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气象科普征文一等奖_小学生气象科普知识
1.全国科普日征文
2.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3.科普征文写雾霾怎么写
4.科普作文
5.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6.求关于大海的科普征文,最好是那种资料的类型,O(∩_∩)O谢谢
7.关于海洋的科普征文
8.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科学小论文范文
鱼会说话吗?
您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我想知道鱼是否会说话?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
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
蛋壳的秘密
“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了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来。带蛋壳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截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枝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壳先破呢,还是口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数同学都抢着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对。老师微笑着说:“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让他用铅笔对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同学手一放,铅笔刺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老师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下的时候,终于刺破了蛋壳。接着,老师又让他用铅笔刺口朝下的蛋壳。“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起数着;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一样,被刺了十几下还是不破。 “耶!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都不服气,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半边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的确是口朝上的比较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口朝上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较坚固。难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
范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年夜饭中的科学
大年三十,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日子,它是根据中国古人能过观察月亮的不同形状(实则称之为月相)而得出的,而这一天,其月相已非常接近于新月。今天不仅可以领到年薪,还可以吃到丰盛的年夜饭,这年夜饭可大有来头,不但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有蕴含着很多的科学道理。
在南方,每年的大年三十必吃的是炒年糕,年糕,由米碾碎,水一搅,成长方体,待成型,放入包装袋中,将里面的空气排尽,就可以上市了。而炒这门基本的烹饪技巧,这也是有原理的。炒年糕,还会加入很多蔬菜,锅里温度高,年糕和蔬菜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蔬菜的味道不仅能渗进了年糕里,而且也可以在空气中运动,所以特别是当年糕快出锅的时候,那扑鼻的香味只让人流口水。而年糕是非晶体,受热后慢慢软化,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装盘了。所以,炒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让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从而“入味”。
说完了南方再说北方,北方,过年必吃饺子,而且一般在晚上的11点至次日1点吃,在古代称为子时,意味着“更岁交子”。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所以一盘盘放在桌子上,有招财进宝的意义。该说饺子的制作方法了,饺子一般制作方法为煮,火慢慢加热,水慢慢升温,到了沸腾的时候,把生饺子放进去,饺子快速吸热,水不停地因沸腾而冒气泡,使饺子自己“跳起舞",由于饺子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因而浮力变大,当浮力大于其本身重力时,饺子就上浮了。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闪亮登场,由此可见煮就是利用水沸腾让食物吸热。
随着经济,科技和人们对创新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厨具,它们只负责一个烹饪方法。
蒸锅,顾名思义,为了蒸而现世,仿照中国古代的笼屉,把它缩小,更换材料,加上人性化设计,进入寻常百姓家。蒸的原理也很简单。底层烧水,水沸腾冒出水蒸气,食物在气体中吸热,慢慢熟透,一般是顶层先熟。可能你要问了,明明是第二层离底层最近,为什么顶层先熟?问得好,顶层有锅盖密封,水蒸气到锅盖下无法继续上升,所以被顶层的食物全部吸热,所以顶层先熟。
高压锅,一个庞然大物,在锅的世界中,名誉响当当。它的任务是炖。放入水,食物,作料。盖上锅盖,安上限气阀。开始!锅几乎是完全密封的,唯有限气阀一个小孔,用于进出气,所以里面空气有限,当温度升高,增大了气压,“顶”起了限气阀,使其基本能完全闭合,高压锅内气压再次提升,从而提高了水的沸点,使水在高于100℃后才可以变成水蒸气,加快了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有了佐料,可以让佐料溶解到水中,“水”不再无味,同时将这溶液渗进了食物里。所以炖比任何制作方法都味更香,汤更浓。而限气阀非常人性化设计,在气压过高时,排出部分气体以减小气压,排除危险。
烤箱,它为了烤而出现,以前烤是食物直接接触火吸热,虽然色浓味香,但是把握不好就会烤焦,更糟糕的就会发生火灾。而且有些食物不能直接接触火,不然会烤焦,比如蛋挞。烤箱的巧妙之处就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用里面的电阻丝均匀加热,这样就可以给不能接触火的食物加热,方面人们烤制食物。
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多一份观察,也许就是对科学界多一份贡献;也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你自己来说,就可以发现一种科学奥秘;还有的时候;多一点点劳动,就可以与未知的科学邂逅。所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研究科学就像奥运火炬一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里传递,所以,让我们迸发研究科学的热情!
1、偶然发现法。一个星期天,松滋的胡长城同学在屋后的小沟边玩耍。沟里有许多小蝌蚪游来游去。忽然,他发现有一个小蝌蚪与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独地在一边游。他用小树枝把那脱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会儿,它又孤独地游到一边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将他和另外成群的几个小蝌蚪分别装起来,放在家里饲养观察。最后,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长成了癞蛤蟆。通过长期观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癞蛤蟆的幼子之别,写出了一篇优秀小论文。
这种选题没有事先考虑,只是对偶然发现的一瞬即逝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从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课堂延伸法。小学自然课《动物与环境》中,同学们研究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弄清了蚯蚓喜欢阴暗、超市、温暖的环境,而且学会了用差异法进行试验以判断失误因果联系。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
3、问题探究法。苍蝇这个小东西真讨厌,它是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经常接触各种细菌而自己却为什么不会的病呢?
睡觉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那整天在水里悠闲游荡的鱼类也睡觉吗?
……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你能不能把它作为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呢?
湖南省道县五年级学生毛登圣,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为竹子里面究竟是空的还是装有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
细心的毛登圣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它课余查资料,做实验,用大量的证据得出了结论:竹子里面不是空的,装有空气,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据此写的《竹子里面有什么》小论文,荣获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
4、教师指导法。如果你饲养了一只小动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项研究它们但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请教老师,让老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课题。
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你可以把研究的设想告诉老师,请老师确定研究的题目,你再围绕题目去观察、实验。
5、成语、谚语科学验证法。成语大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有的是来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其中少数成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你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辨析和验证。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来,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常识告诉我们,"水滴"只不过是一滴液体,他力量很小,冲击速度也不算太快,怎么能把坚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员同学从对这个成语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开始,通过做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验证了这个成语的科学性。
"春东风,雨祖宗"是一句流传得比较广泛的气象谚语。一位同学3月份一个月的气温、风向、天气情况作了详细观察记录,然后利用科学统计法得出了这句谚语的适用范围,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参考基数。
"葵花朵朵向太阳"这还有吗?但湖南蒋林波同学对这一定论发起了挑战。他通过两年的实验观察,以令人信服的论据得出了"葵花并不是总向太阳转""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应该是指花蕾期,到开花后,就不转动了"的结论。
满意请纳。
全国科普日征文
1. 科学小知识长点200子
科学小知识 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
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 *** 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鸟怎样睡觉的 白天,鸟儿们在枝头穿梭呜叫,在蓝天下自由飞翔,到了晚上,它们和我们人一样也要休息、睡觉,恢复体力,不过它们睡觉的姿势可是各不相同哦! 美丽的绿头鸭和天鹅们,白天在水中捕食、戏耍,夜晚休息时也离不开它们最爱的水面。
它们把优美的长脖子弯曲着,将头埋在翅膀里,然后让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边做着美梦,一边随波逐流,好不悠闲。 鹤、鹳、鹭等长腿鸟总是单脚独立而睡,累了再换另一只脚,是劳逸结合的典范。
鹧鸪休息时喜欢成群围成一个大圈,然后一律头朝外尾向内。这样,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袭来,它们都能及时发现并逃走。
画眉、百灵等叫声悦耳的小鸟,睡觉时通常弯下两腿,爪子则弯曲起来牢牢地抓住枝条,所以不用担心它们会从树上摔下来。 而猫头鹰这种“值夜班”的猛禽,你总能在白天看见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站立在浓密的树枝上,其实这时它正在睡觉呢。
猫头鹰的睡觉姿势是不是很另类啊,它这样可是为了时刻监视周围环境防备着敌人的袭击哦! ================================= 鱼也会溺死吗 鱼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鱼有鳔,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沉浮。可是,有人说生活在水中的鱼也会溺死,这是真的吗? 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但却是事实。
鱼鳔是鱼游泳时的“救生圈”,它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这样,鱼在游动时只需要最小的肌肉活动,便能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稳定状态。
不过,当鱼下沉到一定水深(即“临界深度”)后,外界巨大的压力会使它无法再凋节鳔的体积。这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向水底沉去,再也浮不起来了,并最终因无法呼吸而溺死。
虽然,鱼还可以通过摆动鳍和尾往上浮,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话,这样做也无济于事。 另一方面,生活在深海的鱼类,由于它们的骨骼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它们可以在深水中自由地生活。
如果我们把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快速弄到“临界深度”以上,由于它身体内部的压力无法与外界较小的压力达到平衡,因此它就会不断地“膨胀”直至浮到水面上。有时,它甚至会把内脏吐出来,“炸裂”而死。
============================= 贪吃孩子变笨 贪吃会降低大脑的血流量 若一次进食过量或一刻不停地进食,会把人体里的大量血液,包括大脑的血液调集到胃肠道来。而充足的血供应是发育前提,如果经常处于缺血状态,其发育必然会受到影响。
贪吃会造成“肥胖脑” 吃得过饱,尤其是进食过量高营养食品,食入的热量就会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使热能转变成脂肪在体内蓄积。若脑组织的脂肪过多,就会引起“肥胖脑”。
研究证实,人的智力与大脑沟回皱褶多少有关,大脑的沟回越明显,皱褶越多,智力水平越高。而肥胖脑使沟回紧紧靠在一起,皱褶消失,大脑皮层呈平滑样,而且神经网络的发育也差,所以,智力水平就会降低。
贪吃会抑制大脑智能区域的生理功能 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的,即大脑某些部位兴奋了,其相邻部位的一些区域就处于抑制状态,兴奋越加强,周围部位的抑制就越加深,反之亦然。因此,若主管胃肠道消化的植物神经中枢因贪吃过量食物而长时间兴奋,这就必然引起邻近的语言、思维、记忆、想象等大脑智能区域的抑制。
这些区域如经常处于抑制状态,智力会越来越差。 贪吃会因便秘而伤害大脑 孩子的零食大多以高营养的精细食品为主,吃了容易发生便秘。
便秘时,代谢产物久积于消化道,经肠道细菌作用后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容易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大脑,使脑神经细胞慢性中毒,影响脑的正常发育。 贪吃还会促使大脑早衰 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一种能促使大脑早衰的物质——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会因过饱食物而于饭后增加数万倍,这是一种能促使动脉硬化的物质,因而从长远意义上讲,贪吃会使大脑过早衰老。
简单易学的科学小知识 自动旋转的奥秘 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
2. 地球科普知识小作文200字三年级
科学
真科学能造福人类,伪科学会贻祸一方。我们学科学,是为了促进人类的进步,所以要抱有一颗善良的和谐的心,保持一份淡然的平和心态去面对科学,善待科学,用好科学。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只要我们勤奋学习,永不言弃就会得到真科学。
一个个奇思妙想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人类对科学知识的聪明利用。所有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发明走想现的,科学的大门永远向爱探索的孩子们敞开。同学们,你也试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走进科学,科学界中有许多妙不可言的事情,观察气象,收集标本,科学实验,科普活动,生活发现等都是探索科学的一种,人类因科学而进步,科学因人类而创新,人类离不开科学,科学也离不开人类。
3. 科学小知识
你好,这位朋友, 姆潘巴的问题——开水比凉水先结冰的奥秘 如果向你提问:“同样多的开水和冷水一同放进冰箱里,哪个先结冰?”,你很可能带着讥笑回答:“当然是冷水了!”错啦! 1. 姆潘巴的物理问题 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三年级曾有一位名叫姆潘巴的学生,在学校他经常与同学一起做冰淇淋吃。
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把生牛奶煮沸,加入糖,等冷却后再倒入冰格中,然后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因为学校里的同学很多,所以冷冻室放冰格的位置一直供不应求。
一九六三年的一天,当姆潘巴来做冰淇淋时,冰箱冷冻室内放冰格的空位已经所剩无几了。一位同学为了抢在他前面,竟把生牛奶加糖后立即抢先放在冰格中送进了冰箱的冷冻室。
而姆潘巴只好忙忙把牛奶煮沸,放入糖,等不得冷却,立即把滚烫的牛奶倒入冰格,送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奇迹发生了,过了一个半小时后,姆潘巴发现他的热牛奶已经冻结了,而其他同的冷牛奶却还是粘稠的液,并没有结冰,这个现象使姆潘巴惊愕不已! 2. 嘲笑和回答 姆潘巴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物理老师:为什么热牛奶反而比冷牛奶先冻结?老师的回答是:“你一定弄错了,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姆潘巴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牢牢地记下了这个不同寻常 的现象,常陷入深思之中…… 姆潘巴后来升入了伊林加的姆克瓦高中,他并没有忘记这个问题,又向高中的物理老师请教:“为什么热牛奶和冷牛奶同时放进冰箱,热牛奶先冻结?”他没想到老师却这样嘲笑说:“我所能给你的回 答是:你肯定错了。”当他继续提出疑问与老师辩论时,老师又讥讽他:“这是姆潘巴的物理问。”
姆潘巴想不通,不满意,但又不敢顶撞教师。 3. 博士的答卷 终于,一个极好的机会来到了,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访问姆克瓦高中。
奥斯玻恩博士给学生作完了学术报告,接下去是回答同学的问题。姆潘巴经过充分的酝酿,鼓足勇气向他 提出了那个多年思虑的问题: 如果你取两个相似的容器,放入等容积的水,一个处于35℃,另一个处于100℃,把它们同时放进冰箱,100℃的水先结冰,为什么? 奥斯玻恩博士在小姆潘巴面前接到了一份严肃认真的“考卷”,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到这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感到为难和迷惑的博士并不掩饰什么,而是实事求是地回答道:“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 保证在我回到达累斯萨拉姆之后亲自做这个实验。”回去后,他立即和他的助手做了这个实验。
