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分区规范_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
1.在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中,对公共建筑体形系数提出规定的气候区是( )。
2.水土保持分区
3.干燥度指数在哪本规范
4.中国区域地理包括哪些内容
5.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什么
6.高层日照时间标准多少每层楼的日照时间表
7.建筑气候分区是怎么划分的,辽宁盘锦市属于哪个分区?
大陆性气候(Continental climate)通常指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一般也就是指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洋的影响很弱,大陆性气候显著。内陆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草原和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大陆性气候 外文名 :Continental climate 特征 :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类型 :气象学术语 含义,气候特征,条件,比较,大陆度,干燥度,暖度,亚洲气候,影响, 含义 大陆度是表示大陆性气候明显程度的一个指数。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性影响大,受海洋性影响小。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也有很大的日变化,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夏至或冬至后不久。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极地的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征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在气温的年变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 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 1月和 7月)。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 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大陆性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条件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248℃;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温可以达到40℃,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比较 由于水、陆物理性质的不同,位于大陆腹地和沿海或岛屿地区的气候很不相同,前者受大陆影响大,为大陆性气候,后者受海洋影响大,为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大陆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而海洋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也慢,一般秋温高于春温。 2)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气候干燥,而海洋性气候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小,气候湿润。 大陆度 表示大陆影响气候程度的指标叫大陆度。虽然海、陆分布对气温、降水、湿度等多种气候要素都有影响,但以对气温的影响最大,因此大陆度多数用气温来计算,一般都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年较差本身就有增加的趋势,为消去纬度影响,突出海、陆影响,故设计大陆度与纬度成反比。波兰学者焦金斯基提出的大陆度公式为: K=1.7A/sin φ-20.4 式中A为气温年较差,φ为该地所在纬度,式中参数(常数)是以全世界年较差最大的西伯利亚维尔杨斯克的大陆度为100%设定的。当K>50%时为大陆性气候,K<50%时为海洋性气候。 干燥度 衡量一个地区气候湿润或干旱程度的量称为湿润度或干燥度,其计算式定义为: 湿润度 N=r/B0 干燥度 D=B0/r=1/N 式中r为该地的年降水量,B0为该地的蒸发力(即最大可能蒸发量),当某地降水量大于蒸发力时,N>1,D<1,表示该地降水量满足蒸发之外还有余,气候湿润;反之则为气候干燥。我国气候干燥度的分布如图。世界气象组织将干燥度大于10的地区定义为严重干旱或沙漠区,从图可见,我国干旱地区(D>1)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严重干旱和沙漠、戈壁地区超过百万平方公里。 暖度 暖度日数是指室外日平均气温与暖基准温度之差值与天数乘积之和,凡平均温度低于基准温度的均计入暖度日数。国际上通常用18度为基准暖温度。空调度日数由暖度日数的概念引申而来。 以长江中下游流域为例,冬季湿冷,夏季闷热,且气温日较差小。夏季气温高于35度的酷热天数有15-25天,最热极端温度高达44度,最热月室内平均自然室温比室外平均气温高1-2度,而且静风率高,空气湿度高达80%,高温下的高湿度使人感觉闷热,大大降低夏季的气候舒适度,从而降低空调启用的起始温度,增加制冷能耗。同时,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于5度的天数多达60-70天以上,最冷月极端气温可低于-18度,且日照率地低,室内自然温度日平均值仅比室外高出2-3度,加之湿度高,导致这一地区虽然按照我国现行的热工设计规范不在暖区域之内,但由于冬季阴冷潮湿,为了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人们纷纷自行取多种暖措施,如电红外线取暖器,蜂窝煤取暖炉,家用空调,等等。尽管用户自行取暖,但由于建筑本身并未按暖建筑设计建造,或者因体形系数大或者因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舒适水平,而且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它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大部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五大湖附近。 亚洲气候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气候相比,具有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大陆度高等特点。从下表可以看出,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三地在同纬度亚欧大陆的西侧,它们的气候类型迥然不同。前三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冷、夏暖热、气温年较差大。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冬季酷寒,一月平均气温低达-50℃,绝对最低温度曾达-71℃ ,成为北半球的“寒极”;七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维尔霍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5℃,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另外,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3~4月升温和10~11月降温的幅度都很大,且春温高于秋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属大陆性气候。