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哪些动物会出现_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哪些动物会出现变化
1.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熊有什么危害?
2.全球气候变暖对动物有什么危害?
3.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北极熊很快就要灭绝了吗?
科学家发现,随着气候变暖,许多动物变小了。例如,科学家发现苏格兰一个岛屿上的绵羊在过去24年里平均缩小了5%;例如,科学家比较了近300个北极熊的头骨,发现今天的北极熊在过去2011年里缩小了2%到9%。但科学家也发现,变暖也会使一些爬行动物变大。这是为什么?
考古学的证据:气候变暖哺乳动物变小
在2018年11月举行的北美脊椎动物学会第73届年会上,密歇根大学古生物学家菲利普-金里奇发表了自己的发现:53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一个异常的高温期,在此期间的哺乳动物呈现出“矮化”的趋势。一项研究显示,在金里奇所关注的异常高温发生前200万年,又发生了一次“古新世-始新世极热”:5500万年前,地球平均温度达到峰值,当时哺乳动物的体型已经缩小。
马的体型演变史
来自佛罗里达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马自5600万年前出现以来的进化过程。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乔纳森-布洛赫教授说,马的大小与地球的温度直接相关。气候越暖和,马越小,反之也然。
在怀俄明州的大脚盆地,化石研究人员研究了始祖鸟的进化过程,在13万年的时间里,始祖鸟从12磅缩小到8.5磅,大约非常于家猫的大小,然后在接下来的4.5万年里增加到15磅左右。
这些马最初的体型与雪纳瑞犬相似,但后来变得非常小,曾经只有家猫那么大,后来明显增加。这种变化趋势与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在全球变暖初期,马的体型变得很小,然后全球降温,马的体型明显增大。
为什么气候对动物体型有影响?
动物体型缩小的原因有很多。动物的大小和温度变化本身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伯格曼法则,在恒温动物体形的地理变异中,生活在较冷气候中的同种动物的数量要大于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的数量。
个体大小对温度变化反应的生理机制还与代谢水平、生长速度和性成熟年龄等因素有关。体形变化是动物的一种热防护机制。身体尺寸越小,表面蒙皮的散热面积相对于体积越大,有利于散热。学者们对哺乳动物的体型缩小现象提出了一些理论,包括:当温度上升到35℃左右并长期维持,哺乳动物很难调节体温,从吃植物中获得的营养开始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较小的尺寸是明智的选择。
伯格曼法则
如果我们把北极的动物和其他地区的动物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极的动物似乎比其他地区的同类动物要大。这是因为寒冷的气候不仅会减缓嗜热动物的生长速度,而且会使它们更晚成熟。因此,它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可以长得更大,这就是著名的伯格曼法则。伯格曼经过大量实地观察和研究,认为对于同一种温血动物来说,地方越冷,个体越大。作为一个有趣的推论,科学家指出,越冷的地方,附属物和附属物越短,因为它有助于保存热量。
气候变暖会使爬行动物变大?