结果证明,姆潘巴说的那个现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九六九年,由姆潘巴和奥斯玻恩两人撰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在英国《物理教师》杂志上,文章对“姆潘巴的物理问题”做了详细的实验记录,并对问题的原因作了第一次尝试性的解释。 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用品是直径4.5厘米,容积100毫升的硼硅酸玻璃烧杯,内放70毫升沸腾过的各种不同温度的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冷却主要取决于液体表面; 冷却速率决定于液体表面的温度而不是它整体的平均温度; 液体内部的对流使液面温度维持得比体内温度高(定温度高于4℃); 即使两杯液体冷却到相同的平均温度,原来热的系统其热量仍要比原来冷的系统损失得多; 液体在冻结之前必然经过一系列的过渡温度,所以用单一的温度来描述系统的状态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取决于初始条件的温度梯度。
奥斯玻恩博士虽然没有最终解决姆潘巴的物理问题,但面对科学和事实,他给了小姆潘巴和我们一份科学求实的答卷。 4. 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后来许多人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人们发现,这个看来似乎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要比我们的设想复杂得多,它不但涉及到物理上的原因,而且还涉及到作为结晶中心的微生物的作用,是一 个地地道道的“多变量问题”。
(1). 物理原因 从物理方面来说,致冷有四种并存的机制:辐射、传导、汽化、对流。通过实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引起热水比冷水先结冰的原因主要是传导、汽化、对流三者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
如果把热水和冷水结冰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分析其原因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盛有初温4℃冷水的杯,结冰要很长时间,因为水和玻璃都是热传导不良的材料,液体内部的热量很难依靠传导而有效地传递到表面。杯子里的水由于温度下降,体积膨胀,密度变小,集结在表面。
所 以水在表面处最先结冰,其次是向底部和四周延伸,进而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冰壳”。这时,内层的水与外界的空气隔绝,只能依靠传导和辐射来散热,所以冷却的速率很小,阻止或延缓了内层水温 继续下降的正常进行。
另外由于水结冰时体积要膨胀,已经形成的“冰壳”也对进一步结冰起着某种约束或抑制作用。 盛有初温100℃热水的杯,冷冻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看到的现象是表面的冰层总不能连成冰盖,看不到“冰壳”形成的现象,只是沿冰水的界面向液体内生长出针状的冰晶(在初温低于12℃时,看不到这种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冰晶由细变粗,这是因为初温高的热水,上层水冷却后密度变大向下流动,形成了液体内部的对流,使水分子围。
4. 三年级科学知识有哪些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5. 小学三年级科普知识,最好发手抄报的,要清楚的
灰尘是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它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它色光。由於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乾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由於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 单调啊
6. 小学生三年级科学小制作,简单一点家里都有的
活动准备:
1.故事活动教具,动物.昆虫。
2.事先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以及益虫、害虫的有关知识。
3、各种制作蛛网的材料打过孔的纸盘,及纸绳或毛根儿。
4.发挥孩子想象力(或由大人带领完成)
让孩子去根据完成好的成品去激发孩子求知欲,在孩子快不能完成时,带领孩子让他继续前进,当孩子真正自己完成一件成品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7. 小学三年级科普知识征文三四百字左右
星期天,我正在用复读机听英语,可听着听着,声音越来越小。我上前一看,原来是没电了。我正要向妈妈要钱去买电池,可又一想,一节电池1.5元,一次要用四节,而且新电池又会很快用完;再说丢弃的废电池还会污染环境……对了,我以前曾在书上看过旧电池的重新利用,我何不去试一试?于是,我走到书柜前翻找那本书。 这时,妈妈走过来问:“阳阳,你怎么不听了?”“哦,电池没电了。”“那还不快去买两节!”“不,我要自己制造电池。”妈妈不相信地看着我说:“你在做白日梦吧!”“您就看着吧!” 终于,我找到了那本书。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我找来了四节旧电池,剪刀、铁钉,用花的化肥做了点化肥水。为了让妈妈对我心服口服,我特意让她来帮我。我先用小剪刀把那四节电池的外皮撕了下来(不要把电池的原形弄坏),再用小铁钉在电池的表面扎几个洞,把化肥水灌进去,然后用蜡把洞口封上。这样就完工了。我把做好的电池放入复读机,虽然有电,但电量太小。我想,大概化肥水太少。我又做了一遍,还不行。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又思索了起来。妈妈在一旁笑着说:“我说不行,你看,失败了吧!”我不甘心,想:做电池的电来源于化肥水,如果换其他的原料行吗?
后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灌入了盐水,这次,复读机的电量足了,而且还用了好长时间。妈妈看了,高兴地说:“哈哈,这下电池厂要破产了!”
看来,废物也不一定没用吧!
8. 求小学科学三年级知识总结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 *** 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 *** )。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 *** 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 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
9. 急需小学三年级的科学小论文
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全国科普日征文(精选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征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飞扬的特点。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全国科普日征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全国科普日征文1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20xx年xx区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5日至9月21日举行。活动期间,全区中小学围绕“创新引领时代 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要内容
(一)组织开展校园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和科普成果展
各中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举办校级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及科技制作成果展览,激励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组织青少年科学体验活动
组织城区中小学生和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科学体验活动。参观体验xx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xx市消防科普教育馆、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xx职业技术学院中药标本馆、人体标本馆、微生物实验室和xx北葡萄产业园区、xx市科技经济体验中心等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实施。
(三)组织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为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大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参加体验活动的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竞赛,竞赛取书面答题形式。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全国科普日活动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项重要活动,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本校活动方案,实实在在把每项活动落到实处,确保“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顺利开展。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加大对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家长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扩大活动的受益面和影响力。各中心校、初中、区直学校在活动期间,至少向区教育网上传一篇活动报道。
3、各学校在举办活动时,要有明显的活动标志,要用规范的活动名称。活动名称统一为: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结束后,各校要认真总结,保存活动有关文字、图像资料归档。
各中心校、初中、区直学校于9月23日前将活动总结、相关、影像资料(含电子版)和活动简报报送区局体艺办。
全国科普日征文2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因素,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2012年9月15日至9月21日,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扎实开展了科普日活动。此次科普日活动主题为:“关注健康,为幸福生活加油”,结合学校实际和幼儿、家长、教师需求开展,精心组织、氛围浓厚,得到了幼儿、家长、教职工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及一致好评,取得了明显的活动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多方协作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科普宣传周活动,主任主持召开科普活动小组会议,专门讨论和确定我校科普日宣传活动方案,并由园长负责对全校科普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布置。本次科普日活动由教师拓展到幼儿、家长;科普宣传的范围,由个人拓展到班级、家庭、全体幼儿;科普宣传的内容,由单一的知识宣传拓展到科学素养、科学能力的培养;使科普工作的形式和手段,由单一性拓展到多样性。
二、活动丰富,精彩纷呈
结合太仓市科普日活动“关注健康,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我们创新思维,面向全体幼儿、家长、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科普日活动。
(一)“国旗下讲话”,拉开科普日活动帷幕
9月17日上午,在科教新城幼教中心的“国旗下讲话”中,主持人通过“爱护牙齿”的宣传,拉开了科普日活动帷幕。
(二)多渠道宣传,推进科普日活动进程
1。 召开专题讲座:
(1)家长层面:9月15日,我园召开了幼儿家长会。保健老师向各位家长进行了《合理膳食知识》的讲座,通过观看、了解营养素的功能,膳食搭配的合理配比,幼儿园制定食谱的原则、方法,对新生家长进行一系列的幼儿饮食健康宣传活动。
(2)教师层面:为普及健康理念,提高女教师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于9月20日上午在多功能室举办了“关爱女性与健康同行”女教师健康知识科普讲座。全园女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活动,张丹园长主持了讲座并介绍分享了讲座内容,并祝愿教师姐妹们健康、幸福一生。此次讲座从中医养生、食疗等角度对女性生殖系统多发病等的日常保健、治疗等进行了讲解,使教师们对子宫出血、乳腺增生等的预防、判断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幼儿层面:9月20日下午,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邀请了南郊卫生院口腔科医生来园为小朋友进行了“爱护牙齿”的健康讲座,医生形象生动的讲解使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了健康牙齿的重要性及保护牙齿的方法,并学习了正确刷牙的方法。
2。现代媒体宣传
我园通过家校路路通、幼教中心网站,加大对科普知识的宣传。
(三)多通道参与,掀起科普日活动热潮
1。变废为宝,低碳生活
变废为宝不仅是幼儿教师心灵手巧的见证,更凸显出特有的专业智慧与技能。包装盒、饮料瓶、旧光碟、废报纸、碎布、泡沫、石子、树叶,都是老师眼里的宝贝,在她们灵巧的双手下,零碎布制成的“揪尾巴”、“飞盘”、易拉罐制作的“梅花桩”是孩子喜欢的户外游戏器材,活动区角琳琅满目的废旧物品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游戏材料,为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在创造、操作、游戏过程中,树立了废旧物品不是“垃圾”,也是有用的环境意识,减少了污染和浪费,使幼儿亲自然的情感逐渐转化为保护性行为,同时又能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发挥创造,节能减耗
发展从创新开始,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在生活中提高节能意识,共创美好生活。9月20日下午,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了集中的“节能小妙招”交流活动。
活动中,老师们纷纷介绍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节能妙招:有关于打印机省墨省电的方法,有关于马桶双向抽水节水的方法,有关于空调节能的方法,还有关于电视机亮度调节省电的方法等等。作为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之一,此次交流活动,,以“小妙招”为分享形式,旨在通过交流与分享,将能源科普带入教师生活与工作之中,带动起全园教师节能的小热潮
3。挑战智慧,知识竞赛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健康意识,我园开展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全园31名教师职工参与了本次活动。通过健康知识竞赛,促进了教师对健康的关注,增加了教师健康生活的意识。
三、工作扎实,成果显著
我校今年的“科普宣传日”活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每个家庭,开展科普讲座3场,其他科普活动4次。在全体师生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与共同参与下,增进了幼儿、家长、教师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加强了对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的关注,家园携手,共同为幸福生活加油。
全国科普日征文3今年太仓市全国科普日的活动主题是“节约能源,共建绿色太仓”。我中心根据卫生系统的工作特点,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紧扣主题,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
9月18日,我中心组织部分青年医务工作者到我中心辖区内的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及部分活动不便人员进行义务诊治同时免费测量血压,并对老人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了回答。
9月20日,我中心又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在人员密集地区进行了一次义诊咨询活动,宣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知识。
9月26日,我中心邀请疾控中心相关问题的专家,在岳王学校进行了一堂肺结核等相关传染病的科普教育活动。
经过近一个月的活动,我中心深刻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普知识的渴求,也深感中心平时对相关知识普及的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使之成为常态化,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
全国科普日征文4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举办20xx年宿迁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指导思想,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科普环保讲座、科技环保创新大赛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独立思维、创新实践、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二、活动主题: “万众创新 拥抱智慧生活”
三、活动口号: “低碳,我们在行动”
四、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0—28日
五、领导小组
组长 :王彬
副组长: 杨宏齐
组员: 池斌 王胜江 王宏 黄怀华 卢海燕 王振仁 单利民
六、主要活动内容
(一)前期活动安排
1、横幅标题制作:“万众创新 拥抱智慧生活”——20xx年宿豫一中“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
2、布置橱窗布置:在学校橱窗中张贴有关科普、环保低碳方面的.资料。
3、相关活动摄影。
(负责人:张x 9月18日)
(二)具体活动
1、升旗仪式做“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
利用9月21日周一升旗仪式作大队部作“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安排学生主持及“低碳,我们在行动”国旗下讲话。
(负责人:王胜江 时间:9月21日周一)
2、分发科普日活动倡议书。
从网上下载关于科普环保方面内容撰写倡议书,每班一张(建议用A3纸),在9月21日周一班会课上由班级组织学习,同时张贴教室。
(负责人:池斌 时间:9月21日周一班会课)
3、科普知识讲座
利用班会时间,以广播的形式,为学生做科普“低碳环保”知识专题讲座。(负责人:杨宏齐 时间:9月21日周一班会课)
4、动手实践——废旧物品与再生(九年级)
(负责人:黄怀华 时间:9月25日前)
在学校传统的“变废为宝DIY”环保小制作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废旧物品与再生”开展废旧物品小制作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各班至少交3件作品到政教处进行评比。
5、美好心愿 ——开放型低碳知识竞赛(八年级)
(负责人:王宏 时间:第四周)
收集低碳知识,各班推荐5名学生代表参加低碳知识竞赛,按得分高低各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6、“节水在我身边”征文活动(七、八年级)
(负责人:王振仁 时间:9月21日周一班会课)
在七、八年级中开展“节水在我身边”征文活动。征文由语文组老师布置,两个年级各选出6篇优秀文章,评选一、二、三等奖。
7、组织学生出一期以科普知识为主题的黑板报并组织评比。
(负责人:卢海燕 时间:第四周)
8、开展科普知识读书及网上阅览活动(九年级)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科普杂志(如《科学大众》、《科技展望》等),广泛阅读科普读物。同时,借用计算机课部分时间,开展网络科普知识阅览活动,增长科普知识。
(负责人:单利民 时间:第四周)
七、总结表彰
1、学校作“万众创新 拥抱智慧生活”——20xx年宿豫一中“全国科普日”活动小结。
2、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教师。
(负责人:杨宏齐 第五周)