在亚欧大陆西侧相应纬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冬温在0℃左右,夏季凉爽,年较差仅15°~1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4°~5℃,春温低于秋温,是属于海洋性气候。 其次,亚洲全境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在亚洲大陆上,有世界上最热、最冷、最湿和最干的地区。例如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和巴基斯坦与非洲的撒哈拉,同为世界最热的地区,在沙乌地阿拉伯内陆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0°~55℃;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沙漠广布,无流区面积广大。印度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的湿角,年平均降水量达10,935毫米。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影响 在人类聚居比较集中的主要气候类型之间相比较而言,大陆性气候的自然舒适度比较低。由于我国的大陆性特征在全球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导致我国相当大的区域包括三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区的暖度日数或空调度日数都很高。在我国五个建筑热工气候区中除面积极小的温和地区(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外,建筑一般都有暖或空调的要求,另有相当部分地区入夏热冬冷地区北部和寒冷地区大部分既有冬季暖要求,又有夏季制冷降温要求。这就导致我国的建筑热工能耗(包括暖和制冷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绝大部分,且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中,对公共建筑体形系数提出规定的气候区是( )。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把实行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中国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水土保持分区
答案:D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 50189—2015)第4.1.2条规定,严寒A区和严寒B区的公共建筑宜设热水集中供暖系统,对于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不宜用热风末端作为唯一的供暖方式;对于严寒C区和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供暖方式应根据建筑等级、供暖期天数、能源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
根据条文说明第4.1.2条规定,严寒A区和严寒B区供暖期长,不论在降低能耗或节省运行费用方面,还是提高室内舒适度、兼顾值班供暖等方面,通常用热水集中供暖系统更为合理。严寒C区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冬季供暖问题涉及很多因素,因此要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比较、优选后确定是否另设置热水集中供暖系统。
干燥度指数在哪本规范
一、标准条款
1 分区任务
1.1 根据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将规划范围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类型区。
1.2 应以自然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等因素为依据,研究确定不同类型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
2 分区原则
2.1 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应有明显的相似性;不同类型区之间,其自然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应有明显的差异性。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均应有定量的指标反映。
2.2 同一类型区内的生产发展方向(或土地利用方向)与防治措施布局应基本一致;不同类型区之间的生产发展方向与防治措施布局应有明显的差异。
2. 3 应以影响水土流失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作为划分不同类型区的主要依据。不同情况下,主导因素应有所侧重:
2. 3. 1 在自然条件中,对水土流失和生产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应着重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在地貌因素中,应明确划分山区、丘陵与平原 ( 地面坡度组成不同) ; 在水文、气象因素中,应明确划分多雨区与少雨区; 在土壤因素中,应明确划分土类、岩石、沙地; 在植被因素中,应明确划分林区、草原与无植被山丘。
2. 3. 2 在自然中,对水土流失和生产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应着重土地、水、生物 ( 特别是植物) 、光热和矿藏。并应明确划分这五项的丰富区与贫乏区。
2. 3. 3 在社会经济情况中,对水土流失和生产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应着重人口密度、人均土地、人均耕地、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各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水平等。
2. 4 在坚持上述分区原则基础上,应适当照顾行政分区的完整性; 同时每一类型区应集中连片,不应有 “飞地”或 “插花地”。
3 分区的主要内容
3. 1 各个类型区的界限、范围、面积和行政区划。
3. 2 各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着重说明以下因素:
3. 2. 1 地貌: 宏观上说明各区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阶地等不同地貌; 微观上说明地面坡度组成、沟壑密度等定量指标。
3. 2. 2 水文: 说明各区的年均雨量、汛期雨量、降雨的年际分布与季节分布、暴雨情况、干旱缺雨情况等。
3. 2. 3 气象: 温度、无霜期、风力、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
3. 2. 4 土壤: 说明各区的土类、岩石、沙地的分布、农业土壤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等。
3. 2. 5 植被: 说明各区的林地 ( 天然林与人工林) 、草地 ( 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 分布情况、植被覆盖度、主要树种、草种等。
3. 3 各类型区的自然,着重说明以下因素:
3. 3. 1 土地: 各区的耕地、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等各类土地的总量、人均量、土地质量、生产能力。
3. 3. 2 水: 各区的地面水、地下水、总量、人均量、耕地平均量。
3. 3. 3 生物: 各区能提供用材、果品、药用、编织、淀粉、调料、观赏等用途的植物和有开发价值的动物。
3. 3. 4 光热: 各区的日照数、辐射热量、大于等于 10℃ 积温。
3. 3. 5 矿藏: 各区的煤、铁、铜、铝、石油、天然气等矿藏的分布、数量和开情况。
3. 4 各类型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着重说明以下因素:
3. 4. 1 各区人口、劳力、人均土地、人均耕地。
3. 4. 2 各区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
3. 4. 3 各区农村各业生产情况、经验和问题。
3. 4. 4 各区群众生活水平、人均粮食、人均收入、人畜饮水和燃料、饲料、肥料供需情况。
3. 5 各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应着重说明以下方面:
3. 5. 1 各区水土流失主要形式 ( 沟蚀、面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 、侵蚀强度 ( 按侵蚀模数定量指标) 、分布情况。
3. 5. 2 各区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包括对当地农村生产、群众生活的危害和对下游淤积水库、河道、造成洪涝灾害等危害。
3. 5. 3 各区水土流失成因: 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建设不注意保持水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等) 。
3. 6 各类型区的生产发展方向与防治措施布局,应着重说明以下方面:
3. 6. 1 各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土地利用区划,提出各区农林牧副渔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位置和面积比例。
3. 6. 2 各区的防治措施布局: 根据各类土地上不同的水土流失形式与强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主要防治措施及其配置特点,并简述其依据。
4 分区的方法步骤
4. 1 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应根据调查结果划定各类型区的界限,分别调查各区的自然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现状等。
4. 2 应将调查中收集的有关专业的分区成果 ( 包括农业、林业、畜牧、水利、自然地理、土壤侵蚀等分区成果) 作为水土保持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4. 3 在上述调查中,除进行各类型区的面上普查外,还应在每一类型区内选一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 ( 面积 20 ~50 km2) 进行详查,将普查与详查情况点面结合,互相验证。
4. 4 根据上述调查情况,结合区域性经济发展与流域性开发治理,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区的生产发展方向与防治措施布局。
4. 5 整理分区成果。按 5. 3 规定的内容,编写水土保持分区报告,并附有关图表。分区成果应作为大面积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独立运用。
5 分区的分级要求
5. 1 根据规划范围分区可分为: 国家级、大流域级 ( 以上两级都跨省) 和省级、地区级、县级等五个层次,各级的精度要求不同。省级及以上层次的分区着重宏观战略,相对的粗略些;地区级及以下层次的分区应能具体指导实施,要求精度较高些。在国家级和省级分区中属同一类型区的,在地区级和县级分区中可能还需再划分为两个以上的类型区。
5. 2 根据影响因素可分为: 一级分区 ( 类型区) 、二级分区 ( 亚区) 、分区 ( 小区) 。在省以上大面积分区中,当一级分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应考虑二、分区。
5. 2. 1 一级分区应以第一主导因素为依据,二、分区以相对次要的其他因素为依据。
5. 2. 2 多数情况下以地貌为第一主导因素,一级分区分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等; 二、分区则以微地貌、地面组成物质、降雨、植被、气候、耕垦指数等相对次要的因素为依据。
5. 2. 3 如一级分区为山地,二级分区根据海拔高度不同可分高山、中山、低山; 如一级分区为丘陵,二级分区根据地面坡度不同可分缓坡丘陵、陡坡丘陵等。
5. 3 在同一类型区 ( 一级区) 内不同的二、区,其生产发展方向与防治措施布局在基本相近的基础上,还应有某些具体差异。
6 分区的命名
6. 1 区命名的目的是反映不同类型区的特点和应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在规划与实施中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命名的组成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三类,不同层次的分区,应分别用以下不同的命名。
6. 2 二因素命名,由地理位置和各区地貌和土质特点二因素组成,一般适用于省及省以上层次的分区。如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分区中,有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等。
6. 3 三因素命名,在上述二因素基础上,再加侵蚀强度,共三因素组成,一般适用于省以下较低层次的区划。如某省或某地区的水土保持分区中,有北部红壤丘陵严重侵蚀区、南部冲积平原轻度侵蚀区等。
6.4 四因素命名,在上述三因素基础上,再加防治方案,共四因素组成,一般适用于省级以下层次的分区。如北部红壤丘陵严重侵蚀坡沟兼治区、南部冲积平原轻度侵蚀护岸保滩区等。
7 分区成果
7.1 水土保持分区报告:阐明分区依据、各区特点、分区分级和命名。
7.2 水土保持分区图:反映各区位置,范围和分区分级。
一级分区线比二级分区线粗一倍,二级分区线比分区线粗一倍。
二、理解与实施
水土保持类型区的划分是分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是总体规划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和组成部分。此节就水土保持分区的任务、原则、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分级要求和命名都进行了详细说明规定。新旧标准对比如下:
(1)首先将原标准的“水土保持区划”改为“水土保持分区”,这节中原标准提到的“区划”在新标准中都相应的改为“分区”,目的是与新标准规划总则中提到的保持一致。
(2)将原标准“区划的任务”改为“分区的任务”,其内容新标准的5.1.1和5.1.2与原标准对应项内容对比,5.1.1内容换成了新的,完全替换掉了原标准5.1.1的内容,5.1.2内容是原标准的一部分,没必要赘述的部分被删除。
(3)原标准5.2.3.1“对水土流失和生产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着重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被改为“对水土流失和生产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应着重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此处自然条件因素与水土保持综合调查4.3.1提到的保持一致,改后的用词更加准确,如地貌是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按其自然形态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地形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可见此处“地貌”代替“地形”更加合理。“降雨”改为“水文、气象”范围变大,符合实际情况,用词准确。
