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相似论名词解释_气候相似论的基本要点和理论依据
1.果树人工演化的原理是怎么样的?
2.001_《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3.季风气候有哪三种类型,有什么相同点
4.气候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观点有哪些
5.气候具有相似性的地区
6.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气候名词解释整理
气候:气候是某一地区多年平均 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特征,是 各种天气现象 的综合,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气候学的研究涉及整个大气圈,根据空间尺度分为全球气候、区域气候、小气候等。
天气:天气是 某一地区较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具有不稳定性通常指 对流层的大气物理状况,不包括高层大气。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的简称,是 联合国与 世界气象组织 联合成立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组织。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对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其出具的评估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
标准大气模式:根据高空探测数据和理论,规定对一种特性随 高度 平均分布的大气模式。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于亚热带大陆东岸 的中纬度季风气候,受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 22度,最冷月气温在0-15度之间。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转风:地转风是指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 相平衡时,自由大气中气流做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风力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数值成正比梯度风梯度风是指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惯性离心力相平衡时,自由大气中气流做 法向加速 的 曲线运动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辐射雾:由于地表辐射冷却 作用使近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在大陆上最为常见,尤以山谷盆地 为多。常出现于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平流雾:暖湿气流 移到 较冷 的下垫面上而冷却形成的雾。多发生在我国 北方沿海 地区。如果风向风速适宜,常可持续很久;一旦风停,暖湿气流来源中断,囊便会消散。锢囚锋锢囚锋是指,暖气团、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形成两个移动锋面而后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大范围 暖空气被迫抬升 锢囚至高空。其云系具有 两种锋面的特征锋面两侧都有降水区。
果树人工演化的原理是怎么样的?
理,自转轴必然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这就是岁差。
章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钱德勒章动: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地球的形状轴与地面的交点)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一现象称为极移,实际上是地球的自由章动,或按发现者的名字称为钱德勒章动。(2008)
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
纬度:地面点沿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经度:某一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圆即为赤道。
黄道与黄道面:太阳位于地球的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来,太阳好像中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黄道面与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二面角叫做黄赤交角,为23°27′。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大地水准面:
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称为地壳,在大陆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度5km。(2008)
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称为地幔。个别缺乏地壳处,如大西洋中部,地幔也可形成地球硬表面。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2006)
岩浆:岩浆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状物质,温度在800——1200℃,具有较强的黏性,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当其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冷凝结晶形成侵入岩;(2)喷出地面则迅速冷凝形成火山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和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机械运动,其基本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造运动能够使地壳发生变形与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块体运动: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块体运动大致分为崩落、滑落和蠕动。
地貌内外营力:内营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营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地貌的内外营力又称地貌的内外动力。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过构造运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四大类型。
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没有发生褶皱,仍然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运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称为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翼:褶皱岩层的两坡称为翼,使两翼呈近似对称状态的假想面为轴面)。
背斜:褶皱构造中,岩层上凸的为背斜。
向斜:褶皱构造中,岩层下凹的为向斜。
直立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而倾角近似相等者为直立褶皱。
倾斜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者为倾斜褶皱。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者为倒转褶皱
断裂构造:岩石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得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节理、断层:岩石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得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移动称为节理,发生明显位移称为断层(断层线、断层面、断层盘、断距)
正/逆/冲/逆掩/平移/枢纽/阶状断层/地垒/地堑:根据断层盘相对位移分为:
①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
②逆断层(上盘相对抬升,其中断面倾角>40度为冲断层,<25度为逆掩断层);
③平移断层(沿断层走向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的是平移断层);
④枢纽断层(两盘沿断裂面某一点发生旋转的是枢纽断层或者?转断层)
⑤数条产状相同的平行正断层组合为阶状断层
⑥正断层与逆断层相间分布时,上升盘形成地垒,下降盘形成地堑
层理构造:
解理:解理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五级。
断口: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形成的断裂面,主要有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平坦状四类。