八、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确保本次科普日活动顺利进行。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普活动时,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能动性,突出每个班级的个性特色。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筹划好赛程,有始有终。注意各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包括成绩的汇总、荣誉证书的发放等。
4、请各项目负责人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认真收集和整理活动有关资料、照片等。
全国科普日征文5按照关于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统一部署,围绕“节约保护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扎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有效推进了居民科学素质建设。现将“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如下:
一、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社区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在社区内形成具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工作新局面,我们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这个有利的契机,制定翔实的活动方案开展科普展示活动,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担任组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科普工作,并以此为依托,在社区中抽选出一些文化程度高、热心科教事业的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代表组成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构建了社区科普工作队伍、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自上而下的社区科普网络,有效地保证了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 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在20XX年9月17日—23日,我们开展以“节约保护水,共建和谐科普新社区”的主题活动,在社区内展出了科普画报9份,将社区内科普宣传栏、科普资料更换一新;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营造科普日氛围。如:以广播作为宣传媒介,每天下午广播节水小常识;以社区大课堂为平台,举办节约用水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宣
传节约水的重必要性和节水小窍门,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互动,增强他们的节约意识,居民参与热情极高,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此次科普活动日活动期间,开展知识讲座4次,共计89人参加。并向社区居民免费赠送科普书籍共计80余册。
同时,以科普活动日为契机,我社区开展水表检修活动周,社区科普志愿队进行入户排查居民水表使用情况,对损坏的及时予以维修和更换,对不会使用水表的用户及时辅导,居民家水管漏水的及时检修,真正做到全民节水。
三、 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科普日系列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受大家的普遍欢迎。社区通过知识讲座和各种活动,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氛围,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创新科普形式 、丰富科普内容,使社区的科普工作走上科学、规范、公众化的轨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学、文明、和谐新型社区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科普征文写雾霾怎么写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征文的出现。写起征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防震减灾科普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篇1我们居住的地球,神秘而美丽,深邃的天空,浩瀚的海洋,神奇的陆地……在这充满昂然生机的自然界,而我们人类,却对地球产生大规模的伤害。我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和美好,存在着种种危机和灾难,甚至威胁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一切皆有可能。
人类对森林滥砍滥伐,过度使用能源,捕杀珍稀动物等,致使地球妈妈现在已伤痕累累。发生了许多灾害夺去了人类宝贵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人祸有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等。过度使用能源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问题,例如全球暖化,但聪明的人类已经想出许多有效的办法,创造了许多取之不竭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自然界能源。太阳能光电池能收集光能,并转化成电能储存许多光电池,供夜晚和天气不好时使用。
有些灾祸我们是能逃避的,动物们就能提前预知地震。发生在1923年日本东京大地震前夕,人们看到成群结队的老鼠从洞穴中窜出,汇集成一只老鼠大军。其实除了老鼠,其他许多生活在地面上和地下的动物都具有这种预知地震的超能力。如果你发现你家的牲畜突然脾气暴躁,就要仔细观察,确定无疑,然后报告地震局。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形成的室内三角形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特别是在楼房中空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空间小不易倒塌,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形成的三角空间的地方都适合遇难时躲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被褥等软物保护好头,千万不要盲目使用电梯造成意外的伤害。
在目前的地震预报,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掌握简单逃生自救的方法,在遇到地震、火灾等灾难时都能处变不惊。同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妈妈,减少这样的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我们生存的地球妈妈更美!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篇2我没有遇上地震灾害,可也有经历地动的感受。记得有一天,我正站在厅堂门口,看到院子里的晾晒婴儿尿布的炭篓突然摇动起来。正感到奇怪时,老人们都慌张地从屋里出来,说刚才门铃响,是“地动”了。
地动,就是地震。听老人讲,开天地时,清者上升成为天,浊者下沉成为地。可是大地一直往下沉,似乎没有停歇,要一直跌落到万丈深渊。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从自己身上剜出了一根根骨骼,这些骨骼化做了一头头地牛,支撑住大地。时间长了,有的地牛累了,要翻翻身,于是大地就抖动起来,地震就发生了。
我问老师,真的有地牛吗?老师引导我和同学们学习有关地震知识。我们明白了,地下并没有地牛,地震不是地牛翻身,地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是与地质构造有关的。
老师告诉我们,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地震的成因,已经有了令人信服的成果。老师让我们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老师先拿出一张世界地图,让我们把陆地剪下来。女同学心灵手巧,只听“嚓嚓嚓”几声,世界七大洲就都剪裁出来了。老师又让我们把世界七大洲拼接在一起。我们比比划划,按照凹凸的不同形状,把世界七大洲拼接在一起。我们一看,奇了,世界七大洲可以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大块陆地。我们把惊奇的目光投向老师,老师告诉我们,世界上的陆地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为什么现在陆地是分开的呢?老师叫我提起书包在头上转动。随着我手臂的旋转,书包也作圆周运动。老师让我松手,书包马上平飞出去。老师又让我提起书包,然后松手,书包就掉在我脚边。老师启发我们想想其中的道理。这下我们明白了,书包平飞出去,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也产生了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陆地就会产生漂移。原先连在一起的陆地就逐渐断裂分离,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现在的样子。
老师说,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的一种就跟这板块结构有关。说着,老师又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我们几个贴墙站成一排,由两边奋力向中间“挤压”。中间的同学抵挡不了两边的巨大“挤压力”,一下子“拱”出来,两边的同学也突然压向中间。老师告诉我们,这其实是地壳板块运动的模拟。地震原因有多种,但地壳板块运动,是造成地震的原因之一。地球表面的陆地在漂移的过程中,会互相挤压,有的地方高起来,成为山脉,有的地方会断裂,成为断裂带。地震往往发生在地壳的断裂带区域。地壳板块运动过程中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到一定的程度上会释放出来,形成地震。这就像刚才同学们的“挤”。大家在“挤”的过程中不断积蓄力量,当中间的同学承受不了“挤压力”时,突然“拱”出来,造成了“空当”,“挤压力” 释放出来,两边的同学一下子“拥”向前,也就是地壳的断裂,地震就突然发生了。如释放的能量巨大,形成大地震,就造成巨大的破坏。
老师的这一形象的说明,让我们豁然开朗。我们对地震的成因有了清晰而深刻的了解,地下并没有地牛,地震不是地牛翻身,地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是与地质构造有关的。
人们害怕地震,是因为地震灾害破坏性大,会造成生命和财产重大的损失。虽然我们年纪小,没有经历四十年前的邢台地震,三十年前的唐山地震,但老师对我们讲起那时的受灾情况,还是让我们仿佛观看了一场恐怖**。
地震的发生,虽然目前人力还无法制止,但我们学习地震知识,掌握地震知识,就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就可以做到防震减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对地震做了研究。张衡创造的“地动仪”,就可以精确地侦知和监测地震的发生。今天,为了防震减灾,我国设立了27个地震监测台网,通过卫星信息传输,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将有关地震情况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各指挥中心,从而有效地起到了防震减灾的作用,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我们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地震相关知识,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严密监测,来预测地震,牵住传说中的“地牛”的“牛鼻子”,让它乖乖地为防震减灾服务。
动物有预先感知灾害来临的特异功能。据说,一艘船要沉没前,船上的老鼠会成群结队地逃离这艘船。又如,四年级时学的课文《雪猴》告诉我们,雪猴生活在我国云南省边境,它们是边防军人的好朋友。当地气候变化莫测,常常一个时辰就可以出现阴晴雨雪、冰雹风霜多种天气。雪猴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天气突变时,猴王会带领它的部下把边防军人团团围住。它们有的把头垂得很低,有的用爪子捂着朝天鼻,有的甚至把鼻孔抵在肚子上;它们会左蹦右跳,扯着嗓子乱叫。它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向边防军人预报天气的。而民间流传的天气谚语,更是与动物息息相关。比如,蚂蚁搬家蛇过道,来日必有大雨到。而有经验的老农看到蜻蜓低飞等动物的表现,也就知道天气的变化了。
我们就可以利用动物预先感知灾害来临的特异功能,为防震减灾服务。最为明显的是,发生海啸的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海啸到来之前,野生动物纷纷逃亡。在巨大的灾害来临时,它们安然无恙。我们正可以通过动物的反常现象,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当年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发生前,当地就有鸡鸭不肯进窝,猪窜出栏,骡马惊恐嘶叫等种种动物的反常现象,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正忙着所谓的“革命”,而无暇它顾,以致地震发生时,造成巨大的损失。
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地震知识的无知或误解。可怕的不是灾难,可怕的是人们的愚昧无知,科普知识宣传的滞后,科学技术的落伍。
可以这么说,四十年前的邢台地震,三十年前的唐山地震,那时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相对滞后,以致在明显的大自然预警面前,无动于衷,麻木不仁,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叫人扼腕叹息。
痛定思痛,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大张旗鼓地进行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从而为防震减灾奠定坚实的基础。
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篇3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秩序和疏散学生们。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撤离,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有责。”
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篇4那个让人难忘的下午,当我们安心的在教室学习时,谁也不曾想过,无情的灾难会降临到汶川同胞们的身上,就在那一瞬间,无情的灾难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就在那一瞬间,一座座高楼变成了一片废墟,就在那一瞬间,无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笼罩了整个汶川县。就是那一天——5月12日,给人类留下不可磨灭的教诲,防灾减灾日将是那次地震留下的脚印,这一天将永远提醒人类——防灾、减灾!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但是,一些由地球本身造成的灾难人类是很难防备的。我们不仅需要防备一些灾难,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和自卫知识。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
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
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这些知识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灾难显然是是无情的,但这又能怪谁呢?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好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这便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啊!而这,我们更应该从小做起!首先少砍伐树木,多植树造林,然后尽可能的少制造对大自然有危害的垃圾,回收垃圾,接着心中要有环保意识,要正确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最后要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篇5生命是1,其它是0。要想守住1,就把其它不安全隐患排除掉。
单单的两个数字告诉我们,防灾减灾任重而道远,不是一蹙而就,需要打持久战。因为灾害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人累了,可以休息;灾害却没有累的那一刻,它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只要瞅准时机,就立马爆发。
一个灾害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危害不可低估。远离灾害,建设幸福家园,减灾防灾从我做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最朴实的一句话,它让我们更加珍爱生命爱护环境。
灾害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既然不能避免,就可以想方设法减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远离灾害的逃生本领就等于为自己多了一道道护身符,灾害来临时,靠谁不如靠自己,因为命运的阀门自己攥着。汶川大地震最牛的校长让全校孩子无一伤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为学生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先机。和平的年代,因了该校长平时居安思危,将防震演练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有了忧患意识,孩子们在平时积累了丰富的防震经验,在地震来临时才会临危不乱。
相比而言,我们有些警钟却敲得太沉太重了,令人痛心疾首。
灾害离人类咫尺天涯,关注灾害,防灾减灾才会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就拿避雷针来说,或许有些人不以为然。某单位的一通信机房,多年来一直没出过什么大事,时间久了,渐渐的也麻痹了,可谁知雷魔王没忘,随着夏天一声晴天霹雳,多少年没见过的滚雷出现了,一个大火球,贴着草坪就进了机房,整个通信全瘫痪了,等事后一查,避雷针接地不好,可一切都晚了。
防灾减灾不要忽视了家庭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不可小觑,正因如此,山东省抓大不放小,紧紧抓住防灾减灾的牛鼻子—让家庭参与进来。据媒体报道山东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给每户城市家庭配备一对灭火器;制定一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与居民防火公约;每栋住宅确定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并为该住宅楼绘制、张贴一张疏散逃生示意图;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伍;鼓励家庭配备一套简易疏散逃生装置,减灾防灾无小事,此举让全民防灾成为了现实。
自然界的灾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多掌握些减灾防灾知识很有必要,减灾防灾要从娃娃抓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小对孩子树立防灾减灾意识,这才是最根本的,毕竟黄金有价,生命无价。
防灾减灾助人就是助自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只要都做到了这一点,珍爱大自然爱护生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自觉投入到防灾减灾中,树立防灾减灾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的精神,摒弃小我思想,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人鼎胜天,再大的灾难我们都能克服。
防震减灾科普征文 篇6现今,因人为破坏较严重,灾害的各类在地球上“生根发芽”,造成的损失则不堪设想。每年由于干旱,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调整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聚焦北方大旱,研究发现三千年来西部反复大旱,农业部组织专家开展科学抗旱活动,小麦抗旱是主要技术,在干旱区内一定要控制水土流失,必要情况下可以修建水坝,在适应的位置种植树木等。
