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中国主办世界气候变化大会_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承诺

tamoadmin 2024-07-18
1.美想跟中国恢复气候谈判,称希望重新走到一起,我国对此是如何回应的?2.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方的观点和立场。3.为参与课堂时事播报活动,小慧同学收集了以下

1.美想跟中国恢复气候谈判,称希望重新走到一起,我国对此是如何回应的?

2.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方的观点和立场。

3.为参与课堂时事播报活动,小慧同学收集了以下热点新闻:新闻一: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

4.巴黎协定各国气候立场如何?

5.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各方立场

6.请问哥本哈根会议中中国的低碳是什么?

中国主办世界气候变化大会_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承诺

①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充满矛盾、责备、争吵,说明各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各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我国的承诺,不附加任何条件,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说明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环保上,主张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美想跟中国恢复气候谈判,称希望重新走到一起,我国对此是如何回应的?

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在本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技术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在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的达成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4年底中美两国签署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今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并先后与印度、巴西、欧盟、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就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中国通过一系列郑重承诺,接连向世界传递出强有力的政治信号,表明其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获得广泛赞誉。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日前在一次记者会上回答“哪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称榜样”的问题时指出,中国取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榜样意义。

她说,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确定,在2030年前后使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各类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法国作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主办国,期待中国为大会的成功提供支持。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中国将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总统环境问题特别顾问尼古拉·于洛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时,高度肯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毋庸置疑的示范作用”。他说:“中国有能力在提出目标后将其实现,甚至以更快速度实现目标。”

中国支持定期盘点包括减排在内的相关长期目标的实施进展,也表明其有能力与自信进行气候变化治理。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也符合中国当前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

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中国在加速本国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向广大经济、、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在今年9月发表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士对此非常赞赏,认为中国这一举措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展现了其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风范,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做出了榜样。

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威胁,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实利益。中国支持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主张协议应以《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基础。日前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说,中方愿意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与各方一道积极建设性推动谈判进程,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

正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玛丽-克莱尔·奥恩所说,近年来,中国的确将治理环境放到了同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今的中国已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投身有关气候问题的国际谈判,并为推动谈判的成功贡献力量。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方的观点和立场。

美想跟中国恢复气候谈判,称希望重新走到一起,我国目前已经回应了不排斥参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和多边合作。

一、美想跟中国恢复气候谈判,称希望重新走到一起

按照美国目前的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的说法来说,美国目前正在积极谋求与中国恢复气候谈判,但这种想法看起来是比较积极的,但美国此前的行为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消极态度。在11月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第27次会议上,中美双方确实不太可能走到一起,按照目前我国的回应来说,我国已经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立场与美国走到一起去。

二、我国的回应:不排斥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和多边合作

按照我国目前的回应来说,其实美国并不代表全世界中方也会不排斥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和多边合作。换言之也就是除了与美国合作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了推进相应的气候变化的保护措施会与其他国家积极开展相应的合作活动,但是绝对不会与美国进行深度合作,就连基本合作也不太可能。

三、但是合作应该是不太现实的了

其实目前美国想与我国进行气候方面的推动是不大可能的了,在国际问题上,我国愿意以国际视野和全球视野看问题,但只要涉及到美方参与的事情,那么我国肯定是要持中方立场的。此前佩洛西窜访台湾就已经表达了美国的态度,既然美国的态度如此恶劣,那么我国肯定要以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同时处理气候问题也得按照新的和平规则进行,肯定是不会与美国再进行相应的合作,毕竟美国直接就动了我国的底线,我国也是有立场和底线的。

为参与课堂时事播报活动,小慧同学收集了以下热点新闻:新闻一: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

气候变化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合作应对。中国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一向本着对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取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将继续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尽管金融危机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不会动摇,行动不会松懈。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认真履行相关义务。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就落实“巴厘路线图”、加强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进行谈判,以于年底举行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国将在这一谈判进程中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为此,谨提出中国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落实“巴厘路线图”的有关立场。

一、原则

(一)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和法律基础,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共识,是落实巴厘路线图的依据和行动指南。巴厘路线图确认了加强公约和议定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的授权,一是为确保公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做出相应安排;二是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