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这种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快速猛烈释放的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地震:大地的快速震动称为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震源:地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叫做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做震中。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里克特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目前已知最大地震不超过8.9里氏级。
烈度: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通常分为12级。烈度的`大小与震源深度、震级、距离震中的远近、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等综合特性有关。震源越浅,震级越高,距离震中越近,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越差,地震烈度越大
海啸: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剧烈破坏性海浪。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
崩落(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2006)
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
洪水: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城市、村庄、农田、建筑物受到威胁时,称为洪水。
厄尔尼诺:由于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偏弱,引起赤道泥流南下,热带海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导致东太平洋南美洲沿岸海面海水异常增暖,当增温超过0.5℃并且持续6个月以上时,就称为厄尔尼诺现象。(2010)
南方涛动: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振荡现象,称为南方涛动。具体为:当以复活节岛为中心的高压系统气压升高时,盘踞在印度尼西亚与北澳大利亚上空的低压系统气压相应下降。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是全球海气相互作用的强烈信号,故合称“ENSO”。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较少,但却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中,地表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这一效
应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雾:雾是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水晶。
霾: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较多导致能见度变坏的现象,称为霾。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面上的一系列物理过程如黑子、光斑、耀斑、射电等活动过程的总称。
太阳辐射:太阳向宇宙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短于4μm波长范围内。
太阳总辐射: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是太阳辐射总量,即太阳总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成为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So)。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向下的那一部分,其辐射方向刚好和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辐射平衡(差额):在某一时段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辐射平衡)。
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称为大气。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的特征。
天气:某一地区短时间内或瞬时的大气状态。
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海洋、冰冻圈、陆面(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内,能够决定气候
001_《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工演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人工选择,而变异和遗传动力对演化的影响,因涉及遗传学的全部,故在此略而不述。
1.果树的人工选择类型
考察人类利用果树的进程可以看出,选择活动贯穿于果树业的始终。通过选择,使果树获得了对某一地区气候环境特性的适应能力,我们称之为适应性选择。在农业文化的早期,将野生果树变为栽培,也需选择适应新环境的类型,这种过程是漫长的,开始由原始中心,逐渐向野生分布区以外扩大,最后直至在新地方建立起新的适应性。如桃起源于华北,早期栽培桃的逐渐南移,最后形成了南北不同品种群。现代果树栽培中的跨地区、跨园引种,更加速了这种适应性选择的进程。
适应性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没有适应力的果树,就无从谈及栽培。但是,在适应性选择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与栽培有关的农艺特性,如品质、产量、生长管理特性等。对这些非适应环境特性的选择,称之为非适应性选择。这种非适应性选择往往与适应性选择结伴而行,且在果树栽培利用的早期尤其如此。但当果树栽培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特别在某一果树种类适应性范围内所进行的选择,又往往是单纯的非适应性选择,或者至少是以非适应性选择为主的选择方式。两种选择方式的选择目标及特性是不同的。适应性选择的对象是果树与环境之间,由于环境因素比较复杂,所以这种关系的表现方式也较为复杂。而非适应性选择,往往是单一具体的东西,如果实大小、果皮颜色等,是可以感觉或度量的,因此相对讲,这种选择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2.人工选择的原理
从现代遗传学及进化论的发展看,选择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在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中找到答案。事实上,某些关于非适应性选择的问题的确如此,如根据遗传进行基因定位等新技术,可以准确地预测某种性状的表现比率,并加以有效地选择。另外,就是部分适应性选择的内容也能做到这一点,如对个别抗性(抗寒性、抗旱性等)的选择。
但是,当我们综合多因素(光、温、水、气、土壤、生物)考察适应性选择时,问题就显得比较复杂。对此问题同样需要在理论上加以解决。这样就不能不提及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原理,虽然它们作为理论尚不完善,有些甚至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但却对果树适应性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简单介绍如下。
(1)达尔文学说
达尔文除了发现伟大的进化论理论外,他对选择理论的论述也很深刻,其中与适应性选择有关的论点主要有:①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有适应风土环境的能力。在植物自然迁移时,往往抑制了它和其它有机体的竞争,而首先适应新的环境条件。②有机体的地理分布不仅决定于现代因子,还决定于历史因子。引种时要研究植物分布的历史及其生物学特性形成的历史。③在自然和栽培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和保持新的变种能使植物驯化。即在自然或者栽培条件下都能发生植物的驯化。④当植物个体在不同的生存条件下发育时,形成变种,或称种的生存类型,再用选择手段获得新类型的植物。
达尔文适应性选择学说,指明了适应性选择的可行性及其原因,为引种驯化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具有鼓舞和引导人们进行植物适应性选择工作的作用。但是,这一理论并未指出人们应该如何具体进行相应的工作。
(2)气候相似论
1906年德国著名林学家迈伊尔(Mayr)在树木引种性研究中指出,能否引种成功,要看原产地气候条件与新引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否相似。后来瓦维洛夫在研究大量草本栽培植物后也认为,在选择品种时,必须考虑到引种植物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并在可能时从与本国气候或多或少相近的地区选择引种对象。换句话说,植物在与自己原产地气候相似的地带适应性较强。
虽然“气候相似论”中对“气候相似”的标准模糊,同时它也怀疑和低估了林木的变异性和可能发展改造的一面,但这一学说对于指导人们引种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有着明显的作用。现代的生态型引种,就是基于这种道理。如陕西丹风把来自适应冬湿夏干的法国葡萄品种,引入该地区,由于不适应本地夏湿性气候,病害发生严重,不能正常成熟,因而无法推广。相应在该地区引入适应夏湿地带的日本品种,则能正常栽培成功。