(4)原标准5.3.2.1~5.3.2.5的内容是对自然条件中有关因素的说明,在新标准中内容基本不变,因素名称有所改变,将“地形”改为“地貌”、“降雨”改为“水文”、“地面组成物质”改为“土壤”以及“其他农业气象”改为“气象”,并且说明顺序也进行了调整,这些内容及顺序的改变,与新标准5.2.3.1提到的因素“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一一对应。
(5)原标准5.3.3.1中的“农地、林地、草地、荒地等”在新标准中改为“耕地、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等”改后的用词更加规范合理。我国在年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制订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作了明确规定,按土地利用的综合性差异划分大类,然后按单一性差异逐级细分。如按土地用途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8个一级大类,再根据利用特点等细分二级地类。
(6)原标准5.3.5和5.3.6在新标准中内容上都补充“应着重说明以下方面”:这样使说明内容更为明确,也与前几项说明方式相一致,使读者容易读懂内容。
(7)原标准5.5.1中“高层次”、“低层次”在新标准5.5.1中更加完整,相应的变为“省级及以上高层次”、“地区级及以下低层次”,通过补充,使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三、示例
以下所举示例分别是省级、地区级和县级,示例一显示的省级,属于省级及以上高层次的水土保持分区,示例二和三显示的是地区级和县级,属于地区级以下较低层次的水土保持分区;前两个分区命名都用二因素组成,由地理位置和各区地貌和土质特点组成,第三个分区命名用四因素命名,由地理位置和各区地貌和土质特点,加侵蚀强度,再加防治方案组成,详细内容如下。
示例一:《浙江省水土保持规划(1999~2010年)》中的水土保持分区
按照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浙江省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南方丘陵红壤区。根据全省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将全省划分为浙中浙南丘陵山地区、浙北平原丘陵区、浙东沿海岛屿区三个类型区。
1.浙中浙南丘陵山地区
以莫干山以西,会稽山、四明山一线以南的全省大部分地区,包括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所属县(市、区)和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诸暨、嵊州、新昌、天台、仙居、永嘉、文成、泰顺等38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68415km2,水土流失面积13988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73.6%,是我省水土流失程度较高且分布范围最广的类型区。
本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等,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坡耕地和荒山、荒丘以及大部分的疏林地,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其表现形式以坡面面蚀为主,在金衢盆地的四周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沟蚀。在浙西浙南山区由于地面坡度大,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重力侵蚀,其表现形式主要为滑坡和崩塌,有的地方还发展为泥石流,危害严重。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修路、矿和开发区建设等人为活动不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山区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利用林木,也不同程度地加剧了水土流失。
本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应考虑到将防护性治理与开发性治理紧密结合,大力改造坡耕地,治理开发农村“四荒”,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针对不同侵蚀类型的不同土壤类型、地形、水系的特点,应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模式,为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1)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切实保护现有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
(2)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预防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并及时对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予以治理。
(3)大力改造现有坡耕地,以修建水平梯田为主,结合整治排水系统,并对25°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面实施退耕。
(4)发挥丘陵山区水土优势,种植经济林果,增加农民收入,实行开发性治理与防护性治理结合的方式,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5)封育治理与植树种草相结合,恢复和提高植被覆盖度。
2.浙北平原丘陵区
以莫干山以东,会稽山、四明山、象山港一线以北的杭嘉湖平原和萧绍甬平原及附近地区,包括嘉兴市所属县(市、区)、湖州市区、德清、杭州市区、余杭、萧山、绍兴市区、绍兴、上虞、宁波市区、鄞县、余姚、慈溪等28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20412km2,水土流失面积1627km2。该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作物产量高,交通发达,城市村镇密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农、工、贸的集散地,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开发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城镇扩建,道路拓宽,旧城改造也在迅速展开。公路建设蓬勃展开,国道、省道和县道一起上。本区基本建设项目多,规模大,乱挖乱堆随意弃渣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河道淤积,加重了灾害损失。杭嘉湖平原河网纵横交错,由于河岸大部分为土质,受自然因素和船行波的冲击影响,河岸坍塌现象十分严重,仅嘉兴市每年大约损失土地1000多亩。
