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文章内容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有什么_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有多选题

tamoadmin 2024-06-18
1.气候问题对人类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3.人类的生活和身体会不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5.全球变暖会给

1.气候问题对人类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人类的生活和身体会不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5.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有什么_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有多选题

全球升温超过 1.5 摄氏度将对人类和地球带来严重的影响:

1. 更频繁的自然灾害:全球升温加剧自然现象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如洪水、干旱、飓风、暴雪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2.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全球变暖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为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威胁。

3. 食品供应下降: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业和食品供应链的不稳定与减产,可能使得全球粮食生产下降,价格上涨,使得食品供应难以跟上全球人口增长。

4. 健康风险增加:气候变化会导致环境污染和气温变化,从而增加空气污染疾病、传染病和过敏症等健康风险。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资源的匮乏,例如用水短缺,进一步加剧人们的健康问题。

全球变暖需要全球范围的协调和共同合作来应对。各国需要在尽可能短时间内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寻求更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全球变暖将影响人类社会的种种方面,一些进一步的影响如下:

1. 气候灾难:全球变暖可以增加极端气象事件,如热浪、暴风雨、海平面上升和风暴增加人口的风险。根据模型和历史比较,全球变暖将导致天气的灾害性增加。

2. 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能源供应是全球经济的命脉。出现极端气象事件可能会损坏能源基础设施,如火力发电厂,公路和网格的电力线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造成能源的短缺及供应不稳定性。

3. 不稳定的经济形势:全球变暖可能对经济增长和贸易产生负面影响。石油价格上涨,汽油和煤炭开采可能会减少,其中一些国家将可能面临基础设施瓦解和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

4. 饮用水短缺: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由此导致全球水资源中的淡水储量减少。这将导致地下水储量的下降,最终可能会导致饮用水的不足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

5. 大量灭绝的物种:全球变暖将导致因栖息地丧失或变得不适宜而大量物种的灭绝。根据不同研究估计,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物种灭绝率可能会是历史上最高的。

因此,全球变暖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问题。所有国家都必须借助各种资源,以减轻已经造成的和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影响。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采取积极行动,从个人的行为到国家的政策,都需要对应地行动。

全球变暖还将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 粮食产量下降: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全球不同地区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例如,一些地区的农作物可能会面临干旱、洪涝、虫害等侵害,难以正常生长和收割。

2. 价格上涨:由于粮食供应的不足和需求增加,散户和商户价格可能会上涨。这可能导致一些贫困国家的粮食短缺,使贫困人群生存更加困难。

3. 改变农业区域: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全球不同地区的农业状况发生变化。一些低温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适宜农业,一些高温地区可能会变得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这可能导致农业产业的区域重心和农产品质量的改变。

4. 水资源不足:农业不仅需要适合的气候,还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农业收成下降。另外,水资源短缺还可能对养殖业产生影响,因为饮用水的供应可能会短缺。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相关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改善气候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减少粮食浪费,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和支持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气候问题对人类的影响

影响极大。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要肩负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任