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的灾害,暴雨甚至会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影响暴雨的主要因素大多是人为因素的破坏,所以在城镇建设方面应把环保放在首位。
风雹,风雹灾害是指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灾害。冰雹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物,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雹常常发生的地土或很广,农业因风雹受灾面积的重灾年达9900多万亩(1993年)轻灾年也有5600多万亩(1994年)。
西藏有两个冰雹带,中国出现近十年来最严重冰雹灾害性天气,罕见暴雨近期为繁“光顾”中国南方地区。
低温冷冻,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致使作物损伤及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冻害年如1968年、15年、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上。17年10月25日—29日强寒潮使内蒙古、新疆冻0.5米,草场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所以平常就应该注意对木林的保护,使气温有所调节。
雪灾,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现象,危害有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迅、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的往处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些家畜会出圈到时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现象须先辩别真,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地先及时撤离,自救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躲在墙角或着比较结实的东西下面。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躲在课桌意保护头部,如果在室外,一定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先把手伸出来,慢慢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喊人员来救你,地震发生时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屋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受伤,称之为是“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处线,导致温度上升的种效应,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还会引发多种病,如脑炎、高烧等,并会造成大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所以在酸雨来之前,气象部门应做好详细的报告在广播中告诉,让农民做好防酸雨措施,避免大量农作物受损。
而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关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要多学防震、防灾等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科普作文
雾霾是一种复合细微颗粒悬浮物,其颗粒大小覆盖了从PM0.1到PM2.5,统称为2.5微米细颗粒物。在大气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混合悬浮物可以从地面到500米高度稳定悬浮数日甚至数周.有风的情况下高度不定.当降雨后迅速沉降消失.
这种细颗粒物本身不能被鼻毛、纤毛、肺泡阻挡,吸入后会直接通过交换进入血液,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空气污染指数每上升10PPM(百万分之一),肺癌发病率增加4%,同时对呼吸道刺激和过敏也有正相关。对儿童重金属超标也有影响(城市雾霾多数是工业污染,尾气排放,餐饮排放等)
2012年以来我国大城市与东部大城市雾霾及PM2.5造成的健康恐慌,引发了公众关注。雾霾及光化学烟雾引发更长期更危险的环保事态,公众将更关注健康防护手段。
雾霾,顾名思义,就是雾和霾。雾是特定气候条件下接近地面的水蒸汽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水珠,随着风和温度变化而移动消散。正常的雾气本身是白色,在空气水汽含量高,温度低的时候出现。
而霾,是混合大量灰烟杂质的烟雾,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高时形成能见度急剧下降的现象叫霾,近期迷漫整个中国东部中部的霾多数是灰白色或者灰**。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成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是各种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微粒的总称,一般熟悉的颗粒物表示为PM10和PM2.5,分别指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小于等于2.5微米的空气悬浮颗粒物。
这种细小颗粒物,本身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他们悬浮在空气中除了遮挡视线降低能见度外,还起到吸附空气中其他污染物,如与水雾形成气溶胶结合有机污染物如工业排放化合物烟尘和汽车尾气,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生进一步化学反应,形成更具危害性污染混合物的载体。
雾霾来自哪里?
一般认为,雾霾来源是工业排放污染,城市建设装修、道路扬尘,生活取暖排烟以及汽车尾气等。雾霾中包含了细微尘土、挥发性酸雾如硝酸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重金属等,这正好是重工业空气污染物、扬尘、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特别是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炼钢炼铁冶金、化工和粉尘集中的木器加工、建材工业,是空气悬浮微颗粒和硫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汽车尾气多数是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特别是柴油汽车排放中微颗粒含量更大。
如果从更广泛角度看雾霾,则可以发现一些历史规律,就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严重的雾霾污染时期。最著名的雾都伦敦,持续了200年的历史甚至形成了“伦敦雾”的品牌。伦敦等英国主要城市的烟雾,是工业革命以来形成和发展到严重程度的。1952年甚至发生了伦敦烟雾:1952年12月5日-9日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着大灯。室内音乐会也取消了,因为人们看不见舞台。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但是随着英国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城市建设基本达到饱和和基础工业逐步退出当地,配合多年来环境治理,我们知道最近十几年来,伦敦雾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水雾,曾经被世人闻名色变的雾霾天气在英国已经不多见。
同样时期194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多诺拉,位于匹兹堡市南边30公里处,有居民1.4万多人。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以致多诺拉镇的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了。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SO2)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和当年的马斯河谷相似。这次的烟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同样在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之一,20世纪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洛杉矶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这种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在亚洲,11年,日本东京也发生了较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使一些学生中毒昏倒。同一天,日本的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发生。此后,日本一些大城市连续不断出现光化学烟雾。日本环保部门经对东京几个主要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调查后发现,汽车排放的CO、NOx、HC三种污染物约占总排放量的80%。
综上,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构成了雾霾污染中最主要的危害。随着主要发达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饱和,污染工业逐步退出当地和环保意识增强,大气环境治理进程加快,这类严重污染逐步减少和绝迹。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基础工业和加工业、精细工业发展均同步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普及,中国进入准发达国家行列,人民工业品和服务需求、能耗不断加大。大量需要的基础工业和未经治理的小工厂和落后产能过剩产能并存发展,给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我国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工业化进程开始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因此在短短几年中中国的工业产能增长数倍,伴随的工业污染和汽车快速普及造成的尾气治理问题也比已经完成工业化国家经历过的问题集中快速出现,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雾霾的危害有多大?
根据近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发表这份声明的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报告中说,有充足证据显示,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该机构专家召开为期一周的会议,审议来自全球五大洲研究机构的1000多篇最新论著,最终做出认定。
中国社科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健康,除众所周知的会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等,还会影响生殖能力。目前来看,雾霾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危害主要还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霾天气引起的健康影响主要以急性效应为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眼和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鼻塞流鼻涕、皮疹、心血管系统紊乱等疾病的症状增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此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菌的活性增强。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
而雾霾副产品光化学烟雾,可以说积聚了剧毒的可致癌物,是雾霾造成的最危险的人类健康危害。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一、什么是科普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
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当然,你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
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如写"太阳花",尽管你的观察细致入微,它的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无缺,但如果没有获得科学的、有意义的结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观察日记,而不是科学小论文。
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成功属于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普小论文的类型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
(一)科学观察小论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湖南廖郝同学的爸爸经常咳嗽,他通过长期、反复的观察,发现了风向与爸爸咳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查出了"罪魁祸首"--湖南橡胶厂的大烟囱里飘来很多烟气,里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闻到它,咽喉部就产生过敏反应,反射性地引起咳嗽。他的《爸爸的咳嗽》这篇小论文主要是利用观察这一研究方式得出结论,属于科学观察小论文,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三等奖。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是在自然发光的条件下不加以人为控制发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应是作者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学实验小论文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爬山虎能爬墙,这是许多同学所知道的。但是,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呢?武汉的熊斌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这与爬山虎的"触角"有关,接着他测算了平均每一米长的爬山虎茎干上有25个吸附在墙上的"触角",并作了"触角的拉力测定和吸附作用"实验,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详尽,数据准确,说明力强,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实验小论文。
(三)科学考察小论文
你想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过程、某范围动植物及分布情况等,你就得实地考察。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
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一等奖的《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一文中,小作者们对水库的地理生态环境、库容等作了实地考察,并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实测,找出水库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文中除写明了考察时间、对象、内容及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外,还绘出了"胜天水库集雨图"、"强烈侵蚀中山示意图",加上一些实际数据,使读者对考察对象有比较概括清晰的认识。
写科学考察小论文时,有时还应将有关动植物、岩石、土壤等标本或照片附在文后,以增强说服力。
(四)科学说明小论文
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是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三等奖的小论文,该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别之处,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坚持记录整理贵阳与昆明两地的天气和温度;二是利用现成的科研成果《中国气候图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庆、北京的气温情况来同贵阳、昆明相比较;三是从书上查证昆明与贵阳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进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这类文章虽然没有前三类的亲自实践得到论据,但它毕竟是通过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资料,综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所以也承认它是科学小论文。
特别提醒的是,写科学说明小论文是,千万不要提出一个问题后就赶忙查资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释,这样没有新意,没有新的见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称为科学小论文,更不能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小论文的选题
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奇妙现象太多了,研究什么好呢?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惯了,没有发现什么新奇现象。再说,我想研究的东西别人已经研究过了,写了没多大意义。
实际上,只要你明白了选题的基本原则,掌握常见的几种选题方法,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技活动中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发现值得探讨的题目。
科学小论文选题的方法很多,个人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
1、偶然发现法。一个星期天,松滋的胡长城同学在屋后的小沟边玩耍。沟里有许多小蝌蚪游来游去。忽然,他发现有一个小蝌蚪与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独地在一边游。他用小树枝把那脱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会儿,它又孤独地游到一边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将他和另外成群的几个小蝌蚪分别装起来,放在家里饲养观察。最后,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长成了癞蛤蟆。通过长期观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癞蛤蟆的幼子之别,写出了一篇优秀小论文。
这种选题没有事先考虑,只是对偶然发现的一瞬即逝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从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课堂延伸法。小学自然课《动物与环境》中,同学们研究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弄清了蚯蚓喜欢阴暗、超市、温暖的环境,而且学会了用差异法进行试验以判断失误因果联系。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
3、问题探究法。苍蝇这个小东西真讨厌,它是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经常接触各种细菌而自己却为什么不会的病呢?
睡觉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那整天在水里悠闲游荡的鱼类也睡觉吗?
……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你能不能把它作为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呢?