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高温对人类和大多数动物来说都是灾难,但对爬行动物却有好处。温暖的气候会产生更小的哺乳动物,但爬行动物会变大。当气温在5500万年前达到顶峰时,当时马只有今天家猫的大小,蛇曾经和马一样大。
科学家们发现了6000万年前的海龟化石,有一张早餐桌那么大,还有一种叫泰坦蟒蛇的巨型蛇,它几乎和一辆公共汽车一样长。蛇、海龟和许多其他爬行动物依靠它们的环境来调节体温。这些动物被称为“冷血动物”。
几乎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冷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的体温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较低时,它们无法获得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体力,而高温天气可以像哺乳动物一样帮助它们获得体温,从而增强它们的体力活动。
两亿多年前,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非常炎热潮湿。从南极到北极,都是热带气候。除了一些沙漠,大部分地区被热带雨林覆盖。在这样的情况下,爬行动物大量繁殖并变大,恐龙开始主宰地球。
未来人类也会变小
根据历史上一些动物体型的变化,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的体型会变小。如果气候变暖持续到目前的规模,人类和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的体型可能在数万年内减半。届时,人类身高将达到1米左右,科幻中描述的“矮人世界”可能会成为现实。
动物变小比变大更容易
研究哺乳动物进化的科学家表明,从老鼠进化到大小到大象的大小,需要2400万年左右的时间。相反,变小比变大要快得多。一头大象只花了10万年就变成了矮象,这是矮象成长为大象速度的十分之一。研究人员统计了7000万年内来自不同大陆和海洋盆地的28种哺乳动物(包括大象、灵长类和鲸鱼)的大小,得出结论:变小比变大要快得多。
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熊有什么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栖息地、食物链以及生命体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性是巨大的。
首先,北极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北极冰川的融化和分离,大面积的冰面将融化成很多小块,显然这些小块冰面难以支撑北极熊的正常繁衍生活。原栖息地的破坏迫使北极熊需要不断地迁徙,不停地去寻找新栖息地,在这样远距离的长途奔波中,体能的消耗、环境的恶劣都会增加北京熊死亡的风险。北极熊需要足够的冬眠时间才能度过北极漫长的冬季,然后栖息地的不稳定、冰面厚度的不够导致北极熊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冬眠地,这样使得北极熊抵御严寒的能力也大大削弱。
食物链环境也是北极熊生存的关键。冰层的融化使得北极熊的食物来源大大减少,例如食物来源之一海豹,它习惯生活在冰面与海水的边缘,而大面积的冰面裂开后,海豹的栖息地也随着分散开来,此时北极熊就无法从某一固定海域捕捉海豹,相反需要大面积地搜索,这使得北极熊往往来不及找到猎物就饿死。海水温度的上升也使得其它食物来源数量开始减少,例如鱼类、小型哺乳动物都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数量减少。
气候变暖也使得北极熊的身体机能发生一些改变。例如温度升高后北京熊的冬眠时间明显缩短,这让它们不得不摄入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生存,这也使得它们在捕猎时体能消耗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北极熊属于低生育率种群,据研究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北极熊的体重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生育能力也有所下降,这使得北京熊种群将来面临的生存压力将巨大。
全球气候变暖对动物有什么危害?
来自个人;
会导致北极冰川融化,而且会导致北极熊的栖息地减少,于是北极熊会逐渐死亡,捕食也困难
但是,如果不愿大幅减少碳排放来为北极熊保留一个完整的家园,还有三种方法能够挽救北极熊:
1.把北极熊饲养在它们目前的栖息地之内或附近。这需要巨额花费,但也能使北极熊存活,还能发展旅游产业,让更多人见识北极熊的超凡魅力。
2.把北极熊养在动物园,或专门为北极熊设计特殊动物园。这将使北极熊物种得以保存,还将为人类提供教育机会。但在遥远的未来,如果环境重新适宜它们生活,要将它们放归自然将极为困难。
3.把北极熊带去南极,专家认为南极的海冰将永远存在。这将对企鹅等南极物种产生严重影响,但如果北极熊能够在离企鹅栖息地很远的地方“定居”,而且彼此都能适应,北极熊将依然作为野生物种存活下来。我们还能将其他北极物种搬去南极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尽管,这种“搬迁”可能对目前的生物系统带来不可预见的负面影响。
