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观测站_中国气象观测站都在郊外
1.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气象观测员是怎么样工作的呢?
3.竺可桢的故事
南沙群岛永暑礁
1988年,中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建成了一个永久性海洋气象观测站,对太平洋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和地壳变迁,热带海洋水文气象等进行研究,为人类和平开发海洋提供资料。
://info.xinhua.org/newphmall/security/detail.do?docId=13267447&libId=8&docType=2
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纲要》明确,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据中国气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气象业务基础能力总体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了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36部天气雷达、7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多项气象观测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
在气象科技创新方面,已发展到跟跑并跑并存的新阶段。气象“芯片”数值预报模式基本实现自主研发。建立了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
气象事业取得成就:
1、建成了中国特色气象服务体系
建成了全国一张网的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构建了广覆盖、融媒体的预警信息传播渠道,预警发布时效由10分钟缩短到5~8分钟,面向公众的预警信息覆盖率达86.4%。
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增雨飞机作业机群。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深度持续延伸。已经拓展到交通、水利、能源、环境、生态、旅游等数十个领域、几百个行业。气象服务质量逐年提升,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气象投入产出比达到1∶50,人民群众气象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国公众气象满意度持续保持在85分以上。
2、建成了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迄今已建成10747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国业务布局的32项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已全部实现仪器自动观测或自动综合判识。省级气象观测站近6万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9.57%。
能够发布从分钟、小时到月、季、年预报预测产品,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细到25千米,可用预报时效达到7.5天,全国智能网格预报精细到5千米,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精细到3千米,月降水气候预测准确率达到69%以上。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
气象观测员是怎么样工作的呢?
中国刚开始进行天气预测的时候,是在甲骨卜辞。商朝时期,人们对天气变化是比较关注的。
观测天气变化的情况,主要有卫星的拍摄地点、云里面的温度、云上面的一些情况,比如,大海里面的温度,太阳照射的地方。
最早有天气预报,这样一个说法,是在19世纪的海战。1854年的时候,英法和沙皇俄国在进行战斗,英法在攻打俄国的时候,突然就下起了雨,就因为一场大雨,就将英法军队给毁掉了。
英法军队是比较凄惨的,法国的拿破仑,就下令把这次,调查清楚。可是找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资料,发现是低气压造成的,勒威耶把事情的经过,调查清楚了以后,就把他们交给来看国王。低气压最早活动的地方,就是在欧洲西部,之后就进入了东南方向。之后就发生了这次。
后来,勒威耶就提出了一个建议,把可能知道的天气传给前线,就会提前知道天气的情况,就是最早预测,天气预报的时候,之后英国和法国就开始预测天气预报,之后就慢慢的流传下来了。
天气预报里面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根据云的多少,来分别的。云的多少,就是云层占据天空的面积来进行预测的。一般是将天空化成十个等级的。当天空上面没有云朵的时候,它的数量就是零,当天空上面有一半云朵的时候,它的数量就是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估计。
所以天气预报,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估计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可能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什么天气,都有办法去抵御它,不至于在天气来临的时候,束手无策。
竺可桢的故事
天气预报想必准备出行的人,每天都会准时收看。今天外面冷不冷?热不热?要穿什么衣服?要不要带雨伞?出门前你是不是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很多问题,想知道这些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或者打开电视来收看今天的天气情况,哪个时间断要下雨等,这些都是可以从今天的天气预报中获得的,那么这些天气预报的背后,气象观测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进入冬季,气温变化无常,像东北这样冬天非常寒冷的地方,气温都在零下三十度左右,气象观测员为了第一时间获取最准确的气象消息,不畏严寒利用氢气球和雷达进行测量,在探测气象的整个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有很多时候气球被压到变形,对观测人员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由于海拔比较高也很容易被风吹跑,危险系数非常之大。
坐落在中国最北的气象站,北极村气象站。这里是中国最寒冷的地方,这里的气象观测员比其他地方的观测员更加的不容易,冬天气温一般都在零下五六十度,什么概念啊,就相当于你的手放在外面,都好像被针扎一个样,无比刺痛。时间再长点,就会被冻裂。观测员的手都是一道道冻裂的伤口。
每次气象观测员都要用自己的双手保护着观测设备,因为这些设备都是很昂贵并且很脆弱的,双手裸露在外面,真的是平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痛”。
气象探测员真的是辛苦了,为了向我们及时传递气象变化动向,让我们第一时间知道当地气温度数,在极寒又恶劣的天气里依然坚守岗位,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很让我们感动,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
看看这些每天坚持在特殊岗位的观测员,再想想我们的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写写文件整理资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每次工作任务繁多的时候还会时常抱怨,多想想她们,多像她们学习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我们应该够知足了。
我们衷心地向坚持工作在挑战生命极限的气象一线的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礼!这才是真正的特殊行业,特殊工种,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工作在高海拔,高寒地带。正是他们的这种无私奉献和敬业的精神,才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最新的气象消息。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竺可桢身为知名科学家,却一生过着俭朴生活.在抗战最艰去的岁月里,身为大学校长兼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有一年的年夜饭吃的竟是霉米,却把所长应得的几千元的救济费平分给其他同事.1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决定:把以女儿竺薪名义存的一笔钱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原来从1966年起竺可桢便以女儿名义把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存进银行,七年存款已达万元.这笔巨额党费,表现出这位气象学大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竺可桢(1890.3.7-1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历史气候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
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现代气象科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在历史地震学上的贡献
竺可桢在历史地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和李四光共同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组织编制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及有关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贡献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贡献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竺可桢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
在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也达3500余人。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为纪念竺可桢校长,后人于2000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这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对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记的话,他一生的著作是300万字左右。从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没有专门的学术论文问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几乎只有信函。这是其主要文学作品。
著名的气象与地理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生于1890年,逝于14年,享年84岁,很是高寿,可是在早年他却并不善于养生。他在逝世3个月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从小身体就差,现已活到了83岁,何复所求?”原来,他早年读书上海澄衷中学,因学习过于刻苦,搞得身体很差,那时他的一个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适,曾背后对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发誓锻炼身体。后来他与胡同学同船去美国留学。
1912年,两人相遇,打起赌来。竺可桢问:“我要是活过60岁怎么样?”胡适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
后来,竺可桢活到了14年,享年84岁,在北京溘然去世。直到去世的前夜,他还在坚持写日记。而胡适仅活到1962年,享年71岁。但由于两位朋友,一位在大陆,一位在台湾,所以竺可桢60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
竺可桢在日记中感叹:当年胡适这个“聪明人”曾预言他的早夭,终成一句妄语。从那以后,竺可桢极其重视身体健康,也因此爱上了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