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天气预报30天气预报_桂平天气
1.神秘的中国奇泉是怎么回事?
2.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位于哪里
3.气候原因
4.5月20龙晒衣的习俗?
5.海丰丽江的历史
6.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突发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概要
7.关于桂平西山镇城西小学五年级军训作文400字
8.都有哪些奇奇怪怪的泉?
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以及韩江水系,其次为粤东的榕江、练江、螺河、黄岗河以及粤西的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
1、西江
西江,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全长2214千米,集水面积约353120平方千米。西江源远流长,干流各段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名称。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区称黔江,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
2、东江
东江,古称湟水、循江、龙川江等,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源河为三桐河。向西南流经广东省龙川县、东源县、源城区、惠城区、博罗县至东莞市石龙镇进入珠江三角洲,于增城市禺东联围东南汇入狮子洋。
3、北江
北江,古称溱水 ,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主流流经广东省南雄县、始兴县、韶关市、英德市、清远市至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西江相通后汇入珠江三角洲,于广州市番禺区黄阁镇小虎山岛淹尾出珠江口。
4、韩江
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韩江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3省22市县,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韩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梅江为主流,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上峰,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广东省的五华、兴宁、梅县、梅州和大埔等市、县,在三河坝与汀江汇合。
5、榕江
南海水系河流,发源于陆河县凤凰山,汕尾市(陆河县)、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榕城区、揭东区)汕头市(潮阳区),于汕头市牛田洋入海。流域面积4408平方公里,河长175公里,平均年径流量31.1亿立方米。 为广东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韩江。
百度百科-西江
百度百科-东江
百度百科-北江
百度百科-韩江
百度百科-榕江
神秘的中国奇泉是怎么回事?
这个我知道!去年的时候和朋友打算去广西旅游的时候,收集了广西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广西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1、遇龙河
简介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约43.5公里,人称“小漓江”,不是漓江胜似漓江。
天晴时,河水清澈如镜,雨天时,雨雾笼罩山峰,随手都能拍出山水画般的照片。
4-10月是游玩遇龙河漂流的最佳时间,丰水期且气候适宜;推荐在遇龙河上半段漂流。
电话
0773-8883118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中巴:在阳朔汽车站乘至金宝的中巴车,在金龙桥下车即可看到码头;
班车:在阳朔汽车站乘至桂林的班车,中途在白沙镇下车,在白沙镇转乘三轮车到遇龙桥。
门票
免费
tips:
*漂流价格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开放时间
08:00-17:00;停止入场时间: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090乡道
2、涠洲岛
简介
中国最大的死火山岛,岛上岩奇洞深,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景观丰富,有滴水丹屏、鳄鱼山火山公园,五彩滩等,观赏太阳斜照在斜阳岛的全景的最佳地点。
另有位于盛堂村的法国天主教堂、三婆庙及圣母庙等人文景观,印证了中西合璧的历史足迹。
岛上现还建有各种设施,是海岛探幽、海上垂钓、浴海拾贝、潜水探奇的极好去处。
环岛骑行是游览岛屿的一大特色,租上一辆自行车慢悠悠的欣赏各处风景,非常惬意。
电话
0779-6016278
用时参考
1天以上
交通
在北海市内乘3路公交车到北海国际客运码头,再乘快船或慢船前往。
门票
门票:成人98人民币/儿童/老人49人民币 (01月0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免票:1、儿童: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
2、记者:持国家新闻出版署签发的记者证;
3、带团导游:持导游证及出团单;
4、老人:65周岁(含)以上,凭本人原件;
5、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参战退役军人、“三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6、本岛居民。
tips:
* 儿童/老人票适用人群:60周岁(含)至65周岁(不含)的老人,6周岁(不含)至14周岁(含)或身高1.2米(不含)至1.4米(含)的儿童。
*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开放时间
08:00-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8:00 (5月1日-10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30 (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涠洲岛西角村水库
3、阳朔西街
简介
历经1400多年的西街,是阳朔最古老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西街由觅食、逛街、泡吧等多个词汇集结而成,正因如此丰富多彩,成了阳朔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不足1km 的街道由石板砌成,呈弯曲的S形,两旁房屋古朴典雅,桂北明清时期风格,小青瓦、坡屋面、墙、吊阳台。
街上摆满了各种旅游纪念品,两旁的商铺都是中西合璧的,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对照,服务员能用流利外语为游客服务。
来西街,久负盛名当属阳朔第一名菜的啤酒鱼不可不尝,这里还有很多酒吧,夜幕降临,比白昼更加热闹。
电话
0773-8811989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从阳朔汽车站步行约5-10分钟即可到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城中路西街
4、漓江
简介
漓江是喀斯特地形典型地段,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新版人民币20元背面图案,正是漓江山水的一段。
漓江在不同天气下风味多姿,晴天青峰倒影,阴天漫山云雾,雨天烟雨如梦。
游漓江的主要方式有坐船、竹筏及徒步,坐船分精华游、阳朔水上游、市区水上游。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门票
船票:磨盘山—阳朔215人民币/竹江—阳朔36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免票:6周岁(含)及以下儿童
tips:
1.景区免费开放,游船需单独购买船票;
2.票价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详情以景区实际为准。
开放时间
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磨盘山漓江景区
5、鳄鱼山火山公园
简介
位于涠洲岛南湾西侧鳄鱼岭,距镇中心约4公里,在这里可看到最完整的火山活动遗迹。
景区内有鳄鱼山灯塔、火山口遗址、龙宫探奇、藏龟洞、海蚀拱桥、月亮湾、珊瑚沉积岩、月亮广场等。
还有火山弹冲击坑、古树化石、水帘洞、海蚀柱、海蚀墩等地质奇观,站在这里,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园内还有岛上的标志性建筑——灯塔,是渔民们的守护灯,登上塔顶的瞭望台,眺望蔚蓝无垠的海岸。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门票
免费
tips:
鳄鱼山火山公园包含在涠洲岛景区内,无需单独购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开放时间
08:00-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8:00 (6月1日-8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3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半岛东南面36海里处
6、北海银滩
简介
北海必游之地,滩面宽阔,沙质细柔洁白,被称为中国第一滩。
海水退潮快,涨潮慢,游泳安全系数很高,每年约有9个多月可下水。
在潮水刚退去的海滩漫步,甚至脚印也不会留下,只有细腻的白砂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电话
0779-3884839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乘坐17/20/102/106/21路公交车至银滩公交站,步行约504米即可到达
门票
免费
tips:
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
07:30-21:00(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银滩四号路
7、十里画廊
简介
阳朔十里画廊位于阳朔月亮山,因沿路风景秀丽,如诗如画,被称为阳朔十里画廊。
欣赏十里画廊的最好方式是自行车,一路设置了许多观景台和休息亭供游客休息。
初春时,这儿还是看油菜花的最佳胜地。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把骑车游十里画廊与遇龙河漂流结合,先漂流到工农桥,再骑行回去。
