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祁县一周天气_晋中祁县一周天气预报
1.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鹿柴·王维
2.静乐的文化遗产写作文
3.绵山旅游绵山旅游地图
1.描写雨中送别的诗句 、古诗有哪些
1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释义:
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2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释义: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4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5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6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7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关于雨中送别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雨中送别的诗句:1.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 虞美人·听雨宋代: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5.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代: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古人为何爱用雨作诗?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以农为本。而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雨水,甘霖自然是顶礼膜拜的。雨水落地的声音,有如天籁,在不同时刻,不同心情,会有不同感触。
雨水在古代也被视为上苍对万物的恩赐。
3.描写雨天离别的诗句有哪些1.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5.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7.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8.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0.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急需关于雨的离别诗柳永-雨霖铃[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时同。 知己怅难遇,良朋非易逢。
怜君心相亲,与我家又通。 言笑日无度,书札凡几封。
湛湛万顷陂,森森千丈松。 不知有机巧,无事干心胸。
满堂皆酒徒,岂复羡王公。 早年抱将略,累岁依幕中。
昨者从淮西,归来奏边功。 承恩长乐殿,醉出明光宫。
逆旅悲寒蝉,客梦惊飞鸿。 发家见春草,却去闻秋风。
月色冷楚城,淮光透霜空。 各自务功业,当须激深衷。
别后能相思,何嗟山水重。 --岑参《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
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 朝趋赤墀前,高视青云端。
新登麒麟阁,适脱獬豸冠。 刘公恋舟楫,汴水扬波澜。
万里江海通,天地宽。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
老亲在吴郡,令弟双同官。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即参幕中画,复展膝下欢。 因送故人行,试歌行路难。
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 长安多权贵,珂佩声珊珊。
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 斗酒取一醉,孤琴为君弹。
临岐欲有赠,持以握中兰。 --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兵马守西山,中国非得计。
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闭。
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
胡兵犹不归,空山积年岁。 儒生识损益,言事皆审谛。
狄子幕府郎,有谋必康济。 胸中悬明镜,照耀无巨细。
莫辞冒险艰,可以裨节制。 相思江楼夕,愁见月澄霁。
--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君住澧水北,我家澧水西。 两村辨乔木,五里间鸣鸡。
饮酒溪雨过,弹棋山月低。 徒闻蒋生径,尔去谁相携。
--岑参《澧头送蒋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
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 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 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
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
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贵饯那得知。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路指凤皇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急需关于雨的离别诗柳永-雨霖铃[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时同。 知己怅难遇,良朋非易逢。
怜君心相亲,与我家又通。 言笑日无度,书札凡几封。
湛湛万顷陂,森森千丈松。 不知有机巧,无事干心胸。
满堂皆酒徒,岂复羡王公。 早年抱将略,累岁依幕中。
昨者从淮西,归来奏边功。 承恩长乐殿,醉出明光宫。
逆旅悲寒蝉,客梦惊飞鸿。 发家见春草,却去闻秋风。
月色冷楚城,淮光透霜空。 各自务功业,当须激深衷。
别后能相思,何嗟山水重。 --岑参《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
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 朝趋赤墀前,高视青云端。
新登麒麟阁,适脱獬豸冠。 刘公恋舟楫,汴水扬波澜。
万里江海通,天地宽。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
老亲在吴郡,令弟双同官。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即参幕中画,复展膝下欢。 因送故人行,试歌行路难。
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 长安多权贵,珂佩声珊珊。
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 斗酒取一醉,孤琴为君弹。
临岐欲有赠,持以握中兰。 --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兵马守西山,中国非得计。
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闭。
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
胡兵犹不归,空山积年岁。 儒生识损益,言事皆审谛。
狄子幕府郎,有谋必康济。 胸中悬明镜,照耀无巨细。
莫辞冒险艰,可以裨节制。 相思江楼夕,愁见月澄霁。
--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君住澧水北,我家澧水西。 两村辨乔木,五里间鸣鸡。
饮酒溪雨过,弹棋山月低。 徒闻蒋生径,尔去谁相携。
--岑参《澧头送蒋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
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 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 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
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
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贵饯那得知。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路指凤皇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
6.[求助]关于雨的离别诗在我国古代,很少有诗人不听雨的,有的诗人还似乎一辈子都在听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是个概括:“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也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词的下片有点蹊跷,说是老年听雨,已不关情——不关情处不关心,甚至连滂沱大雨都不会去听或者充耳不闻。韦庄写垂老还听雨,就因为有难以排遣的寂寞:“庭前茅草绿于袍,堂上诗人欲二毛,多病不禁秋寂寞,雨风松竹暮骚骚”(《语松竹》)。
古代诗人听雨也一定很专注,否则怎么会一听就是一整夜:“连云接塞添迢递,酒幕侵灯送寂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杜牧《雨》)。甚至与怨妇同情,也很容易推想那彻夜的辗转反侧:“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冯延巳《更漏子》)。“听雨”有时也成了诗人彼此倾诉和同情的话题。李商隐曾对朋友倾诉:“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端的《听夜雨寄卢纶》,则表达了对友人的孤寂的慰情:“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闻居此夜东林宿,听得池荷多少声!”而李商隐那首有名的《夜雨寄北》给我们的感受更加真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阙雨霖铃,涵泳了多少愁绪纷纷,就是某些莫名其妙的郁积,也大可借“听雨”来暗示或宣泄。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诗人能把听雨写得这么朦朦胧胧,如李商隐的《楚吟》:“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如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如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再如《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当然,李清照的词写“听雨”,更多是“非关病酒,不是悲秋”,但为什么一“听雨”,各种思绪都会涌上心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听雨”这回事,其实也有诗人感到疑惑,如前面的杜牧:“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但还是有诗人悟出了一点什么奥妙:“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蒋钧断句)。是也,然而并不全是——固芭蕉无心、听雨有情;然则无愁的事物多矣,为什么诗人于“听雨”偏偏情有独钟?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鹿柴·王维
