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_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1.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
2.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尺度
3.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4.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5.农业气象学的简史
气象的解释 (1) [meteorology]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 状态 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 打雷 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atmosphere]∶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 勃勃的新气象 (6) [scenary]∶景色,景象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江山 气象 (7) [sign;indication]∶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详细解释 (1).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打雷、下雪等等。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 :“ 黄州 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 清 刘大櫆 《漱润楼记》 :“风雨 云烟 ,晨夕之气象万变。” (2).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 :“居旬日, 梁 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 西南 黑气如鬭鸡之状,当有战阵。’ 存审 曰:‘我方欲决战,而形於气象,得非天赞欤!’” (3).景色,景象。 唐 阎宽 《晓入宜都渚》 诗:“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 宋 罗大经 《鹤林 玉露 》 卷九:“ 韩平原 作 南园 於 吴山 之上 ,其中 有所 谓村庄者,竹篱茅舍, 宛然 田家气象。” 清 侯方域 《记倪云林<十万图记>》 :“盖 云林 画多得之气象萧疎,烟林清旷。” 陈毅 《平山呈 * 同志》 诗:“ 滹沱河 畔与君晤, 指点 江山气象殊。” (4).指迹象。 宋 朱弁 《曲洧旧闻》 卷五:“ 东坡 在 儋耳 ,谓子 过 曰:‘吾尝告汝,我决不为海外人,近日颇觉有还中州气象。’” 《前汉书平话》 卷下:“众官领旨 赴宴 ,坐定了。 陈平 见是伏兵气象,曰:‘这事大变也。’” 瞿秋白 《赤俄之 归途 》 :“农业 经过 旱灾也有复生气象,真有些神妙。” (5).气度,气局。 《新唐书·王丘传》 :“﹝ 王丘 ﹞气象清古,行脩絜,於词赋尤高。” 宋 龚昱 《乐庵语录》 卷五:“如 舜 孳孳为善,想其气象必是箇温良恭顺底人。” 《 三国演义 》 第八二回:“ 权 曰:‘此计最善。但卿此去,休失了 东吴 气象。’” (6). 指事 物的情状和态势。 唐 鲍溶 《古鉴》 诗:“古鉴含灵气象和, 蛟龙 盘鼻护金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 卷五:“石犀一足不备,以他石续之,气象甚古。” (7).气概,气派。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 第二折:“恨不的莽拳头打挫牙关,八面威气象全无,十石力身躯软瘫。” 《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 第四一回:“ 侣笙 出落得 精神 焕发……眉宇间还带几分 威严 气象。” 姚雪垠 《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四章:“没有高山不显平地……( 闯王 )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8).指诗文字画的气韵和风格。 唐 韩愈 《荐士》 诗:“ 建安 能者七,卓荦变风操, 逶迤 抵 晋 宋 ,气象日凋耗。” 宋 秦观 《史籀李斯》 :“今 汉 碑在者皆隶字,而 程邈 此帖 乃是 小楷 ,观其气象, 岂敢 遂信以为 秦 人书?”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 学士 敏之见赠》 之七:“ 文章 气象难 形容 , 腾龙 翥凤游秋空。”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 :“这诗颇有台阁气象,不似 山野 人之作。”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 :“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珑玲,气象飞动,人多寳而藏之。” 词语分解 气的解释 气 (气) ì 没有 一定 的形状、体积,能 自由 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 气息 。一气呵成。 自然 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 气味 。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 象的解释 象 à 哺乳 动物 ,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 用于 雕刻成 器皿 或艺术品:象牙。象牙 宝塔 (喻 脱离 群 众和 生活 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气象学在观测手段研究方面正逐步实现自动化、遥测和精确化。在作物气象条件研究方面,从过去单因子研究向多因子综合研究发展,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开展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如作物-天气-土壤的各种统计模式和动态模式的试验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同气象条件的关系等。
在农业气候方面,应用聚类分析、模糊数学等近代数学方法,使农业气候相似研究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更加客观化和定量化;应用线性规划和统计决策等方法,使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由只考虑单个生产对象发展到综合考虑多个生产对象在不同区域的最优配置。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尺度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着重研究型教学,培养具备宽厚的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地学基础,掌握大气科学特别是应用气象学理论,能从事应用气象教学和研究,胜任气候开发利用、小气候和设施环境控制、大气探测与天气预报、应用气象业务、全球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防治、防汛抗旱与农业减灾、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有关领域科研、业务与管理工作,具有研究潜力、创新能力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扎实严谨的科学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训练,使毕业生具备大气科学和农业生物科学两方面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突出农业气象学和生态气象特色,掌握大气探测、天气预报、气候评估理论与方法,熟悉农业与气象仪器应用、环境监测调控的原理与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具有从事气象业务、应用气象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及管理能力。应用气象学专业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特别是气象系统有广泛联系,是本校具有较高升学率和就业率的专业。