2、各工业化国家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能源;发展中国家应该淘汰或改进落后产业、产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应对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要增加投资,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4、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像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节约资源能源,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5、各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形成“爱我地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1992年正式通过,1994年生效。《气候 公约》是国际社会联合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宣言,它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全球共同努力以 减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方面,但是《气候公约》也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其要点包括: 1.明确要求“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目标,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第二条)。 2.要求所有缔约方承诺:“……(e)合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拟订和详细制定沿海地区的管理、水资源和农业以及关于受到旱灾和沙漠化及洪水影响的地区特别是非洲的这种地区的保护和恢复的适当的综合性计划;(f)在它们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进去,并采用由本国拟订和确定的适当办法,例如进行影响评估,以 期尽量减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进行的项目或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g)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其他研究、系统观测及开发数据档案,目的是增进对气候变化的起因、影响、规模和发生时间以及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认识,和减少或消除在这些方面尚存在的不确定性;(h)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以及关于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有关信息的充分、公开和迅速的交流”(第四条第1款)。 3.强调在实现公约目标和履行各项规定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第三条第2款)。帮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包括: --规定“附件二所列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其他发达缔约方还应帮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这些不利影响的费用”(第四条第4款)。 --要求“各缔约方应充分考虑按照本公约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包括与提供资金、保险和技术转让有关的行动,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或执行应对措施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下列各类国家的影响,而产生的具体需要和关注:(a)小岛屿国家;(b)有低洼沿海地区的国家;(c)有干早和半干旱地区、森林地区和容易发生森林退化地区的国家;(d)有易遭自然灾害地区的国家;(e)有容易发生旱灾和沙漠化地区的国家;(f)有城市大气污染地区的国家;(g)有脆弱生态系统包括山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第四条第8款)。 --明确指出“各缔约方在采取有关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行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第四条第9款)。 4.要求各缔约方“拟订和实施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教育及提高公众意识的计划”,为“公众获取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信息”提供便利,促进“公众参与应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拟订适当的对策”,“培训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第六条)。 (二)《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规定 1997年,《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在2010年前后的第一承诺期内,将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至少减少5%,同时也强调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问题。 1.要求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在制定有关限排和减徘的政策和措施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利影响,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木利影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对其他缔约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和《气候公约》第四条第8款和第9款中所特别指明的那些缔约方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第二条第3款)。 2.要求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在实现第一承诺期的减徘目标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气候公约》第四条第8款和第9款中所特别指明的那些缔约方不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缔约方会议应“……审议可采取何种必要行动以尽量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后果和/或对应措施对上述条款中所指缔约方的影响。须予审议的问题应包括资金筹措、保险和技术转让”(第三条第14款)。 3.要求非附件-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和定期更新载有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和有利于充分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国家方案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区域的方案”。这些方案应“关注能源、运输和工业部门以及农业、林业和废弃物管理”。非附件一缔约方也应“努力酌情在它们的国家信息通报中列入载有缔约方认为有助于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的措施,包括……适应措施方案的信息”,并“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促进维持和发展观测系统并发展数据库,以减少与气候系统相关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各种应对战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第十条)。 4.要求缔约方会议“应确保经认证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所产生的部分收益用于……协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 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费用”(第十二条第8款)。 5.要求缔约方会议应“促进各缔约方交流为对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方面的信息,并为之提供方便”。在两个或更多缔约方提出要求时,应为“协调这些缔约方对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提供方便”(第十三条第4款)。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影响问题的谈判进展 众所周知,已经出现的全球气候变暖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气候进一步增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最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发展中国家在应付这些不利影响时,限于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而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发达国家需要对它们的历史环境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使它们所承受的不成比例的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为此,《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对发达国家缔约方帮助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做出了上面所述的各条明确规定。《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这些条款是基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的原则提出的,所以谈判时也得到发达国家缔约方的认同。 但是迄今为止,发达国家还没有就此问题所做的承诺提出任何可接受的兑现方案,更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发达国家认为减缓未来气候变化的行动,就是对发展中国家最脆弱地区所经受负面影响的最好补偿途径。它们不愿对已经或即将发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直接补偿,也不情愿对发展中国家为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给予帮助。这种态度悖于《气候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和精神及相应条款规定,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2000年11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气候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呼吁缔约方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方法交换,增强或建立国家或地区级观测监测网络、研究培训中心和气候变化研究计划,促进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的交换,并要求评估这些活动的进展情况,向缔约方大会推荐进一步行动计划;决定提请联合国第三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讨论发展中国家由于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特殊需要和特殊情况,要求发达国家考虑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问题纳入到现在的国际发展合作计划的改革方案中。但是,在“对已经或即将发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直接补偿,对发展中国家为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给予帮助”的问题上,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是否和如何对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有效补偿的有关争论,在今后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还将继续下去。

人类的生活和身体会不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的不断变暖,使南北两极的冰川,各大山脉的峰顶积雪和冰川融化,海水将不断的上涨,到时图瓦卢,基里巴斯,马尔代夫,和全世界的岛屿国家也许都将不负存在,各大沿海城市也将被海水淹没,到时这将是全人类将面对的灾难.

二氧化碳的肆意排放,森林的毁灭是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

但是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原因就更多了,只要人类还要高速发展,只要人类还存在破坏自然之心,这个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

每逢2、3月大潮期间,图瓦卢都有30%的国土被海水淹没。“一些人问我们留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图瓦卢环境部长埃纳特·埃维说。本月,前所未有的大浪席卷图瓦卢海滩,咸水从地下汩汩涌出,大片农田被淹没,农田盐化致使农作物大片死亡。“我不得疏散我家的猪,水淹到了它们的脖子。”一名居民说。海水还没过许多人家的后院,他们还“苦中作乐”地在水中摸鱼。

首都富纳富提是图瓦卢主要的环礁岛。那里几乎每寸土地都被木屋、小菜园和猪圈所占据。海岸线以很快的速度倒退,曾出现在图瓦卢一张明信片上的微型岛屿连同岛上的椰子树已被海浪吞没。仅有1万多人口的图瓦卢地面面积仅剩26平方公里,地势最高的地方剩5米,而且也仅比海平面高出4.5米。近年来,图瓦卢居民的饮用水也无法得到保证,只能靠积存雨水和利用日本进口的海水淡化装置解决一部分生活用水。