写景: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唐代诗人。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
5.闻啼鸟:听见鸟叫。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注释]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简析]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据说有一次,他到长安参加文人诗会。他即席赋诗,写出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上,稀疏的雨点滴落在梧桐叶间)两句好诗。大家都十分叹服,搁笔不继续赋诗了。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注释]
1. 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2. 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3. 但:只。
4.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简析]
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按理说,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返景入深林”。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况且,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辋川集》中的作品,大多着力描写自然景色的静美境界,前人认为这些诗不谈禅机而深得禅理,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绝。这反映了王维晚年对现实冷漠的消极思想,但这些诗“诗中有画”的表现手法却具有不朽的美学价值。
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 西岭:指岷山。
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 泊:停靠。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注释]
1. 乃:就。
2.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 潜:暗暗地,悄悄地。
4.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 径:乡下的小路。
6.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7.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河南巩县人。他曾官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诗人,和李白齐名,又被称为诗圣。杜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励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正气歌》节选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战国·屈原《离骚》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裴休《宛录》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唐·韩愈.《原毁》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
“昊昊青天不可期,举头三尺有神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清·钱彩《说岳全传》
写物:山居秋暝①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②。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③。
[注释] ①秋暝:秋天的傍晚。②浣(huàn)女:洗衣物的女子。③“随意”句:《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歇:消歇,凋谢。
对这首诗的赏析,下面四个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空山”两句点出此处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且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暗示了山中如世外桃源,景物美妙怡人。
B.中间两联写“月照松间”“石上清泉”“竹林浣女”“莲丛渔舟”,特别是第三联,以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
C.《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本诗反其意而用之,“山中”生活实为作者意之所向,有归隐之意。
D.首联写环境,颔联侧重写人,颈联侧重写物,在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作者〕王维 (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静乐的文化遗产写作文
作品简介
《鹿柴》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宋代刘辰翁在《唐诗品汇》卷三十九中说:“无言而有画意。”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此诗的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
原文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鹿柴(zhài):养鹿的地方,“柴”同“寨”。
但:只。闻:听见。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照:照耀(着)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
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讲解
鹿柴(zhai寨),又作鹿砦。柴,栅栏。鹿柴,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个处所。这首诗是《辋川集》二十首之一。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涛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这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
造成闻声不见人效果的客观环境并不一样。那么,诗中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既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
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
诗的头一个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另一个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王维的某些山水诗,颇有忘情世事的味道,甚至流露出幻灭之感。《辋川集》中,这一类句子随处可见,本篇外,又如:“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斤竹岭》);“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敧湖》),“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这是王维诗歌创作消极的一面。
点评
鹿柴,是辋川的地名,是王维的一个住所。
全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正面从视觉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表现了山的空寂冷清。“空山”二字既表现无人,也表现诗人视野开阔,可以一视无碍。“不见人”是山空的具体化。虽然山是空山,但也不可能死寂无声,所以下句紧接“但闻人语响”,而且从“响”与“空山”也可猜测景物形势——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这从听觉打破了这片空寂,其实是以动衬静的手法。细想,这“人语响”过后,又将恢复到万籁俱寂的境界。在听觉上将是一种极大的冲击。这就更加突出了空山的静. 这两句以视觉和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方法展现了闻声不见人的客观环境。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三四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投。”是由上句的听觉转为视觉的。写傍晚深林反照,与树下青苔斜晖相应。初想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了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森林带来了一点生气。但仔细一加体味,发觉不然,余辉照射,投射在地面上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也因此显的十分幽邃。青苔——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阳光的结果。要知道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幽暗,而当一抹稀少的光亮射入时,造成那一小片光影和无边的幽暗所构成强烈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这是以亮衬静的手法。
这首诗贯穿了反衬手法,写出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体现了诗画乐的结合,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
鉴赏
鹿柴这首诗写作于王维官场失意后归隐山林,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奇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他闲适的心情和淡然的心境。全诗通过对傍晚时分深林中景色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大自然的和谐之景,使人放松,令人向往。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平淡朴实,说明了山中无人迹,十分的祥和宁静。而这个“空”字值得我们玩味。王维的诗中不乏此字,多次出现。例如《山居秋暝》的第一句“空山新雨后”,这个“空”,不仅写出了山中无人,还给我们一个空间辽阔的感觉,表明山是十分的空旷,很大的。而《鸟鸣涧》中也有这么一句“夜静春山空”,这个“空”字带给我们一种空灵感,同时也能够给人一种画面感,夜晚在空旷的山林里一切都是那样的静谧、温暖。王维对空的运用十分的传神入木三分,也给整个诗带来了一种空间感和空灵感。而“不见人”似乎更是对空山的一种深入体现,因为空,所以连人也没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二句“但闻人语响”,笔锋一转,立马打破原先的那种平淡。“但”字很好的转折了下面要描绘的,虽然山里是空空如也的,但是却能听见人的声音。鹿柴也做鹿寨,是一个地方名,这首诗本描绘的就是鹿寨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所以还是会有人声,只是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不仅不会给人一种尘俗的嘈杂,更体现出一种意境。更突显出山的静和空。山若不静,在这样空旷的空间里怎还能听见人声呢?