电话
0773-68961
用时参考
1天
门票
免费
tips:
*沿途各景点需另付门票,实际以景区当日公示为准。
开放时间
09: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抗战路219号
8、龙脊梯田
简介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一个规模极为宏大的梯田群,分为金坑梯田、平安壮族梯田、龙脊古壮寨梯田三部分。
来龙脊梯田,多以徒步看景拍照为主,甚至许多摄影发烧友就是冲着日出而来。还可尝尝当地的农家菜,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梯田中散落着瑶族、壮族人的寨子,每年红瑶族的“晒衣节”,届时家家户户都会将花衣花裙拿出来晾晒,绚丽夺目。
电话
0773-7583188;0773-7583088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客车
梯田共有平安村、龙脊村、大寨三个入口,从桂林市区都有车到达每个入口,游客可自行选择。如果返回市区,建议在15:00之前离开景区。
门票
成人票:80人民币;团体票(20人以上的团体):75人民币;景区专线车:40人民币;黄洛瑶寨歌舞:80人民币;金坑观光索道:双程100人民币/单程55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半票: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或身高1.2米以上的未成年人;18周岁(含18周岁)或身高1.2米以上的未成年人
免票:6周岁以下(含6周岁)或身高1.2米以下儿童(含1.2米),在监护人带领下可免票进入景区;现役军人(配保障卡),革命伤残军人,烈属,(含)以上残疾人,凭有效证件;70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
tips: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景区当日实际公示为准。
开放时间
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
9、北海老街
简介
北海老街始建于1883年,是一条有近二百年历史的老街,街道两旁是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
沿街分布着英、法、德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
如今这里变成了一条商业街,街上有药堂、酒肆、茶坊等,也可以吃到香辣花螺、虾饼、猪脚粉等当地美食。
电话
0779-2088260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乘坐2/25路公交车至北海老街公交站,步行约291米即可到达
门票
免费
tips:
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
全天(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珠海路北海老城内
10、德天跨国瀑布
简介
德天跨国瀑布横跨中国、越南两个国家,是、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
瀑布气势磅礴、巍峨壮观,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神奇而美妙。
70米高落差飞泻而下,一波三折,形成瀑布,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电话
0771-3690199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凤岭客运站乘坐德天跨国瀑布旅游专线直通车
门票
日场门票+园内交通:成人票115人民币/儿童/学生/老年票75人民币;门票+园内交通:单人票198人民币/双人票386人民币/三人票540人民币/本地票240人民币;日通票+园内交通:298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免票:1、《军官证》、《士官证》、《士兵证》、《文职干部证》、《武警》、《军官退休证》持本人有效证件;
2、残联发放的一级、二级《残疾证》、《军残证》持本人和残疾证;
3、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6周岁(含6周岁)以下儿童持本人或户口本;
4、记者持本人记者证(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并通过年检)。
tips:
*儿童/学生/老年票:60-64周岁广西户籍老人、60-69周岁非广西户籍老人、身高1.2米-1.5米(含1.5米)、6周岁-18周岁儿童
*景区暂不营业,具体开园通知请关注景区官方公告。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开放时间
07:30-18:30(日场),19:15-22:00();停止入场时间:17:00,19:2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位于哪里
神奇莫测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无数奇观盛景,奇怪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规律的,只是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等到研究出来之后,也许就不奇怪了。
在河北省涞水县(有称易县)境内的野三坡风景区,据称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的山泉会喷出大量的鲜鱼。每尾鱼约重六七两,黑脊白肚,肉味鲜美,鱼骨坚硬,当地人称之为“石口鱼”。
据专家观察,这种“石口鱼”是一种多鳞产颔鱼,但这种鱼平时究竟生活在哪里?为何在谷雨时节才喷吐出来?是来自地层深处的暗潭中吗?至今还是个谜。
在江西武宁县宋溪乡山口村,有一个泉水洞,高4.5米,宽2米,弯着腰人可以进去10多米,然后渐小。这个泉洞四季流水不止,有趣的是,泉里平时见不到一条鱼,可是到了五六月间就有成群的鱼涌出。鱼群每次出洞后,结伴嬉戏两三个小时,游一段路程就不往下游去了,然后它们掉头逆水而上,重返回洞中。
湖南省慈利县伏龙山腰,有眼奇怪的山泉——感声泉,它隐没在一个石灰岩洞中。每到雨季,尽管四周山水如注,这口泉却滴水不出。而当雷声轰鸣时,清澈的泉水便哗哗外流;雷声一息,又滴水不流。夏旱季节,伏龙山上干得冒火,方圆数里之内河干地裂,而这口山泉附近却冷风习习。只要有人在洞口叫喊一声,便有清澈的泉水奔涌而出。有几人如果在泉边小憩,无意中爽朗地大笑,泉水在突然间就能溢流。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学大寨运动中,曾经有人试图从叫泉开挖一条“长流水”以灌溉山拗农田,但是,那山泉仍然是不叫不流,无声不淌。工程进行了十来天,不得不停工。估计这口泉所处地形一定是天然的感声构造。
安徽省寿县也有这么一眼怪泉,人站在泉边对泉喊叫,立刻便有泉水涌出。大喊泉水大涌,小喊泉水细涌,不喊则不涌。
据1987年5月8日《农民日报》报道,在四川省松潘县境内的雪宝顶东南悬崖上,突兀着一块苍绿的巨石,会随人的呼叫涌出清流,被藏胞们视为圣地。“雪宝顶”距县城25千米,是藏族佛教信徒朝佛举行转山会的地方。每当朝佛的信徒来到突兀的巨石下,叩头长作拱毕,老喇嘛便带领信徒们齐声呼叫:“东巴雪洛(藏族的智慧之神)——丑耸(赐水)。”喊声过后,巨石濡湿滴水珠成串而下。在阵阵“丑耸”的呼唤声中,越来越大的水流从巨石上奔腾而下,抛掷出根根银柱,悬挂起幅幅水帘,从几十丈的高处直撞崖底,似雪崩腾起白蒙蒙的烟雾,甚为壮观!最大时瀑水可达水桶般粗。人们停止呼唤,瀑水也渐渐隐去,这确是名副其实的喊瀑。
在云贵高原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近发现了一眼神奇的太阳泉。这股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间流出,被储在青石的泉池里。但是,你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叮咚泉流。太阳泉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一年四季长流不断的泉水,也不是间歇泉,它泉涌的时间是由太阳光决定的。
天气晴朗的早晨,当太阳光照到泉口石缝,清澈的泉水就缓缓流出,持续40分钟左右,水量约2吨。如果天气到中午或下午才放晴,泉水同样在太阳光照射到泉口时流出。倘若整天没有阳光,这个泉也没有一滴水流淌出来。专家考察发现,太阳泉的水质不同,其比重比一般的水要大3%左右。据介绍,这种神奇的太阳泉现象,在别的地方尚未见报道,其科学奥秘何在,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广东省湛江市有一口地震观测井,叫罗屋井。该井水位变化还可以反映鱼汛,渔民能从水位记录线上看出次日可捕到什么鱼,量有多大。这可真是让人费尽思量。
四川宁县也有一眼井,井内有两道水脉,味道一淡一酸。若是堵住其中一脉,另一脉也就不会出水了,放开以后,两脉都又开始涌水,这是什么道理,人们还弄不清楚。而江西于都县镇有一井,逢单日水酸,逢双日水甜,一年四季如此。
安徽省安庆市郊有一泉,当人们抢着汲水时,泉水就断流;而当人们相互礼让按顺序汲水时,泉水即涌流甚欢。为此人们叫它礼让泉。
1987年6月,在海南岛万宁县尖岭山发现了5眼神奇温泉。这5眼温泉分布呈弯月形,泉与泉之间的距离远的约10米,近的仅几米。但泉水温度高的达80℃,低的只有40℃左右。温泉的泉水均清澈透底,稍带硫磺气味,能提神醒脑,消炎解毒,可治疗多种皮肤病。
从前曾发现能预报天气的岩石——气象预报石。近来,人们也发现了可预报天气的温泉——预报气象泉。这座泉叫仙人塘,位于中国云南西部。此泉在大雨前2~3个小时,原本清澈的泉水会变成米汤样的乳白色溶液,大雨后2~3个小时又变清。另一眼温泉叫巴腊掌2号泉,在下雨前,水温下降。例如,1985年5月5日上午9时,有几位科学工作者在现场测试,雨前水温为30℃,但雨后温度上升为37℃。为什么雨水能使泉水温度上升?雨水一般都是较冰的,因它是来自温度较低的空中,但雨水下来后,泉水温度反而升高(按理应降温),其原理是什么?还有待专家们去揭秘。但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泉眼周围地质(比如有生石灰岩)有关,雨水和潮气会使生石灰产生化学反应而生热,水质变浊,温度升高,沉淀后,水又变清。
云南西畴县有一口井叫疯龙潭,当洪水来临时,井水变浑、起泡,并有隆隆的吼叫声。
在贵州剑河县一个山谷中,有3个天然湖泊,叫媳妇塘、姑娘塘和狗塘,当地群众根据媳妇塘和姑娘塘水的清浊,可判断是否要下雪或有冰冻。每当要下雪时,媳妇塘里的水变浑浊,而姑娘塘里的水则是清澈的。但当有冰冻时,姑娘塘的水变得浑浊不清,而媳妇塘则是清澈透明。
江苏东海县石梁河乡贾庄村,村民杨明吉家17年打了一口深6米的泉水井,多年来这口井能准确的预报雨情。
该井正常水位1.3~l.5米,水清且甜。遇有干旱,附近水井的水位会下降,但这口泉水井的水量不减。然而,每当天气变阴要下雨之前,这口井的水位会突然下降40厘米左右,而且井水变浊,预示着天要下雨。不过这现象其实还较普遍。