全球变暖为祸首

联合国负责监测气候变动的政府间组织(IPCC)的统计资料显示,未来100年地球气温还要上升1.4~5.8℃,海面则相应上升80厘米左右,这对图瓦卢无疑意味着灭顶之灾。

图瓦卢政府此前已与新西兰达成移民协议,每年向那里迁移80人。南太平洋岛国纽埃也曾表示愿意接纳图瓦卢民众。但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全球变暖的速度过快,纽埃也面临着和图瓦卢相同的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有了更好的条件认识自身和外界,面对复杂的气候以及环境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都离不开人类的活动,在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研究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气候变化更多的是带给整个生物圈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自身的影响不甚了解。科学家们却发现,气候变化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人类自杀率的增加。

目前我们正处于气候变暖的初步阶段,人们已经观察到海平面上升对很多沿海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也认识到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在冰层中休眠的细菌开始传播。然而,科学家们认为,气候变化除了带来呼吸系统疾病等传染病的蔓延之外,还将增加人们受伤的几率,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借助于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人们可以看到气温升高而导致人口死亡率增加的趋势,如果一个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平时升高了1℃-2℃,这时的死亡率也会比正常年份高。

二者虽然没有明显的联系,但是科学家们认为,温暖的天气增加了人们户外活动的频率。如果夏天的温度过高,人们选择游泳降温的方式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样与此有关。

同时,科学家认为,冬季老年人的死亡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为温度低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子女们也会对其进行更全面的照顾。而适合活动的季节里,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别的活动,引起冲突以及疾病的方式也因此增多。

人们可能会觉得相关研究有些荒谬,但是根据科学家们的表述,我们可以很快了解到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目前相关问题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气候变化同样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面对这样的状况,科学家们认为,我们需要加强人们的防患意识,在特殊的天气中设置更多的岗位来减少事故的发生,这可能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是正在北京召开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的主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指出,气候变化让我们又多了一个立即采取紧急行动的理由。

当前最急迫的是我们对于全球变暖还缺少基本的认知,气温升高到底会改变些什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气候变暖将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如: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但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以负面影响为主。

———种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公里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公里左右,草原的面积将因此增加。但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沙化威胁巨大。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中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气候变暖同样对昆虫、杂草有利,这使得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增大。

———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年平均温度增加1°C,大于10°C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就延长15天,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也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公里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水将变得更少更脏。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我国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少;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最大,以辽河流域增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变暖还使得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在干旱年份,气候变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全球变暖将使降水变率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

———个人生活质量将会下降。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将更加明显,高温使得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活跃,同时它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高温热浪的增加将使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居住在河边和海岸带的居民受气候变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因高温、多雨而加剧。人口居住密度很高的低海拔海岸区的城市,更是经常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在我国,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更严重

1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因而地球两极冰山和冰川开始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最终可能会使沿海城市和农田被淹没。气候变暖也会引起海洋温度升高,将促使强烈的热带风暴形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必将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灾难。 1、对海平面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海洋有以下两个影响,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1)全球变暖将造成海洋混合层水温上升,升温造成的热膨胀能显著地造成海平面的上升;

2)气温和海水温度的上升将造成极地冰冠的大量溶化,溶化的冰冠进入海洋,促成海平面上升。如果将来气温大幅度上升,对极地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那时极地冰川和冰冠将大量溶化,其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将远远超过混合层热膨胀的贡献。在下个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约为每10年6cm,预计到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20cm,到下个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65cm,海平面的这一变化将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如下的影响和灾难:

①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②海滩和海岸将遭受侵蚀;

③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

④海水倒灌与洪水加剧;

⑤损坏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影响航运;

⑥沿海水产养殖业将受到影响;

⑦破坏供排水系统。 2、对农业的影响 温室效应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CO2含量增多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气候变暖给植物带来的影响。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当CO2含量增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生产能力;由于气温上升,一些原本寒冷的地区也将变得适合农作物生长,扩大了植物生长区域,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温室效应可以引发一系列环境和气候问题,如害虫繁殖、干旱加剧等,它们可以从根本上恶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构成严重的危害,这对农业是相当不利的。 目前全球变暖引发的异常高温,每年造成世界大城市中约6000人死亡。因全球变暖引起的天灾,引发的流行性疾病,更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过去的100年间,海平面已经上升了25厘米,而海面的上涨,将会淹没陆地。全球变暖还会减少淡水资源,加快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大陆边缘的城市受到威胁,海平面上升,温带地区气温上升,寒带后退,很多珍惜植物因为不适应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