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北极熊很快就要灭绝了吗?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的危害: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的两大冰架先后坍塌,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的海床显露出来,在此考察的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因此得以发现很多未知的新物种,看看这些奇怪生物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例如,类似章鱼、珊瑚和小虾的生物。研究者们把南极海床区域的生物共分类1000个物种。研究者认为全球持续升温导致南极冰架崩解,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全球科学考察队在经历10周的南极探索期间,利用遥控的工作车对海床的生物首次作了较全面的观测。而在冰架崩解之前,科学家唯一的观测途径则是通过在冰层内钻孔。
数千年来,南极威德尔海10000平方千米的海床被100米厚的Larsen A冰架和Larsen B冰架覆盖着。而最近几年里,这些冰架开始崩解,因此原来这块世界最原始生态海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物种。
这次科考活动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勘查南极本土的生命形式,以及研究由于冰架崩解后产生的新生物类型。科学家Julian Gutt称,在本次发现中有95%的生物是南极本土的,另外5%的生物是在冰架崩解后新生的。
扩展资料: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暖
近年来,气候变暖对北极熊的威胁刷爆了网络。这里要提醒大家,热议32℃的那个地区位于北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欧洲一直是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热的,北极熊在这里分布的南限也一直比西伯利亚、加拿大要靠北得多。气候变暖是个长期累积过程,海冰不会因一日高温融化,北极熊也不会因一日炎热而消亡,大家不必对某一地区的局部天气过分担忧。
很多小编把气候变暖和北极熊扯上关系,但并不清楚个中缘由,把海冰季节性消融、北极熊登陆等正常现象都当成了气候变暖的恶果。现在,动物志给大家科普一下北极熊的生活习性,以及气候变暖究竟如何影响北极熊的生活。
北极熊的生存环境:海冰至关重要
要搞清楚气候变暖对北极熊到底有什么危害,必须先弄清楚北极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现在在一些媒体的宣传下,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即北极熊的生活必需很低的气温,气温升高北极熊就会被热死,或者因海冰融化而无处可去,就将灭绝。实际上,不同于鲨鱼、鳄鱼这样的变温动物,北极熊所属的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能很好地调节体温,通常不会被直接热死的,在一些温带的动物园里也饲养有北极熊就是很好的证明。北极熊擅长游泳,能横渡大片海域,也不会被淹死。
对恒温动物来说,温度通常是通过影响食物的获取而间接影响动物分布的。北极熊的主食是海豹,其中最重要的是环斑海豹。北极熊虽擅长游泳,但它在水下是游不过海豹这类鳍脚动物的。要海豹,必须要海冰。海冰限制了海豹获取氧气,当海豹浮出水面呼吸时,北极熊的机会就来了。另外,海豹生产幼仔也是要在冰面上完成的。总之,北极熊总是守在冰面上守株待兔,待海豹出现立即捉住并食用。因此,北极熊分布在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被海冰覆盖的地区,主要是北冰洋,还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北端。
那么是不是海冰越多、越厚,就越好呢?也不是。如果冰面太厚,不结冰的水面很少,海豹因缺乏食物食物、难以接触到空气而数量很少,北极熊也缺乏海豹的场所。这样的环境,它们怎么会喜欢呢?
北极熊环境需求就是这样一种悖论,气温过高,鱼类多,以鱼为食的海豹也多,但海冰少,北极熊无法捕获海豹;气温过低,海豹就少,且海冰太多、太厚,北极熊还是很难捉到海豹。北极熊有一个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实际上所有动物都是如此。
最适宜北极熊生存的环境,既要有封闭的冰面,也要有开放的水面,现在全球最符合这些条件的地区是北极圈附近、靠近大陆和海岛海岸线的一些海域。在北极较高纬度地区,一些海域受风、洋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一些开放的水面,我们称之为冰间湖;冰间湖周围也非常适宜北极熊生存。下图为巴芬湾北方水域的冰间湖。
北极熊生存需要陆地吗?
