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使暖水种类怎么样_气候变暖会影响降水吗
1.气候转暖地球将有何变化?
2.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以后欧洲国家的气候会变冷?
3.气候变暖
4.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全球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编辑本段]
全球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
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编辑本段]
全球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编辑本段]
全球变暖的温度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有资料说,再过七年,全球气候将不可逆转的变暖。
[编辑本段]
全球升温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
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
,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对气候的影响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疾病肆虐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新冰河期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 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编辑本段]
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地球升温使地球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的一些变化本身也会抑制地球升温的趋势。
其一,地球升温使地球上的部分冰雪消融,全球液态水总量增加。而液态
巨型空中森林
水的比热高于冰雪,因温室效应而增加的热量因为地球上液态水总量增加而未使水的温度显著上升,因温室效应而增加的热量虽然使地球上的岩石、土地等温度显著上升,但由于其与地球上的液态水发生热交换,使整个地球不再显著升温,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室效应,延缓了地球上冰雪的融化。
其二,地球升温使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其光合作用比地球升温前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固定了一部分温室气体,使这部分温室气体不再阻止地球上的热量向外辐射,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室效应。
地球升温使地球上液态水总量增加,绿色植物吸收更多温室气体,反过来延缓了地球升温的趋势,有利于达到均衡。当然,随着地球升温趋势的缓解,地球上液态水增量和被吸收的主要温室气体增量越来越小,如果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地球又会升温,在地球上引起新一轮的液态水总量增加和绿色植物生长峰值,再次延缓地球升温的趋势。所以,在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情况下,上述均衡会交替地形成和打破,如此循环使地球气温较之以前发生更大的波动,而不是单调递增;而如果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或将排放的温室气体固定,可平复地球气温的波动。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计划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到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古代农民的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一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现在低2℃,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很多地区。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还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污染,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冰川病毒是在第四纪冰川时形成的,因为气候极具严寒,病毒被封冻在冰川里。现在应该还有部分在尚未融化的南北极冰川中,至于这些冰川病毒到底有多大的力量还是个未知数。
1:南极洲:冰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
2:乞力马扎罗山:“雪帽”将在15年内被摘掉。
3:北极冰盖:北极冰山和冰盖正在消融。
4:马尔代夫群岛:由于海平面上升,将在100年内变得无法居住。
5:威尼斯:海水回灌现象威胁着它的存在,据预测,将在本世纪中叶被海水完全淹没。
6:阿拉斯加:冰河萎缩,永冻土解冻。
7:大堡礁:到2050年,95%的活珊瑚礁将被杀死。
8:奥地利基茨比厄尔。
9: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两种珊瑚虫被列入“极危”类。
10:巴塔哥尼亚地区:冰河近年不断出现大面积崩塌的现象。
并且,地球气候已经进入最近1000年来最为温暖的时期.
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冰川病毒是在第四纪冰川时形成的,因为气候极具严寒,病毒被封冻在冰川里。现在应该还有部分在尚未融化的南北极冰川中,至于这些冰川病毒到底有多大的力量还是个未知数。
影响城市供水,供水不足。
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气候转暖地球将有何变化?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与之相关,首先会让人想到便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从1906—2005年的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摄氏度,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1.1—6.4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全球变暖的步伐,人类未来的生活环境将越来越严峻。?
全球变暖世界各地灾难频发?
2005年7月,印度孟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死亡一千多人,灾民达二千多万。而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世界最大的湖泊一—乍得湖,却已经因缺乏降水而干涸。?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导致了大尺度很大的空间尺度上的干旱、暴雨这种分布的失控、不均匀,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的关系。”?
对人类而言,全球变暖早已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已经在真真切切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洪灾频发,而另一些地区却持续干旱。?
秦大河:“可以看到的话,这个整个风暴的路径在南北半球都向两极来偏动,这种情况就要造成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会出现干旱,而且它风场朝北面和朝南面偏的时候,在高纬地区的降水也会增加。”?
很多国家近些年来自然灾害成倍增加,原因正是全球变暖,其中,俄罗斯由于永久冻结带融化,其北部地区的形势已极为严峻。?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已经让人们头痛不已,然而还有更可怕的,那就是飓风的肆虐,全球变暖使得海洋变暖,从而大大提高了引发更加强大风暴的机会。?
秦大河:“那么最近完成的政府间气侯变化专业委员会,这批专家得出的结论也认为在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时候,那么这种强风暴它的这个强度和频率都会增加。”?
