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全球气候变暖的四大原因_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措施怎样?

tamoadmin 2024-08-22
1.为什么北极越来越热2.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那会对气候造成什么影响?3.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

1.为什么北极越来越热

2.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那会对气候造成什么影响?

3.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

4.全球变暖在“发威”?一年比一年热?

5.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四大原因_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措施怎样?

我个人认为把大气热力环流和洋流结合在一起学,再推断出大陆和海洋气候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说除了第一单元和岩石那块可以分开学,剩下的是一个整体,希望那个下面的资料对你有帮助~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l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l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

结合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搬运 堆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 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纬度相当海区 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

(3)海水的盐度

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②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③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影 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四;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

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分布 补偿流:秘鲁寒流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 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

气候 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

海洋生物 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五: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水源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 夏秋季节 水量变化大 东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 西北地区

湖泊水 全年 有调节性,水量稳定 东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普遍

(3)水循环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环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热量: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

水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减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区,莲表示水湿环境,矮牵牛能够指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②生物循环促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③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④改变水的化学成分,⑤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 岩石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着生过程 土壤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第四单元 自然和自然环境

一:气候的特点

(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

(2)开发利用

气候与农业:一地的气候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

气候 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

开发 与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

利用 建筑 风向与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

城市规划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气候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二;海洋

(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

、 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

渔场的 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形成条件 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

渔场的 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

分布 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

(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

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

海洋环境 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保护 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及其防治 治理重点: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三:陆地

(1)陆地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表4.4)

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四:气象灾害

(1)台风

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

(2)暴雨洪涝

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实施防洪保险)

(3)干旱

(4)寒潮

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质灾害

(1)地震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2)火山喷发

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

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4) 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防御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为什么北极越来越热

必修一部分(高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

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 气压带和风带

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3 常见天气系统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

2、锋面天气系统: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天气现象实例

冷锋 气温较高,

气压较低,

天气晴朗 易出现雨雪大风及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夏季的北方暴雨

冬季的寒潮

(大风降温)

春季的沙尘暴

暖锋 气温较低,

气压较高,

天气晴朗 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 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略

3、图中的1表示高压,2表示低压。

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向。

5、图中1形成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气爽等天气。2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云雨天气,如我国夏秋季的台风现象。

§4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

2、在我国,气候变暖现象由空间上看,北方地区十分明显,由时间上看,冬季季节比较突出。

3、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

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海平面上升;(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加剧水的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是指陆地上的淡水,其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

(1)图中1是蒸发,2是降水,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2)图中3是蒸发,4是降水,它们组成了陆地内循环(内陆循环)循环;

(3)图中5是蒸发,6是水汽输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径流,9是下渗,10是地下径流,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的是海陆间循环。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3)塑造地表形态;(4)对陆地水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以影响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类型有寒流和暖流。

3、在图中绘制出洋流的方向。

4、图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

5、洋流的影响:

 (1)影响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可能形成荒漠。

 (3)对渔场的影响:太平洋中由于寒暖流3和7 的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由于上升流的影响在11处形成秘鲁渔场。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物的净化。

 (5)对海洋交通运输的影响:顺流时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雾,可以干扰交通运输;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纬带来冰山,危害交通运输。

§3 水的合理利用

1、自然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水属于其中的可再生。

2、影响水丰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其中径流量是衡量水丰歉程度最重要的标准。

3、水的数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的质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高低。

4、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影响人类对水的利用。在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发达时代,人类利用水的种类增多,利用方式多样化。例如地下水开、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5、当前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质量不断下降,必须合理利用水,因为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人类利用水的措施:(1)修建水库;(2)跨流域调水;(3)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4)海水淡化;(5)合理开地下水;(6)提高节水意识;(7)人工增雨;(8)减少污染浪费。其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有(1)(2)(4)(5)(7),属于节流措施的有(3)(6)(8)。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由整个地质时期看,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基本形式。

3、地壳运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其按运动方向和性质又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4、水平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垂直运动常常形成地势起伏、海陆变迁等。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

