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气象学分数_浙江大学收分2020

tamoadmin 2024-09-20
1.中国气象学之父是2.气象学专业中国有几所大学啊3.大学里面设有气象学的。。。二类也招的。。希望给点推荐。并把大学的以前的录取分数线给我好嘛。谢谢。我4.浙江

1.中国气象学之父是

2.气象学专业中国有几所大学啊

3.大学里面设有气象学的。。。二类也招的。。希望给点推荐。并把大学的以前的录取分数线给我好嘛。谢谢。我

4.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大学气象学分数_浙江大学收分2020

浙江大学(浙大,Zhejiang University)于18年始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前身是求是书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曾被誉为“东方剑桥,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该校于1998年,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全国综合第3?,?QS亚洲第6?,?QS世界第54

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园艺学、化学、电气工程、农业利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光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凝聚态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作物遗传育种、肿瘤学、教育史、植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应用心理学、生物物理学、化学工程、内科学(传染病)、中国古典文献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儿科学、理论物理、固体力学、环境工程、外科学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大共有39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A+等级学科11个,A等级学科11个,A-等级学科17个。

南京大学(南大,Nanjing University),创建于1902年,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也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南京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

全国综合5?,?QS亚洲31?,?QS世界120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5个):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二级学科哲学世界史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社会学情报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环境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外科学(普外)————

2017年12月28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南京大学3个学科获得A+,11个学科获得A,7个学科获得A-,A类学科总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六,A+学科总数排名第十七位。

从上可以看出综合实力排名的话浙江大学靠前。但是也相差很小。如果我们是考生选择报考志愿时,考虑学校的同时也要考虑专业。要确保自己喜欢的也是优势学科(B+)以上专业录取时为佳。比如你要学临床医学,肯定是优先考虑浙江大学。选择物理就要优先考虑南京大学。

如果面临专业调剂的风险宁可选择南京大学也不建议选择浙江大学。

中国气象学之父是

文科生不能报考气象学类专业。

气象学里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文科生分科后不再接触物理,无法完成这一专业的学习。下面是气象学一般需要研究的项目,文科生看一下完全不属于文科生的领域。

气象学在研究领域里过多涉及了物理类知识,文科生都因为没有物理学知识而完全完成研究,其中涉及以下:

一,气学要研究的是气体流动的过程,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流动,以及转移等过程,这方面文科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无法做到判断。

二,动力气象学,动力气象学是指在有动力作用下对气象的影响作用等,要分析力气对气象的改变等。这里涉及到的就是物理中的动力学,而文科生没有动力学知识,无法判断力学过程对气象的影响作用。

三,海洋气象学。海洋气象学是与海洋运动过程,海洋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海洋生物引起,宇宙运行等过程下对气候的影响等。也需要大量的物理知识。

四,污染气象学。污染气象学里,需要涉及大量的化学知识,要分析到污染源,污染物质对气象的影响,改变等。这里涉及到的知识全部是理科性的知识,只能需要理科生进行分析和判断。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气象学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物理,以及化学知识,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和化学知识点相当多,而文科生缺乏物理和化学知识,是不能报考气象学专业的。

气象学专业中国有几所大学啊

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浙江大学前校长。

说起浙江大学大家都很熟悉,是名牌大学,有“东方剑桥”的美誉。浙江大学的历史也很精彩,如今的辉煌离不开竺可桢的不懈努力,他被称为“东方剑桥之父”。1936年,竺可桢在气象领域上蒸蒸日上,此时突然收到邀请,让他做浙江大学的校长。

研究气象

可是竺可桢不喜欢高官厚禄的生活,只想一心研究气象,所以他毫不犹豫就拒绝了。但是最后经过友人的劝说,为了家乡文化的发展。竺可桢认为自己应该献上一份薄力,于是便开始做浙江大学校长,而这一做便是13年。

当年,浙江大学还仅仅是个二流学校,他用了13年的时间,让这所二流学校彻底翻身,成就了今日的辉煌。在竺可桢任职的13年里,浙江大学迎来了高潮和黄金期,学校发展了30个学系,开启了10个研究所。在校学生的数量更是从前的几十倍,跻身国内名校的前列。毕业学子更是有很多成为了社会上的栋梁之财,在中国教育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学里面设有气象学的。。。二类也招的。。希望给点推荐。并把大学的以前的录取分数线给我好嘛。谢谢。我

开设院校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

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基础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大气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

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实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扩展资料:

气象学专业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

1、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应用气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环境评价方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开发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的应用软件。

3、了解相近专业如生态学、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我国气象业务、环境保护、利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气象现代化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5、了解应用气象专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应用气象学专业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本。

南京大学 一本。

北京大学 一本。

浙江大学 一本。

兰州大学 一本。

中山大学 一本。

中国海洋大学 一本。

沈阳农业大学 一本。

中国农业大学 一本。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二本。

自己上这些大学的网站查历年分数线吧,都不会低的。

学校隶属关系:国家教育部电话:0571-87951336

学校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20号 传真:0571-87951336

邮政编码:310027 网址:://.css.zju.edu.cn

一、专业设置

(1)地球科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

地质学类:地质学、地息科学与技术。

地理科学类: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

(2)地矿学科(工学)本科专业设置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

(3)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

环境科学专业方向。

(4)培养地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地质学学科:构造地质学(硕士、博士 学位授权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地球化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地质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地理学学科: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大气科学学科:气象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5)培养地学相关学科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环境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专业)。