新疆腾格里沙漠有一处鸣泉。此泉每当地震前夕便发出声似短笛的鸣叫声。在吉林白山的白头山上,有一股可以作药用的清泉,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将这气泡滚滚的泉水加上白糖,就像喝汽水那样清凉可口。据介绍,这股泉水的主要成分是游离二氧化碳、重碳酸根、镁、钙、钠等,对胃炎、消化不良、便秘、风湿性心肌炎、高血压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据1994年10月13日《新晚报》报道:辽宁省康平县郝官屯乡顾家屯村有一眼水井,据说该井水能医治心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传说这眼井是清朝皇帝路过此地时打的,原名孤家井,因而该村取谐音顾家屯。该井常年水温保持在5℃以上。该乡经委主任刘才说,经常用此水的人没有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并且对妇产后无乳现象有明显治疗效果。井中还有一奇观,就是在深井内生长的30余条泥鳅生活常态全部仰游,令目击者惊叹不已。目前,有关部门对该井水进行监测化验,发现水中含有高浓度碘和偏硅酸,这些物质有软化心脑血管的作用。但为啥该水能防癌、催乳,至今仍是个谜,至于“泥鳅仰游”的自然奇观更是谜中之谜,有待科学专家们去进一步破解。
湖南省新宁县烟村乡岩顶村里,有一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深水潭。潭边有个直径约80厘米的石洞,不管是天干地旱,还是阴雨连绵,每天早晨7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准时涌出3次泉水,从未间断,被当地群众称为“报时泉”。“报时泉”每次出水不仅有一定规律而且十分有趣。出水之前,洞内一阵阵狂风呼啸着旋转而出,洞口升起一股烟雾,尔后,浑浊的泉水便从洞中涌出……几小时之后,泉水又带着呼啸声退进洞内,一切又恢复平静。为什么“报时泉”每天3次准时涌出泉水,目前人们还不能解释。
据《新晚报》19年7月10日第10版报道: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甘家子满族镇的一个山谷里,一眼由于矿物质丰富而带有乳白色的矿泉被当地居民称为“奶泉”。长期饮用此水,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功能。由于此泉眼远离农作物和工矿区,所以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当地74岁的农民李少先介绍说,自从他饮用了奶泉的水,身上的老年斑不见了,几十年的关节炎也基本痊愈了。他们同村的人也都喝奶泉的水。有的群众还介绍说,坚持每天饮用此泉水,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从“奶泉”的成分看,主要是内含稀有元素,因为多数矿泉水中都含有元素碘、钾、钠、镁、锌、钴、硒和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黑龙江德都县的五大连池矿泉水、黑龙江五常市红旗林场凤凰山泉水也都具有很好的医疗和保健功能,值得广为利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山南麓有宽度、深度各两尺多的乳白泉,它常年不枯也不涨,每天早晚9点左右,流出的泉水如鲜乳莹白夺目,随后又逐渐清澈透明。用这种泉水浇灌的西山茶被奉为佳品,用此泉酿造的酒,被誉为“广西茅台”。这种泉水含有丰富的天然氧,是我国最好的软水。
河南省雅县城南有一条地下流泉,该泉水清冽甘美,并带有槐花香味,醒郁醇厚,人称槐花水。早在北宋年间就被用来酿酒,被品酒家称为天然琼液。
据《江南晚报》报道,安徽省庐江县顺港乡大宛冲和小宛冲的两村之间,傍于火山下,有一泉名叫笑山泉。此泉有50~60平方米见方,2米左右深。它的四周长满了绿色灌木和花草,风景宜人。泉水常年不涸,清澈见底。泉水四周每天早晨笼罩着雾气,人若在其旁,会有飘然欲仙之感。最令人拍案称奇的是,这口泉的泉底有5~6个泉眼,平时出水时肉眼看不见,但若人到泉边哈哈一笑,泉眼即刻汩汩向上直冒泉水。笑得越响,泉水就越冒得欢,并且百试即验,故而笑山泉也由此得名。笑山泉里有寸许长的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活泼可爱。人们将它捉来制成“西香鱼”,吃来鲜美可口。笑山泉清冽甘甜,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水。但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至今笑山泉仍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重庆晚报》曾有报道,说奉节县有一泉好奇特,雷电起时,伴声而喷。科学探测为间歇喷泉。报道说:迷惑人心几十年的奉节“水怪”,已于近日被科技人员探明,“水怪”并非“蚊龙”,乃一雷鸣喷泉。通过科学测试、解释,老百姓终于见怪不怪了。
雷鸣喷泉位于奉节县红土乡鸡鸣村周治平家的堂屋中心,喷泉口直径约50厘米,泉深不见底。从70年代中期开始,每逢电闪雷鸣,便从泉口喷出约1米高的水柱。泉水喷出时,还伴随着古怪的声音。老百姓惊骇异常,以为是天庭发怒,特派“蚊龙”作怪。于是每逢下雨、电闪、雷鸣时,老百姓便纷纷用五谷盐茶,跪拜、祷告老天爷,以保平安。更有甚者,如一些巫师、道士以此妖言惑众,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虽然多次派人制止,解释、教育大家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但始终无法说服当地百姓。红土乡曾3次请来成都有关地质勘探人员进行探测。现终于查明,原来该地下有一股间歇性泉水,并有一处天然磁场,所以每逢电闪雷鸣时,由于磁场的作用、雷声的振动,泉水就会自然喷发而出,形成了雷鸣喷泉,并非“蚊龙”作怪。类似雷鸣喷泉,国内还有按季节喷发的泉,如中国山东济南市的趵突泉、虎头泉等。由于地下压力减小,这些现在已不是常年喷发,而是随季节而变,夏秋喷发,冬季间歇。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过间歇泉。
譬如在西藏冈底斯山打加冰峰脚下,也有一个间歇喷泉。它在喷发之前,泉口水柱一起一落,经过数次重复后,突然一声巨响,一个直径达2米的白色水柱射入天空,高达100多米。水柱热气腾腾,入空化成一阵热雨。喷一段时间,水柱便又缩回泉口,一切恢复平静。
任何江河湖海,只要地处寒温带一定纬度以北,在冬天就会结冰,而夏天化为清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常识。然而,人世间还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怪现象——泉水伏天结冰,外面越热,泉水结冰越厚。据《汕头特区晚报》报道:湖北省五峰县玉屏峰下的白溢寨海拔1700米处,有一个天然冰泉。该冰泉完全裸露于地表,每年夏天进伏后,冰穴之水开始结冰,天气越热,冰层越厚,“冰穴”最低温度可达-20℃,而此“冰穴”仅高出2米左右的穴口四周,却依然青枝绿叶。
冰穴之水四季澄亮,附近村民用生水泡菜不臭不腐。饮用此泉水及其邻近水源的白坪、湖坪两村村民人均寿命70.1岁,其中60~80岁的有69人,90岁以上的20人,100岁以上的2人。90岁以上高龄还健在的有21人。
另据《南方日报》报导,1994年3月四川省旅游局和长江三峡旅游线规划组的专家、教授,在万县市巫峡县红池坝考察时,新发现了世界奇观——夏冰洞。夏冰洞坐落在红池坝草场东一座大山顶的垭口。据当地人介绍,只要红池坝气温在15℃以下,无论冬夏,洞内均不结冰,但坝上气温超过15℃,气温越高结冰就越多;气温下降,洞内的冰则开始慢慢融化。
这一有悖自然常规的奇观原因何在?专家教授认为,这可能与洞穴岩层中藏有超量的二氧化碳有关。与此相类,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有一个夏冷冬热的怪地方。这是一条长15千米的“地温异常带”。炎夏,只要在“地温异常带”的裂隙口6~7米远处站上一两分钟,就会感到寒气透骨。入秋后,地温又节节上升,至隆冬寒风刺骨时,那里却热气腾腾,地上绿草如茵。目前这个“地温异常带”之谜尚未揭开。
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有一个叫“冰冰背”的地方,太行山花盛开时,恰在六月炎暑。十冬腊月,唯独冰冰背没有积雪,而且热气如蒸。
真可谓无奇不有,四川省广元县龙门山上的陈家乡,有一股只要受以震动就蜷缩起水流的含羞泉,当地群众称它为“缩水泉”。在泉边,只要你把一块小石头往泉水里一扔,泉水受到回声与波震的影响,就缓慢地缩回去,水面降低,就像一位见了生人就脸红的姑娘一样,羞答答地躲了起来。再过一会儿,泉水便又自动由细变粗地涌出来。
还有一眼水火泉,台湾省台南县关子岭有一眼水火同源的水火泉,称为关子岭温泉。只要划一根火柴伸到水面上就能让水燃烧起来。原来这里的泉水中有天然气混含和水一起涌出,所以可以在水面上点火。
贵州省安平县城西有一个怪异的珍珠泉。当人们来到泉边大声喧哗或鼓掌时,泉水就进出大量的气泡往上窜,形如串串珍珠,声音停止后,气泡就随之消失。贵州平坝也有个“珍珠泉”,游人对泉水鼓掌,泉水就冒出气泡。在左边鼓掌,左边的泉水冒泡;在右边鼓掌,右边亦然,好似在欢迎客人,因而也叫“喜客泉。”据地质学家解释,这是由“声震”造成的现象,与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关。
这么多神奇的泉,对人类来说对于它们的许多成因来说至今仍是个谜?
气候原因
属于:广西梧州市万秀区
梧州中山纪念堂
梧州龙母庙
梧州中山公园
梧州龙母庙
梧州骑楼城
万秀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
万秀区位于梧州市区东部,东邻广东省封开县、北接蝶山区夏郢镇和苍梧县六堡、梨埠镇,西、南临桂江、西江,与蝶山区隔江相望。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400公里;东近香港、澳门436公里和384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10°18’-111°40’,北纬22°37’-24°18’,总面积406.92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万秀区域即为梧州城廓,是历代郡、州、府、道、县治所在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万秀区域成为云、贵、川、湘、桂与粤、港、澳等地“士商萃集之地”、“百货出入之枢”的咽喉要道、水上门户和商业中心。孙中山率师北伐时曾3次驻节该地。1925年,中国***在该区先后建立梧州支部、梧州地委、广西地委、广西临时省委等,领导广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周恩来曾亲临城区指导革命工作。解放后,梧州市委、市人民、市人大、市政协、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武装部等机关、部队长期驻在辖区内。
经济发展
该区是梧州市内外贸易主要集中区域,各种门类的商店遍布大街小巷,饮食、服务业兴旺发达,酒楼宾馆众多,不少菜肴享誉国内外。文物胜迹有广西地委和特委旧址、中山纪念堂、桂江春泛、白云山、龙母庙等。50多年来,万秀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万秀区人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的总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1年,工业总产值3.3亿元,是1959年89万元的370.78倍;财政收入6905万元,是区设立财政体制当年(1988年)716.7万元的9.63倍。2002年,万秀区工业生产总值3.6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工业增加值0.77亿元),财政收入6082万元.