前两句很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意味深长,让人玩味。
后两句结合起来看“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将整个景突然跳跃的拉到深林中,傍晚落日余晖的光线穿过树林照向深处,又反射到了青苔上面。这样的画面极具张力,将此景描绘的十分美妙浪漫。前两句写过声,这两句又写色,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将整诗的意境推向高潮。乍一看写的落日余晖朝日深林反照在青苔上,细想这幅画面,其实王维此处并非是在描绘深林多么的光亮温暖,实则是在反衬出幽深阴暗的深林难有光照入,而苔藓上有光线照射是多么的难得。这不免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惆怅感。以温暖的色调来突显冷色调,更显得幽暗和阴冷。就好像前两句以人声衬林静一样,更显得林子的寂静和空灵。
王维的诗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诗作的特点,宇宙万物的变化在短短几句诗中不乏体现,更深刻的是他的诗作充满了禅意和体悟,叫我们回味深长,如若不好好体味,还真看不出其中的精妙和诗人那对世俗失望的冷漠与淡淡的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山林幽深静寂的景色。
诗的前半部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字突显了山的清静,“但闻人语响”,通过听觉感官的感受,衬托出山林的幽深,在视觉上是“不见人”,在听觉上是“闻人语”,将人的感受与情境结合,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
诗的后半部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的是诗人返回到深山树林之中,看到夕阳照在青苔上,初看与前半部分矛盾,诗人由于身处空山深处,造成视野狭小,无法看见行人,只能听到人声。而后面却又写返回山中,给人感觉前后境界不一。仔细想,应该这么理解:诗人应该看到天色渐晚,便起身往回走,因为在深山之中,视野不开阔,只听到路人的说笑声,但不见其人,更加感受到空山的清幽,又不觉返身走回深山树林中,便看到夕阳“复照青苔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样一理解,全诗仅仅二十字,诗人内心感受却经历两次转变,由前两句映射出的寄情山水发展到后两句因空山景象而触发的更深层次的情感。
这首诗应是其后期所写,前期诗人热衷政治、有远大抱负,因安史之乱,诗人隐居山林,生活热情没有完全消失,对大自然有浓厚兴趣。
此诗后两句寄情于景,作者对国家未来、对自己的远大理想犹如这夕阳余晖复照“青苔”。并未完全心灰意冷,而是希望国家能像夕阳一样仍能发光,自己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全诗流露出诗人的一丝无奈。
作者介绍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有《王右丞集》。
英汉对照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DEER-PARK HERMITE
Wang Wei
There seems to be no one on the empty mountain....
And yet I think I hear a voice,
Where sunlight, entering a grove,
Shines back to me from the green moss.
绵山旅游绵山旅游地图
1. 静乐民风民俗作文四百字
春节快到了,在静乐,农家除了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供奉五大“爷爷”的牌位,以求五位仙人来年造福人间,带来。
土地爷土地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通常一般供奉在院门的照壁神龛里。在《西游记》中,把土地神叫作“土地老儿”,表示一种亲切。
有个谜语叫“破破,一个村一个”,谜底就是土地神。因为在过去,土地庙非常简陋,大多是在村外,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反气回堂,有利于村子的繁荣富足。
老百姓认为土地神专司土地和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把他的生日定为农活开始的二月二。另一种说法认为他是 *** 城隍的地方官,负责阴司。
在静乐县娑婆、漫岩一带还有个风俗,百姓死后家人要先报庙,就是先把死者的灵魂安放在土地神那里。在此期间,要一天三顿上供汤水,另外还要在庙里烧纸钱打点,让土地神的手下不要为难死去的家人。
2. 静乐民风民俗作文四百字
春节快到了,在静乐,农家除了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供奉五大“爷爷”的牌位,以求五位仙人来年造福人间,带来。
土地爷
土地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通常一般供奉在院门的照壁神龛里。
在《西游记》中,把土地神叫作“土地老儿”,表示一种亲切。有个谜语叫“破破,一个村一个”,谜底就是土地神。因为在过去,土地庙非常简陋,大多是在村外,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反气回堂,有利于村子的繁荣富足。老百姓认为土地神专司土地和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把他的生日定为农活开始的二月二。另一种说法认为他是 *** 城隍的地方官,负责阴司。在静乐县娑婆、漫岩一带还有个风俗,百姓死后家人要先报庙,就是先把死者的灵魂安放在土地神那里。在此期间,要一天三顿上供汤水,另外还要在庙里烧纸钱打点,让土地神的手下不要为难死去的家人。
3. 阳曲县的文化遗产作文400字我国古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如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浙江雁荡山、普陀山、杭州西湖、广西桂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风光,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为我们留下的杰作和一些自然景观。
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清明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故宫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群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三者又被称为“三大殿”而后三者又被称为“后三宫”。这六个建筑中最值得一谈的当选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而且太和殿也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收朝贺。这也是太和殿最值得一谈的一点。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了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我想当时一定很热闹,很好玩。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通过查阅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因此,谁如果要鉴赏,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工匠们一致要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所以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注意细节和微小的事物,没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呈现在人眼前的永远是完美无瑕。
我国还有更多的好风光,如安徽黄山、九华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云南石林、山东泰山、河南开封、嵩山少林寺。虽然这些是自然景象,但是不容我们破坏。而是需要我们保护,让华夏儿女都能看到如此的美景。