湖南省道县五年级学生毛登圣,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为竹子里面究竟是空的还是装有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
细心的毛登圣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它课余查资料,做实验,用大量的证据得出了结论:竹子里面不是空的,装有空气,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据此写的《竹子里面有什么》小论文,荣获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
4、教师指导法。如果你饲养了一只小动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项研究它们但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请教老师,让老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课题。
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你可以把研究的设想告诉老师,请老师确定研究的题目,你再围绕题目去观察、实验。
如重庆市人民小学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一些考察、研究课题,完成了《重庆黄角树特性调查》、《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等多篇小论文,并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小论文一等奖。
5、成语、谚语科学验证法。成语大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有的是来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其中少数成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你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辨析和验证。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来,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常识告诉我们,"水滴"只不过是一滴液体,他力量很小,冲击速度也不算太快,怎么能把坚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员同学从对这个成语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开始,通过做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验证了这个成语的科学性。
"春东风,雨祖宗"是一句流传得比较广泛的气象谚语。一位同学3月份一个月的气温、风向、天气情况作了详细观察记录,然后利用科学统计法得出了这句谚语的适用范围,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参考基数。
"葵花朵朵向太阳"这还有吗?但湖南蒋林波同学对这一定论发起了挑战。他通过两年的实验观察,以令人信服的论据得出了"葵花并不是总向太阳转""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应该是指花蕾期,到开花后,就不转动了"的结论。
由此看来,即使对早已被公认的结论,也要认真地研究,不要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题时要龙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自己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这个题目以及是否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器材、场地等。
如果完成《探索一种蛇的奥秘》这个题目,研究前就必须掌握有关蛇的基础知识,具备捕捉蛇的本领,能够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掌握被毒蛇咬伤的救护方法。此外,还要具备饲养蛇的器具等。否则,还是换一个更切合主客观条件的选题为好。
四小论文的取材与分析
选题确定后,就可进行取材与分析了,具体内容为制订研究,收集整理资料,深入实地考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各种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一)取材
1、直接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去看,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观察时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微末节。云南庄跃平同学利用2_0_天时间详细观察了家鸽孵化的全过程,几乎每天都有新发现,连小鸽子身上一粒黑点、眼皮上的皱纹都没放过,所以写出的小论文《家鸽孵化的观察》真实可信,内容丰富。同时,观察时要做好详细记载,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了。
2、动手实验。实验方法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它比观察更利于发挥同学们的能动性去揭示隐藏的自然奥秘。
昆虫的后腿有什么作用?湖北的张俊同学先后捉来了蝗虫、蜢蚱、蟋蟀等十几种昆虫,分别将它们的后腿切断,通过反复实验,观察比较,发现了昆虫的许多特殊功能。
3、实地考察。包括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须明确考察目的,准备好必需的工具、仪器、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过程中,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过程及考察的结果随时随地详细地记录清楚,有时还要回必要的标本、样品,将比较重要的现象拍照,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阅资料。有些材料由于时间、空间或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亲自去观察、实验、考察,这就得查阅书刊或请教老师、家长等,这种间接地获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问题是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条件所不能解决的,而这个问题又是你的选题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你就得去查资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后,就要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选出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还要根据论点进行去粗去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
首先,应审核各种材料的真伪虚实,有些查阅到的材料是早已过时的观点,有些解释只适合某范围内,有些材料没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记录时有错误或本身就是自己虚构的,这样的材料应坚决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选择的材料要能说明问题,不要多,而要精,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应舍弃。
第三,将选择的材料进行归类,研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然后概括得出结论即论点。论文论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如熊小佳同学研究蚯蚓的视力,她选择了4个材料(1)用木棍\红领巾、铅笔等在蚯蚓面前晃动的现象;(2)蚯蚓面对各种食物的反应;(3)蚯蚓放在"屋"门口的反应;(4)请叫爷爷得出关于蚯蚓是否有眼睛的材料。它通过前三个实验分析,初步判断蚯蚓没有眼睛,是靠嗅觉找到食物,靠感光细胞找到阴暗的地方。第四个材料更加证实了她的推论,使得论点论证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五科学小论文的撰写
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撰写了。写作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按提出问题、作出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一般来说,科学小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标题是小论文的"眼睛",好的标题确切简明,富有吸引力,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确切",就是小论文的标题必须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不能离题或扣题不紧,更不能用夸大的字眼。所谓"简明"是指标题要精炼,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题,做到言简意骇。
开头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依研究内容、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而定,但一般应开门见山地提出你讨论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要研究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一文开头:"我住在贵阳,常听人们说'昆明是春城,贵阳是第二春城'。至于为什么,我也弄不明白,我决心记录天气预报,看贵阳真是第二春城吗?"由常言产生验证其科学性的欲望。
有些文章的问题是在偶然观察中产生、发现的,你也可以开头先根据时间顺序叙述其过程,再适时提出问题。
正文
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它包括对提出问题作出设、观察、实验、考察过程、发现的现象、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等,这是小论文的核心部分。
应注意的是:研究步骤要写得详略得当,实验过程、数据的来历、现象要写清楚,叙述时应有一定的顺序。数据材料要准确,可设计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图解,必要时可附上拍摄的照片、集的标本等,以增强说服力。获得的结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和论据保持一致性,论据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文字要简洁生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结尾
小论文的结尾应写你得出的结论和对某一问题的建议。
《蚯蚓的视力》一文结尾:"噢,我明白了,蚯蚓是不折不扣的瞎子,它是靠嗅觉来寻找爱吃的食物,用感光器来辨别光的强弱。"以得出结论做为结尾,同开头提出问题相呼应,收到良好效果。
小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还要反复修改。看开头是否简明扼要,论据是否典型真实,论证是否符合逻辑,论点是否新颖一致,段落是否衔接自然,语言是否通顺准确等。改好后再让同学和老师帮助修改,逐步完善。最后誊清寄往报刊发表或参加各级小论文竞赛。
求关于大海的科普征文,最好是那种资料的类型,O(∩_∩)O谢谢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还是对征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1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2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秩序和疏散学生们。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撤离,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3大家一定知道地震吧?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了绍兴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
走进大门,就看见了一个大屏幕,里面介绍了魏格纳对大陆漂移地理论和为什么会地震的原理。通常大地震前兆有:猫狗大叫、黄鼠狼、老鼠、蚂蚁大搬家、鸽子高飞等。地震发生时在学校中,最需要的是听从教师的指挥。在家里千万不能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如果,在街上行走,要注意因地震引起的高空坠落物砸到身上。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后面还有模拟的安全通道,一排排图文为我们介绍,上面也有火灾自我报护。
这次科普展让我们知道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自我报护必不可少!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4今天我跟着明德小分队到了个防震减灾的训练基地,虽然从外面看起来只是座普通的房子,但里面却有许多的项目。
我们先到第一个展厅,看到这有个有时候古时候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它是一个大鼎,上面有八条龙,龙嘴里有颗珠子,面向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下面对应有八条蟾蜍,哪个方向地震了,相应龙嘴里的珠子就会掉到对应蟾蜍的嘴里,这样就可以判断哪里有地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给解放军敬礼的小孩——郎铮。他在地震中受了伤,被解放军救出,他的左手骨折不能动,但他用虚弱的右手向解放军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幕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了。在地震时,有个班级正在上课,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多同学都逃了出去;有四名学生没有逃出去,跑也跑不了,他们就躲在桌子底下,老师就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们,可是等救援人员赶到,这名老师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这四名学生因为有老师的保护而幸存了下来,这一幕让我感动……
讲解员还告诉我们,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该尽快躲进桌子底下,或用硬物顶在头顶上后躲在墙角,也就是“三角区”。还让我们体验了地震模拟,威力真大!所以逃生方法一定要牢记。
通过这次活动,我从中学习到了怎么样在地震中存活,也感受到英雄们无私奉献、舍已为人的精神。我想让更多的人学生在地震中求生,也想要让人们知道那些英雄的事迹,向他们致敬!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5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绍兴科技馆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
地震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产生了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岩层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振动。地震主要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其中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地震带来了地表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生命线破坏、人员伤亡、心灵创伤、火灾、建筑结构破坏等灾害。
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灾害,我们要做好抗震措施。加强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现能做的就是学习地震知识,不轻信谣言;制定家庭防震,准备防震应急包,按时检查和加固住房。
地震虽然是自然灾害让我们防不胜防,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相信人们能探索出更好的防震“武器”。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6地震,这个全世界人恐惧的话题,这个熟悉的字眼,近几年来总是频繁地出现,不断的侵蚀我们这颗脆弱的心灵,大家都在呼喊着:“防震减灾,让地震远离人类!”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席卷中国,席卷汶川。正是这一天,中国人民在哭泣,汶川人民在哭泣。多少人们,妻离子别,家破人亡。2010年4月4日,悲剧又重新上演,一次又一次痛苦的呻吟,灾难中的人们呐喊着,用沙哑的声音喊着:“我们要生存,我们决不向灾难低头!”
为了让大家多一点地震常识,绍兴科技馆特别举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寒里,我有幸参观了,使我对地震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资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带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厚有断层的错动从而引起了地震。地震还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科学不断进步时代飞速发展,防震减灾便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办?最近,我们班级就这个问题搞了一个小队演练活动,并且还在全校各班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
首先,不要慌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切以生命为重。如果你住在楼房,地震时不能滞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间中央,应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千万不能跳楼,不能到阳台,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能乘电梯。如果你正在学校上课,就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地震时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再有组织地疏散到空旷的地方,原地不动。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而不能自行脱险时,一定要沉住气。先试着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不能脱险,就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取果断措施,寻找生存空间。