2005年夏,丹尼斯飓风袭击美国,而后,卡特里娜飓风又袭击了佛罗里达州,使得很多人在那场灾难中丧生,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秦大河:“整个来说还是一种能量的增加,海洋能量的增加,那么它的热交换导致了气旋的强度大大增加,所以台风的强度变大了,所以破坏力就变大了,那么它与全球变暖能量的增加和能量的释放是有密切的联系的。”?
随着气候的变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原本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俄罗斯,由于冬天越来越暖和,连北极熊都改变了过冬的方式,?2006年12月莫斯科动物园一头北极熊不再冬眠。?
秦大河:“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在生态系统里面的话,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的损失。”?
珊瑚虫曾遍布全球,但由于全球变暖和其他因素,很多地方的珊瑚虫都像这样死亡了,而所有依赖珊瑚虫生存的鱼类,也都面临着威胁。事实上,同样的状况在世界各地已经相当普遍。?
全球变暖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了,它还会制造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前几年,有部美国好莱坞大片《后天》流行一时,影片用直观的画面告诉人们,全球变暖究竟会给人类留下什么样的恶果?为了避免影片中的一幕幕变成现实,现在美国人又在做出什么努力呢??
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记者站记者?杨福庆:“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之首。近年来,飓风、龙卷风、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也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切身体会到全球变暖的后果。因此,他们呼吁美国政府在降耗减排方面采取更积极行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温度的升高,两极冰盖融化和科学界越来越多关于全球变暖后果的共识。”?
杨福庆:“我想现在美国人认为他们(美国政府)在逃避,你认为政府应该在更多城市推进遏制变暖的政策吗?”?
纽约市民:“当然、当然,这事关国家安危。”?
纽约市民:“我认为减少排放是一个好主意,提高排放控制标准,甚至有些人提出的在特定时间提高特定车辆进入城市的费用那也是个好主意。”?
地球冰川融化将危及全球10亿人口的生存?
当全球气温逐步升高的时候,首当其冲遭遇生存危机的,还不是人类,而是遍布于地球两极和高海拔山地的冰川。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而冰川消融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又使海洋和陆地吸收了更多的热量,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气温升高。如此的恶性循环,让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断加重。?
2007年—2008年恰逢第四个国际极地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与之相呼应,正是要强调气候改变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后果。而事实上,在南北极,很多曾经蔚为壮观的冰川已经岌岌可危。?
冰川消融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不幸的是,除了南北极,世界各地的冰川也都有着同样的遭遇。各地冰川状况:10年内,乞力马扎罗山上将不会再有冰雪;15年内,冰河国家公园的冰川将成为历史;哥伦比亚冰川也在逐年缩小。?
秦大河:“最新的一些资料已经表明,由于这个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冰雪圈整体处于一个退化的过程当中。”?
北极冰架裂开、永冻土上的楼房倒塌等等种种现象表明,地球已经敲响了警钟。?
秦大河:“北极夏天冰层变薄比以前薄了,有的资料表明它要比上个世纪50年代?
减薄了40厘米,减薄了40%,还有一种模式到2080年北冰洋夏天就没冰了,还有这种可能性。”?
在北极,树木东倒西歪很常见,原因并不是风造成的,而是由于树木扎根在冻土带,而冻土带融化了,所以它们就变得东倒西歪。建在冻土带上的房子,由于冻土带的融化而倒塌了。?
秦大河:“这都是气侯系统变暖多年冻土退化的一种表现,因为气侯系统变暖,所以这个多年冻土里面包含的地下冰它要损失一部分,所以地面会沉陷。”?
2005年12月18日,英国媒体报道,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海洋生态学家们短短1个月就发现了4具北极熊尸体。经过详细考证和研究,他们震惊地发现: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
秦大河:“随着高纬度地区南极和北极这种变暖,那么冰冻圈大规模退缩凡是以冰冻圈?
赖以生存的各种生物的话,毫无疑问他们的生存会受到危机。这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生物多样性受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更另人担忧的是,如果再不立即遏制冰川融化的势头,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有科学家根据测算,如果格陵兰分裂并且融化,,世界上最低的国家荷兰,几乎会全部被淹,在北京周围数千万人的家园也会被淹,还有更糟的,上海周边地带,也有4千万人口,还有从印度到孟加拉国,那个区域有6000万人口。?
秦大河:“(如果)南北极的冰盖没了,海平面上升六、七十米是最少的数字,还有科学家认为会上升八、九十米。这个时候世界上沿海的城市将受到灭顶之灾。”?