(3)生态历史论
俄国地理学家柯拉斯洛夫(KpaCH0B,1896)根据植物生态—地理—历史学知识,对北半球冰川现象和植物资源作了详尽的研究,认为北半球各国植物资源的多少和没有发生冰川现象密切相关。在没有冰川发生的国家中,常常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前苏联一些科学家在试验了三千多种植物后,于本世纪50年代初提出,现有植物的分布情况并不能说明它们在古代的分布情况。古植物学的研究证明,地质史上冰川时期强迫植物南迁,冰川期后有些植物又从南向北移动。许多植物的现代分布区是被迫形成的。因此有些植物的目前分布区,不一定是它们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有时把它们引种到另一些地方后,反而发挥出更大的生存潜力(适应性)。
把这种在地质变化以前所具有的适应性,称为潜在适应性。它一旦将植物从现代分布区引入古代分布区后,即可表现为较强的适应能力。通常认为,距离起源中心越远的种类或品种,经历的历史生态条件越复杂,其适应性范围或潜能也越大。而把植物在某地逐渐选择形成的适应性,称为渐进适应性。渐进适应性往往在其现今分布地中发挥作用。
历史生态论对于适应性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在一些问题的解释方面显出其合理性,现以桃为例加以说明。华中、华东原产的水蜜桃品种,对南方高温多雨的环境表现了很强的适应力(渐进适应性),当把它们引入干燥、低温的华北地区后,也能很好的适应(潜在适应性发挥作用),有时生长、结果优于华北原产品种。但是,若把原产华北和西北的品种引到高温多湿的南方时则难以适应。其原因在于现今所有桃品种,都起源于华北和西北。
季风气候有哪三种类型,有什么相同点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 :
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文化区 :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区 :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出现三个层次:
功能文化区 :
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 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该文化区中心位置明确,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 :
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 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了在感情上有所反应外,还有一种符号做标志。
扩展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 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
接触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 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电视)
等级扩散 :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土著人由狩猎转向放牧驯鹿)
迁移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在空间上这种文化扩散呈孤立的点或小区(岛状分布),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文化生态学 :
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文化景观(人文景观) :
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研究地理学的核心,是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环境决定论 :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决定论。
可能论 :
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文化遗产在影响人的行为方面,至少其作用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代表人物: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
适应论 :
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
生物适应性 :
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文化适应性 :
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
生态论 :
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国的巴罗斯。
环境感知论 :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文化决定论 :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在人地关系中,人通过文化起着决定作用,成为文化决定论。
和谐论 :
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人文地理学和谐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目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②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③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 持和谐共生;④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人口转变 :
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适度人口 :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前者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 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人)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后者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即指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而,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人口分布 :
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 :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
人口迁移 :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作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作人口流动。
人种 :
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可见,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地理人种 :
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 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民族 :
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和人种的区别:人种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离的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属于生物学范畴。
民族机能分布区 :
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民间文化 :
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 是各民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
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现在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①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②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③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传统农业---生计农业 :
从奴隶社会起,经过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即产业革命以前,这个阶段称为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
现代农业---商品农业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越来越高,进人现代农业生产阶段。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人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