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也更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略我们中国,也不允许中国儿女损坏这些美好的景象。
4. 写一处关于文化遗产的作文 800字中国文化遗产简介 说起中国的文化遗产实在是数不胜数。
就让我们“走进”北京的几个著名的文化遗产吧!我来当你们的导游。最主要的,我要给你们介绍颐和园。
这些文化遗产分别是:长城、圆明园、颐和园、故宫、明十三陵、天坛。课文中的长城是明代修筑的,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
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八达岭、居庸关一带的长城,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墙高1米,气魄十分雄伟。
北京故宫是古代帝王居住之地。总共21位皇帝在这里住过。
故宫原名叫紫禁城。里面分了许多宫殿,有太和殿、慈宁宫等等,里面布置得金碧辉煌,金银玉器有几千件。
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属长廊了。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我来给大家一一介绍吧!第一绝,就是造型绝。
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你从上面往下看,你会发现他的形状像倒挂着的蝙蝠,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状。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要建成蝙蝠型呢?因为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第二绝是水文绝。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
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了阵阵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
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就会看见,目中美景在轻轻地摇动,虽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
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有一颗钉子!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景色变化和谐。真是人在廊中走,竟在身边移。
北京的文化遗产还不止这些,希望你们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5. 静乐县巾字山上写作文200多字的作文,主要写巾字山上的景色今天,我吵着爸爸带我去看山,爸爸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到了山下 ,我仰头一看:太阳像一个红色的轮子落在远处的山边上,那些层层叠叠的群山,变成了紫褐色的一抹涂在天际线上。左边:那溪水冲击着山石,叮咚作响,犹如一个白衣少女,在拨着琵琶。右边:一朵纤尘不染的白荷花,从水中钻出来,亭亭玉立,宛如一位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羞涩地卧在碧枝翠叶与波光水影之间。中间:在这个天地里,那碧油油的细草,那绿茸茸的苔藓,似乎也都散发着清香。
啊!好美!我沉浸在这景色中。
6. 写文化遗产 作文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19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甘肃省
大足石刻: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重庆市
秦始皇陵: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陕西省
苏州古曲园林:文化遗产,19年列入,江苏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年列入,云南省
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黄龙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湖南省
庐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1995年列入,江西省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福建省
龙门石窟: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河南省
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四川省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 2000年列入,安徽省
明清陵寝:文化遗产,(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2000年列入,(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2003年列入
云冈石窟: 文化遗产, 2001年列入,山西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文化遗产, 2004年列入,吉林省
澳门历史城区: 文化遗产,2005年列入,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2003年列入,云南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自然遗产,2006年列入,四川省
安阳殷墟: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7月13日列入,河南省
开平碉楼及村落:文化遗产2007年6月28日列入,广东省
7. 家乡的文化遗产作文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这里有全国闻名的石刻艺术墙;这里有倡导德漳天下的孔子庙宇;这里有白马关;庞统祠;。
这里是英雄黄继光的故乡。
三星堆文化灿烂而神秘,无数神奇的未知让世人惊叹,让世人思索;石刻艺术墙的独具匠心让人流连,让人称赞;历史悠久的孔子庙宇,向世人传递着儒家文化的精髓;白马关、庞统祠给我们留下了一代古人的傲人风;特级英雄黄继光更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儿女勇往直前、无畏牺牲的崇高品格。 三星堆,这个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给世人的是古蜀文化和文明的精粹。
那“人首鸟身”的青铜立雕,那“通天神树”,那纵目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那“黄金权杖”,那通透的“玉璋”,那象征着图腾的一幅幅精美雕饰。
这个神秘的王国,留给我们无数美丽神奇的谜:谜一样的时代,谜一样的国度,谜一样的文字,谜一样的人群,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我们在惊叹祖先的勤劳聪慧的同时,更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源远流长而骄傲着。 罗江白马关上的森森古柏是古蜀道上一大景观——白马关古驿道,以前叫“金牛古道”,是成都直通长安的古国道。
三国凤雏先生庞统在关前中箭而亡,从此落凤。
8. 祁县文化遗产的作文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闻歌映出心中景,引得来人寻迹忙。忽一日,有朋友荐之,可去山西绵山一游,不枉平生。初闻兴致平淡,再述乃人间仙境,可与九寨媲美,传闻小九寨也。
绵山,横亘于晋之中部,襟北京而带西安,成枢纽之势。北距太原,南临临汾,因春秋介之推而声传海内外。南有屈平,北有介子,千年传颂,万人敬仰。绵山景观,天然浑成,磅礴清嘉;绵山气势,通天拔地,盖世雄风。先游天下第一观大罗宫,依山耸立,佛像巍然,使人遐想无尽。
再登云峰寺,峭壁深凹,崖壁之上,卦玲、卦灯、卦云牌,悬于其上,如神相助,令人神奇莫测。之后是西水沟,奇瀑缠绵,不见尽头,此已是心旷神怡。
然而,更令人心驰神往、兴奋不已的却是绵山之水涛沟。此处,意境全新,山光物态无不充满了神奇;这里,风光旖旎,水波石形无不撒满了绮丽多变。这才是闻名遐迩的最大一胜景,无三五时岂能尽览?无一二日又岂能尽兴?趣味也,美景也,惊奇造化诱人也!
