要“以蒲藁裹而缠之”,也表明六世纪上半叶比现在冷。

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中,在第七世纪中期,气候变得和暖了。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冰无雪。八世纪初和九世纪的初和中期,西安的皇宫里和南郊的曲池都种有梅花,而且还种有柑桔。公元751年皇宫中柑桔结实,公元841—847年也有过结实的记录。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温,而现在的西安几乎每年的绝对最低温度都在—8℃以下。到公元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树了。宋朝诗人苏轼(公元1036—1101年)有“关中幸无梅”的诗句。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嘲笑北方人误认梅为杏,他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的句子。从这种物候的常识,就可知道唐宋两朝温寒的不同。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还可以通车。太湖和洞庭山出了名的柑桔全部冻死。杭州落雪频繁,而且延到暮春。根据南宋的历史记载,从公元1131—1260年,每十年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4月9日,比十二世纪以前十年的最晚春雪约推迟一个月。公元1153—1155年,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冬天结冰。公元1170年阳历10月,北京西山遍地皆雪。现在,这种现象是罕见的了。福州是中国东海岸生长荔枝的北限,一千多年来,曾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一次在公元1110年,另一次在1178年,均在十二世纪。

日本的封建主历年在西京花园设宴庆祝日本的樱花盛开,从公元九世纪至十九世纪,均有日期的记载,从而保留了一份物候记录。这个樱花开放时期,以第九世纪为最早,第十二世纪为最迟。

十二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又开始回暖。公元1200年、1213年、1216年和1220年,杭州没有冰和雪。这个时候,北京的杏花也是在清明开放,与今日相同。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因为自隋唐在河内(今河南博爱)、西安和凤翔(陕西)设立的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在宋元两代断断续续,直到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末年才完全停止。从此,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而培植了。

十三世纪初和中期的比较温暖的期间是短暂的,不久冬季又严寒了。据收集到的记载,公元1309年,无锡一带运河结冰。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数尺,桔树再次冻死。1351年阳历11月黄河在山东境内就有冰块顺流而下,而近年河南和山东到12月时黄河才出现冰块。当时家燕在北京是4月末来,8月初去,同现在物候记录相比,来去各晚早一周。可见,十四世纪比十三世纪和现时为冷。日本樱花物候也有同样的反映。

公元1221年丘处机从北京出发去中亚见成吉思汗,曾路过新疆赛里木湖。他称之为“天池”。他说,湖的四周有山环抱,山上盖雪,影映湖中。但是,现在那些山峰上已无雪了。那些山峰高约三千五百米,说明那时雪线在三千五百米以下。现代天山这部分的雪线位于三千七百至四千二百米,则十三世纪的雪线大约比现在低二百至五百米。在欧洲的俄罗斯平原,寒冷期约在1350年开始;在德意志、奥地利地区,1429—1465年是气候显然恶化的开始;在英格兰,1430年、1550年和1590年的歉收,也与天气寒冷有关。由此可见,寒冷的潮流开始于东亚,而逐渐向西移。方志时期(公元1400——1900年)

近人曾经根据六百六十五种方志统计了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汉江和淮河的结冰年代(十三世纪至二十世纪),以及近海平面的热带地区降雪落霜年数(十六世纪开始)。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温暖冬季是1550—1600年和1720—1830年间。寒冷冬季是在1470—1520年、1620—1720年和1840—1890年间。以世纪来分,则以十七世纪最冷,十九世纪次之。

这个结果与日本诹访湖(北纬36°,东经138°)的结冰日数相比较,是近乎一致的。只是日本严冬开始和结束的年代,比中国提早四分之一世纪。

上面谈到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冬季是相对寒冷的,最冷的是十七世纪,特别是公元1650—1700年间。例如,江西的桔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两次寒潮中,完全毁灭了。在这五十年期间,太湖、汉江和淮河均结冰四次,洞庭湖也结冰二次。我国热带地区,冰雪也极频繁。湖北沙市在1608—1617年记载有过桃、杏、丁香、海棠等开花日期,与今日武昌相比,要迟七天到十天。1653—1655年间北京物候记载与现在相比,也要差迟一、二星期。并且根据当时旅行记录,1653年11月18日天津运河已冰冻,不能通航,只得乘车到北京;1656年返程时,北京运河是3月5日解冻的。因此可以估计当时封冻期为一百零七天,而目前冰冻期只有五十六天。从物候的迟早可以估算北京在十七世纪中叶冬季要比现在冷2℃左右。仪器观测时期

清代(公元1644—1910年)北京、南京、杭州和苏州有过雨日的记载,根据秋季初次降雪到春节末次降雪的平均日期,得出结论是,1801—1850年间比其前的1751—1800年间和其后的1851—1900年间为温暖。这与上节资料是相符合的。