(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大幅度减少排放,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手段。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确保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实现。

(四)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应当同举并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应当予以同等重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紧迫,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资金和技术是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根本保证。

二、目标

哥本哈根会议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方面取得积极成果,重点是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做出明确、具体的安排,一是要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应当承担的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确保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承担可相与比较的减排承诺;二是作出有效的机制安排,以确保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三是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行动。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一)共同愿景

应对气候变化长期合作行动的“共同愿景”就是要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这一“共同愿景”应当以公约的最终目标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为指导。公约已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当务之急是落实各国应当取的实际行动。长期合作行动的目标应当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及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就减缓目标而言,作为中期目标,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到2020年应在其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

(二)减缓

1、发达国家减排承诺

(1)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大幅度的、量化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减排义务。

(2)基于历史责任、公平原则、发展阶段的考虑,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到2020年应在其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并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3)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及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应当满足“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要求。

(4)“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要求适用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和相应行动的履行情况及实际效果,具体程序和方法可以参考京都议定书遵约和监测机制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5)发达国家之间的减排努力要具有可比性,一是全面性,要体现在政策、措施、行动和目标等多个方面;二是性质的一致性,都应当是量化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三是强度上的相近性;四是遵约和监督核查机制的相同性。

2、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

(1)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进行,要与实现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目标相协调。

(2)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与发达国家量化的减排义务有本质的区别:一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由发展中国家自主提出,有别于发达国家强制性的条约义务;二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包括具体的减缓政策、行动和项目,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和减排指标;三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要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发展中国家自主决定开展行动的优先领域;四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以发达国家提供“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为条件。

(3)为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的义务,发达国家的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不应推卸责任。

(4)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进行匹配。发展中国家提出具体的减缓行动和项目以及所需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发达国家通过公约下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机制提供“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

(5)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提供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所产生的减排量不能用于抵消发达国家所承担的量化减排指标。

(6)“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要求仅适用于获得“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支持的相关行动。

3、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排放

(1)在制定技术方法和激励政策等方面同等对待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森林面积变化增加碳汇。

(2)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森林面积变化增加碳汇的行动,是推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部分,不能用来抵消发达国家减排承诺目标,也不能成为引入发展中国家减排义务的手段。

(3)发达国家有义务根据公约相关条款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自愿实施减少毁林、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森林面积变化增加碳汇的行动。

(三)适应

1、适应的机制框架。要建立综合的适应机构,以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2、建立附属机构。在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指导下,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适应气候变化国际行动并支持发展中国家取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建立适应气候变化区域中心。

3、在公约下建立新的“适应基金”。基金将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主要用途包括:(a)加强能力建设,包括数据收集和脆弱性评估;(b)涵盖制定国家适应行动的所有成本;(c)实施适应行动、项目和规划;(d)实施风险管理和减少风险战略;(e)通过经济多样化增强适应能力;(f)促进适应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g)促进气候变化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公众意识提高。

4、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该机制用于监督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并评估所提供支持是否充足。

(四)技术开发和转让

1、机构设置。技术开发和转让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关键性作用,当务之急是建立相应的机制安排,以具体落实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所承担的相关义务。

2、在公约缔约方会议下设立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附属机构。在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指导下,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国际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包括:(a)制定和实施重要气候友好技术的联合研发;(b)评估技术需求;(c)提供可转让的技术清单;(d)确定技术转让中的障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e)确定推动技术转让的激励措施;(f)管理技术信息及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g)处理知识产权相关问题;(h)加强能力建设;(i)进行绩效监测和评估。

3、建立多边技术获取基金。该基金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公共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开发及技术转让。

4、绩效评估与监督。定期对技术转让的进展,包括范围、规模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

(五)资金支持

1、机构设置。为有效运作公约下的资金机制,要分别设立适应基金、减缓基金、多边技术获取基金和能力建设基金。资金机制的管理应接受公约缔约方大会统一指导,体现公平性、透明性和有效性原则,确保资金易于获取且管理成本较低。

2、资金来源。发达国家缔约方有义务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和可预期的资金。私营部门和碳市场资金可作为发达国家缔约方资金的有益补充。