可是,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怎么去解决这个难题呢?我想,重任应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去发明更先进的仪器来预测地震,并倡导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要乱砍乱伐树木,要积极地植树造林,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好环境,让汶川在地震中的悲剧,不再上演。
通过这次科普展的参观使我懂得了只有从小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才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共同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共同拥抱美好的明天!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7灾难,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避免,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处于世界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预测和预报地震,是现在的重要工作。
长久以来,地震带给人们的威胁就如同夏天午后的雷阵雨般威力强大且令人走避不及。遗憾的是,气象预报有能力告诉我们雷阵雨即将发生,但是对于地震,人们至今仍束手无策。究竟地震能不能预测?从7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美国、俄国的科学家们都急于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探测技术,例如观测地壳变动、地磁及地电流的变化、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等方法纷纷被提出。
地球内部应力能量累积到超过岩石强度,岩层断裂释出能量而发生地震。其中又以板块运动造成的构造性地震为主:我们知道地球的外壳为大小不同的板块拼凑而成,相邻的板块以分离、聚合或侧向错动的方式相互移动,使板块的边界发生变形而累积应变,当应变增加至板块内岩层无法负荷的程度时,岩层即突然断裂、滑动而产生地震,此滑动面称为断层面。除了在板块边界外,在板块内部地区的岩层亦可以感受到板块挤压或拉张的力而变形断裂,引发地震。
我们看了许多资料,作了许多调查,证实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震表面和地壳外部条件发展不平恒,产生地壳内部热量不能顺利均匀的散发出去,造成地震的发生。所以科学发展抗震防震就很有必要了。我们除了普及抗震防震知识,预报地震外,还可以在建筑上下功夫等等。
总之,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但有时会出现一些事故,只要我们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8我们居住的地球,神秘而美丽,深邃的天空,浩瀚的海洋,神奇的陆地……在这充满昂然生机的自然界,而我们人类,却对地球产生大规模的伤害。我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和美好,存在着种种危机和灾难,甚至威胁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一切皆有可能。
人类对森林滥砍滥伐,过度使用能源,捕杀珍稀动物等,致使地球妈妈现在已伤痕累累。发生了许多灾害夺去了人类宝贵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人祸有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等。过度使用能源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问题,例如全球暖化,但聪明的人类已经想出许多有效的办法,创造了许多取之不竭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自然界能源。太阳能光电池能收集光能,并转化成电能储存许多光电池,供夜晚和天气不好时使用。
有些灾祸我们是能逃避的,动物们就能提前预知地震。发生在1923年日本东京大地震前夕,人们看到成群结队的老鼠从洞穴中窜出,汇集成一只老鼠大军。其实除了老鼠,其他许多生活在地面上和地下的动物都具有这种预知地震的超能力。如果你发现你家的牲畜突然脾气暴躁,就要仔细观察,确定无疑,然后报告地震局。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形成的室内三角形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特别是在楼房中空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空间小不易倒塌,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形成的三角空间的地方都适合遇难时躲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被褥等软物保护好头,千万不要盲目使用电梯造成意外的伤害。
在目前的地震预报,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掌握简单逃生自救的方法,在遇到地震、火灾等灾难时都能处变不惊。同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妈妈,减少这样的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我们生存的地球妈妈更美!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优秀征文 篇9我没有遇上地震灾害,可也有经历地动的感受。记得有一天,我正站在厅堂门口,看到院子里的晾晒婴儿尿布的炭篓突然摇动起来。正感到奇怪时,老人们都慌张地从屋里出来,说刚才门铃响,是“地动”了。
地动,就是地震。听老人讲,开天地时,清者上升成为天,浊者下沉成为地。可是大地一直往下沉,似乎没有停歇,要一直跌落到万丈深渊。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从自己身上剜出了一根根骨骼,这些骨骼化做了一头头地牛,支撑住大地。时间长了,有的地牛累了,要翻翻身,于是大地就抖动起来,地震就发生了。
我问老师,真的有地牛吗?老师引导我和同学们学习有关地震知识。我们明白了,地下并没有地牛,地震不是地牛翻身,地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是与地质构造有关的。
老师告诉我们,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地震的成因,已经有了令人信服的成果。老师让我们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老师先拿出一张世界地图,让我们把陆地剪下来。女同学心灵手巧,只听“嚓嚓嚓”几声,世界七大洲就都剪裁出来了。老师又让我们把世界七大洲拼接在一起。我们比比划划,按照凹凸的不同形状,把世界七大洲拼接在一起。我们一看,奇了,世界七大洲可以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大块陆地。我们把惊奇的目光投向老师,老师告诉我们,世界上的陆地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为什么现在陆地是分开的呢?老师叫我提起书包在头上转动。随着我手臂的旋转,书包也作圆周运动。老师让我松手,书包马上平飞出去。老师又让我提起书包,然后松手,书包就掉在我脚边。老师启发我们想想其中的道理。这下我们明白了,书包平飞出去,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也产生了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陆地就会产生漂移。原先连在一起的陆地就逐渐断裂分离,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现在的样子。
老师说,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的一种就跟这板块结构有关。说着,老师又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我们几个贴墙站成一排,由两边奋力向中间“挤压”。中间的同学抵挡不了两边的巨大“挤压力”,一下子“拱”出来,两边的同学也突然压向中间。老师告诉我们,这其实是地壳板块运动的模拟。地震原因有多种,但地壳板块运动,是造成地震的原因之一。地球表面的陆地在漂移的过程中,会互相挤压,有的地方高起来,成为山脉,有的地方会断裂,成为断裂带。地震往往发生在地壳的断裂带区域。地壳板块运动过程中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到一定的程度上会释放出来,形成地震。这就像刚才同学们的“挤”。大家在“挤”的过程中不断积蓄力量,当中间的同学承受不了“挤压力”时,突然“拱”出来,造成了“空当”,“挤压力” 释放出来,两边的同学一下子“拥”向前,也就是地壳的断裂,地震就突然发生了。如释放的能量巨大,形成大地震,就造成巨大的破坏。
老师的这一形象的说明,让我们豁然开朗。我们对地震的成因有了清晰而深刻的了解,地下并没有地牛,地震不是地牛翻身,地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是与地质构造有关的。
人们害怕地震,是因为地震灾害破坏性大,会造成生命和财产重大的损失。虽然我们年纪小,没有经历四十年前的邢台地震,三十年前的唐山地震,但老师对我们讲起那时的受灾情况,还是让我们仿佛观看了一场恐怖**。
地震的发生,虽然目前人力还无法制止,但我们学习地震知识,掌握地震知识,就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就可以做到防震减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对地震做了研究。张衡创造的“地动仪”,就可以精确地侦知和监测地震的发生。今天,为了防震减灾,我国设立了27个地震监测台网,通过卫星信息传输,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将有关地震情况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各指挥中心,从而有效地起到了防震减灾的作用,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我们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地震相关知识,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严密监测,来预测地震,牵住传说中的“地牛”的“牛鼻子”,让它乖乖地为防震减灾服务。
动物有预先感知灾害来临的特异功能。据说,一艘船要沉没前,船上的老鼠会成群结队地逃离这艘船。又如,四年级时学的课文《雪猴》告诉我们,雪猴生活在我国云南省边境,它们是边防军人的好朋友。当地气候变化莫测,常常一个时辰就可以出现阴晴雨雪、冰雹风霜多种天气。雪猴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天气突变时,猴王会带领它的部下把边防军人团团围住。它们有的把头垂得很低,有的用爪子捂着朝天鼻,有的甚至把鼻孔抵在肚子上;它们会左蹦右跳,扯着嗓子乱叫。它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向边防军人预报天气的。而民间流传的天气谚语,更是与动物息息相关。比如,蚂蚁搬家蛇过道,来日必有大雨到。而有经验的老农看到蜻蜓低飞等动物的表现,也就知道天气的变化了。
我们就可以利用动物预先感知灾害来临的特异功能,为防震减灾服务。最为明显的是,发生海啸的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海啸到来之前,野生动物纷纷逃亡。在巨大的灾害来临时,它们安然无恙。我们正可以通过动物的反常现象,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当年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发生前,当地就有鸡鸭不肯进窝,猪窜出栏,骡马惊恐嘶叫等种种动物的反常现象,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正忙着所谓的“革命”,而无暇它顾,以致地震发生时,造成巨大的损失。
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地震知识的无知或误解。可怕的不是灾难,可怕的是人们的愚昧无知,科普知识宣传的滞后,科学技术的落伍。
可以这么说,四十年前的邢台地震,三十年前的唐山地震,那时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相对滞后,以致在明显的大自然预警面前,无动于衷,麻木不仁,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叫人扼腕叹息。
痛定思痛,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大张旗鼓地进行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从而为防震减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海洋的科普征文
希望你喜欢并纳:
海洋是生命的摇蓝。从第一个有生命力细胞诞生至今,仍有20多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物。据估计,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鲜重)为5000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0亿人食用的水产品,这是一座极其诱人的人类未来食品库!
海洋生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有生命的,能自行增殖,并不断更新的,但从另一方面说,它因为是通过活的动植物体来繁殖发育,使以更新和补充,具有一定的自发调节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但是一旦其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就意味着海洋生物的破坏。
藻类在海洋生物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能够自力更生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海洋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同时,它在光合作用中还释放大量的氧气,总产量可达360亿吨(占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为海洋动物甚至陆上生物提供必不可少的氧气。
到这里,还不能不提到一点的是,它是在最初地球大气转变为现代大气中的“功臣”,有了它们,才有了现代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所以,海洋植物是维持整个海洋生命的基础,是坚固的“金字塔基”。它们主要包括在水中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和海底生长的大型藻类。前者如硅藻、绿藻等,它们个体微小,而形状各异,如圆形、方形、三角形、针形等。若仅从外表看上去,你绝想不到它们竟然是活生生的植物。
大型藻类有人们熟悉的紫菜、海带等。它们在海底构成“海底农场”,有森林,又有草原。有一种巨藻,堪称世界植物之最,从几十米,至上百米,最高可达500米高,重达180多公斤,生长速度之快,一年可长50余米,而且它的年龄可长达12年之久。海藻在工业、农业、食品及药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除食用外,可从中提取褐藻胶、琼脂、甘露醇、碘等,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能源。
海洋生物中最重要、最活泼的当属动物,其中有1.5-4万种鱼类,对虾等壳类2万多种,贝壳等软体动物8万多种,还有鲸、海参、海豹、海象、海鸟等,构成了生机盎然的海洋世界,也构成了经济效益很好的海洋水产业,其中鱼类是水产品的主体,也最重要。
目前,全世界从海洋中捕捞的6000万吨水产品中,90%是鱼类,其余为鲸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鱼类种类较多,可供食用的就有1500多种。鱼类可谓全身是宝,营养经济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味道鲜美。据说,吃鱼可使人大脑聪明,还有的具有医疗价值和作为精细化工业的贵重原料。
在水产上,鱼、虾、蟹总是相提并论的,它们不仅是席上珍馐,而且可从它们的甲壳中提取许多有用的东西——甲壳质,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其中生长在南极的一种磷虾被誉为“21世纪的流行食品”因为它有着极为惊人的量和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南极是鲸类吞食的对象,小小磷虾喂巨鲸,这也是一种奇闻吧。
在海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海洋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雪菌、酵母菌、等,它们数量极大,分布不均。设海洋中没有微生物存在,那么海洋中一切物质就不能循环,但它们的活动,也使渔业生产受到一定的损失。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海洋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治疗疾病有奇效。
有一位美国作者提出:“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能力,而海洋产业可以将这一任务分担起来,而传统的渔业已达到或超过它的再生能力,所以人们只有转向于研究海洋生物开发技术上来,巨大的海洋生物,等着开发时代的到来。
或
大海,我们的家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她的表面足足有71%被厚厚的海水所覆盖,蓝色的海洋是她最宝贵的财富。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如果没有了海洋,地球将了无生机;海洋是天然的牧场,就是有了海洋,地球才充满朝气。
一代枭雄曹操的伟作《观沧海》,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的《致大海》,金代词人折元礼的《望海潮》等,无不歌颂大海宏伟辽阔、雄奇壮丽的气象。大海,是我们蓝色的家园,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可是,现在我们的家园受到了破坏,由于人类的不知足和贪心,过分的掠夺了海洋;也由于人类的不自觉,污染了海洋环境,长此以往,海洋将从蕴藏丰富的聚宝盆变成死气沉沉的无用之地,因此,我们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海洋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生命是神圣的,对生命的爱是第一美德。”罗曼罗兰如实说。的确,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热爱海洋生物,我们任意的破坏,最终会受到惩罚。
为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人口、、环境三大问题,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陆地正在不断减少,发展空间也日益狭窄,海洋是我们今后发展所需的后路。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动力、油气、水、医药等等,是今后维持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护好海洋,正确开发和利用好海洋,在未来的世界,海洋将会成为人类生活的良好居所。在神秘变幻的海底,将出现一座座美丽的城市,一幢幢高楼大厦,或是用不会被海水腐蚀的特殊材料建成;或是用海洋生物围绕而成,可移动的自由变化的;或是用各种各样的贝壳之类的搭建而成等等。到那个时候,人类和海洋生物成了好朋友,互相帮助、嬉戏,共同游戏人间,好不快活!