本区主要是依法预防和治理新的水土流失,必须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和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从城市规划入手,积极开展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对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矿石活动进行规范、整顿、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平原地区禁止取土烧砖;加强平原河网整治及护岸工程,疏浚河道,防止河岸坍塌。
3.浙东沿海岛屿区
我省海岸线长而曲折,岛屿众多。本区位于我省东部沿海,从舟山群岛、象山半岛、温黄平原、乐清湾两岸到温瑞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包括舟山市所属县(区)、奉化、象山、宁海、台州市区、三门、临海、温岭、玉环、温州市区、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洞头等22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20929km2,水土流失面积3383km2。当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群众生活水平较高,近几年来随着燃料结构的改变,从城镇到农村大都用上了煤气,几乎不烧柴草,使得自然植被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水土流失状况较以前有明显好转。
本区容易受台风正面袭击,台汛期暴雨强度大,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在舟山群岛则为水力侵蚀与风力侵蚀并存。虽然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中度侵蚀以上的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比例达到55.7%,大大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水土流失的特点是强度大。同时,开发与基本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普遍存在。
本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依法预防和治理新的水土流失,必须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和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针对不同侵蚀类型的不同土壤类型、地形、港湾的特点,积极开展沿海防护林建设和海岸防侵蚀建设。
(1)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步伐,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风力侵蚀区开展植物固沙,防止海岸侵蚀。
(2)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预防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并及时对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予以治理。
(3)大力改造现有坡耕地,以修建水平梯田为主,结合整治排水系统,并对25°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面实施退耕。
(4)从城市规划入手,积极开展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对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矿石活动进行规范、整顿、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5)平原地区禁止取土烧砖。
示例二:《浙江省江山市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的水土保持分区
根据江山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现状、生态环境等特点,江山市划分为中部丘陵盆地区和西南部山地区两个类型区。
1.中部丘陵盆地区
本区包括凤林镇、双塔街道、虎山街道、上余镇、四都镇、贺村镇、淤头镇、石门镇、大桥镇、清湖镇、坛石镇、新塘边镇、大陈乡、双溪口乡14个乡(镇、街道),总土地面积1141.38km2,占全市总面积的56.52%。
(1)自然环境。该区属丘陵、盆地集中分布区,丘陵起伏平缓,底部开阔,由河谷中部向南北两侧呈阶梯状分布。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17.6℃,≥10℃年积温5200℃~5700℃,年降水量1300~2200mm,无霜期250天左右。
土壤主要有红壤、紫色土、水稻土等。红壤分布在盆地内侧的缓坡台地、丘陵地带,紫色土分布在丘陵岗地,水稻土广泛分布于河谷两岸和盆地内。
本区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植被区。地带性植被以甜槠、木荷为建树科,伴以栎、栗、楠类以及山茶科等群落。
(2)水土流失现状和存在问题。本区水土流失总面积244.1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1.39%,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18%。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22.3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98.64km2,强度水土流失面积16.62km2,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2.01km2,剧烈水土流失面积0.68km2。
本区农业生产发达,人为活动产生的水土流失较大,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其中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局部地区尚有25°以上的陡坡耕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
2.西南部山地区
本区包括峡口镇、长台镇、廿八都镇、张村、保安乡、碗窑乡、塘源口乡7个乡镇,总土地面积878.1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3.48%。
(1)自然环境。该区位于江山市东南部山区,山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地区,分布有仙霞岭、洞宫山等山地。山间多峡谷急流,钱塘江支流乌溪江、江山港的发源地均位于区内。
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6.9℃~18.6℃,≥10℃年积温4500℃~5600℃。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000mm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00~2400h,无霜期约为260~284天。
区域内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水稻土、粗骨土、潮土等。红壤土类广泛分布于海拔700m以下的丘陵、低山区和中山区的下部,黄壤土类分布在海拔700m以上的中山区,水稻土遍及河谷盆地、丘陵谷地,粗骨土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陡坡,潮土位于河谷平原。
本区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植被区。常见的林木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枫香、竹和油桐、油茶等经济林。