3、资金比例。发达国家缔约方每年应至少拿出其GDP一定比例(如0.5-1%)的资金用于给上述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四、关于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

(一)紧扣谈判授权。根据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决定(1/CMP.1),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应当就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达成协议,并通过议定书附件B修正案的方式加以确定。

(二)议定书是长期有效的条约。为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议定书确立了发达国家率先减排的模式,是实施公约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议定书确定了发达国家2008至2012年第一承诺期量化减排指标,并就确定发达国家在后续承诺期的减排指标作出了安排。议定书是一项长期有效的法律文件,并不因第一承诺期的结束而失效。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进一步减排指标的工作组授权简单明确,就是要通过修改附件B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绝非全面修改议定书。

(三)议定书工作组是双轨制的重要一轨。议定书工作组是落实“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机制的重要一轨,应尽快完成谈判任务,确保议定书第一、第二承诺期不出现空档。只有明确了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的进一步减排指标后,才能为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下非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确定可比的减排指标。否则,发达国家减排义务之间的可比性就无从谈起。工作组能否如期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直接关系到哥本哈根会议能否取得成功。

(四)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到2020年应在其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

巴黎协定各国气候立场如何?

(1)①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反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将为保护人类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受到世界的赞誉和瞩目。②我国被评为吸引外资的首选地,从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变成全球总部,这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从而受到世界的赞誉和瞩目。③我国在上海世博会注重科技投入说明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受到世界的赞誉和瞩目。④从上述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受到世界的赞誉和瞩目的原因还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勇于承担责任等。

(2)(只需写出一项即可)如:我在平时喝水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各方立场

巴黎协定(TheParisAgreement)是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国际协议,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然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巴黎协定方面的立场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一些主要国家的气候立场:

1.美国:美国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理由是协议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不公平的负担。然而,在总统上任后,美国重新加入了巴黎协定,并承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2.欧盟:欧盟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之一。欧盟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在203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5%。此外,欧盟还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减少能源消耗。

3.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然而,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投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等低碳产业。

4.印度: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印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在履行巴黎协定方面仍面临挑战。印度承诺到2070年实现碳中和,但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以实现其目标。

5.俄罗斯:俄罗斯也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尽管俄罗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了一些措施,但其立场较为保守。俄罗斯尚未制定明确的碳中和目标,但在2020年承诺到203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30%。

总的来说,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巴黎协定方面的立场存在差异。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凸显,各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请问哥本哈根会议中中国的低碳是什么?

欧盟是巴黎气候大会协定的制定者,将建议协定加入每5年进行审查的机制;将承诺排放峰值不晚于2020年前达到;欧盟目标与联合国一致,即将气候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欧盟努力准备要达成一个有雄心、范围广泛、有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定。

美国减排目标为到2025年,较2005年减少28%的温室气体排放。

2015年6月,中国如期正式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同时,中方还将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

在本次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于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中国明确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切实努力”,同时强调将进一步取四项强有力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那么,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如何?其发展路径和主要任务是什么?记者专访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坤民。  发展低碳经济有内在要求  问: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应对气候变化等外部压力外,还有哪些内在要求?  张坤民: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应对气候变化等外部压力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在要求。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出。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做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四是碳排放空间不大。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千瓦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把“低碳化”作为发展目标  问:既要节能减排又要完成现代化进程,我国应当怎样部署发展低碳经济?  张坤民: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起点和任务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我国必须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  在战略取向方面,我国的低碳发展宜取既基于国情又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制定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可行的优先行动。具体说,我认为要分五步走:  一是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实际情况,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  二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纳入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  三是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充分利用碳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五是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低碳规则的制定,为我国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坚持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排,并建立“可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  问:就地方而言,要做到“低碳城市”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张坤民:目前全社会对于低碳发展的热情是有的,不少城市表达了要争做低碳试点城市的强烈愿望。低碳发展对我国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措施有5项:  一是主导,摸清家底,立足实情,确立目标,制定规划,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  二是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快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制高点。  三是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国家监测考核管理标准,财税、价格等金融政策措施(如开征碳税、试行碳交易等)。  四是立即着手开展行业(工业、建筑、交通)、企业、城市、社区的低碳发展试点。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各级领导和公众了解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以推动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