绵山之水涛沟,十里仙谷,蜿蜒幽深。溯洄而觅,沟水远上,曲涧深沉。忽而一道白虹起,千朵浪花飞。继而水静无波,明明朗朗。溪水涌动于石窍,余流浸润于翠微。瀑布分大小,水流异缓急。急处,似澄江如练,翠峰如簇;缓处,似三五点梅花,白梅傲雪。潺湲清瀑布,皆似挂帘帷。顺涧沿阶攀爬,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直寻到清澄源流。顿觉豁然开朗,见一洞口,急流喷涌,倾泻而下。却见洞顶崖壁上镌刻着三个醒目大字“水帘洞”。乃知是水帘洞瀑布飞泉,湍急直泻,可谓别有洞天。劲风吹不断,明月照依存。身临其境,蹀躞于小溪,徘徊于仙谷,徜徉于林荫,闲弄于花草,愿以万象为宾客,尽挹溪水,细斟北斗。便纵有风情万种,在此亦可分享。
极目远眺,一条涧壑藤萝密,两面前壁草木青。奇花点缀不谢,怪崖险峻挺立。层台出重霄,飞阁下临地。层峦叠嶂,白云浮玉,云雾缭绕群山,成云海之势,忽隐忽现。碧云冉冉,水光潋滟,一派人间仙境。登高俯视,溪桥柳绿,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弄微晴;石桌石凳,小园香径,岚光烟霞映日红。林麓幽深处,松竹年年秀。次第遇风雨,波上寒烟翠。游人行阡陌,画船听雨眠。待到骤雨初歇,可观双燕归来。再赏:有芳草长堤天接水,青松翠柏藤缠树。芳草斑驳,松柏婆娑。景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草木。嗟呼!此情此景,怎不赏心悦目!
常言道,江南有美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然而绵山之水涛沟岂有逊色?江北有美景:奇岩凌空,十里画廊,叠瀑大观,原始藤谷。溯游而下,便可阅尽镶嵌在水涛沟之中的一个个小石潭。隔篁竹,闻水声,如叮咚鸣玲。水潭清冽,以全石为底,水清极至,已难觅鱼影。此时遥襟甫畅,倏然又逸兴遄飞。定是你耳闻到半高处峡谷飘来的古乐之声,真乃高山流水,余音绕梁。寻声而去,石中所发,原是机关藏匿其中。倾刻间犹如爽籁发而清风生,又似悠悠梦里赏烟霞。此刻已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四美俱全,如遇钟期,定奏流水,有何羞惭?
过两岸,花木争奇,只见水中央,有自号“烟波钓徒”的唐末大词家张志和,稳坐钓鱼船。雕像神韵飘逸,逼真活现。然见其垂钓不设饵,传其志不在鱼。此时此刻,谁又能不想起他那流传千古之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古人尚有其远志,我辈岂能逊之。朋友相聚,欢娱一堂,该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天高地迥,万物有宿,人同样如此!
绵山之水清,绵山之花奇,绵山之草香,待到仲夏日,还来就绵山。
9. 静乐家乡小吃作文500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我家乡——明溪的特色小吃就是客秋包。
一道普普通通的“客秋包”就会让你回味无穷。相传这“客秋包”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成为农民的佐餐食品。它是明溪县风味食点,也是明溪逢年过节必备的食品。无论到哪家小吃店,你都能吃到香喷喷的客秋包。客秋包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先将煮熟的芋子去皮后捣烂,与地瓜粉或木薯粉揉成芋泥馅,然后捏出一小团,把它捏平,把馅包在里面。馅就有肉泥、香菇、萝卜等掺合而成,色香味俱全。最后拿到锅里煮。等客秋包出锅后,客秋包一个个白生生, *** 嫩的,“肚子”里装满了美味。客秋包小巧玲珑,形似弯月,晶莹透黄,弯月上一阵阵香气随风四溢。客秋包每个都是圆鼓鼓的像一个个小雪球似的,表皮上看起来显得十分滑嫩。刚出锅的客秋包更是香味十足水,只要一掀开锅盖,香味就扑鼻而来,叫你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得想尝一尝。吃客秋包也是有讲究的,吃时要先沾一些醋,再放进嘴里。肉馅又松又软,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松了下来,鲜美无比,一种清新的感觉就会涌入你的心中,让你感觉神清气爽。到了冬天,只要吃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客秋包,顿时你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入你的心中。
我爱家乡的小吃——客秋包。它虽然制作简单,也比不上那些价钱昂贵的山珍海味,但是他朴实、地道,心系着我们客家人对故乡的思念。
10. 写祁县文化遗产在我身边的作文 急古老的祁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文明故里有晋中,晋商文化在祁县。”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祁黄羊祁奚大夫的封地,现存的梁村古文明遗址则成为晋中祁县最早人类活动的历史标志。
祁县渠家大院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院内整体建筑风格、造型艺术和雕刻装饰充分体现中原地方特色,荣登中国三大古院落榜首,是晋中是现存最大的一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晋商文化汇演热闹非凡,有晋剧、祁太秧歌、抬棍、背棍、杂耍表演、剪纸和民间工艺展示等活动,吸引了大批逛庙会的游人。祁县已成为展示晋中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渠家大院并驾齐驱的乔家大院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每年节庆期间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新中国成立后, *** 对大院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那里古建筑庄重典雅,院内遍地花草果木,环境优美,是晋中一道亮丽的历史文化风景线。20世纪90年代,渠家大院对外开放。平时,院里里举办有各种民间艺术展览,每逢节日,还有组织捏面人、吹糖葫芦、剪纸、堆泥塑、戏曲、杂技等民间艺术活动。精彩的民间艺术,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渠家大院现已成为一处民俗博物馆式的旅游景点,是晋中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现在应该行动起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宣传历史文化遗产,使更多外来游客了解我们祁县的历史文化,让我们祁县、我们山西、我们中国的历史走向世界
1、绵山旅游需要玩多久?2、绵山好玩吗3、去绵山旅游的最佳时间?4、绵山旅游景点介绍5、山西的绵山值得一去吗?为什么?6、去绵山游玩,几月份去最好?绵山旅游需要玩多久?