建置沿革
万秀区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即为梧州城廓,是历代郡、州、府、道、县治所在地。1950年6月,市人民在该区设立城东、城南、城北和城中4个镇。1951年11月,设立河道办事处。1953年5月,撤镇设立第一、第二区和水上区人民。1955年8月,撤销城区,改设城中、城北、和平、大河、抚河(桂江)、下关、红楼、石鼓、南堤9个办事处。1958年9月,撤销办事处,建立城南、城北和水上3个区公所。1960年4月,又分别改称为白云、万寿和鸳江3个人民公社。1961年10月,万寿人民公社分为万寿、百花2个人民公社。11月,成立万寿、百花区公所,实行政社合一。同月,白云人民公社分为白云、石鼓2个人民公社。12月,成立白云、石鼓区公所、1962年8月,万寿、百花合并为万寿人民公社(区)。白云、石鼓合并为白云人民公社(区)。1968年9月,撤销区公所,改万寿人民公社为红星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白云人民公社为东方红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鸳江人民公社为东风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年2月,撤销红星、东方红和东风3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万秀、白云和鸳江3个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8月,撤销革委会,成立万秀、白云、鸳江3个区人民。年9月,撤销鸳江区,并入白云区。1990年8月,撤销白云区,并入万秀区。至此,万秀区管辖范围包括桂江东面、西江北面的全部城区。1992年,万秀区划分为城北、城中、城东、城南街道办事处4个,辖居民委员会61个.2002年8月26日,实行城区社区管理体制,成立中山、大东、云盖、石鼓、贺院、云龙、塘源、五坊、南中、阜民、冰泉、平东、平西、民主、四坊、东正、北山、桂北、百花、钱鉴、白云、华机、桂江等23个社区居委会,撤销原61个街道居委会.同年,全区人口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6‰.当地人主要操粤语方言。2003年2月(院批复时间为1月),调整梧州市市辖区划,万秀区增辖苍梧县旺甫镇和郊区城东镇2镇,划出塘源社区归蝶山区管辖。全区总面积406.92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02平方公里。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4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2个,全区总户数46134户,总人口15.42万人。
自然环境
万秀区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而多雨,冬短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日照时数1823.5小时。灾害性天气主要是雷雨大风,多出现在4-9月。万秀区坐落在桂、浔、西三江河岸,背山临水。城区建筑分布在河漫滩、河漫滩阶地、超河漫滩一级阶地、超河漫滩二级阶地和丘陵地上。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在河漫滩阶地上,城区工业区处超河漫滩一级阶地。
万秀区东北部的白云山,是市区内最高峰,海拔367米。流经城区的河流有桂江、浔江与西江。桂江北自苍梧县入境,流经城区境域18公里,在三角嘴与浔江汇合而称西江,流经城区境域13公里,东流入广东封开县。主汛期在每年的6-8月.据载最高水位为27.07米(1915年7月10日),最低水位1.90米(1902年4月1日).汛期最早是1906年4月23日,洪峰21.64米,最迟为1907年10月10日,水位16.01米.
工业发展
万秀区工业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盛产陶瓷.宋元两代,出现个体缝纫店和铸铁、铸铜手工业作坊,今钱鉴便是北宋时期梧州元丰(1071-1085年)铸钱作坊之地。明清期间,纺织、印染、鞋帽、皮革及皮革制品等行业已十分流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辖区桂江东岸开设有福安、天和等造船、修船企业。其时,城区蛇酒、酱油、腊味、冰泉豆浆、霉豆腐渣等特色食品颇具风味。民国4年(1915年),商人余瑞初等成立电力公司,设厂于桂林路龙母庙左侧山拗处。
解放后,50年代初,万秀区工业主要是街道工业,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组织街道失业人员成立生产加工组,开展生产自救,生产一些日用品及一些小型的农具。1953年后,街道工业经过工商改造和走合作化的变革,逐步实现了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转变。1958年,在开展全民办工业的群众运动中,自筹资金7000元办起街道工业厂15家,有职工541人,坚持“六主”(以本身积累为主、以现有条件为主、以综合利用为主、以现有技术为主、以自制设备为主、以小型为主)“四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农业服务、为人民生活需要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方针发展生产。1959年,工业总产值89万元,到1965年,城区有工厂企业36家,职工1790人。工业总产值711万元。包括金属品制造、建材、纺织、缝纫、木材、文教用品、化学、玻璃、食品等工业9大类600多种产品。
10年8月,城区有30家工厂划给市管理,只剩下街道自办生产组,当年工业总产值135万元,不及1969年的1/6。11年以后,城区重新开办工厂企业,街道工业逐步恢复生机。16年,城区工业生产总值808万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区经济工作发展迅速.1992年,工业总产值l.002亿元,名列广西各城区第二名。1993年,工业总产值2.004亿元,财政收入3320万元,区属企业实现税利1513万元.城区工业总产值净增1亿元,占全市当年净增的10%。至2001年,城区工业发展初具规模,有工业企业98家(其中规模以上6家,规模以下92家),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36亿元,比18年增加35.90倍。门类有机械、电器、食品、铸造、化工、印刷等。开发有五里冲工业区、钱鉴工业小区、旺步工业区、鲤鱼冲工业区和东出口工业走廊。主要产品有汽车发电机、食品、保健品、厨具、锅炉、保险柜、弹簧、复合肥、家具、减肥皂、洗发露等多种系列产品。2002年,工业生产总值3.64亿元。
辖区内坐落的重点企业:造船企业有广西桂江造船厂和梧州华南船舶机械厂,食品企业有全国第一家梧州蛋白肠衣厂和全国最大的豆浆晶生产企业梧州市冰泉食品工业公司,建材业有梧州市五一塑料厂等大中型企业。
对外贸易
三国时期,辖区内便有对外贸易,主要进出口商品是金银翡翠、奇物异果。唐宋以后,陶瓷、食盐、谷米、布匹、生丝和茶叶为主要出口商品。清光绪二十三年(18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辖区域成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商品贸易集散地。其时,出口大宗商品主要有谷米、柴炭、桐油、生丝、中药材、牲口等农副土特产品;进口商品主要有棉纱、布匹、五金机电产品。火柴、西药、煤油和染料等。自清光绪三十年至民国17年(1905-1928年),梧州海关最低年收入白银32万两,最高74万两.其出口总值占广西的80%。广西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梧州。随后,受日本军队入侵和国民党发动内战影响,城区贸易市场一度窒息,至1949年,出口商行仅剩百余家。
解放后,城区境内对外贸易日益兴旺,先后成立11家专业进出口公司和2家对外运输公司,经营进出口的主要商品有400多个品种,2000多个商品,与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从1950-2001年的52年间,出口总值占同期广西出口创汇总额近1/4。.