为了人类的美好明天,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会珍惜海洋、爱护海洋!共同爱护我们的家。
或
浅谈水污染的影响与防治
前言:
(一)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二)水体污染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1:水体受污染的过程
一般来说,水自身有自净能力。水的自净能力包括稀释扩散、沉淀堆积、氧化还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等。大体可以分四段:第一为污染段,由于大量污染物混入,河流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极少,除了细菌以外,其它生物较少,特别是几乎不存在自氧性生物;第二是分解段,分解有机质的生物逐渐繁殖,生物分解活动激烈,大量消耗溶解氧,鱼类难以生存,出现藻类和需氧较低的原生生物等,而在生化需氧量逐渐降低后,水中溶解氧又逐渐增加;第三为恢复段,藻类、鱼类和其它大型生物重新又活泼起来,水质逐渐变清;第四为清水段,溶解氧接近饱和,水质清洁,自净过程到此完成。
2: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3:水体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高明的医生、再有效的药物恐怕也难奏效,所以“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一点都不。
常见的饮用水水质项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铅: 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
镉: 对肾脏有急性之伤害
砷: 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
汞: 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伤害主要器官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
硒: 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经系统
亚硝酸盐: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显(蓝婴症),具致癌性
总三卤甲烷: 以氯仿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发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机物): 吸入过多会降低中枢神经、心脏功能,长期暴露对肝脏有害
四氯化碳(有机物): 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具致癌性,对肝脏、肾脏功影响极大
近年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针对11-1994年间由水所引起的疾病进行一项调查,在740件案例中,其中因原生动物所引起共148件,共有448,486人因而致病,是所有原因中最高者。研究发现,原生动物种类中以隐孢子虫及梨形鞭毛虫二种需要特别注意,最常出现在游憩风景区及畜牧养殖地区,其中又以养猪、养鸭二种最多。统计也显示,23年内所造成的死亡病例共89件,而原生动物造成的死亡案例高达70件。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对人类极其重要,而污染又是这样厉害。因此我们更应该预防和保护好水,合理并利用好水。
(三)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对于污水取的措施主要有:
1: 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显然,资金支持是污染治理重要的条件之一,没有资金,一切治理措施就无法实施。
(2) 的支持是后盾
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广,不但涉及到居民,还涉及到外地人员,涉及到部队系统,涉及到少数民族,也会涉及到权利持有者的利益。因此,单靠水利部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即使再加上环保部门,力量依然是苍白无力的。需要市的强力支持,市也需要中央的支持。没有一个强大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绳,应制定保护城市水环境的地方性法律,让水系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这样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一些。
2:工程保障措施
(1)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严重的污染源,将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于雨水管经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实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则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污水可以通过河道排放。
(2) 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一般来说,城镇新建居民区都有完备的下水道系统,都实施了污/雨分流。但是,老平房区房屋破旧,多数没有下水道系统,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不管从污染治理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都需要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3: 市政管理措施
(1)加强城市卫生综合管理
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对自由市场、餐馆、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对建设工地卫生实行严格监督,对产生污染的路边小生意、洗车点或进行环境改造、或取缔。
(2)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
鉴于环卫部门职工向河道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粪的情况客观存在,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要求职工遵守规矩,教育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不守规矩、擅自污染环境的职工给与相应的处罚。
(3)合理布置垃圾处理站点、公共厕所
应健全垃圾处理站点网络(尤其是公共场所),让人们垃圾有处可弃,减少因无垃圾站(箱)而导致的垃圾随意丢弃。应在沿河设置一些公共厕所,让在外活动的人们感到方便,减少因为没有厕所而将河沿当厕所的现象。
(4)拆除一切造成污染的违章建筑
对一切形成污染的沿河餐馆、水上游乐厅等应取缔。
4: 水调控措施
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
水不足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质就会恶化。应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节约水源又保护水环境是必须研究的课题。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应加强处理水的应用,处理厂与输水管道应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将处理后的洁净水引入河道,这样既节约水又可保护水环境。
5: 公众参与措施
(1) 让公众参与河道环境管理
河道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沿线居民的沟通渠道,定期访问居民,公布举报电话,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对污染源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也可以实行“门前三包”等措施,目的是充分发挥群众保护水环境的巨大热情,对水环境实行有效的监督和保护。
(2)搞好大众教育
对大众加强保护水质的教育,沿河树立一些警示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水质。另外,新闻媒体继续对大众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四)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此过程当中有几方面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或未能有效执行:
首先,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要避免将水环境整治工作同行政强制措施完全等同起来。应该在整治的过程中更多地用经济手段,调动排污单位的内部积极性,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综合治理成为企业主动的自发的自愿的行为。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行政强制执行的费用,而且可以减少以至杜绝企业弄虚作、追求形式上的达标和保留实质上的污染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在通常意义上的引进经济激励措施、奖励达标先进单位、为其提供政策优惠的做法之外,是否可以将水环境治理与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市场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停产、关闭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的同时创立和新建于环境保护有利的新企业新市场,使水环境整治工作同社会经济其它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环保工作不再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只是一味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相结合。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工业走向环境健康化是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利用将在不久的未来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我们应该把握时机,争取利用后进优势,在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获得经济的更展。
其次,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还应避免将水污染防治与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等同起来。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到70%的农业大国,且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美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蕾切尔·卡逊在上个世纪60年代所关注的农业污染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当我们对于我国大多数流域污染情况寻根求源的时候都会发现干流和支流沿岸的农药化肥及其它农业废弃物肆意地向水体抛弃是构成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往往正是这些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海的大量农业污染物在很大程度上须对水体的毒化问题负责。然而在水环境治理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几乎看不见有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举措,更没有像“零点行动”那样富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治污行为发生。当然并不否定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与农业污染控制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15小”企业的治理一定范围内断绝了农业污染物的来源,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还远远不够;也并不否认农业的面源污染较之工业企业通常情况下的点源污染而言,控制的难度大得多,甚至近乎不可操作,然而不能因为该问题解决起来有极大困难而视其不存在。这样只能造成对农业污染的默认,从而使问题扩大化。
最后
水污染治理过程应当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紧密结合起来。环境问题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点区别于其它任何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这就要求在整治水环境问题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到水污染问题的流域性,加强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这一点在淮河治理过程当中已经获得重要的实践经验,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其次,水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因而将水环境整治与水权概念的开发相结合,明确水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环境问题的治理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水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方针 ,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促进水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而继续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已经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积极作用,那么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难度更大,因为洪水的发生在时间上偶然性、在地域上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则是每时每地都存在。洪水、干旱是天灾,面对天灾,人类更能团结一致,更能吃苦耐劳,更能相互帮助,更能激起一股热情,1998年长江大水就是一个例证。水污染是人祸,是人引起的,治污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会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总之:
节水从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1) 书名为《造福子孙后代》:前言
(2) 行政院环保署「安全饮用水手册」:第3页
(3) 中国水公报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第2页
(4)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
(5)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二十六讲:关于我国农业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第
(6) 水合理分配的基本路线 作者:关业祥 水利部规计司处长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海洋是生命的摇蓝。从第一个有生命力细胞诞生至今,仍有20多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物。据估计,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鲜重)为5000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0亿人食用的水产品,这是一座极其诱人的人类未来食品库!
海洋生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有生命的,能自行增殖,并不断更新的,但从另一方面说,它因为是通过活的动植物体来繁殖发育,使以更新和补充,具有一定的自发调节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但是一旦其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就意味着海洋生物的破坏。
藻类在海洋生物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能够自力更生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海洋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同时,它在光合作用中还释放大量的氧气,总产量可达360亿吨(占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为海洋动物甚至陆上生物提供必不可少的氧气。
到这里,还不能不提到一点的是,它是在最初地球大气转变为现代大气中的“功臣”,有了它们,才有了现代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所以,海洋植物是维持整个海洋生命的基础,是坚固的“金字塔基”。它们主要包括在水中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和海底生长的大型藻类。前者如硅藻、绿藻等,它们个体微小,而形状各异,如圆形、方形、三角形、针形等。若仅从外表看上去,你绝想不到它们竟然是活生生的植物。
大型藻类有人们熟悉的紫菜、海带等。它们在海底构成“海底农场”,有森林,又有草原。有一种巨藻,堪称世界植物之最,从几十米,至上百米,最高可达500米高,重达180多公斤,生长速度之快,一年可长50余米,而且它的年龄可长达12年之久。海藻在工业、农业、食品及药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除食用外,可从中提取褐藻胶、琼脂、甘露醇、碘等,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能源。
海洋生物中最重要、最活泼的当属动物,其中有1.5-4万种鱼类,对虾等壳类2万多种,贝壳等软体动物8万多种,还有鲸、海参、海豹、海象、海鸟等,构成了生机盎然的海洋世界,也构成了经济效益很好的海洋水产业,其中鱼类是水产品的主体,也最重要。
目前,全世界从海洋中捕捞的6000万吨水产品中,90%是鱼类,其余为鲸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鱼类种类较多,可供食用的就有1500多种。鱼类可谓全身是宝,营养经济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味道鲜美。据说,吃鱼可使人大脑聪明,还有的具有医疗价值和作为精细化工业的贵重原料。
在水产上,鱼、虾、蟹总是相提并论的,它们不仅是席上珍馐,而且可从它们的甲壳中提取许多有用的东西——甲壳质,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其中生长在南极的一种磷虾被誉为“21世纪的流行食品”因为它有着极为惊人的量和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南极是鲸类吞食的对象,小小磷虾喂巨鲸,这也是一种奇闻吧。
在海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海洋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雪菌、酵母菌、等,它们数量极大,分布不均。设海洋中没有微生物存在,那么海洋中一切物质就不能循环,但它们的活动,也使渔业生产受到一定的损失。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海洋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治疗疾病有奇效。
有一位美国作者提出:“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能力,而海洋产业可以将这一任务分担起来,而传统的渔业已达到或超过它的再生能力,所以人们只有转向于研究海洋生物开发技术上来,巨大的海洋生物,等着开发时代的到来。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集合6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普活动总结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篇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21世纪是人才竞争,也是科技竞争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需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校举行校园科技周,就是要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举行校园科技周就是以科技周各项活动为载体,加强和改进校风与学风建设,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校园氛围。举行校园科技节,就是为广大同学钻研科学,展示才能,体现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搭设舞台。
本次校园科技周为我校第二届科技节,其主题是“参与、探索、发展、创新”和“让创新的智慧闪光”。科技节从9月份开始,历时1个多月,期间开设了以下活动:
1、科技小制作比赛。在本次比赛中,共有17件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二(6)班z的小发明《多功能抓手》、二(1)班z的小发明《台灯》、二(5)班z的小发明《空气动力机器人》等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2、科幻绘画比赛。六(1)班z的作品《未来绿色家园》、六(2)班z的作品《未来太空家园》、六(3)班z的《未来器官医院》等获得了一等奖。
3、编科技小报比赛。在本次比赛中,共有51份小报获奖,其中三(1)班的z、四(1)班的z、五(1)班的z、六(1)班的z、六(1)班的z等同学所编的科技小报获得了一等奖。
4、科普知识竞赛。在本次比赛中,二(6)班、三(1)班、四(2)班、五(2)五(3)班、六(3)班分获各年级组的第一名。
5、科技金点子比赛。在本次比赛中,共有15件作品获奖,其中四(2)班z的金点子《防雨晾衣架》、四(1)班z的金点子《多功能电饭锅》、四(1)班z的金点子《雷达拐杖》、二(5)班z的金点子《交通安全金点子》等获得了一等奖。
在本次科技节中,我们还选择了部分作品参加了E市的科技作品展,有五位同学的作品分别获得了E市的一、二、三等奖。他们是六(1)班的Z、六(2)班的Z、二(6)班的Z、二(1)班的Z、四(1)班的Z。
本次科技节,从筹备到实施,始终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全校各年级、各教研组的密切配合下,在各年级组、班主任及广大同学的支持下,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当然由于是我校第一次举行较大规模的科技周,本届科技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1、活动组织力度不够,展台管理不足,部分展品损坏严重。
2、各班组织参与的差异较大,部分班级参与率低。
3、科技活动的规模与档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作品的层次也有待于提高。
本届科技节已经为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形成我校浓厚的科技氛围开创良好的开端。今后,每年的秋季,我校都将继续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篇2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校的科技活动在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遵循“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开展科技创新”为宗旨,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学校开展创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载体。一年来,学校的科技活动精彩纷呈,小有成就,现小结如下:
1、开展“科技节”科技系列活动
每年3至5月学校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科普系列活动。今年又开展的主要有科普知识、科普小报、科学幻想画比赛;小小书法家展示;小小发明家等科技创新作品的评奖活动。这次活动共收到几百学生的作品,评出了“十家书画家”、“十佳书法家”、“十佳小小发明家”、“十佳金点子王”以及优秀书法家、优秀书画家等几十名。并选拔出最佳作品参加了省市举办的第二十一届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得省三等奖2名,市一、二等奖20多名,区以上获奖人数占参赛人数的90%以上,学校被评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一批批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取得丰硕成果。
2、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将课内外紧密结合