变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基本形式。

6、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在图中填出相应名称。

§2 山岳的形成

1、山岳的主要类型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类型。其中岩层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在内力作用影响下,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虑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发生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等按其成因类型都属于褶皱山。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属于储水构造。

4、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则形成地垒,容易形成断块山地,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则形成地堑,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5、哥伦比亚高原、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

6、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原因是:山岳地区地表崎岖不平,而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势相对较平缓。

7、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长度较长,弯曲度比较大。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需要绕过各种障碍物。

8、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建设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而公路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3 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2、溯源侵蚀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头方向伸展;下蚀可以使河谷加深,侧蚀可以使河谷加宽。

3、河流堆积地貌最典型的类型是冲积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的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组成。

4、高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气候温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山区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或山前的冲积扇,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或团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密集,规模比较大。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内河与海洋交通便利。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力求整体的一致性;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

2、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其中,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

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多个地理要素变化共同组成的。

5、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相应改变。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以热量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

2、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呈现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中纬地区最明显。

3、以水分和热量的共同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呈现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高差较大的山区地区最明显。当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那会对气候造成什么影响?

| 罪魁祸首

造成高温的罪魁祸首是副热带高压:赤道上空的上升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南北纬30度左右偏转成西风,形成下沉气流,产生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来源于中国天气网)

副高是影响我国夏季天气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如上图所示,副高内部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同时,气压梯度小,所以风力微乎其微。在这种状态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的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大气温度明显攀升,出现高温天气

| 虽有暴雨,炎热不减

雨热同期,是我国夏季天气的另一个特点。北上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来自北边的冷空气团相遇,带来夏季的降水,但是之后副热带高压继续北抬西进锋面以南的副高控制区往往空气对流很不旺盛,降水稀少,所以在暴雨之后反而形成炎热天气(比如北京)或者在出梅之后进入旱伏天气(比如南方地区)

(中国雨带及副热带高压位置关系示意图,来自于中国天气网)

5月中旬-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比较偏南,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北跳到长江流域,带来了江南的梅雨季节。7月之后,副热带高压继续向北向西前进,雨带掠过华北甚至东北,便进入了我们俗称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今年比往年更热么/

说完了天气为什么这么热,那今年是不是比往年更热呢?

| 全球变暖导致高温加剧

答案是肯定的,除了正常的四季更迭冷热交替,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甚至难以改变的事实,并不是今年比往年更热,而是,每一年都比前一年更热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风险加剧

(来源于NASA)

NASA的网站列举了全球四个不同的气候机构关于全球气候的统计数据,不同机构的测量方式、标准、分析模型都不尽相同,但是无一例外都支持了全球正在持续变暖这一事实

事实不容乐观:未来的夏天,可能还会更热

| 拉尼娜现象

除了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今年4月份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也是我国今夏高温天气的幕后推手之一: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西部海水温度增高,北太平洋副高位置较常年异常偏北,平均强度超过常年同期1倍以上

(来源于中国天气网)

往年,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主要控制范围往往是长江流域左右,也就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四大火炉所在的区域,不过随着副高的异常偏北,华北甚至东北都有着异常炎热的高温天气

/北极真的热化了么/

最近很火的一个新闻是北极地区测得32℃的高温,北极熊的生存状态再次受到关注,北极真的热化了么?

| 大西洋暖流影响着北极圈的天气

首先,北极并没有热化,北极熊的生存状况也并不像有些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夸张。这次测量到32℃气温的观测点来自于挪威北部的一个气象站,位于北极圈的边缘地区

(32摄氏度的观测点大概在图中红点所示位置)

由于大西洋暖流的原因,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来自南部的暖空气就有机会进入北极圈。当北大西洋暖流强盛,暖空气入侵北极圈,就会引起北极的短暂升温

同时,北极圈的范围占据多个纬度地区,包括俄罗斯、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的部分领土,部分地区的局部高温并不意味着北极圈的中心和北极熊的栖息地也受到了热浪的侵袭

(来源于丹麦气象局)