根据上海气温的趋势,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气候寒冷,18年左右冬季温度达到平均值,随后在平均值以上约十四年。约在1910—1928年,温度又逐渐下降到平均值以下。然后升高,1945—1950年超出平均值0.6℃。此后,温度逐渐降低,1960年回到平均值。在这期间,天津的冬季温度趋势,也与上海类似,但顶峰和底点比上海早几年到来,幅度也较大;而香港的曲线波动顶峰和底点则比上海迟滞,幅度也较小。上海八十多年的气候变幅,在0.5—1℃上下摆动。这种摆动直接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产,间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影响农业操作和农业生产。

中国近八十年以来的温度变迁,已使天山雪线和冰川进退受到了影响。根据中国科学院冰川队的调查,证明在1910—1960的五十年间,由于气温升高了,天山雪线上升四十至五十米,西部冰川舌后退五百至一千米。东部天山冰川舌后退二百至四百米。同时,森林上限也升高一点。因为发现有新鲜的冰川堆积物,无论是在风化程度还是在土壤、植被发展方面,都明显地区别于古老的冰川堆积,所以可以认为现在覆盖在天山高峰的冰川是历史时代(即1100—1900年寒冷期)的产物,而不是第四纪冰川期的残余。

本文可导致下列初步性结论:

(一)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原始氏族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隶社会的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二)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的范围为1°—2℃。

(三)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

(四)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播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传播的趋势。

我们把公元三世纪以来欧洲温度升降与中国的作一对比,发现两地温度波澜起伏是有联系的。在同一波澜起伏中,欧洲的波动往往落在中国之后。由于一地的雪线升降与温度有一定关系,将我们的结果与挪威的雪线高低相比,大体也是一致的,但有先后参差之别。只是公元前400年(战国时代),挪威出现过一个中国所没有的寒冷时期。

最近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所在格陵兰岛上的冰川块中,以○的18次方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研究结冰时的气温。一千七百年来格陵兰气温的升降与本文结果是一致的。此外,三千年前中国有一个寒冷时期,在格陵兰有○的18次方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反映。

本文主要是用物候方法来揣测古气候的变迁。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种气候标志,用○的18次方和○的16次方的比例来测定古代冰和水的古气温是近代的方法,而两种途径得出的结果竟能大体符合,这也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若能掌握过去气候变动的规律,则对于将来气候的长期预报必能有所补益。我们若能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古代物候、考古资料,从古代气候研究中作出周期性的长期预报,是可以得出结果的。

关于天气、气候的观念在秦汉时期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气象: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气象的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天气现象等。

气象要素

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的项目通常有气温、湿度、气压、风、云、降水等。在气象要素观测工作中,有着严格的观测规范可循,除时间外,对周边环境要求也很特殊,目的是使观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常规的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时间为世界时 00 , 06 , 12 ,18 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3 小时、 1 小时甚至更短时间间隔的观测。

温度:是指距地面 1.4 米高,通风良好的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也称为气温。

湿度 :指百叶箱中空气内的水汽含量,可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代表,当相对湿度达 90 %以上时,可认为大气接近饱和。

气压:分为本站气压和经过订正的海平面气压,气象上常用的是海平面气压。

风 :的观测分为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风向指风的来向,风速单位用米 / 秒制,并根据强度划分等级。

气候:

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

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 、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中国春秋时代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季节,秦汉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完整记载。气候一词源自古希腊文,意为倾斜,指各地气候的冷暖同太阳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是什么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有哪些

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在《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

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与历史气候变迁存在哪些联系

1、概念: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3、表示天气和气候的句子:

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风和日丽。

气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昆明四季如春。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长夏无冬。

气象、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

研究结果表明,温暖期一般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此时国土面积广大。寒冷期则汉人实力大打折扣,边疆少数民族“兴盛”,来自外族的压力很大。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入侵矛盾,主要是来自北方大漠。因为古代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东、南两面有海洋,基本上是人类探索世界的阻碍。西面有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广阔的沙漠,外族受地形和气候不可能对东部的汉族造成千里突袭。所以汉族在古代一直蒙受着来自北方的压力,例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

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是游牧经济,完全靠草原来养活自己,当气候变冷时,草原生长很差,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给。在这时候,就会向南方的汉族发起进攻,以获得食物。而南方此时也变冷,粮食等物资也会大幅减产,从而综合国力有所下降。所以北方外族入侵频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一个气候变冷的大背景下,迫于生存压力造成的。所以,在气候寒冷时期,中原王朝将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过去两千多年的气候冷暖变迁,与我国历史上一些朝代的兴衰更迭存在对应关系,大多数朝代的垮塌都是发生在气候变冷的低温区间。

这一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共同资助,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我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杂志上。

据研究负责人、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介绍,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国特有树种“祁连圆柏”现生树的年轮,并与唐朝古墓里出土的“祁连圆柏”的年轮相衔接,以树木年轮宽度作为温度变化的代用指标,成功构建了从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共2485年来可以代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温度变化曲线。这也是亚洲目前最长的树轮重建温度序列。