科学家的预计并不是耸人听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昨天发布《全球冰雪了望》也指出,如果现在的气候变暖模式持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地球冰川覆盖的范围将下降40%以上,由此导致的洪水、海平面上升、缺乏淡水等问题将影响到全球10多亿人的生存。人类现在站在了一场空前的考验面前,何去何从,已经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驻莫斯科记者站记者?王溪:“2005年俄罗斯人经历了50年来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而2006年持续的暖冬彻底打乱了俄罗斯棕熊们冬眠的习惯,在今年的5月底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又出现了,百年罕见的高温天气,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使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对全球变暖问题格外关注。此外,俄罗斯专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俄罗斯的永冻土地带也逐渐开始解冻,而俄罗斯近一半以上的领土都处于永冻土地带上其城市建筑、各种设施,尤其是油气开采设施及其运输管道将面临极大的威胁。”?
气候变暖导致流行病肆虐?
人类现在已经意识到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给环境带来的挑战。实际上,气候变化已经在很多方面开始影响大家的生活,甚至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报告:“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1985年之后在卢旺达、赞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高海拨地区都出现过传染性疟疾。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的一次爆发杀死了10万多人。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些疾病的流行与全球变暖有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张建中:“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纬度地区?
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出现了,对当地来讲是一个新的疾病,那么这些地方因为它的温度升高?
原来本来没有相关的媒介生物的地方,比如一些蚊虫出现了,所以给当地造成了突然的一种疾病的爆发流行。”?
在世界很多城市,像肯尼亚的内罗毕和津巴布韦的哈拉雷等原来是没有蚊子的,可是现在随着天气变暖,蚊子在高纬度地区也能够很好的生存,越来越多的城市也都出现了蚊子。而且不仅仅是蚊子,很多其他令人不安的传染病携带源也扩张了它们的活动范围。?
张建中:“每当平均温度升高1度相当于我们的温度就要向高纬度地区推进大约?
400公里左右,就是比如说大家一直把血吸虫病的流行区主要划定在长江和长江以南地区,?但是现在它的北移的趋势非常明显。”?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出现了30种新病毒,它们中的很多,比如“非典”,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还有很多抗药性的结核病毒。?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曾被控制了的病毒,又卷土重来重新出现的病毒,非常棘手,比如禽流感和西尼罗河病毒。?
张建中:“程度的变化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第一个来讲即便是在原来的流行区?
因为温度增高可能造成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的周期变长,第二个就是一旦由于温度的增高使一些原来非疫区的地方变成了可以流行的区域的话,一旦引入一种新的疾病来讲对于一种没有任何免疫力抵抗力的人群来讲,它的严重程度和致死率都是比较高的。”?
一度被人类降服的疾病,如今再度卷土重来,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报。尽管全球变暖是个极其复杂的现象,但人类从工业化时代以来,无节制的排放温室气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主动调整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才有可能减缓气温上升的势头。现在,欧洲各国也采取了不少新的办法。?
中央电视台驻伦敦记者站首席记者?杨真:“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众多的工业污染给环境和空气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其首都一度以雾都闻名于世,虽然近年来众多的工业行业已经转移到了海外,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给环境和空气再度造成了新的压力。在威尔士地区的北部山区永久雪线曾经在海拔810米的地方,然而由于气候变暖这一纪录早已成为了过去,而英国国家自然基金会预计由于无雪冬季越来越多到2080年的时候山上的积雪量有可能要降低80%。”?
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出台一系列环保措施?
气候无国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专门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然而,国际上却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给全球的环境造成了“威胁”。就在6.5环境日到来之际,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对此进行了反驳。?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没有人说那些历史排放量多,人均排放量高,排放弹性系数大的那些国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反而说历史排放量少,人均排放量低,排放弹性系数小的中国构成了主要威胁,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
马凯主任列举了三组数据: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低:从1950年到2002年,50多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累计排放量的9.33%;?
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统计,中国2004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3.65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7%,为OECD国家的33%,世界平均排位第92位;?
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从1990年到2004年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长0.6%,但是中国仅仅增长0.38%。?
马凯认为,中国不但构不上“环境威胁”,相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保护全球的气候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一支重要的积极力量。?
马凯:“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了47%,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
在诸多挑战面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约定下,6月4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马凯主任解释了《国家方案》颁布的重大意义和内容。?
马凯:“一个是少排放;二是多吸收;三是再利用。”?
少排放,就要节能;多吸收,就要植树造林;再利用就是变废为宝,发展循环型经济。所以,节能减排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在2006年,全国却没能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
马凯:“要走出一条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环、可持续的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是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
半小时观察:地球是大家的?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冰雪消融、海面上涨的景观变化,它将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向我们发出挑战。我们都知道,气候无国界,如果一场全球性的环境灾难来临,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难幸免。?