(2)水土流失现状和存在问题。本区水土流失总面积89.4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19%,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6.8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28.68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45.49km2,强度水土流失面积4.65km2,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3.76km2,剧烈水土流失面积6.89km2。
本区总体上经济水平不高,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山高坡陡,因陡坡耕地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较大,500m以上中高海拔地区农民生产条件差,生活困难,有生态移民的迫切愿望。
示例三:《浙江省天台县水土保持规划(2001~2010年)》中的水土保持分区
浙江省属于水力侵蚀类型为主的南方丘陵红壤区,根据天台县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的原则,将天台县划分如下几个区:
Ⅰ:东部风化花岗岩强度侵蚀坡沟兼治区
Ⅱ:北部丘陵中强度侵蚀治理区
Ⅲ:东部低山丘陵强度流失治理区
Ⅳ:西部低山丘陵轻中度坡沟治理区
Ⅴ:中部河谷平原轻微侵蚀监督区
Ⅵ:西南部低山丘陵轻度侵蚀保护区
Ⅶ:东北部中低山轻度侵蚀保护区
各区的基本情况见表1-3:
表1-3 天台县水土流失治理分区表
中国区域地理包括哪些内容
该指数在《建筑气候区划标准》这本规范里。
干燥度指数(k)是表示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干燥度通常由蒸发量和降水量决定在《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中,干燥度指数(k)被用来划分气候区,并作为制定建筑气候区划的重要依据,根据干燥度指数(k)的大小,可以将气候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类型。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什么
1.区域的认定
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
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地图的、图表的、图像的、文字的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的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2.区域的比较与分析
试题以地图、示意图、图表、资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气象、、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内容,也有政区、人口、城市、农业、农产品、工业、工业品、环境与环境问题、区域开发与发展等人文方面的内容。题目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回答相关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比较、分析,是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针对题目的设问,进行信息组合、明确正确选项进行认定的过程;是针对设问,进行知识整合、组织答案的复杂思维活动。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的比较、分析;区域特征的比较、分析;特征成因的比较、分析;区域差异的认定、比较与分析。在区域比较、分析过程中,往往要运用高中地理学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的理论。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要求 区域地理的复习,具有基础性和常识性的特点,又有综合性的特点。高三复习应从区域地理出发,最后再回到区域。从区域出发是指,在高中地理复习之前先安排复习区域地理,也就是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这时的复习突出基础性和常识性,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为系统地理复习打下基础。如高考说明中所要求的我国和世界八个国家的位置、范围和轮廓以及重要的经线和纬线及其穿越的地区和国家等。回到区域主要是因为区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多个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尤其是地理选修下册,就是以中国区域为背景进行国土整治。因此区域地理自然成为高考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高三复习以区域作为综合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综合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
在刚刚开始复习地理时,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而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共34幅)。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大量地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2.运用地图,“认识”区域
复习区域地理,要紧的是建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各区域的空间观念。把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要运用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还要明确地理事物空间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运用地图,“认识”区域的复习宜细不宜粗,中国地理总论和分区的复习,世界地理总论和分区及重点国家的复习都力求做到逐一在有经纬网的空白图上进行填图训练。要求学生能做到区域不论大小,内容不论详略的区域图都能正确认定。
3.突出区域特征及差异的复习
区域地理复习也要依据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全面地、系统地进行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区域地理特征以及各个区域之间明显存在的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必须突出的重点。
4.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对“热点”问题较为关注,高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国家出台的许多重要方针、政策、区域开发中许多重大工程都没有编人教材,但这些重大的“地理时事”均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出现。比如西部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在国外,一些重要的“国际时政”内容,一些“热点地区”也应是区域复习时密切关注的内容。