; 绵山建议游玩半天到一天,看您的时间了,景区很大,各景点也比较分散,有观光车接驳,交通是很方便的。景区里面有宾馆的,如果需要住宿,门票是比较优惠的,在游客中心办理门票的那里告知售票员。
绵山好玩吗绵山好玩。
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可玩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好玩的景点推荐龙头寺、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栖贤谷、介公岭、水涛沟等,待两天逛完是没问题的。
绵山,又名介山,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去绵山旅游的最佳时间?游览绵山风景区四季皆宜,您可以根据您的个人期自由选择:
3到4月份,春到绵山,回归自然生态游,让您观赏大自然春回大地、生机勃勃之景。
5到9月份,夏季寻幽探奇,是个消暑度的最佳时间。
10到11月份,金秋红叶,层林尽染,绵山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让您玩得开心、尽兴。
12到2月份,绵山暖冬游,古老神奇的绵山同一景区温差悬殊,水涛沟观冰峰,玉柱擎天,实在是人间趣事,妙不可言。
地理位置:绵山地处太原盆地西南端、太岳山北侧、汾河南畔,坐标在东经110°44′10_-112 °10′14_,北纬36°50′01_-37°11′04_之间,绵延百里,西入灵石县境,南与沁源县毗连。
地质:绵山由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奥陶系、寒武系构成,约开始于19亿年前,结束于4亿多年前,是大地被海水淹没后沉积了石灰岩、白云岩、沙岩等,山体继续上升,谷地相对下降,继续接纳物质堆积,沉降速度大于堆积速度而形成。
绵山旅游景点介绍绵山旅游景点介绍
绵山,又称介山,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古栈道天桥是一处长300余米,宽不足1米的世间奇特的云中栈道,桥下长洞内塑有老君历世应化身,绵山正果寺也叫做五龙躔,位于云峰寺游览区上方,北宋诗人皇甫韶有诗“寺楼今不见,唯有五峰高”的名句可证。以下是我整理的绵山旅游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绵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
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绵山的景观很多,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
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绵山地势险要,历来兵家必争。
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绵山下雀鼠谷大败宋金刚,收降尉迟恭。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留下了田虎带领农民起义军与官兵对垒的故事。绵山还记载有南宋有李武功、李实领导义军抗击金兵入侵的事迹。明末太原武总兵也曾依托绵山收复失地,以图再起。
抗战初期,冯玉祥将军所属方振武部在绵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抗日誓师。之后介休县长张德含、牺盟会特派员李志敏在绵山组建抗日民主,坚持了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争。绵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万”和爱国主义的特殊风景线。
古栈道天桥是一处长300余米,宽不足1米的世间奇特的云中栈道。上离山顶200余米,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多云天气漫步桥头,人从桥上过,云在脚下涌,平步青云,飘飘欲仙。
处不仅有绵山龙王化作柏龙驻足悬壁、神兔助高僧志超通过断崖的神奇景观,更有中国最险绝的军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宗李世民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神之宫。正殿主要有“三洞大教主”之一的.神宝君塑像。两侧为“南北五祖”、“七”及众仙殿。
桥下长洞内塑有老君历世应化身,以及我国古代四位发明家的造像。真武殿、天蓬殿、三官殿、水母殿、二郎神殿塑像均为唐宋风格。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张良,辅佐刘备三分天下的诸葛亮,精通天文、阴阳、历算的唐代李淳风、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等都曾在这里打坐修行。
绵山正果寺也叫做五龙躔,位于云峰寺游览区上方,因五龙曾在此听空王佛讲法,飞升时留下的五条沟壑而得名的。北宋诗人皇甫韶有诗“寺楼今不见,唯有五峰高”的名句可证。现有上方院、正果殿、弥陀殿等主要景点,其中上方院是北魏时期高僧昙鸾来绵山修行场所之一。
正果寺位于绵山海拔1700米左右的位置,密林深处,一簇簇精巧别致的寺院在其中若隐若现。正果寺没有云峰寺那样巍峨磅礴的气势,却是一个群鸟鸣啾啾戏蜂蝶,繁华峥嵘松柏青的幽静净土。绵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正果寺得到很好的证明,1700米高的山岭上,一口石井中清泉冽冽,饮用之后令人神清气爽,有蜕去肉体凡身的感受,因此井旁供奉有井神,系宋代保留下来的彩塑。