学校坚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我校几十个红领巾社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展着各种科技活动,成为学校课外科技教育的基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拓宽了知识面,还提高了能力。如“百草园社团”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创新、在原来的动、植物标本制作的基础上,又利用“零头碎布”、“毛线头”、“瓜子壳”、“废罐头”等制作成了一件件体现绍兴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科技创新作品。这种以“小”和“巧”为特色的系列活动,把学生引入到广阔的创新天地中去。不但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制作的作品多次在市电视台报道、在绍兴晚报、学校朝花报上发表。20xx年、xxxx年带领“百草园创新团”成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两次科技实践活动,其中《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市二等奖,省三等奖,《标本的制作与欣赏》获得市一等奖,省二等奖,现在我正在开展第三个科技实践活动《爱牙护牙——我们一起行动》。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类科技活动。
我校学生在科技馆举办的少儿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科普知识讲座、航模比赛等系列活动中成绩优异。市举办少儿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三年以来,我校连续二年获团体一等奖,今年越城区获奖10名中我校就占7个,航模、船模比赛获团体第二,科幻画与雕塑泥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等级都领先市属学校。
4、策划“科技的魅力”夏令营活动。
七月骄阳似火,却丝毫抵挡不住鲁小学生参加“科技的魅力”的夏令营热情。7月营员走进位于萧山的“传化大地”高科技农业园区,参观了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地,走进植物克隆实验室,了解植物克隆生长的原理,去感受科技的魅力。
我校坚持“总结—提炼—开发—拓展”,开发了一批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智慧性、可操作性的活动项目。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完善适合我校特点的科技教育模式,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扎实工作,在青少年的科技教育领域中作出新的贡献!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篇39月19日—25日是全国科普宣传日,XX小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为主题轰轰烈烈、实事求是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地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组织学生参加“三个一”系列活动:
1、读一本科普图书:
学校始终坚持科普教育与读书活动相结合,本学期新修改的《XX小学图书借阅规则》第3条提出的“中高年级学生每学期借阅图书不少于8本,其中科普图书不少于4本,低年级学生每学期借阅图书不少于6本,其中科普图书不少于3本”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平常学生很喜欢看科普图书,9月21-25日,全校学生共借科普图书735本,达到了活动方案提出的要求,通过科普图书阅读活动,学生开阔了科普视野,增长了科普知识,提升了科普素养。
2、听一次科普红领巾广播节目。
本周星期四,五2中队展播了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校园红领巾广播,以此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3、看一段科普
20xx年9月21—25日,各班利用班队课或晨会课组织学生观看科普,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形有彩的世界里吸取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激发创造欲望,把全体学生带入了无边无际的科学海洋。
二、开展了“《未来科学家》进班级”,“科普杂志大赠送”活动:
图书室把《未来科学家》等复本率较高的科普杂志送给学生看,每人一本,看完后班内学生可以交换。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科普知识面。
三、开展了“‘健康生活知识’信息大转发”活动:
20xx年9月19—25日期间,陈XX老师利用家校通平台把有关健康生活的信息发送给全体教师,班主任利用家校通平台将信息转发给学生家长,全体教师和家长利用免费微信平台将信息转发给亲朋好友,全校教师和家长共发送和转发健康生活短信9千8百多条,通过活动,全体师生和家长不断学会健康生活,也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为期一周的科普宣传日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我们的活动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家长的高度评价。有的家长说:“本来我想要到新华书店给孩子买些科普图书,现在不花钱就能到学校图书室借到了,XX小学科普工作和图书室工作抓得真好!”还有家长说:“9月19至25日期间,我收到了很多有关健康生活的短信,我感到这些知识很实用,谢谢学校给我发来的这些短信!”……“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不断推进学校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篇4一直以来,我校以“为每一位孩子构建科学探究的乐园”为科普工作宗旨,全方位、系统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狠抓科普教育。目前,科普教 育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时间的持续性,都已成为我校在实践中形成的科普特色。总的来说,近几年我校的科普工作设计了三个层面 的活动,在每一个层面的活动中又设计了不同内容和项目,以便让每一位孩子在不同层面都得到有效地发展。
第一层面 普及型科学活动
该层面的活动遵循了“有机会、都平等、能发展”的原则,将科学教育“面向每一个孩子”。
1、打造迷人的科学课堂。 在常规科学课堂中,通过对教材的大胆创新和精心的材料准备,引领孩子们在课堂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科学探究,上好每一堂课,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让孩子们喜欢科学。我校科学教师队伍中有省名师培养对象 2 名,市学科带头人 2 人,市教坛新秀 1 人,他们业务能力强、素质好、热心科普教育事业,在他 们的带领下,我校的科学教学扎实而富有活力,孩子们置身于浓浓的科学学习环境之中,随处感受科学教育的魅力。
2、开展各种科普活动。 (1)科学实践活动: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和平时的双休日,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活动,科技指导老师在每周一、三、五下午兴 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服务。 (2)科学竞赛活动:学校每年组织科技节系列、科学创新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竞赛丰富了孩子们科学活动的内容,提高了科学活动的互动性,及时展示他 们的成果,如观察日记、小论文、小制作、小标本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二层面 技能训练型活动
这是为孩子们设立的第二个层面的活动,同时也是联系第一和第三层面活动平台之间的桥梁,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孩子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 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
1、建立各种社团组织。 因为课时的限制,常规科学课堂的时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每周的协会活动设立了电子百拼社团、探索奥秘科技小组、三小爱好者俱乐部等等,让每 一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都能找到聚会的场所,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观点。
2、落实每月科普活动。 每年初,学校以“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提高”为指导思想,制定年度科普活动行事历,分月指导学生进行以课堂科学实验为延伸的科学技能训练。学生可 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随时参加活动。
20xx 年度学校的科普主题活动为: 三月:科海畅想——画科幻画、写科普作文。 四月:科普观赏——观看科普展、撰写观后感等。 五月:巧手天地——小发明、小制作、做雕塑泥作品。 六月:科技节——高年级金点子评比,中年级制作比赛,低年级的小弹射、小橡筋比赛等。 九月:个人科普网页大比拼。 十月:科技小论文评比。 十一月:小学生科学课题展示。 十二月:小制作、小发明展评。
第三层面 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很多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如何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体现科学教育的持续性和发展性,我们开辟了第三层次的活动,一方面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另一方面照顾了孩子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 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层次的活动中,我们用了导师制,学校教科研处负责管理学生的科学研究,小课题得到导师的确认以后可以向学校提出立项申请,学校还会发文给予 立项,充分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学生们只要向自己的导师提出申请,就会得到导师的全程指导。导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 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题目。但导师不会给学生直接的指示,而会用问题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中去。
例如: 20xx 年 10 月 10 日上午,四(7)班的吴安东同学从仙都风景区石笋前水库带了一些桃花水母:它们的体形很小,像一把把小雨伞,大的跟一角钱硬币大小差不多,最小的只比指甲盖大一点点;它的身体非常柔软,而且是透明的,但是身体的某些部位带有点白色;它的身上有许多小毛毛,每当游动时会随着 身体左右摆动起来,好像在水中翩翩起舞。于是他和几个同学决定对桃花水母展开研究。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确定了以下几个研究主题:
(1)、上网查询 桃花水母的相关资料,了解有关桃花水母的知识;
(2)、到发现桃花水母的石笋前水库实地考察,对水质和周围环境进行分析;
(3)、对该水库周围的水域 和好溪进行实地调查,看看有没有桃花水母;
(4)、养殖捕捞来的桃花水母,对它的生活习性进行长时间观察;
(5)、研究不同的水质对桃花水母生存的影 响。后来他们完成的《XX县仙都风景区石笋前水库桃花水母调查研究》获得市创新大赛一等奖并送省参评。
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全校掀起一股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也落实了普及科学的目标,提升了学 校科学教育的质量。以近两年为例,我校学生科学研究成果在省、市、县级科学比赛中获奖达到 30 多人次。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篇5根据浦口区教育局的有关精神,行知小学于5月10日至5月16日在全校组织了以“创新促进发展,科普惠及师生”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这次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广大师生中树立科技意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宣传科普知识发现和培养科学创新人才,倡导科学创新精神,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在我校掀起学习科普的热潮,为推进创新性城市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领导重视,周密安排
这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主管部门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认真做好筹办工作。学校成立科普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由学生处和教师处共同组成校级科普宣传领导小组(何艳丽、陈志燕、杨玲),带领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在全校营造科普活动气氛,充分利用各种科普阵地宣传科普知识、科学人物,宣传本次活动内容。
二、内容丰富,收效明显
1、组织科普知识宣传、展览
我校围绕“创新促进发展,科普惠及师生”为主题,综合性地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展览活动。首先在学校的大环境布置中,在学校大门口张挂了科普宣传周的横幅,同时利用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等进行了科普知识的宣传,积极倡导热爱科学,崇尚自主创新的精神,为学校科普宣传周的系列活动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2、组织科普知识讲座
我们开展了科普讲师团进校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为师生作科普报告,普及科技知识。5月12日下午,由浦口区气象局和教育局联合组织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暨赠书仪式在行知小学举行。区气象局向学生代表赠送了100多本《中小学气象灾害避险指南》。赠书仪式上,区防雷中心主任就如何预防气象灾害进行了讲解,并结合当地较常见的气象灾害种类,重点分析如何科学防护。在校园里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气象防灾减灾有关知识,并通过他们,将防御知识辐射到每一个家庭,能有效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区电视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3、开展“防灾减灾专题”活动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也是全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行知小学举行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系列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我们以“国旗下讲话”为载体开展“512”纪念日宣讲活动,在校园内醒目之处悬挂“生命高于一切”的主题标语,向师生进行“防灾减灾”的生命安全教育。
其次,我们在毫无预设的情况下开展全校范围内的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全校师生反应迅速、疏散过程井然有序,活动得到了一定效果,也展现了我校师生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学校为了将防灾减灾活动引向深入,各班还通过班、队会广泛宣传,在学生中开展了防灾避险知识竞赛、举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讲会等,通过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各种灾害的认知和防御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拔了优秀学生及其家庭组建浦口区代表队,参加了“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南京赛区)”,取得较好成绩。
4、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在科普周中,我校进一步加强了科普教育基地的.联系和建设,组织全校师生到我校科普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广大师生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普实践活动的需要。5月份是我校的“荷文化月”,为了配合学校“科普周”活动,5月13日上午,我们组织了全校师生来到我校的科普实践基地——南京艺莲苑,进行参观考察活动。
5、少年科学体验活动。为全体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科普知识的平台,以“我参与、我体验、我成长、我快乐——在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为主题的少年科普活动。通过观察、实验、种植、养殖等丰富多彩的科技体验活动,得出有益的启示和结果,形成研究报告,进行交流、讨论。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行知小学20xx年科普宣传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科普宣传活动的组织到实施,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班主任积极发动本班学生参加科技节各项活动,学生参加面广,许多同学都得到了诸方面的锻炼,他们在活动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和同学展开了交流,锻炼了自己的才能,还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教育效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普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显示了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
小学科普活动总结 篇6多年来,我校以贯彻落实中央、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思路为导向,切实加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收获丰硕的科技知识,激发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创设科普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设科普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对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有效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科技教育是终生教育,从小接受科技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将终生受益。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对社会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把科技教育列入重要日程,取了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了此项工作。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很受学生欢迎。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加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以学习为主线,挖掘各种蕴涵于教育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宣传阵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机地渗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践性。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组织网络。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组织网络。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组织建设是关键。学校科技教育网络分为。1、上级主管部门。福建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福建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南平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阳市青少年科技辅导站。2、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人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主抓科技教育工作,下设科技教育总辅导员,组织各学科科技辅导员开展工作。3、科技辅导员队伍。成员有:各班班主任、科学课教师、自然课教师、美术课教师(科幻绘画)、科技兴趣小组教师和校外专家、学生家长等兼职辅导员。
三、广泛开辟科技活动场所。广泛开辟科技活动场所。
青少年科技活动需要必要的场地、器材、人员等基本条件,为便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我校在经费十分困难情况下用多种方式为青少年开展活动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基地建设、活动器材、教师培训、活动竞赛),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一是为科技活动小组提供活动场所(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开辟“红领巾”种植基地约50平方米(原西小教室后)并购置了必要制作器材;二是利用校现有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等,在课余时间(每周1~2次)向科技活动小组开放;三是利用社区科技含量高、适合青少年活动的种植、养殖(场)、工矿企业为科技教育基地。
四、积极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内外科技活动。
积极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内外科技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习惯、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主要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科学试验活动、环保活动、电脑奥赛活动,以及全国、省、市科技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活动项目。2、主要竞赛:科普知识竞赛;创新作品竞赛;创新方案设计竞赛;科技小论文竞赛;科学幻想画竞赛;其他科技竞赛。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班会课和以“我与消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与市交警大队、消防中队、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联手开展了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及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禁毒教育活动,观看禁毒教育警示影片——《黑白记忆》及参与“珍惜生命,远离品”签名启动仪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禁毒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了由市教育局、林业局联合举办的《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并获全市二等奖,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环保局联合举行的《小学生环保知识问答竞赛》等活动。3、普及型:(班级科技活动)(1)课内科技课:每周一节,教材为省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导处重视科技课教学的研究,建立听课、评课、考核制度。同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行动研究,将科技教育进行课题化研究是我校进行科学教育的鲜明特色,学校和教师近4年来有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大市级发表和获奖。(2)科普阅读:以《动手做报》《少年科普报》《我爱科学》《科技辅导员》等科技报刊、书籍为科普教育内容。学校开设《你知道吗?》栏目,每日一问,班级开辟《科学小博士》专栏,每周2期,结合省“金钥匙”“未来科学家”科技竞赛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普知识竞赛,推进科普教育开展。(3)科普:以《科技博览》《走进科学》等栏目录像为内容,每周播放一次。4、提高型:(校级兴趣小组)(1)综合实践组(3)科技制作组(5)环境保护组(7)生物百项组(9)创新发明组(11)实验探索组(2)植物标本组(4)剪纸工艺组(6)科幻绘画组(8)计算机组(10)天文、气象组(12)其他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