建议考生每天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电视节目,及时关心国内外大事。
5、专题复习,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根据具体情况,专题有大有小,不拘一格,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就可以设立专题。可以是知识归纳性的专题,如“湖泊”、“岛屿”、“最”等,也可以是方法技能性的专题,如“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图象分析”专题等。
我们可以把专题分为陈述性的专题和练习性专题两类。部分因学生能力所限归纳起来有困难或太费时间的专题,教师可以将知识以陈述性的句子写下来,印发给学生。而大部分的专题,应以练习的形式给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师精心编制题目或提示,学生归纳,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有效地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也更显著。在这些专题中,应体现地理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动手,熟练掌握运用必要的地理技能,并在动手的同时加深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练习题要精选
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要适当做些与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考生要对所做的练习题目进行精选(建议任课教师帮助选择)。
所选题目应该是立意明确,考察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题目的答案准确,表述规范。
在综合复习阶段,教师需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综合练习不易过深,过难。及时讲评练习,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考生做练习要强调实效,要通过做练习题检查自己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具体的内容分析 (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民族
命题趋势走向
⑴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⑵国土构成: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及分布
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⑷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设置,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⑸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命题时,往往将这部分知识与地形、气候、交通线、工农业生产、商业和旅游业等结合起来考查;同时还常作为时政热点的切入点,考查与政治、时事历史与今后规划发展的有关问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
命题趋势走向
⑴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势阶梯划分及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⑵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地势阶梯界线、河流流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界线、温度带界线、一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山脉等等
⑶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类地形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⑷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⑸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温度带
⑹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干湿地区
⑺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⑻主要灾害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⑼天气预报知识
高层日照时间标准多少每层楼的日照时间表
1、世界有哪些气候类型,看看:11种,其中极地气候又叫寒带气候!这是初中地理的气候划分方法,比较简单,也好掌握。
2、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即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少雨
极地气候:夏季短暂且阴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下面这篇文章对你可能有帮助
如何描述或分析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基本上从?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来考虑
第一分析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描述气温时,常用高温、温和、寒冷等词语,一般月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称为高温;0-15摄氏度之间称为温和;0摄氏度以下称为寒冷。
热带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在15℃以上,一般用“高温”来形容,由于热带全年皆夏,故也说成“全年高温”。
亚热带气候(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均在0℃~15℃之间,但最高气温月温度都很高(稍低于热带),所以都用“炎热”来形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感觉上,“炎热”比“高温”温度略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但由于深入内陆,气温较差大,夏季很热(特别是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很冷,故描述成“冬冷夏热”,这里的“冷”即“寒冷”、“热”即“炎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低月均温均在0℃~15℃之间,但由于终年受西风(大西洋方向的海风)影响,所以,冬不冷、夏不热,即“冬暖夏凉”,这里的“暖”即“温暖”、“凉”即“凉爽”。
而极地气候终年寒冷,所以用“终年低温”或“全年寒冷”来形容。
故“高温、炎热、温和、凉爽、寒冷”五词的区分主要在于人的一种感受,没有严格上的气温度数界线。掌握一些描述气候特征的习惯用词,可以使我们的答题更加规范和科学
第二分析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描述降水时,常用多雨、少雨、湿润、干旱等词语,具体数字上并没有绝对标准,主要看日常的习惯积累。注意月降水量大于100mm就说明一个地方进入雨季。
第三综合上述两方面总结出气候特点
建筑气候分区是怎么划分的,辽宁盘锦市属于哪个分区?