正果寺最为奇异的是自唐代至明代以来遗存下来的12尊包骨真身舍利像。这12尊得道高僧高道,生前历经红尘劫难,顿悟不二法门,普渡苍生,济世救民,修炼成为正果,坐化成为绵山千古之谜——包骨真身舍利像。12尊包骨真身舍利像,历史年代不同,个人形象也迥异不同,身材有高有低,体形有胖有瘦,面容有张有弛。最为奇异的是,包骨真身舍利像历经千百年,寺院几毁几修,包裹真身的泥坯几脱几补,但真身真骨修到金刚舍利不坏的境界,筋骨不断,身形不朽,灵气不散。 ;
山西的绵山值得一去吗?为什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介休人,我觉得我是可以给你回答这个问题的。
首先介绍一下绵山吧: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在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
绵山门票105,还有10元押金,55元景区内小交通(绵山太大,走路要累死人的)。像我这种介休市土著,门票是不收的,哈哈。
绵山是比较有含金量的5A景区了, 历史 感浓厚,虽然有很多景点为后期修建,那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绵山上面有游击队,日本小鬼子为了绝后患,烧掉了山上的古建。现在的建筑,有的为复建,有的为老建筑进行了修补。
绵山是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的一座 历史 名山,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有浓厚的忠孝文化。
绵山景区基本上分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主要以 历史 文化,人文景观为主。特别是大罗宫,抱腹岩,正果寺最值得看。大罗宫是道教的建筑, 历史 感厚重,其中留有各个时期的碑刻等等。正果寺要恐高,你就坐电梯(收费)上去,如果不恐高,喜欢挑战,可以从悬崖上的"之"字行栈道上去,正果寺中有好几尊高僧圆寂后留下的包骨真身像,在世界上都算罕见。抱腹岩更好玩,有一个上千平方的天然溶洞,庙宇建在其中,巧夺天工。剩下的景点就不一一介绍。
后山主要就是自然景观了,水涛沟,栖贤谷都很不错,水清山绿,是很好的休闲场所。
绵山景区很大,时间够的话,可分两天游玩,第一天玩人文景观,夜宿悬崖上的宾馆里,第二天可以看日出,然后去后山。
不知道怎么插在楼中,只能后附。
交通的话,从西安,石家庄,北京,太原都可做动车到介休东,四元公交坐到火车站,火车站有到绵山的公交,五元。
或者高速就从介休下,或者灵石下都好,灵石会离景区近一点。
从太原出发,一路向南,沿线都是比较好的5A级景区,祁县乔家大院5A,平遥古城5A,介休绵山5A,灵石王家大院4A。
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做客,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其实还可以去一下,天上奎星,地上张壁的张壁古堡,离绵山也就不到20公里,4A级景区,也很好玩,门票65。
离山西省太原市100余公里处,有一个国家5A级 旅游 风景区,在当地乃至全国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也是处在山西晋中 旅游 带上,和前面所写文章红崖大峡谷、石膏山风景区鼎足相立,它就是著名绵山风景 旅游 名胜区。
绵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南槐志村,海拔最高处达到2500多米,景区横跨三市县地界,地势险要、气势磅礴,主要景观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占地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名胜区的景点众多,大约常见的景点高达400余个,著名的自然景观有:水涛沟、古藤谷、栖贤谷等景观;人文景观有:一斗泉、天桥、龙头寺、蜂房泉、龙脊岭、李姑岩、大罗宫、正果寺、介公岭等300余处美景。
绵山风景区,风景独特,自然丰富,天然植被和野生动物众多,高山流水,水质清澈,水量充足,地下水也相当丰富,很多景点几乎到处都有泉水,美不胜战。
步入绵山风景 旅游 区,举目远眺,满眼尽是风景,犹如一幅大自然的庞大画卷,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各个景点,更是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自驾游绵山,如果距离比较近,建议一天游玩结束,但是时间比较紧张,只能往一些比较大的景点,如果玩好带拍照也就只能往一两处吧,如果时间比较充足,建议游玩两天,绵山景区有宾馆,集贤聚宾馆、琼崖宾馆还有养元斋餐厅,这些都是比较高端一点的,住在绵山吃住都不成问题,只是费用预算要稍高一些。
绵山风景区成人票价每人105元,淡季有优惠,自驾高速从介休出口下车,沿着路标前行,不远处即到,这里的交通比较方便,也可以乘坐火车动车,介休站下车即可。
很值得一看,绵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背母躲避晋文公重耳,不愿下山做官,被重耳放火误杀而传颂几千年。晋国当年大公子重耳继位前,父亲很宠幸一个嫔妃,并和她生有几个儿子,因为晋国公子重耳很早就立为晋国继承人,这个受宠的后妈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晋国国主,视重耳为眼中钉肉中刺,老晋侯也有这种想法,就把重耳派遣到偏远地区驻守边关。老晋侯死后,后妈就发动宫廷,把自己的儿子扶上晋侯之位,并且派杀手追踪行刺重耳,以绝后患。重耳无奈,带着一干心腹亲信慌忙跑路,其中就有介子推,几十年,重耳一行去了很多国家,经历了千辛万苦,介子推一行人始终不弃不离,帮助重耳实现复国心愿,其中有一次,一行人实在是饿的走不动了,介子推用刀割下自己屁股上的一大块肉,做了一碗肉羹端给重耳,说是野兽肉,重耳吃了觉得味道甘美,度过此关,后来才得知是介子推割股救主,感动不已,发誓一旦复国绝不相忘。