这场危机考验着我们。如何应对?不仅国家要考虑,每个人也应该有行动。事实上,导致全球变暖的,不光是工厂,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消费和浪费,都在无意之中制造着温室气体,细水长流的自来水、忘了关的电灯、彻夜不停的空调,在能源琏条的另一端,它们就是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
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别无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以后欧洲国家的气候会变冷?
太阳辐射以光波进入大气层,为地球带来热量,有些辐射被吸收让地球暖化,有些则形成红外线反射回太空.大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气体,能吸收地表的红外辐射而成为地球的绝热层.它们是生命的保障,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温度将下降三十多度.影响地球气温变化的关键不是温室气体的存在,而是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当浓度增加时,地球表面的温度就随之上升,导致地球变暖.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快速升高到380ppm,而且越来越高.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2倍,它在大气中的浓度正快速增长.在上个世纪末,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大约0.6度,本世纪预计将上升1.4到5.8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就不断地出现.整个地球的气候就像一个巨大的引擎,通过海洋的洋流和大气层的风流,把赤道的热量分散到南北两极.一般说来,赤道气温上升1度,南北极的气温就会上升12度.所以,对地球变暖最敏感的是南北两极,那里的冰川和冰盖正在不停地融化.英国南极考察站前不久发表的近30年气象数据研究报告表明,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平均变暖速度的3倍.海水变暖,南极冰圈就开始融化,一旦部分融化,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北极的情况更糟.北极冰圈的厚度,从1970年开始明显减少,40年内减少了40% .格陵兰岛冰川流失的速度在最近5年中加快了一倍.据估计,如果整个格陵兰冰盖融化,全球海面将升高7米,这意味着整个佛罗里达或者孟加拉都沉入海底.如果整个南极冰盖都融化,那将更可怕,届时全球洋面将升高65米.
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摄氏度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看过《后天》吗?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温室气体
大气中由自然或人为产生的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所放射的热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 气候系统是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大气、水圈、冰雪圈、地表和生物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随时间演变的过程受到自身内部的动力学影响,以及受到外部强迫的影响,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变化,还受到人为强迫的影响,如:不断变化的大气成分和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系统是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大气、水圈、冰雪圈、地表和生物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随时间演变的过程受到自身内部的动力学影响,以及受到外部强迫的影响,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变化,还受到人为强迫的影响,如:不断变化的大气成分和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等多种,由于这些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 气候变暖
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编辑本段背景
影响地球表面气温变化的因子很多,但一般认为主要有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两大类。就自然因子而言,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都可能影响全球或区域气温变化。由于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历史序列资料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气候系统如何响应太阳输出辐射变化的认识还很初步,严格地说目 气候变暖
前还无法准确评价其对全球和中国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海洋-大气系统年代以上尺度的低频振动,如北大西洋涛动(NAO)、北极涛动(AO)、太平洋年代涛动(PDO)或ENSO的多年代振动,对全球和区域气温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对地面气温变化产生影响。城市化及城市热岛效应也可以看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局地表现形式。 最近的IPCC报告指出,过去100年特别是过去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主要是由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这一结论主要基于大量的观测事实和气候模式模拟分析。模拟研究一般采用全球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模式,考虑自然强迫因子如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以及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模拟20世纪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这些研究表明,当只考虑自然强迫时,模拟不出来20世纪的全球变暖;当只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可以基本上模拟出20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来;而当输入所有的强迫时,模拟与观测的气温变化过程吻合得最好。IPCC报告认为,影响20世纪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在近50多年的全球变暖中起到主导作用。 北极因气候变暖首次变成孤岛
多数科学家还相信,人类活动不仅引起全球平均地表气温的明显增暖,也是造成暖夜、暖日和热浪增多以及冷夜、冷日和寒潮减少的主要原因。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还造成山地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强。 但是,许多科学家也认识到,引起气候变化的因子是非常复杂的,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人口剧增因素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 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编辑本段导致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1] 气候变暖----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气候变暖-----水污染因素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气候变暖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编辑本段条件
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 气候变暖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 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编辑本段历史与预测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在1906~2005年期间明显增加,线性增加幅度趋势为0.74℃,考虑到资料的误差,增温幅度范围介于0.56℃到0.92℃之间。其中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和70年代到21世纪初是两个明显的增温阶段,最近30年的增温趋势尤其强烈。 在过去的10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也已明显升高,年平均气温增加约0.8℃,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夏季变化很小。中国1951~2004年期间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3℃,比全球同期平均增温幅度高得多,也比近100年来的平均增温趋势强得多,其中东北、华北和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北部等地区变暖更为明显。 气候变暖------冰川消融