城区经营对外贸易始于1993年,当年利用外资38.75万美元.1995年,出口贸易额660.23万美元。对外贸易方式由过去传统的自营出口,逐步发展到兼有自营、联营、代理出口、补偿贸易、来料加工、租赁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主要出口商品有食品、中成药、有色金属、宝石、玩具、服装、工艺、家具、松香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区推出发展经济各项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房地产开发、内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加工和投资保护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1993年以来,国内外投资者来城区投资开办企业1000多家,其中成功引进了国际知名品牌跨国企业、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餐厅梧州第一分店”和宝怡化建、环球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至2001年,城区个体企业有4172户,从业人员5230人;私营企业200多户,从业人员400多人。1993-2001年,累计出口贸易总额3140.54万美元,累计引进外资2632.75万美元。城区被市人民授予2000、2001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城区新办各种企业107家,外贸出口总额15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5万美元。
商业经济
万秀区是梧州商业的老城区。宋代,便设坊进行贸易。明代,城区内有11坊市。其中以城南市和府东市最为热闹。此外,还有水上夜市。其时,饮食业相当兴旺,闹市都开设有粤式茶楼酒馆。梧州辟为商埠后,广东商人纷纷到梧州,在城区的沙街、四坊井、西门口一带设店经商,行、花纱行、特货行(指业)等经纪行业应运而生。英、葡、法、美等国商人也开设洋行、公司,倾销外国商品。至民国22年(1933年)城区有商行1000多家。商业税收,占广西财政收入30%。抗日战争前,从事商业的人员1万多人;萧条时,也有六七千人,为广西之冠。
解放后,辖区内设立有国营百货、纺织、烟酒、食品、五金交电、化工、盐业、石油等二级批发站和公司。至1956年,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2000多个,其中集体、私营和个体居多。随后,向国营、集体过渡,网点撤并,到1965年,减少至260多家。“文化大革命”期间,网点继续减少。18年后,在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发展集体、私营和个体商业,恢复农副产品市场,开放日用品集市。室内市场逐步取代露天市场,较大型的市场有南中、钱鉴、桂北、大东、孔庙里、万寿宫市场。新落成上档次的酒家、饭店和市场有白云、北山、新世界、五丰、梧州、中环、国泰、电信、东盛、中山、南方、新洞天等10多家。建成服装、家电、家具、珠宝、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建材等10大专业批发市场和五金家电、日用百货、糖烟副食等18条商品批零专业街。利用沿江一带开设夜间饮食一条街。在民主路、西江路开发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的购物城和美食城。2001年,投资1000万元,在大东上路建成一条600多米长具有岭南骑楼特色,集旅游、观光、购物、饮食和休闲于一体的首条商业步行街,自当年6月开业一年,已有100多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2002年10月20日,地处中山路的恒业国泰广场开业,场内共有店铺499间,知名品牌店有麦当劳、机车沙龙、茶庄、咖啡堡、书店、珠宝等近30个,为培育和发展梧州商业市场、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和建设东大门,打开东通道创造更有利条件。
财政税收
1987年前,城区财政由市财政局管理。1988年成立万秀区财政局.当年财政收入716.70万元。1993年,市场税收实行“谁投入,谁收益”的管理办法,当年完成2915.70万元。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了财税收入增长,同年税收2226.50万元。1995年,税收4149万元,比上年增加1.86倍。1996年以后,受经济环境影响,财政收入逐年减少。1999年以后,城区经济有序发展,财政收入逐步回升。2001年,财政收入6905万元,比1995年增加1.66倍;比1988年增加9.63倍.2002年,财政总收入6082万元。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和专项收入。主要支出用于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文教卫生、部门事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城维费用、抚恤、社会救济、民兵事业费用等项目。
人民生活
民国时期,民众收入微薄,度日艰难。解放后,1950-1957年,组织居民开展生产自救,就业机会增大,生活较为稳定.1958-196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居民节衣缩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维持温饱,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缓慢增长.80年代后,尤其1989-2000年,居民生活收入大幅度提高。截至200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1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04元。其中食品2046元,是1989年810.50元的2.52倍;衣着用品233元,是1989年91.36元的2.55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338元;医疗保健248元;交通和通讯314元;教育和文化服务432元;居住841元。每百户拥有空调机20台、电冰箱66台、家用电脑12台。此外,彩电、洗衣机、音响、高级照相机、摩托车、汽车、手机等商品,已为众多居民家庭所拥有.200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7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16元;每百户拥有空调机29台,电冰箱71台,家用电脑17台.翌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2元.
社会业有所发展。至2001年,开设有老人院10家(其中公办2家、民办8家)。人住院人数332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432人(其中区属企业职工517人),达100%,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的要求。
市政建设
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城区境内开始建城筑墙,周长424米,面积1.12万平方米。唐武德四年(621年),城墙扩展为周年880米,面积4.84万平方米。宋开宝元年(968年),始建砖墙,周长1120米,面积7.84万平方米。明清年间,城墙几经构筑,扩展到周长2750米,高7.26米,有5门,东、北、南3面环境。民国14年(1925年),折城墙,建马路,在原城墙基及水塘上建成北环路、南环路、西环路、东环路、塘基街等30多条街道。解放前,市政建设比较落后,竹木结构民房居多,马路较狭窄。
20世纪50年代,先后建筑了河堤路大渠、中山路大渠、居仁市场和架设桂江浮桥及修建北山公园。到60年代,相继开辟钱鉴、塘源等工业区。修建了百花、北山2条隧道和中山路地下商场,扩大了城区的范围。18年后,城区建设按照市统一规划,边建设边调整。1992年后,在“拓宽大通道,发展大市场,建设大梧州”的思想指导下,改造旧城区,在沿河边和市商业中心兴建起国泰广场等多栋高层建筑。城区投入100多万元,整治小街小巷道路、美化绿化小区。建成和平三期工程,步行街一期工程。东正二期工程正加紧施工。新的住宅楼房遍布城区。2001年2月25日,河东防洪堤开始施工,投资总概算为3.24亿元,到2003年6月,工程已完成总投资2.90亿元,达到总投资的89.50%,全长3.71公里的挡水墙已按设计要求完成。2002年8月,梧州骑楼第一城纳入梧州建设广西东大门的第五项大工程。
截至1996年,城区有车行道44条,长3.62万米,面积31.73万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面长7200米、面积8.60万平方米;沥青路面长1.08万米、面积10.18万平方米;泥石路面长7800米、面积5.08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8.25万平方米.小街小巷42条,由1949年长度4.11公里、面积1.18万平方米,发展到1995年长度70.27公里、面积26.90万平方米.至2001年,城区道路有48条,道路总长度为25.88公里,面积24.07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民国17年(1928年)和26年,城区有公共汽车营运,开办不久先后停业。1959年,有公共汽车2辆,营运线路长4.20公里。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相继兴建了桂江一、二桥,沟通河东与河西的交通.1995年9月,梧封(广东封开)一级公路通车,与广东省一级公路贯通.还建有百花隧道、北山隧道、龙船冲隧道、中山路地下商场(隧道),城区辖境架设有云龙大桥、鸳江大桥。桂江一桥、桂江二桥、莲花大桥和紫竹大桥.辖区内的水运,溯江而上623公里,经桂平、贵县,可达首府南宁;顺流东下408公里,可达广州。至香港、澳门等港,终年有300-500吨级船舶行驶。内河航线上常年航行着120-500吨级船舶。陆路的营运路线由50年代的梧(州)八(步)线、梧(州)玉(林)线扩展到桂、粤、湘等省区的地市城镇和乡村。1994年2月,辖境内梧州至广东,封开二级公路动工兴建(至翌年9月建成)。4月,“梧州号”客轮首航香港.1996年4月,动工修筑东环路和西江云龙大桥(1998年7月竣工通车)。2002年9月5日,城区东出口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始施工。全长1.4公里,始于云龙桥头北岸,接于龙泉冲加油站.道路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4车道,水泥混凝土结构。整个工程建设期为12个月,于2003年9月工程竣工。
2019年11月,万秀区上榜广西2019年度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区)名单。
2017年2月21日,万秀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5月20龙晒衣的习俗?
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均,干、雨季分明。4~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
(一)季风环流的影响
在正常年份,4月底5月初夏季风便开始进入广西。月降水量成倍增加,5月至6月中旬,锋面带在华南徘徊,各地形成第一降水高峰,到9月中旬,夏季风南退,冷空气南下入侵,降水迅速减少。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变化和西伸与进退的时间迟早年际差异很大,致使广西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
图3-1 广西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
Fig.3-1 Contour line map of erage precipitation over years in Guangxi
图3-2 兴宾区降水量与粮食产量关系图
(据张之淦,2005)
Fig.3-2 Correlation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grain yields in Xingbin District
广西每年5月至11月都有台风或热带风暴的入侵,在热带气旋入侵次数偏少的年份,则易出现夏秋干旱。此外,南海高压和印度低压对广西冬春的天气有较大影响,在冬半年出现在南海或中南半岛上空的南海高压,它的强度和位置逐年变化较大,如果南海高压强度弱,其中心位置在中南半岛上空时,广西受西北气流的影响,就出现冬春雨水偏少旱情。
厄尔尼诺(El-Nino)现象和拉尼娜(La-Nino)现象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年份桂中地区春季少雨;而在拉尼娜影响年,秋、冬季雨水偏少。
(二)气温高蒸发量大,加剧旱情
对析表明(表3-5),桂中地区比相邻的同纬度的桂平、广州等地在降雨量上总体偏少,同时蒸发量则较大。而且降水量偏少年份,蒸发量越大,在统计的10年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年份柳州站有6年、南宁站有8年。在干旱年柳州站的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1~1.76倍;南宁站为1.12~1.33倍。少雨、气温偏高伴随蒸发量增大致使旱象加剧发展,导致水库水量锐减,很多河溪水塘干枯,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生产用水严重匮乏,同时耕地水分损失,农作物受旱减产。据统计,2000年7~9月贵港市各月蒸发量都在210mm以上,比历年同期偏多20~40mm,蒸发量连续3个月在210mm以上,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次。由于持续干旱,各地农作物受灾面积迅速扩大,贵港市晚稻、晚玉米、甘蔗等作物受灾面积达12.3×104hm2,受旱面积超过70%。
(三)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严重
桂中地处南亚热带,尽管年降水量多在1 300~1 600mm 之间,丰水年甚至高达1 900~2 000mm,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雨一般集中在雨季的4~5个月(图3-3、表3-6),春旱或秋旱频发。因此,作物复种指数多年平均值仅为1.84,而目前几乎每年都发生旱灾,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数据分析表明,以桂中南北两端的柳州和南宁气象资料看,该区域的降水量分布的极不均一,降水量偏少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3~4个月,如1991年、1992年中累积3~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即使在降水量较为充沛的年份,如1994年、1998年,3~8月份的6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以上,其余6 个月的降水量不到全年的13%。由此可见,年内降雨分配不均是造成季节性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3-5 桂中地区与近似纬度相邻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表 Tab.3-5 Comparison of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between central Guangxi and neighbor regions in similar latitude 单位:10-1mm
图3-3 桂中地区典型降水量曲线图
Fig.3-3 Curves of typical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Guangxi
表3-6 桂中地区典型气象站降水量特征分析表 Tab.3-6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weather station in central Guangxi
海丰丽江的历史
龙晒衣只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民俗。
阴历六月的第六天,被称为晒衣日,是一个流传很长的传统民间节日之一。又称太阳节、龙晒衣等。