现在商品房都是高层楼房,对于高层建筑都有相关日照时间规定。高层每层的日照时间不同,那么,高层日照时间标准多少?如何计算高层住宅的日照时间?高层建筑距离及日照时间怎么规定?楼层日照时间至少多少小时?下面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每层楼的日照时间表。
高层日照时间标准多少?
对于新建住宅小区,国家规定,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请注意是一个居室,不是所有的房间)冬天日照不应低于下面这个表:
1.不同的气候分区和城市规模,要满足的日照时间不一样。那么这个气候分区是怎么分的呢?就是下面这个图,不同的地区,分成了7个气候分区。大家可以从这个气候分区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在上表里查询当地冬天要满足的日照要求。
2.冬天日照最低标准,不同地区从1小时到3小时不等。以武汉为例,武汉是III类气候区,表上规定,大寒日日照不应低于2小时。换句话说,一个小区里日照最差的房子,大寒日只有一间房达到2小时日照,也就是11点到1点左右,其他时间没太阳。这样说起来,这个标准其实是偏低的,并不是大家理想的居住条件。如果选到了这样的房,冬天确实比较阴冷。
如何计算高层住宅的日照时间?
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日照有效时间表
建筑物朝向日照有效时间建筑物朝向日照有效时间
正南向9∶00~15∶00
南偏东1°~15°9∶00~15∶00南偏西1°~15°9∶00~15∶00
南偏东16°~30°9∶00~14∶30南偏西16°~30°9∶30~15∶00
南偏东31°~45°9∶00~13∶30南偏西31°~45°10∶30~15∶00
南偏东46°~60°9∶00~12∶30南偏西46°~60°11∶30~15∶00
南偏东61°~75°9∶00~11∶30南偏西61°~75°12∶30~15∶00
南偏东76°~90°9∶00~10∶30南偏西76°~90°13∶30~15∶00
注:朝向角度取整数,小数点四舍五入。
以上就是关于高层日照时间标准多少,每层楼的日照时间表介绍。高层住宅的日照时间有规定,处在不同维度的地方楼层日照时间不同。此外,日照时间究竟影响多少,除了高度以外,还有朝向、座高等因素,所以选房的时候,还要综合考虑。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买房技巧。
建筑气候区划--参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附录A,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八。
2者的作用类似,为不同地区的热工、日照、节能等提供了划分依据,便于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的设计。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划分了5个区,最初主要是为了明确那些地区应该设置暖--为暖通工程师的热工计算提供依据;建筑气候区划分了7个区,最初主要是为了制定不同区域的日照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录A.0.1)--为建筑师的日照计算提供分类标准。
关于建筑气候区划7个区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5个区的对应关系,参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表3.3.1。
随着节能设计的大力提倡和推广,新出的规范中,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划分越来越细--公建中严寒地区划为A、B2个区;居住建筑中,严寒A、B、C区,寒冷A、B区,夏热冬暖分为北区、南区,温和地区A、B两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