值得说明的是,快速的城市化及其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对中国多数地面台站记录的气候变暖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国家级台站附近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占全部增温的39%以上。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保留着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很明显,仅为每10年0.05℃,比国家级地面站观测的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地面台站记录的增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和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 当然,即使消除了城市化的影响,中国最近半个世纪地面气温仍呈较明显的增暖趋势,这和迄今报道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一致的。但是,考虑城市化影响以后,不论中国还是全球陆地平均的地面增温速率,可能都要比目前报道的数值来得弱些。这一判断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人们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年代到世纪尺度的地球大气变暖现象。要了解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原因,需要有覆盖全球的足够长的观测资料序列。但是,全球陆地上的气象站多数只有不到100年的记录,难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学家采用代用资料恢复过去更长时期的地面气候要素演化过程。常用的温度代用资料包括树轮宽度和密度、历史文献记录、冰芯氧同位素、珊瑚和石笋化学成分等。 气候变暖
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北部,近100年的增暖可能是过去1000年里前所未有的。但对于我国东部冬季平均气温和全国年平均气温的重建则表明,20世纪中国气候的变暖还没有明显超出“中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中国在公元1000~1310年间表现出了与北半球“中世纪暖期”相对应的温暖阶段,在中国东部尤其明显。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小冰期”在全国平均的温度序列中也有清楚反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面气温上升显著,但截止到80年代的近现代增温并未超过“中世纪暖期”水平。 因此,当前具备的长时间古气候序列还没有表明北半球陆地以及中国现代的增暖是十分异常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火山活动以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过去1000年或更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显然,从古气候学角度看,现在还不能非常确信地认为,20世纪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
编辑本段后果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编辑本段如何应对
气候变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2001年到2005年的气候变化及一些气候灾害事件,迫使人类更广更深地关注气候变暖事件及其负面影响,更加认识到人类应共同行动,认真应对全球变暖的迫切性。 自从1979年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气候以来,世界各国政府日益高度重视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的问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点、国际政治活动的热点和国际减灾应急管理的焦点。随着联合国大会1988年通过保护气候决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4年生效,1997年出台的关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生效,国际社会逐步开展保护地球气候的实际行动。 另外,还专门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它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共同组建的,其主要职责是从科学、影响和经济学的角度评估目前所了解的气候变化情况,以及评估气候变化的各项方案,并根据要求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提供咨询。 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例如:关于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观测和机理研究非常不足,我们还远远没有弄清楚。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共同家园,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不分国界。充分关注气候变化、全面观测气候变化、科学认识气候变化、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共同减缓气候变化,是整个人类的义务和责任。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二是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四是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等;五是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
是.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下:
1、气温升高。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全球地表温度也在上升。过去十年,即2011-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温暖的十年。自1980年代以来,每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温暖。几乎所有的陆地地区都正在经历更多炎热的天气和热浪。
温度升高会引发更多的高温病,让户外工作更加困难。天气越热时,野火更容易烧起来并更快地蔓延。北极地区气温变暖的速度至少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2、风暴肆虐。在许多区域,毁灭性风暴的破坏力变得更大,发生次数更频繁。随着温度的上升,更多的水分蒸发,加剧了极端的降雨和洪涝,引发更多的毁灭性风暴。热带风暴的发生频率和范围也受到了海洋变暖的影响。
气旋、飓风和台风经常形成于海洋中温暖水域的表面。这样的风暴经常会摧毁房屋和社区,造成人员死亡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干旱加剧。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水资源的可获得性,让更多地区的水资源变得稀缺。全球变暖加剧了已缺水地区的缺水状况,还会增加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的风险。农业干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而生态干旱将增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干旱也会引发毁灭性的沙尘暴,沙尘暴可以将数十亿吨沙子带到各大洲。沙漠正在扩大,不断减少种植粮食的土地。现在许多人经常面临着无法获得足够水资源的威胁。
4、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吸收了全球变暖的大部分热量。在过去的20年里,无论深浅,整个海洋的变暖速度都在加剧。随着海洋变暖,它的体积也在增加,因为水会随着变暖而膨胀。冰盖融化也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和岛屿社区。
此外,海洋不断吸收二氧化碳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但是,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使海洋变得更加酸化,从而危及海洋生物和珊瑚礁。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
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
- 上一篇:新疆昌吉天气温度_新疆昌吉天气查询
- 下一篇:桂林十五天天气预报_桂林近十五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