农业景观是包含了土地、动植物和聚落在内的地域综合体,属于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
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 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现代农业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首先创立。他在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 之关系》(简称《孤立国》),运用抽象法(也称“孤立法”)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抽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第三产业 :
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 :
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从事信息的收集、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处理和服务等为职能。第四产业技术新,知识、智力、科学技术密集,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社会服务性和相关性强。与第三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形态、劳动形式均不同,主要反应人类的 脑力劳动,生产无形的信息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
第五产业又称文化产业,它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统称。第五产业是属于智慧产业范畴,包括咨询、策划、广告、文艺、科学、教育等,它是直接获取和利用人自身的智慧资源,满足人或机构在知识、文化、技术等方面的需要。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是房屋的集合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它既是人们历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空间场所)。聚落分城市、乡村两大类。主要指标:人口规律、政治地位.
聚落的演变方向是:小村——村庄——集镇——镇——城市——大城市。
城市
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村落
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具有人口和建筑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职能水平低,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一般是由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
城市化
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形式城市化 :
人口及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非农地域(城市地域)的过程。结果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功能城市化 :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结果是城市特征强化、城市现代化。
城市地域 :
指城市在地面上的实际范围,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城市地域结构 :
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城市地域体系 :
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城市体系城市系统 :
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城市等级结构 :
在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具有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按大、中、小,按规模 职能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即为城市的等级结构。
农村聚落体系 :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可将一定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村镇相互联系在空间上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村镇体系.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具有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谱系分类法 :
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语言比拟为生物,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 同等级的类别。
语系 :
具有共同历史渊源(即有同一母语分化的)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是分类的最大单位。
语族 :
语系中的语言根据其在演化上的亲疏远近之分,分成次级的语言群,就是语族。是分类 的二级单位。
语支 :
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通常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
语种 :
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但一种语言往往包含有若干方言。是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宗教 :
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歪曲的反映。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旅游 :
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它地方去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者 :
指任何一个人到他(她)的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不超过1个月,并且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
旅游业 :
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在这一过程中,凭借旅游 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等六个环节的服务,并获取经济收益的相关行业的综合。
旅游系统 :
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包括: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客源地 :
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动机、 出游能力、闲暇时间。
目的地 :
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旅游动机 :
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 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旅游资源 :
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或精神的因素。旅游资源涉及旅游活动的商品、设施和服务,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以及吸引物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 :
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某种方法,对一定 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为制定旅游开发规划等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或理论依据。
政治地理现象 :
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也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地理单元 :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结构 :
指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政治地理单元的结构。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 :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政治实力结构 :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每一权力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的实力及有效地使用它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只是在不同条件下其影响力不同。
政治地理过程 :