通过分析这条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科研人员发现,我国历史上的朝代垮塌几乎都与曲线图上的低温区间相对应,秦朝、三国、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灭亡年代,都是处于过去2485年来平均温度以下或极其寒冷的时期。

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还显示,唐朝灭亡的公元907年,相对于其之前和之后的温暖期来说,也是一个低温期。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一段寒冷时期,26年平均气温为1.82摄氏度,这一寒冷区域正对应着我国宋朝灭亡和元朝建立。公元1599年至1702年也是一段漫长的寒冷区域,这104年间的平均温度为1.77摄氏度,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虽然在过去两千多年,我国大多数朝代的垮塌与低温区间的对应现象并非一种偶然的巧合,但我们不能就此断言,朝代的兴衰完全就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刘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时认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气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封建王朝自身政治上的腐败,加之低温导致的粮食歉收、造成饥饿,最后可能引发农民起义和战争,导致朝代更迭。此外,在寒冷时期,草原牧场向南迁移也会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南迁。

通过研究,科研人员还发现,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有可能并不是历史上最温暖的时期。在过去2485年间,有四个历史时期的温度高于或接近于10年至2000年的平均温度。

其中,公元401年至413年,是过去2485年来气候最温暖的一段时期。公元348年至413这段时期的温度还发生了突变,由极端寒冷迅速攀升到极端温暖,此后又迅速降温。由于这段时期正处于我国东晋时期,因此科研人员将这次温度突变命名为“东晋”。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进一步研究“东晋”的发生机制。这对于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状况,揭示气候变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环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每次重大变化,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反之,人类的活动,也同样影响、改变着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5000年来全球性气候变化的总趋势,理解全球性气候变化同人类活动存在什么关系?5000年来东亚大陆气候环境如何变化,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文化形态之间是否有对应的关系?

二、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朝代更替:

据有关资料,从距今1万年开始,冰川大量融化,气候显著转暖。3、4千年以来,中国气候发生过数次转暖、转寒交替变化的波动,殷商时代是全新世暖湿期的最后一个时段,自此以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变冷、变干。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当时的黄河两岸长满青翠的竹子。这是中国文明史载的第一个温暖期。也是尧舜禹、夏、商和西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奠基期。

儒家对夏商周三代赞叹、羡慕不已。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绘制的历史气温变迁图显示,三代气温高于汉、唐,文明的发展也高于汉唐。

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公元前850年气温开始下降。史籍记载,周孝王七年(前903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农作物受损严重,周朝的经济开始凋敝,国力衰退。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二个温暖期。据《左传》、《诗经》等古籍记载,那时山东冬季经常无冰,齐鲁地区可一年两熟,并多见竹子、梅树一类的亚热带植物。

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100年,从战国初期一直到西汉,挪威雪线显示世界气温迅速下降,这在竺可桢的气候变迁图上有明确记载。

从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气候又变得寒冷,平均温度比现代要低l℃左右。这也是中国历史第二次大分裂期。

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王莽天凤四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

在接下来的东汉初期,降温开始减弱,但到了公元180年至公元600年间,即东汉后期,寒冷再次加重。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此次波动为魏晋气候大降温的前奏,自此开始了长达约400年的寒冷气候时期。

这期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公元184年发动黄巾军起义,导致东汉灭亡,形成了后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400多年的全国大分裂,经济文化破坏严重,百姓痛苦不堪。

公元600年至1100年,是中华历史的第三个温暖期。唐朝时期的长安,数冬无冰雪,可种梅花与柑桔,柑桔,果实味道与四川的无异。温暖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唐朝国力逐渐强盛。

但公元801年至960年,气候转寒,豫南地区在贞元十八年,“冬十月频雪”;元和八年“东都大寒”。直至五代十国,国家又陷入期。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后,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长安,洛阳一带在唐朝以后可以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全部冻死,而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和太湖皆结冰,可通车马。

清朝前叶旱灾、水灾严重,是清初三藩之乱的原因之一。清代末叶,政局已经由盛转衰,捻军、太平天国、回民起义等乱象四起,不久后清朝便告灭亡。

中国历史上不定期出现的寒冷和干旱,使土地积温不足,作物生长受损,歉收严重。古代中国一直是农业立国,严重饥荒必然引起,进而影响各朝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演变。

你能一下子回答出来吗?是的,这些词我们经常用到或听到,也知道它们有别,可确切地说一下又不那么容易,对吧t 气象,用通俗的话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里的风、云、雨、雪、彼︵目犷.)、雾、礴、霜、雹、结冰、扬沙、浮尘、阴扭八日忿)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夭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坏,刮风又下雨,阴湿异常﹂.等等,而不能把这种天气说成是气象。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个地区一年成一段时期︵称为时段)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例如,我国的南海诸岛,一年四季无严寒,无明显四季之分,所以就可杯它是属于 ﹁四季暖热的热带气侯﹂。再如长江流城的大部分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炎热,冬季寒冷,我们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它们之间有区别,但是,又是互有联系,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