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得把手提箱搬出门外打开。六月的第六天正是夏末炎热和秋季来临前,天气炎热时,人们利用太阳的紫外线来进行消毒和杀虫的卫生活动,或从人的身体、牲畜和建筑物等方面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从卫生的角度来看是有益的。
扩展资料:
有很多关于6月6日晾衣服的典故。据说每年农历6月6日是无棣皇帝每年指定的沐浴日。文武大臣一大早就赶去皇宫陪皇帝洗澡,并带着包和洗衣袋禁食。
最有野心的人会提前在家里洗白香水,这样皇帝就能在人群中看到更多自己。有一次,当所有人都被拉下帷幕洗完了,突然,一只蓝色的大鸟停在正厅前。
鼓目的眼睛不眨眼地盯着在浴缸里煮饺子的人。汉武帝对此感到不解。大男人洗澡有什么好处、其实,这只鸟盯着惊慌失措,很快就请教了东方朔周围最喜欢的朝臣这件事是好是坏。
东方硕很舒服。在这个时候,这不是一个冷酷的问题。一万匹马在它们的心中奔腾。”我不能谈论鸟。我怎么知道这只鸟想干什么呢、”
不过鉴于自己大汉第一才子兼大汉第一美男子的尊贵身份,还是一本正经地瞎掰到:回陛下,相传每年的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会设蟠桃盛会、
各路神仙都会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青鸟此番自西方而来,想必是西王母的使者,因此是吉兆,预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上听了非常满意,这次约澡也非常成功。
之后三年果真社稷兴盛,汉武帝对东方朔的一番言论很是信服,从此农历六月六就成为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百度百科—晒衣日
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突发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概要
1.丽江的历史
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 八、九百年的历史。自明朝时,丽江古城称“大研厢”,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 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
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江古名) 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传说
相传江、怒江、澜沧江是三姐妹,父母要把她们嫁往西方,大姐怒江只会发怒,二姐澜沧江只会发急,三妹江姑娘娴静稳沉,暗约两个姐姐往南逃去。来到丽江石鼓,两个姐姐执意继续南游,江姑娘却立志去太阳升起的东方,就告别姐姐,毅然转身东去,于是形成了“长江第一湾”。
父母派玉龙、哈巴两兄弟追截出逃的三姐妹,两兄弟来到丽江白沙,面对面坐着挡住去东方的路。两人跑累了,就约定轮流守候,谁放走姐妹就按家法问斩。玉龙睡着了,轮到哈巴守候,姑娘见状,就放轻脚步,唱起了优美的催眠歌。她一连唱了十八支,哈巴听着听着也睡着了。姑娘乘机从他们的脚掌间溜了过去。
玉龙醒来,见姑娘早跑到东方去了,而哈巴还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兄弟从此化成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他俩之间形成了虎跳峡,而姑娘唱的十八支歌变成了虎跳峡的十八滩。
2.丽江的历史文化丽江古镇叫大堰古镇
传说似乎是这样
其实现实就是传说。.身处其竟,就感觉象传说。
它的古老,.神秘就是传说。
只是.1996年2月3日,丽江地区发生7.0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余震2529次,最大的一次为6级.
之后很快进行的重建.
现在的古城..其实就是新重建的。
民间.到没什么特别的传说
这个是导游给游客的介绍.
丽江古城又叫大堰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应该是一双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3.丽江古城的历史丽江古城经由历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设。追朔“丽江人”的建筑史,从古代的洞穴居、树巢居、井干式的木楞房发展到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的古城民居模式。古城民居的平面特点是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组合,厦子(外廊)是纳西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1254年丽江木氏先祖归附元世祖忽必烈,在古城设三赕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公元1382 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封为世袭知府。丽江古城、丽江军民府(木家院),其建设别具一格,气势恢弘,亦是当时木氏家族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就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纳西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民族,由于丽江处在南丝绸之路的口岸及茶马古道上。是滇藏贸易的集散地。从公元 1253年,忽必烈驻军丽江带进了外来文化,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如藏传佛教、道教,直到20世纪初,又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加上纳西民族古老的东巴教、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绘画及被称为元人遗音的纳西洞经古乐等。凡此种种,都能兼收并蓄,共存发展。这些文化影响更增添了丽江古城的内涵。
古城之美还在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自然与和协,古城西北方30公里处是海拔5596米,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玉龙雪山及第四世冰川遗迹。玉泉水分西、中、东三大主流,流入古城区分成若干支渠,使水网与五花石铺就的道路网相互交织,真有“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扬入画图”之妙。引得许多中外建筑学家赞叹,素有“高原姑苏”、“东方”的美称。一直以来,无数海内外游客被古城、雪山所吸引,纷至沓来,在古朴自然、幽雅宁静的古城中流连忘返。
4.丽江的历史沿革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
汉属越郡。
三国属云南郡。
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江后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江古名)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木氏土司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的丽江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步加速。
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5.关于丽江古城的历史或传说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丽江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于1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批准时间:19年12月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9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号:200-017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另一个是歙县)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
丽江古城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 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修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它们见证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是丽江境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6.丽江虎跳峡的历史来历传说一
传说那时候丽江统治者--木老爷富极一时,身边有不少能人才子。其中有一个特能。一天,替木老爷算算,据说木老爷生时大富大贵,但是死后却无棺材可用。木老爷大惊,从此在他所要经过的任何地方,每隔十里地就放
置一口棺材以和命运作抗争。一天,天气极好,木老爷心情极佳,是骑着自己的坐骑-头老虎,沿江边走去。江水汹涌澎湃,江岸风景如画。人虎到了一个较狭窄地段,老虎纵身一跃,往江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跳去。老虎着落了,人却再也没有和虎同时着落,而是早已掉入了滚滚江水中。时间早已流逝,木老爷和他的老虎已早已不知何处去,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虎跳峡,虎跳石这些充满想象的名字。
传说二
江、怒江、澜沧江和玉龙山、哈巴山,原是五兄妹。三姐妹长大了,相约外出择婿,父母又急又气,要玉龙、哈巴去追赶。玉龙带着十三把剑,哈巴挎着十二张弓,抄小路来到丽江,面对面坐着轮流守候,并约定谁放过三姐妹,就要被砍头。轮到哈巴看守时,玉龙刚睡着,姑娘就来了。去路被两个哥哥挡住了,怎么办呢?聪明的姑娘想起了哈巴有爱打磕睡的毛病,便边走边唱,一连唱了十八支歌。婉转动人的歌声果然使哈巴听得入了迷,渐渐睡着了。姑娘瞅准这一机会,终于从两个哥哥的脚边猛冲过去,大声欢笑着飞奔而去。玉龙醒来见此情景,又气又悲,气的是姑娘已经走远,悲的是哈巴兄弟要被砍头。他不能违反约法,抽出长剑砍下了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股泪水化成了白水和黑水,哈巴的十二张弓变成了虎跳峡西岸的二十四道弯,哈巴的头落在江中变成了虎跳石。
7.谁有丽江的历史知识基本情况 (一)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省和地区 云南省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 (三)遗产名称 丽江古城(包括大研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
(四)地图上的准确位置和地理方位标志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9°23'至 1OO°32',北纬26。34,至27° 26,。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中部,其地理坐标为束经100°14',北纬26°52'。 (五)管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局 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文化局 概述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34'至27°26',东经99° 23'至100° 32'之间,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 32.9万人。
这里居住著纳西、栗栗、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18.4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的衔接地带,丽江的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周围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 丽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递降。
海拔最高点在玉龙山主峰扇子陡为3396米,最低海拔在江河谷,为1219米,高差达4337米。 早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
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士等证 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丽江属秦国蜀郡,雨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蕃与南沼,宋时臣服大理国。
到元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明代(公元1368"—16644年),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公元 1911—1949年)设丽江县;1949年7月成立丽江县人民 *** , 1961年4月改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古城座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 13世纪中叶),总面积3.8平方公里。旧设土司衙署于城南,周围建宫室苑囿。
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筑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叹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 北为商业区,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呈经络状向四周延伸,临街均设商业铺面。 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现存文明坊、文庙、武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位于城北的黑龙潭为古城主要水源。
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束、中、西三条文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挠户,穿场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
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研古城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人居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
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内蕴,为研究城市建筑史、民族发展史等提供了实贵的资料。它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特征 (一)丽江大研古城 1、历史沿革 (1)古城发展大事记 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袒忽必烈。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井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 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 *** ; 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 *** , 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 2)城市建设者 宋末元初,由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兴建“大叶场”; 明代,丽江古城的建设主要由历代木氏知府主持进行。明万历年间(公元1672年),知府木增兴建皇帝歙赐准。