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政治地理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主权变化
国家 :
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人(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国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
拥有确定的领土;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拥有主权。
国家的领土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包括疆界以内的陆地、水域和水域的底土以及陆地和水域的上空,即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行为地理学 :
主要研究人类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行为(心理行为)和外在行为(表现行为或社会 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过程。
认知及行为过程 :
感觉 知觉 认知 决策行为
环境知觉 :
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是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是对地理客体(事物)的全面认识与综合解释。既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同时又反映个别属性之间的关系。环境感觉是环境知觉的基础,环境知觉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
环境认知 :
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环境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识记(记忆的开始)再现的一种形态,不仅包括对环境信息刺激的直接反应认识过程,也包括依靠间接环境信息刺激的更一般的认识过程。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强调以往感知过的环境刺激再现大脑的再认识。
地理物象 :
地理环境及事物通过知觉和认知过程,反映在人头脑中的形象(映象)。是个人或集体对地理环 境的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所了解到的地理客体的思维产物。地理物象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形成的基础,它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得到的具体形象。因此它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心理图谱 :
意境图谱,构想图、智能图,指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行为矩阵 :
指作为决策人的行为和区位关系的一般描述模式
报偿矩阵模型 :
美国艾萨德(W. 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
引力模型 :
在行为地理学中研究消费行为空间引力问题主要是与研究商店区位、商店分布模式、零售区位变 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综合起来进行的。赖利他在基本引力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以后经康维斯的改进,形成断裂点理论。他们认为商业中心(或商店)对消费者消费的吸引力同其本身的规模成正比,而同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
在对消费者行为空间研究的过程中,一些学者也对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进行了研究,在对个体消费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消费空间偏好模型。
经济一体化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
经济全球化 :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 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文化全球化 :
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认为由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 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这种理解认为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异质化的过程。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
文化本土化型 :
文化的本土化有二层涵义,一是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介入而实行的或正在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倡导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塑造民族特色,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和融塑,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外来文化民族化;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而言,文化本土化是传播主体调整和改变自身来适应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更好借助客体文化要素来实现其传播,也就是说,本土文化异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外来文化异化本土文化的过程,文化本土化,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条单行线。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气候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观点有哪些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着.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如中国华北、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着.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相同点:气候都是受季风的季节性差异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不同点:冬季温度差异比较大,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最低温为0度以下,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一般高于0度,全年平均气温差异特别大.
气候具有相似性的地区
环境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气候决定论、气候可能论和气候概率论。气候决定论认为,气候决定了行为的范围。气候可能论认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化范围。气候概率论认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大。周围环境是指我们周围摸不到、看不见的一些稳定的环境特征,如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情绪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莫若比安提出了环境负荷的概念,它指环境给个体传递的信息量。认为环境负荷有三个特征:环境信息的强度、新奇性、复杂性。强度是指感觉刺激的绝对量;新奇性是指个体对刺激的熟悉性。任何陌生的环境信息都要求更多的注意和认知活动参与,并且激活水平也更高。复杂性指环境信息的复杂程度。按照感觉信息量的不同,环境负荷可以分为高负荷环境和低负荷环境。高负荷环境指环境输入的感觉信息量多;低负荷环境指周围环境输入的信息量少。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高负荷环境导致更高的激活水平。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气候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一些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它的发生周期大约为2~7年。南方涛动是指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呈反位相的现象。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有密切关系,二者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表现,被合称为恩索(ENSO)现象。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石油的大量使用和臭氧层的损耗而造成的。
高中地理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 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这里有一个word文献可以参考,自认为最适合你了!!!