来自于丹麦气象局(通过在北冰洋内的多个观测点集数据模型)的数据显示,2018年北冰洋地区的气温(红线)并没有异常于1958-2002年气温的历史值(绿线)。今年北半球的高温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北极核心地区和北极熊的栖息地。而北极熊的生存状况,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的数据和信息显示,目前北极熊的数量其实是平稳甚至稳中有升的

| 全球变暖,北极确实更为严重

但这并不是说北极圈内32℃的高温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就在今年2月份,冬季的北极也有过一次异常高温的记录:零上2℃

再往前,2107年、2015年,都有北极地区高温的记录,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环境显得更为脆弱:北极地区的气温的升高速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增暖速度可能达到2倍,被称为极地放大效应

北极冰层覆盖面广,冰面多意味着阳光反射面多,吸收的热量少。但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面减少,冰层变薄,导致阳光反射率快速下降。失去冰层的保护后,极地区域反而在同样的温室效应下,产生比其他区域更快的温度上升

(北极地区融化的海冰,来源于维基百科)

事情没有那么坏,但决不可掉以轻心

/征集:酷热的2018,你留下了哪些记忆/

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2018年酷热的夏天已经接近尾声,之后的路还很长

过去的夏天,你有什么关于炎热的记忆,可以通过或者的方式发给我们,被选中的将有机会发表在国家地理的官方账号哦

收集邮箱:fuyue@cng.cn

之前我们在微博做了征集,先放出一些有意思的给大家

重庆南坪星光时代广场玻璃幕墙真的可以煎蛋了

树上的小熊猫,有何尝不是床上的我!

日本测得41度的高温

福建厦门,手机已经热的无法工作了

最后,夏天有毒

重要的话,要重复: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

众所周知,我们生存的地球表面有70%是海洋,陆地面积只占了30%,而且在这30%当中,还有着大量难以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沙漠等恶劣地形。目前全世界的沙漠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000万平方千米,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0%,而且随着人类活动影响,沙漠面积还在逐年扩大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提倡植树造林的原因之一,那么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变成森林,地球会怎么样?

在植树造林这一方面,我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最有话语权的。

在2018年,我国就把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高达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基本上全部都变成了森林,其中30%的沙漠覆盖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

而在2020年4月22日,官方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经达到了93.24%,也就是说毛乌素沙漠已经彻底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

除此之外,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齐沙漠,也已经被我们绿化了一半了……这些都证明了中国人民几代人的努力,也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勤劳。联合国秘书长还曾公开在联合国大会上表扬了中国的沙漠治理手段,并表示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中国沙漠治理的模式。

如果全世界都大力开展沙漠化治理,相信全球的森林面积都会大大增加,地球的温室效应也会得到控制,但是如果真的把全世界上的沙漠全都变成了森林,对地球环境好吗?

沙漠全部变成森林。

从表面上来看,沙漠变成森林,除了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之外,还可以净化地球上的空气环境,好处多多,但是仔细想想的话,问题也有很多。首先森林面积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重,现在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值是恒定的,而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的。

所以森林的增加,直接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氧气含量的上升,届时氧气与二氧化碳两者之间原本的比例平衡局面将会被打破,带来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

其次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但是当二氧化碳减少之后,地球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降温,明显的降温会导致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粮食作物的种植,导致人类粮食作物大幅度减少,甚至会导致大规模的粮食饥荒。

然后巨型动物的出现,节肢动物一般是通过肌体中的气管来进行呼吸的,所以当大气中氧气含量大幅度增加之后,这些节肢动物的体型将会变得非常的庞大。

比如在3亿年前的石炭纪时代,当时的氧气含量就非常高,而那时候的昆虫也非常大,据悉,当时的蜻蜓翼展可以达到1米左右,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

这也就是说当氧气含量增加之后,地球也会出现大量的巨型昆虫,“人虫大战”可能也会出现。

氧气虽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氧气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并不是越多越好的,过多的氧气直接会导致我们人类氧中毒。

因为高含量的氧气在进入人体之后会产生氧自由基,这些氧自由基会杀死我们体内的各种细胞,使我们器官出现代谢、功能障碍,导致我们身体机能受损。

沙漠不可能全部变成森林。

沙漠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自然原因,其二是人为原因。首先自然因素所导致的主要体现在气候、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影响,归根结底沙漠的形成还是因为缺水,降水稀少,比如该地所处的纬度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所以降水稀少,又或者是受到山脉的阻挡,阻碍了暖湿气流等等。不难发现由自然原因所形成的沙漠,往往是由多个自然因素共同导致的,所以相对来说,治理起来要比较困难。