北极熊是菲普斯1774年定名的,其学名Ursus maritimus含义为"海滨的熊"。这体现了早期博物学者的一种认识:即北极熊是生活在北冰洋沿岸地区的。这里面有个误区,北极熊虽然在靠近海岸的海域里数量比较多,但在整个北冰洋地区都是有分布的,人们在很靠近北极点的地方也发现过北极熊。北极熊不仅是海滨的熊,更是海洋的熊。
北极熊登陆,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哈德逊湾等较低纬度地区,北极熊在海冰完全融化的时候要登陆避难,除了人类垃圾、鲸鱼尸体和真菌子实体以外,在陆地上它们几乎获取不到任何有用的食物,它们能在陆地上捱过这几个月的食物拮据期,靠的是冬季和春季在海冰上的。二是怀孕母熊通常到陆地上挖巢穴生产。她们在穴中生育,并带着宝宝继续在洞里生活三四个月的时间。一旦小熊长到足够大,能适应冰冷的海冰和海水,她们就立即带着小熊返回到冰面上去觅食。
北极熊离开陆地就不能生存吗?过去的博物学者和猎人认为,母北极熊必须要在陆地上建巢生小熊,没有集中建巢地的地方就没有北极熊固定的种群,只是一些流浪者组成的临时性种群。现代科考证明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波弗特海地区的母北极熊就从来不去陆地上生产,因为这里毗邻的陆地——阿拉斯加北部的地形非常平坦,无法形成很厚的积雪,而母北极熊要在早冬就有足够深的积雪供她们挖洞,还要挖洞后继续下大雪把它们盖住。波弗特海的母北极熊一直就在浮冰上筑巢生产,至今也生存的好好的。
另外,动物学家近些年来才发现,北极熊在北冰洋中心的洋盆地区还存在一个种群。北冰洋中心远离大陆,也没海岛,这里的北极熊几乎可以肯定是终生不登陆的。下图为北冰洋洋盆的一只怀孕母北极熊。
北极熊到底属于海洋动物还是陆地动物,一直有争议。最准确的说法可能是"海生陆基动物"。海生,意味着北极熊从海洋中获取食物,是隶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陆基,意思是北极熊需要立足于陆地之上,这里陆地的表现形式是海上的浮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北极熊既是海洋动物,也是陆地动物。有关北极熊登陆的更多资料,可关注动物志阅读,或点击文末链接。
南北方北极熊生存的差异
北极熊的分布范围总的来说都是北方,而且是地球的最北端。但从北至南也有40多个纬度的跨越,不同纬度的北极熊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异。
以哈德逊湾为代表的南部北极熊。哈德逊湾是全球北极熊分布的最南端。这里的海冰每年6月就开始融化,到7-9月份大部分海域都没有冰面覆盖,这时候北极熊就要登上陆地。北极熊在岸上通常会找个土洞躲起来,既避暑又节省体力。从10月份开始,海面开始重新冰封,多数北极熊在10月底11月初回到冰面上。特殊的是怀孕母熊,她们从土洞直接转移到雪洞里准备生产,到12月份分娩,翌年3月才走出巢穴,带着幼仔返回冰面上。哈德逊湾的母北极熊连续8个月不吃不喝亦不排泄,是哺乳动物时间最长的禁食期,在此期间还要完成生育、哺乳幼仔的任务,把幼仔从1.5千克抚养到15千克左右。所以,母北极熊是动物界最了不起的妈妈。类似的地区是戴维斯海峡。
以波弗特海为代表的中部北极熊。动物学家发现,这里的北极熊全年存在两次大迁徙,6-7月向北迁徙,11-12月向南迁徙。6月份南部靠近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域冰解,北极熊开始北上找冰,8-10月就在北方。10月是南波弗特海近岸浅海地区出现浮冰的第一个月,之前北迁的北极熊开始南返,11-12月占领整个南波弗特海海岸,冬季和春季就在这里。这种夏季北上找冰、冬季南归的模式还见于很多地区,如楚科奇海和白令海,这两片海域的北极熊其实是一个种群,夏季北极熊完全撤出白令海退到楚科奇海,冬季再回来。
以加拿大高北极(北极群岛北部)梅尔维尔子爵海峡为代表的北部北极熊。这里气温很低,海冰一年到头都很丰富,北极熊既不需要登陆避难,也不需要北上找冰。相反,到冬天,这里气温太低,海冰太多、太厚,北极熊很难捕到海豹,为躲避暴风雪和糟糕的状况,它们不得不使用一些庇护所暂作歇息,通常12月中旬进入庇护所,2月初从里面出来。动物学家发现,它们1月份活动开始增多,3-9月一直保持在高水平,10月份开始下降。