8.海丰县的历史海丰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种植,生息繁衍。《禹贡》有之说,时海丰属中的扬州南境;《周礼·夏官·职方》称为藩服之地;春秋战国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岭南地区设立三个郡: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凭祥市)。南海郡下设四个县:龙川县、傅罗县、番禺县、四会县,龙川县东境又设揭阳戍(在今丰顺),以推行“和辑汉越”的政策。
海丰全境属南海郡傅罗县。至秦末,诸侯纷纷叛秦,前204年,新任南海郡尉赵佗为防北方波及岭南,于是割据岭南三郡,自立为王,国号南越。
西汉建立以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汉中央 *** 为加强对南越国的管辖权,封名织者为南武侯,在南越国境内建立小诸侯国名南海,其国境在秦龙川县东境,相当于揭阳戍管辖的范围。南海国却因联合闽越与西汉 *** 对抗,而被南越国收复,南越国更因胜战,将都城以南武侯之名号定名“南武城”,即今广州市。
海丰何时置县,史存二说。一说汉置,一说东晋咸和六年,析博罗置。
据[唐]杜佑《通典》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皆记海丰为“汉旧县”①。晋成帝六年析南海之东为东官郡,海丰县改隶东官。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闽越王郢出兵攻南越,南越请求内附。南越平定后,建为汉十三州之一的交州,又增设了两个县揭阳县(今潮汕梅榕一带)、中宿县(今清远一带)。
在汉代,海丰全境属交州南海郡傅罗县。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
咸和六年(331)年,从博罗县析出宝安县、海丰县、安怀县(今东莞市);同年,原揭阳县拆为海阳县、潮阳县、绥安县(今福建省云霄县)、海宁县等四县。海丰县,隶属东官郡,辖地包括现海丰全境及惠来、普宁、揭西之部分地区。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并梁化郡、东官郡和南海郡一部分置循州(郡治今惠州),海丰改属循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循州改为龙川郡,海丰属龙川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龙川郡复为循州,海丰划东部置安陆县(今陆丰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安陆县复归海丰县,隶属岭南道循州。
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循州为雷乡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雷乡州为海丰郡(郡治在归善)。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为循州,属循州。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一带为南汉所辖。
大宝元年(958),改循州为祯州,属祯州。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因避太子趟祯之讳改祯州为惠州,海丰县属广南东路惠州。
元代海丰县属江西中书省广东道惠州路。明代海丰属广东布政司惠州府。
嘉靖三年(1524)海丰划出龙溪都合置惠来县。清代属广东省惠州府。
雍正九年(1731)海丰划出石帆、吉康、坊廓3都置陆丰县。海丰存兴贤、石塘、杨安、金锡4都。
旧志称:纵横不过270里,即东40里至白沙,东北50里至伯公凹,东南70里至大德港,皆接陆丰;西130里至鹅埠分水塘,西北80里至赤石大安峒,西南90里至小漠旺官圩,南50里至汕尾海,北40里至栅仔岭,皆抵归善(今惠阳)。民国2年(1913)属广东潮循道;民国9年撤潮循道,改属东江绥靖委员公署;民国19年属第十区行政视察专员公署(包括6县),后改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包①杜佑《通典》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此两部书均为较早文献典籍。
明嘉靖《海丰县志》据《通典》持汉建邑说。括海丰、惠阳、博罗、陆丰、河源、紫金、新丰、龙门8县)。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2年1月属东江专区,1952年1月至1956年2月属粤东地区,1956年3月至1959年3月属惠阳专区,1959年3月至1983年8月属汕头专区,1983年9月至1988年2月属惠阳专区。新中国成立后,县区域废都约,实行乡镇建制。
1952年春,原属惠阳县的小漠、元澳2个建制乡,划为海丰县属。1958年冬原惠阳县的高潭区又划为海丰县属,至1962年7月高潭区复归惠阳县(今惠东县)。
1988年1月,经院批准,在原海丰、陆丰两县的行政区域上设置地级汕尾市,并析海丰县南部沿海的汕尾、红草、马宫、东涌、田墘、捷胜、遮浪7镇建置城区;设陆丰县北部山区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等8个镇设置陆河县。汕尾市管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县、陆河县。
1992年底,市城区设出田墘镇、遮浪镇,新建经济开发试验区。1995年,设原陆丰所辖华侨农场为华侨管理区。
以上两区属市 *** 派出机构。1995年,经院批准,陆丰撤县建市(县级市),由省 *** 直辖,委托汕尾市人民 *** 代管。
2011年5月2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海丰县划出鮜门、赤石、鹅埠、小漠四镇总面积463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的功能区。
2013年底,汕尾市城区、经济开发区、梅陇农场、鲘门镇四地组合成汕尾新区。
关于桂平西山镇城西小学五年级军训作文400字
昌吉市国土局
(2011年9月)
一、演练时间
2011年9月8日北京时间12:00。
二、演练地灾的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三、演练地点
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矿区。
四、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临灾应急救援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通过认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自救能力和防灾意识,健全群测群防体系,更好地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地灾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应急演练的原则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应遵照以下五项原则:①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②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③反应迅速、决策果断的原则;④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⑤简捷高效、安全第一的原则。
六、演练目的
通过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有关部门及单位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处置的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防止灾害造成群死群伤。增强工作主动性,认真总结实践演练取得的效果和经验,从认识、组织、实践训练等方面做好预防和处置准备工作,提高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七、演练措施及要求
当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时,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办公及职工居住生活区立即做出应急反应,应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规定的时间内立即上报,加强地灾监测频率,并不断地向乡或主管部门报告险情变化趋势和灾情发展情况。
(一)演练措施
(1)当发生险情或灾情,救灾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并立即组建地质灾害救灾现场指挥部。
(2)现场广播矿区人员要迅速撤离灾区,广播喇叭不断发出“鸣--呜”的地灾警报信号,要紧急组织、引导职工,向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办公及职工居住区附近的安全地带疏散、撤离。
(3)应急避灾组要做好安全、迅速有序的疏散撤离工作,防止人为混乱,降低效率。
(4)地灾监测人员要做好监测工作,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化。
(5)宣传报道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有关信息,将有关文字、影像资料存档备查。
(二)演练要求
(1)参加避灾演练的人员必须按照避灾应急演练指挥部的要求,迅速集合,服从组织,统一指挥。
(2)参加避灾演练的阿什里乡人民(包括乡武装部、公安派出所、卫生院、民政、企业办等)、市国土局、市应急办、昌吉市菏泽腾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等单位,以及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办公及职工居住生活区全体职工听候命令。
(3)观摩人员按要求到指定地点观摩,除参加避灾演练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干扰和破坏避灾演练活动,避灾演练结束前不得离开现场,避灾演练结束后,立即召开现场避灾应急演练总结大会,总结避灾应急演练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
八、参加应急救援演练的单位及人员
昌吉市国土局、市应急办、阿什里乡人民(包括乡武装部、公安派出所、卫生院、企业办、民政、宣传等)、昌吉市菏泽腾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的全体职工等,以及有关部门单位的专、兼职人员参加演练。
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突发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组织机构及任务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应急演练的组织领导,确保突发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果,成立突发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应急避灾组、医疗急救组、治安保卫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宣传报道组共五个工作组。
1.指挥部
总指挥:周贤洋昌吉市国土局局长
成员:朱敏宇昌吉市应急办主任
唐成天 昌吉市国土局副局长
蔡昌建 昌吉市阿什里乡人民副书记
许建平 昌吉市阿什里乡武装部部长
阿力克 昌吉市阿什里公安乡派出所所长
李聚海 昌吉市菏泽腾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梁吉山 昌吉市菏泽腾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矿长
串词:市国土局负责
解说:广播员
策划:唐成天
编辑:杨浩礼
演练:昌吉市国土局(承办),昌吉市应急办、阿什里乡人民等部门单位(协办),昌吉市菏泽腾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主办),应急避灾演练有菏泽腾达煤矿职工居住区全体人员参加。
2.应急避灾分五个工作组
(一)应急避灾组
组长:梁吉山矿长
成员:李其平、鲁进法、高继军、肖锋、司冠昌等
任务:由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全体职工及家属等组成的模拟演练人员编为4个疏散撤离区,即煤场为第一片区、生产楼为第二片区、公寓楼为第三片区、车间仓库为第四片区。以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生产、办公、居住生活区为模拟演练场地,统一听从应急演练指挥部演练现场指导组的安排,积极配合突发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全部过程。
(二)医疗急救组
组长:王春新阿什里乡卫生院院长
成员:救护及防疫人员。
任务:对伤员包扎救助,及时抢救、转运和医治受伤人员;做好疫情检疫工作,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的安全性,取有效措施防控灾区疫情;迅速调集和运送灾区所需药品和医疗设备。
(1)抢救伤员,等待救护伤员(120救护车赶赴现场),协调医院、血站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做好伤亡人员家属思想工作和有关善后处理事宜。
(三)治安保卫组
组长:阿力克阿什里乡公安派出所所长
成员:公安派出所全体人员
任务:做好现场警戒和治安秩序的维护工作,对地质灾害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确保避灾应急演练工作顺利进行;及时疏散可能危及的群众和围观人员。保障一定数量现场通信联络设备,对爆炸物品现场进行控制,并负责现场应急处置。
(四)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
组长:戴永旭总工程师
成员:靳恩光、陈成军、蔡依强、丁志刚、杨浩礼等
任务:在地质灾害现场对灾害的趋势进行跟踪、预测,充分发挥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①对地质灾害险情进行调查,确定其等级、成灾范围,查明其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对险情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减缓或防止灾情加剧;②对可能出现的险情隐患,分析发生前兆特征,判断发生的可能性、灾害等级和影响范围,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地质灾害的发生;③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
做好滑坡体稳定性的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汇报监测情况;准确掌握气象信息和汛期天气预报,为地质灾害预报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做好地质灾害预测预警预报工作。
(五)宣传报道组
组长:黄岩春市国土局办公室主任
成员:兰蓉、左琼鸽、潘恒远、符桂平、那扎尔
任务:①负责联系的新闻媒体报道人员,组织做好宣传报道工作;②协调媒体宣传的其他相关事宜。
二、其他事项
(1)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负责演练横幅布标、安置调试好报警器装置,布置演练指挥场地等。
(2)提供播音员、无线话筒等播音设备。
(3)阿什里乡公安派出所提供警戒带、布控警力,维护好警戒带周边的治安秩序,并对演练场地四周的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4)阿什里乡卫生院提供救援医疗人员及车辆等。
(4)昌吉市菏泽腾达煤矿办公及职工居住生活区布设相关标志牌、导向牌等。
地质灾害避灾应急演练现场
菏泽腾达煤矿井上矿工、家属等人员按照避灾路线迅速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
菏泽腾达煤矿井下矿工按照预定的避灾路线迅速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
煤矿井下上来的受伤矿工在医护人员和工友们的搀扶下迅速送到应急医疗急救车上
菏泽腾达煤矿井上矿工、家属等人员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离至地灾应急避灾安置点
菏泽腾达煤矿抢险人员按照抢险任务及职责迅速到达预定抢险区域开展工作
都有哪些奇奇怪怪的泉?