其次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不合理的人类行为,包括滥牧、滥伐等等,导致了原本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沙化从而形成了沙漠,全球又很多原本属于半荒漠化的地区或草原经过不正当开垦以及人们行为的加剧之后,变成了沙漠。

与自然形成的沙漠不同,这些人为所导致的沙漠,气候条件还是比较有利的,相对于好治理,比如毛乌苏沙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结。

地球的生态链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沙漠这一环节缺失的话,那么必然会引起生态链的异常,届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有这么一句话:存在即合理。地球上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如果地球上失去了沙漠,自然会对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

全球变暖在“发威”?一年比一年热?

小题1:D

小题2:D

试题分析: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最主要的环节是④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

小题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A项应为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项应为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C项水循环能够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水循环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意义:

(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的影响

最近的?气候?可以说霸占了大家的?手机屏幕?,不断的高温出现,让我们你真的感觉到气候的热,地球的热。地球就如一个火球一样,在我们的四大洲到处?烧烤?,破纪录的高温在我们的2019年世界各地被刷新,很少有地区不热了,说夸张一点的话,除了我们的南北极稍微有点凉快的话,其他都热。

但是根据气象组织报道,我们的北极也出现了高温,还有哪里不热真的很难找了。根据气象专家李富城称,我们24节气的?立秋?要来了,但是持续的高温可能还不会暂时停止,在农村有句说话就是,立秋之后就会变凉快,但是也要分时间段,难道真的会变凉快?根据气象专家指出,我们立秋之后确实会变凉快,气候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局部的地区来说,高温的影响也会继续,所以不要高兴太早了。

世界的气候变化,已经让我们部分人可以说是?闻风丧胆?,都不希望经历这样的极端气候,然而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却改变不了这些自然灾难的出现,根据气象记录显示,四大洲的高温出现已经困扰几乎很多存在高温区的人,北极圈也是超过30℃,这些高温的背后就是我们大面积的自然环境被破坏,例如:火灾,生物死亡等,不是大连海参都被热死了嘛。

要是还有人说不热的话,可能就要被喷死了,大家都像是生活在?火球?上一样,热锅上的蚂蚁都差不多吧。这是跟全球变暖有关吗?全球变暖在?发威??世界气象组织以及气象专家指出,极端高温的出现,必然(可能)存在全球气候变暖后的背景,不得不说已经开始对人类产生威胁了,然而整个并不是短暂的气候变化,也不仅是我们的2019年的状态。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相对于我国来说,未来的夏季极端高温出现的概率也会继续将强,一年比一年热的状态已经很明显了。数据显示,到2050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高温热浪会出现很长的时间,全球变暖可以说是让人类变得很痛苦。难道地球真会跟霍金预测的那样吗?2600年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

我们不是在?诽谤?,就地球的现状是我们是可以看出到地球变得比较复杂的情况,而高温的出现,真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球?的威力。这一个又一个的高温想想都是?泪?。专家指出我们要全球一起来维护《巴黎协议》来给我们地球降温或缓解,但是有多少在遵守,还不是一样的在升高,根本没有落实,这个时候来个人想想霍金的预言,其实说的也不无道理,地球至少变化情况已经变得很糟糕。

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土壤侵蚀。

要弄清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的机理,就必须分析土壤侵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需设定无人类干扰条件下自然侵蚀的影响因素。我们知道,影响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两大因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降雨、植被、地形和土壤四大因子。

这四大因子中的每一个单因子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机理已有比较多的研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也比较清楚,目前比较欠缺的是综合影响中各因子的权重还不是很清楚。

对于一个特定的研究区域如黄土高原或长江上游地区,从宏观上看这四大影响因子中的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相对比较稳定,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将命其为静态因子。

全球变暖含义:

全球变暖,或称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而其所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效应。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和海平面上升,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又能阻止 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