0°附近至回归线附近为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均属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为印度尼西亚群岛,因位于赤道而形成,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区为除印尼群岛外的东亚和南亚,形成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时,海洋上温度比陆地高,形成低压,陆地温度比海洋低,形成高压,因此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东北季风,为旱季;夏季海洋上温度比陆地低,形成高压;陆地温度比海洋高,形成底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西南季风,为雨季。特征:干湿季明显,夏季降水集中,冬季干旱少雨。欧洲并未位于此纬度,因而无此气候。
北回归线至北纬30°附近,此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季节分配比较调匀。 形成原因: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低温少雨,夏季受海洋气团的控制高温多雨。此区(约30°至40°)欧洲为地中海气候,地理位置: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形成原因:夏季,副热带高压北移,使其位于副高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冬季,气压带南移,使其位于西风控制之下,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了热量和降水。
40°至60°的亚洲大陆东岸 为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 气候特点: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形成原因: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此纬度的欧洲西岸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理位置:欧洲西部。 气候特点:东部冷,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在700~1000mm之间。 形成原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位于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北极圈以北均为极地气候。气候特点:严寒低温,降水较少。 形成原因:受极地高压控制,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较少。
其余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严寒带针叶林气候): 地理位置: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部。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暖热,年降水较少。 形成原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
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
一、气候类型的形成
由于热量与水分结合状况的差异,或水分季节分配不同,或有巨大的山地、高原存在,有的同一个气候带内其内部气候仍有一定差异,可进一步划分若干气候类型。例如,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同是亚热带气候带,亚欧大陆的东岸是季风气候类型,西岸是地中海气候类型。
二、主要气候类型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二)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三)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著。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到冰洋气团影响。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为湿润地区。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
专题:世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定 2004-11-22
新海高级中学 程玉霞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能够熟练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步骤,提高气候资料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步骤及运用。
[课时安排] 综合课 1课时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演绎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依据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气候知识是每个考生的“杀手锏”。气候内容不仅是考试中的重点,而且是考试中的难点。不少考生对这部分“重头戏”不知所措,其实不然,只要掌握了这部分的要点,就能做到胸有成竹。我们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全面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特点、成因及熟练运用,让我们先从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谈起。
[知识依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气候带 气 候 类 型 分 布 规 律 成 因 气 候 特 征
热 带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10°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 气候 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 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夏季
亚 寒 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6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寒长 夏暖短
寒 带 苔原气候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而降
[承转] 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全面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特点、成因及熟练运用,让我们从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谈起。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难点,在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归纳总结方法如下。
一、资料定型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定半球 气温曲线 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南半球
判定所属温度带(以温定带) 最低月气温与最高月气温 最冷月均温大于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 0—15℃ 最热月均温大于25℃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 0℃以下 最热月均温20℃以上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最热月均温0—10℃ 苔原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
最热月均温0℃以下 冰原气候
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降水季节分配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夏雨型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其方法和步骤如下表:
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及步骤
例1:热带气候,各月均温>15℃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例2:亚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冬雨型
例3:温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但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强调:在上述三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断出,但有三组容易混淆,应注意辨析。
第一组: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异同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不同点 雨季降水量少 雨季降水量多
第二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异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不同点 最冷月均温 0℃以上 0℃以下
降水 雨季长 降水量多 雨季短 降水量少些
第三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不同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 0℃以上 0℃以下
降水及季节分配 较多 分配均匀 较少 集中夏季
从降水总量来看,温带季风气候一般要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
[案例探究]
例1:根据“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读图分析可得该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地点 月份 1 4 7 10 全年
A 气温 6.9 13.7 24.7 16.5 15.5
降水 79 72 18 132 882
B 气温 -13.4 4.4 17.7 9.4 4.3
降水 10.5 47 135 57 739
C 气温 24 28 27 27 26
降水 3 3 617 56 1793
D 气温 3.1 10.3 19.0 11.1 10.9
降水 54 38 55 49 585
例2:分析下表的气候资料,判定气候类型。(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各点表示月份)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
(2)、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副热带高
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在各国首都中,气候状况与该图
接近的著名城市有 罗马、雅典 。
说明:
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综合考虑。
[巩固检测]
1. 分析下列气候资料判断:( C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 23 24 21 16 11 8 7 8 10 14 18
降水/mm 44 18 25 65 132 122 107 79 80 77 72 61
A.该地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B.该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该地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2.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回答: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气候类型一般分布在大陆的 东岸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
成 亚洲高 气压中心。夏季受来自海洋 东南 季风影响,降水 丰沛 。
(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读左图(各点表示月份)
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4.读右图(各点表示月份):
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5.右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
的关系,读图回答
图种①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二、空间定型
(根据所给的位置判定气候类型):
⒈从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所在的半球和温度带
⒉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
⒊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例1: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分析四个区域气候类型。
①地中海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 D )
A.非洲、北美洲、大洋州、南美洲 B.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C.欧洲、南美洲、大洋州、非洲 D.欧洲、大洋州、北美洲、南美洲
例3:除南极洲外,其余各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C )
A.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巩固检测]师生指图分析各地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