巴芬湾是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这里既存在夏秋季冰融的问题,也存在冬季海冰太多的问题,这里的北极熊每年有两段时间使用庇护所。秋季使用庇护所的时间是9月中旬至11月上旬,而冬季使用庇护所的时间主要在12月下旬至3月。秋季使用庇护所的时长为50-70天(平均56天),而冬季使用庇护所的时长为35-86天(平均65天)。类似的地区还有加拿大北极群岛东部一些地区。
总而言之,纬度越高的地区,北极熊冬季使用庇护所越多,而夏季使用庇护所越少。在纬度最高的北冰洋中心,北极熊冬季进入庇护所的时间应该更长。
上表是不同地区北极熊季节节律的差异,文字描述的是公熊和未怀孕母熊的活动,涂灰色的部分是怀孕母熊额外的冬眠生产季,怀孕母熊每年比其他的熊少三四个月的正常时间。
气候变暖对南北方北极熊的不同影响
很多读者看了上面的表格不禁为哈德逊湾的北极熊担心,怀孕母熊刚刚结束四个月冰融期的避难,就直接转入冬眠生产季节,8个月得不到食物。实际上,那里的北极熊之前活的相当滋润。北极熊幼仔出生于12月前后,翌年3月至4月跟着母亲走出巢穴,来到海冰上;多数地区的小北极熊要跟着母亲直到其生命第三年的春天,此时它们约2.3岁。它们在这时候断奶并独立生活,即使母熊立即发情,与成年公熊求偶、交配并怀孕,她们也要到冬季才能生育它们的下一胎幼仔,这样就是每三年繁殖一胎幼仔。在波弗特海的研究表明,母熊平均每四年繁殖一胎幼仔。
而在哈德逊湾,多数小熊在第二年春天即1.3岁的时候就断奶并独立生活了,很多母熊立即发情并怀孕,当年冬天就生产,实现了每两年繁殖一胎幼仔。研究证实了哈德逊湾的北极熊曾经是全世界最为欣欣向荣的一个种群,这里不仅小熊独立最早,公熊成熟也最快,很多公熊5岁就能达到体成熟,而其他很多地区公熊要长到十岁以后。这里的北极熊一直经受着人类沉重的压力,但依然能维持种群平衡,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海豹和捕猎环境。
然而,气候变暖改变了这一切。20世纪90年代后期,哈德逊湾海冰消融的平均日期比70年代和80年代初提前了两周。这里的北极熊尤其是怀孕母熊,主要靠春天和初夏大量觅食海豹,才能捱过晚夏和秋天的冰融期。怀孕母熊与其他北极熊不同,她们在秋天冰重新冻结以后仍留在岸上,连续八个月不进食。她们必须在春天和初夏积累足够的脂肪,才能如此长时间不进食。冰融时间早导致母熊觅食时间短,这意味着母熊入穴前积累的脂肪显著减少。在哈德逊湾发现,成年母熊体重下降,首次生育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小到2.3岁才离开妈妈,而不再提前一年就断奶并独立生活。哈德逊湾处在北极熊分布的最南限,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最大,如果海冰继续退化,该地区的北极熊的生存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相反,在那些海冰过厚限制北极熊食物获取的地区,气候变暖可能对北极熊有利,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冰盖变薄和冰季缩短能增加北部地区的海豹数量,并改善北极熊的捕猎环境,从而大大增加了从食物链上传递来的能量。如果北冰洋中心的北极熊听说了海冰要变薄、一些冰间湖将出现的消息,它们该高兴地跳起来了!
动物志查阅了最新资料,目前全世界约有22000-31000只北极熊,比十年前略有增多。这两三万只北极熊分为19个确定的种群和一个尚有争议的种群(北冰洋中心)中,这些种群都没有下降趋势,也没有生境破碎化的情况发生,更没有灭绝风险,包括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哈德逊湾种群。总的来说,近几十年来,北极熊的生存状况还是比较稳定的。
目前,全球研究北极熊的专家公认气候变暖是北极熊生存的最大隐忧。尽管高纬度的北极熊可能在短期内受益,如果海冰范围持续减少,最终全世界的北极熊都会受到影响。北极熊与浮冰密切相关,它们在上面进行、交配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因此,冰盖的持续大规模减少必将最终影响到它们的生存。我们现在要做的,一方面要提高警惕,防止气候变暖不断加剧使北极熊遭遇灭顶之灾,另一方面则是要正确认识气候变暖对北极熊的影响,一味危言耸听、以讹传讹,无疑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恐慌和无用的工作,这对北极熊的保护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