这一周,我们全校军训。我知道军训是一件苦差事,但我更觉得这是一次锻炼自己毅力的好机会。
第一天我们练习基本站姿和稍息,还有向右转。那天很热,烈日当头,不尽职的风小孩,不知跑到哪里去玩儿了,不过今天太阳公公也有点兴奋过头了吧!?我们就在这么“好”的天气里一动不动地站着,汗水流遍了全身,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衣服紧贴着身子,感觉一身的不自在,基本动不起来。
终于一声哨响,我们可以休息了。我们立刻松弛了下来,忽然感觉浑身轻松,也舒服了一些。坐下要盘腿坐,后背要挺直,还要做到满是尘土的操场上。由于太累,也不管脏不脏了,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尽管那么坐着很累,但是教官的笑却让我放松了下来,也减少了学生对教官的恐惧感。很快,五分钟的休息时间过去了,我们又要恢复训练了。哎,太累了!
第二天以后就是练齐步走了,天天都如此,我渐渐体会到了军训的苦与乐,觉得这种训练既有意义也有意思。只剩明天这一天,我们的军训生活就结束了,我还真对这周的军训生活有点恋恋不舍,我真希望多军训几次。
笑泉安徽省无为县轩车山下有一泉,泉水清澈甘美,水位恒定不变,雨多不升,久旱不降。人们走过池边,默默不语,泉水澄静如常,若大声喧哗或鼓掌,泉水就像煮开一样翻滚,涌沸如笑。该泉因此得名笑泉,也称啸泉。
间歇泉湖南省西部发现一处自然界奇景——间歇泉。它坐落在大庸县茅岗区温塘乡溪村的一条小溪边上,水面有十二平方米,每间歇二十分钟溢水一次。溢水时两股泉水从石缝中突喷而出,这时清清的溪水涨得很高,涨到一定的程度往外流,约三分钟突喷高潮过去,之后再经过五六分钟便到了“歇”的状态。
药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有一泉,气味熏鼻。泉水看上去明净清澈,但流过之处,就被染成**。有胃病的人常喝此泉水,就会治好胃病。
定时喷泉在广西东兰县隘洞乡板开村下开泉也有一股山泉,泉水每日有规律地喷三次,当地的群众都称它为“神秘的山泉”。
泉水夏凉冬暖,清澈透明。每天分别在上午八点,中午十二点三十分,下午五点三十分各喷一次水。每当喷水时,能使离泉二十米的小溪涨大水,人畜无法通过。每次喷水五十分钟到一小时,停后约十五分钟,泉口就变成原来的深十五米、宽三米的干沙坑。每到冬季,先从坑内冒出一团淡白色的浓雾,接着就喷出清澈的泉水。如果三天内将下大雨,就会喷出一次浑浊的约三米多高的大水柱,十分准确,从未出现过差错,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观雨泉”。
双味泉江西于都县观有一眼双味泉,每逢单日水味酸涩难偿,双日水味甘甜可口。一年四季都如此。
香水泉河南省睢县城南有一条地下流泉,泉水清冽甘美,带有槐花香味,馥郁醇厚,人称槐花水。早在北宋年间就被用来酿酒,被酒家赞为天然琼液。
酒泉江西省永丰富溪乡白水村农民,在村西九峰岭山脚下的崖缝里发现一股喷泉水。喷水面积大约一平方米,泉眼直径0.3米。其喷出来的水透明、清澈、冰凉,而且有酒味。刚喝时,具有鲜啤酒那种酸、辣、苦、清、甜的味道,当地群众称“五味水”。“天然酒泉”的发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
“牛奶”泉广西的桂平西山,有一口奇特的乳泉。它平时水质明净,常年不枯不涨,含有丰富的天然氧,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质软水。但每在早晚九时左右,却见一股股白色的“乳汁”,不断地从井底和井壁上喷涌而出,无数个乳白色的小水泡,像千万颗珍珠,迅速从井底冲上水面。一口明净如镜的古井,霎时间变成一锅煮沸了的“牛奶”,当地人用此泉水泡茶,味道极佳,用此泉水酿造的酒,被誉为“广西茅台”。
变色泉变色泉位于四川左兰县向顶乡境内。泉水从石灰崖环绕的深坑中喷出,形成一个约五十平方米面积的天蓝色池塘,每当天气晴转雨之前,水变黑色;雨转晴之前,水变淡**,一天后恢复为天蓝色。当地农民把它看作观察晴雨的天然气象站。
热气泉热气泉位于新疆境内,名为泉但没有一滴水涌出,只是呼呼地向外喷热气。这个热气泉还能治病,每年夏天,热气泉附近就要“热闹”一番。大批来自天山南北的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肠胃病、神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患者,来到这里用热气熏蒸治疗。
冷温泉广东坪台金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在山坡处有一棵百年古柏,在古柏树底下有两股清泉,相距不足四米,却是一温一冷。温泉水温在摄氏六十度以上,流量特别大。在温泉周围的谷地中,还有多处冒温泉汽泡和小量温泉流出。温泉旁边的冷泉流水冰凉流量比温泉小。
水火泉台湾省南部的关仔岭温泉,是著名的水火泉。俗语说:“水火不相容”,这里却是水火同泉,在水面上点燃一根火柴,就会着火燃烧。原来,泉水中不断有天然气从地层里冒出来。
含羞泉“含羞泉”位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交界处,龙门山的东北段,此泉的泉水像含羞草一样,受到触动就蜷缩,当地人叫它“缩水液”。只要拣一块石头往河床上一砸,产生声响震动,顿时,泉水就像一位害羞的姑娘遇到陌生人那样,掉头就躲藏起来,静静地待一会儿,泉水又流出来。由细变涌,再振动,又再隐缩不见,反复如此。
虾泉广西平果县以西有一座位于右江北岸的大山叫虾山,山脚下有个虾泉,泉水清澈明净。
春夏间,每当夜幕垂空,一只只大虾,从右江慢慢地向虾泉爬去。在九点到十一点之间,就会见到密密层层的虾群云集在江水和泉水的汇合处。无数虾眼像万粒小珍珠,闪着红光。到了接近虾泉的地方,只见群群虾公,争先恐后地逆水向虾泉涌去。爬上泉水落坡处后,它们便悠然地进入泉水深处,一去不复返。
鱼泉鱼泉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野三坡风景区,每当谷雨时节,随泉水不断向外流鱼,被称为一大怪泉,鱼泉流出的洞口约为一尺。过去,每当谷雨时节,附近的村民便拿筐子在洞口接鱼,每天能接二百公斤左右,多则三百公斤。流出的鱼大小均匀,品种单一,重量都在一斤左右,大约流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