经过几十年艰辛磨难,苍天不负苦心人,重耳最终复国,成为晋国国君,在分封有功之臣过程中,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这人也是太敏感了,个性太孤傲,清高,也许是几十年的颠沛流离,看烦了宫廷争权夺利残酷的你死我活,帮着主子完成复国使命后,想找一个清净之处度过余生,于是携带老母不辞而别。重耳后来突然想起介子推,派人去请,发现已经不知所踪,重耳下令全国寻找,最终在绵山发现了踪迹,晋文公多次派人进山张贴告示恳求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和老母铁心不出,躲藏在绵山里,最终惹的晋文公重耳大怒,下令放火烧山,企图让烟火逼出母子俩,没成想,介子推母子俩宁死藏匿不出,被烟火烧死。得知此结果后,晋文公懊悔自责的嚎啕大哭,下令在绵山给介子推修建祠庙,让人们年年祭奠,让介子推一家永享香火供奉。两千多年了,绵山也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忠君爱国的教育基地,介子推在君主有难时坚贞不渝排忧解难,不弃不离。当君主得道兴隆时,悄声隐退,把名利看的淡如水,这些高贵的品行正是古代封建 社会 统治者推崇的用人最高价值观,被一代代统治者所提倡,绵山也因此扬名华夏,世世代代被保护。
绵山还挺好的,是山西省较有名的景区,5A级,没事的话也值得一去。
值得一去的地方主要是它的 历史 文化,绵山乃寒食节的发源地,也就是清明节。
故事为介子推救晋文公,晋文公为报恩,想让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因照顾母亲为避免麻烦就携母隐居,晋文公就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一不小心把介子推和母亲给烧死了,晋文公得知以后悲愤交加,把绵山改为了介山,并且每年清明节前一日,家家户户不许烧火,所以也称之为寒食节。主要是可以来寒食节的发源地领略一下介子推淡泊名利的思想。
绵山的植被覆盖率非常广,野生的中药材更是随处可见,如柴胡、黄芩、远志等。主要景点有大罗宫(道家第一宫)、介公岭(介子推墓地)、水涛沟(去的时候水不是很大)、正果寺(寺内有真身像),最为惊叹的是绵山悬崖上挂的人们许愿时的铃铛,为绵山的一绝。
上次去的时候也是匆匆忙忙没玩好,只能下次去了好好玩玩在写吧。哦,对了,买门票的地方离景点还远,需要坐小交通。
非常值得!
我不是山西人,是与山西临近的陕西人。在西安到太原的高铁还没通的时候,有一次在去往著名佛教圣地五台山途中,因参观山西的王家大院,知道了绵山风景区,去了以后很震憾。那个时候各地的 旅游 景点远没有现在的服务这么好,但绵山除了风景优美之外,景区规范优质的管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绵山因晋文公时大臣介子推拒绝邀功携母隐居绵山并死于绵山而著名,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就是晋文公为纪念被烧死在绵山的介子推而诏行,这一天从王室至百姓都禁止动火,现在当地还过寒食节并纪念介子推。景区除了介公祠,还有云峰寺(供奉的是过去佛——空王佛)及全国寺庙留存最多的肉身菩萨、大罗宫、悬崖宾馆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点。因为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前些年春夏秋冬四季,我都到过绵山。
现在绵山脚下通了高铁,去绵山就更方便了。前一段时间乘高铁去太原,在高铁上看到绵山景区的优美风景和建筑,心里就勾起多年前的记忆,是该再游绵山了
除了高消费没别的。
值得一去,回味一下介子推,清明节的来历,景色也很棒。我随然没有去过,但是肯定要去。
值得去,因为绵山集佛道儒为一体风景名胜山,又是国家五A级景区, 历史 文化悠久传承。
没去过,有时间去看看再回答
没有多大意思,但是看和谁去!
去绵山游玩,几月份去最好?去绵山游玩,最佳旅游时间9—11月。
绵山,又称介山,在山西省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此山绵延50余公里,海拔20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又多文物古迹、佛道寺庙等,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据介绍绵山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温差不大,一年四季皆宜游览;因此形成了春踏青、夏避暑、秋赏红叶及暖冬游的特色旅游。
绵山,介子故里,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也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山西省不断挖掘绵山旅游发展潜力,助推绵山旅游业提质增效。绵山景区,正朝着一个有故事、有历史、有文化,项目丰富、格调高雅、特色鲜明的品牌旅游景区快步发展,金秋十月,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美不胜收;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道佛人物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流连忘返。
随着“十一”黄金周来临,绵山景区将迎来客流高峰,为了给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出游环境,绵山景区在交通出行方面做了大量先期规划;全新升级的37辆中通世腾旅游大巴,作为游客品质出行的责任担当,也做好了充足准备,迎接八方来客。
绵山风景区人文景观和宗教景观浑然一体,相依相存,互为映衬,目前已经成功升级为国家五A景区,成了晋中旅游的一块靓丽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