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1.教师队伍

表1 教师队伍状况一览表

2.教授及研究方向

徐世浙,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导,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1936年10月出生。1952年10月至1956年4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学习。1956年4月至14年8月任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助教;14年8月至1983年11月任中国科技大学地质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3年11月至1998年12月任青岛海洋大学地质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山东省第七和八届人大常委,1985年晋升教授,期间于1988年9月至1989年10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做访问研究;1999年1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浙教授在计算地球物理领域,进行了系统、创造性的工作。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复变函数理论,用保角变换坐标网的方法,首次解决了任意地形二维位场的曲线延拓和电阻率法的地形改正问题,1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他是国际上最早将力学中的边界单元法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居国际领先地位;曾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的三部计算地球物理系列专著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2001年在美国Tulsa,Sociaty of Exploration Geopbysicist出版的《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n geophysics》是该领域国际上的首部著作,被评价为“是对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摘自英文版序);他还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古地磁学专著《古地磁学概论》,对我国开展古地磁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树锋教授,博导,从事构造地质与板块构造研究。

陈汉林教授,博导,从事板块构造、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研究。

陈桥驿教授,博导,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方大钧教授,博导,从事构造地质、古地磁学研究。

汪新教授,博导,从事地球物理、盆地构造研究。

刘南教授,博导,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软件开发。

高坤教授,博导,从事大气物理、天气预报研究。

叶瑛教授,博导,从事岩石矿物、海洋地质研究。

翁焕新教授,博导,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郭德方教授,博导,从事遥感地质研究。

沈忠悦教授,博导,从事岩石矿物、古地磁学研究。

瞿国庆教授,从事大气物理、大气预报研究。

邹乐君教授,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研究、3S软件平台开发。

肖安成教授,从事盆地构造、石油地质研究。

沈晓华教授,从事遥感、地质灾害、构造数值分析研究。

刘仁义教授,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软件开发。

3.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引进双聘院士金翔龙院士、汤中立院士、苏纪兰院士,增强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此外,引进高级人才、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学术梯队。近年来,引入双聘院士3人,聘任院士作兼职教授十余人。

三、人才培养

本科地质类招生每年30人。毕业生有75%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其他进入与地学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管理等工作。

地质类研究生每年招收硕士生50~60人,博士生10~15人,工程硕士生30人。部分研究生为企业定向委培,毕后回原单位工作。其余毕业生进入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管理等工作。

历届毕业生中,有3人获侯德封奖,1人获得美国矿物学家大奖;现有3人任中科院研究所所长,6人任石油企业的总地质师。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1.办学特色

浙江大学重视基础教学,以多学科交叉宽知识面教育为基础,体现新技术与传统学科的结合。

2.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成效

针对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本系创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息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教育新专业,新增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为企事业单位在职培养了技术人才。

改革了传统课程结构,增设了信息科学与技术类的课程,强调了信息科学与传统地质科学的结合,充分发挥了浙江大学综合性的学科优势。

五、学科建设

浙江省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

六、实验室建设

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2)本系拥有下列大型仪器:①浅层地震仪(35万);②工程扫描仪,A0CONTEXFSS8300,(38万,丹麦CONTEXF);③SUN工作站,SUN-Blade l000,2000(40万,美SUN);④高精度GPS,Tribmle,(15万,美国)。上述仪器设备全部对学生开放,同时承接相应研究项目。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

1.“九五”以来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情况

“九五”以来承担各类国家纵向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56项;横向项目200余项。获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已完成国家纵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150项;在研项目经费1800万元。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地矿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

塔里木盆地显生宙古地磁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火山作用与地质热研究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球化学》全国统编教材获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构造地质学CAI》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目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9项

1)古生代洋陆格局演变与大陆侧向增生(2001CB409801),国家重大基础3,212.0万元。

2)高效气藏形成的能量场耦合关系,国家重大基础3,50.0万元。

3)中国西部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85.0万元。

4)酒泉盆地构造特征与控油作用,中国石油,102.0万元。

5)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经济战略,中国石油,75.0万元。

6)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特征,中国石油,70.0万元。

7)洋底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对大洋成矿作用的影响,国家“十五”大洋专项,69.0万元。

8)大洋铁锰矿物的复合改性与功能性材料开发,国家“十五”大洋专项,60.0万元。

9)浙江沿海海岸带的变迁的遥感调查,国土部,65.0万元。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1)与德国DAAD,美国Princeton University、Harvard University、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英国Macaulay Land Use Research Institute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双方互派学者、研究生。

2)合作办学与合作科研情况: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合作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工程硕士生;与中国石油总公司、塔里木石油分公司等合作开展开发、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的合作研究。

(撰稿人:郑爱平、沈晓华、沈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