大气科学类是受社会关注的高新科技专业,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应用和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气科学类重要分支学科。应用气象学专业主要研究天气和气候与城市、农村及各个产业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也研究气候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对策,根据大气科学原理和大气探测结果进行针对各产业的专业天气与气候预测、灾害预警、评价和服务,旨在充分利用有利天气和气候,减轻天气气候灾害对农业及其他行业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天气和气候影响着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科学热点之一,也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应用气象学专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应用气象学专业已有50多年历史,是中国农业气象教育的发源地,已培养本科生1 100多人,研究生160多人,毕业生在国家气象和农业行业科研、教育、业务和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学科现有3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在职教师中有4名教授、5名副教授、1名讲师,7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十一五”期间主持和参加国家支撑课题6项、“863”课题4项、“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行业公益(气象)专项5项,其他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科学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2000年以来主持和参加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3项以上,在国内高校应用气象学尤其是农业气象方向的教学和科研中具有重要地位。
主干课程:气象学原理与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农业气象学原理与方法、应用气候学、小气候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生态学、应用气象统计与数学方法、应用气象业务基础、应用气象学专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气象学、计算机模拟方法等。
中国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可在气象、农业部门和大学从事天气及应用气象领域的业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可在水利、高新技术企业、民航、军队、其他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气象业务、农业设施环境调控、环境保护、防汛抗旱与农业减灾、农业区划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军事气象等工作,近五年平均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s://.87dh/yjs2/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以多种尺度交错进行的。因而在农业气象的研究和服务中,也常根据不同的对象划分各种尺度。全球气候决定大的生物群落,即大尺度;相应的农业气象内容有农业气候带的形成与分布,农业类型、结构及其布局中的气象问题等。全球气候中所包含的地方气候决定植物群落和它的群丛以及它们的生长速度,即中尺度;相应的农业气象内容有种植制度和作物合理布局的气象问题、地区的农业气候区划等。群落中小区域群体所形成的小气候,即小尺度;相应的内容有农业小气候、农业设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的气象效应等。植物器官(如茎、叶、花等)所贴近的气层可称为表面气候,即更小尺度;相应的内容有蒸发抑制剂、涂白剂的气象效应等。表面气候性质又影响植物体内(如组织)的温度、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这些可称为体内气候,即最小尺度;相应的内容有小麦冻害、水稻花器管受害、作物抗旱性等。
20世纪70~80年代,农业气象的研究与服务已涉及各个尺度,但主要还是在中小尺度内进行,并因研究对象和角度的不同而逐步形成各种分支学科。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农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农业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研究方向,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农学专业研究方向:
1.作物栽培与育种: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机制,以及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2.植物保护: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和综合管理,以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3.土壤学与肥料科学:研究土壤的形成、性质和肥力,以及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4.农业气象学:研究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预测天气变化和灾害性天气,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农业与环境科学:研究农业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技术。
6.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农业生产的经济原理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7.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研究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和贮藏技术,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和提高附加值。
8.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良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9.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10.农业信息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农业气象学的简史
按农业生产对象,可分为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森林气象、渔业气象、蚕业气象、养蜂气象等。由于这些分支的建立与发展有先有后,与气象关系的密切程度也各有不同,当前它们并不处在同一水平上。按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应用的研究重点,还可分为农业气象学基本原理、农业气候、农业气象预报、农业小气候、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等。
在具体实践中,农业气象研究工作大致有下列几方面:
①鉴定农业生产的对象和过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以及它们对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从而提出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及其对策。
②研究、制订农业气候区划,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改革种植制度、引进优良品种以及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改革等提供气象学依据。其中,农业地形气候的研究对开发山区、发展多种经营,水土保持,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③进行农业气象灾害规律及其防御措施的研究。主要是观测受害症状和受害时期,确定受害指标,探讨受害机制,分析灾害规律,发布灾害预报,研究防御措施的气象效应等。
④农业气象预报和农业气象情报。包括农用天气预报、产量预报、农田土壤水分预报等。其中,在应用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与观测资料传输相结合,进行数值模拟并逐步建立农业气象服务自动化体系,已成为农业气象为农业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
⑤农业小气候的研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实际上是生产对象所处的小气候环境,大气候的变化通过小气候环境才能影响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农业小气候的利用、调节和改造,是农业气象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⑥进行农业气象观测仪器与试验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和试验研究的水平。
远在3000多年前,人们已认识到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及其农业意义。中国古代著作中早就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和“不违农时”的论述;公元前已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记载(见中国农业气象史)。在西方,公元前希腊人也已能根据气候变化确定一年中农事和航海时间,并有了两分两至的记述。
作为一门学科,农业气象学是在19世纪末叶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当时,一些科学家为使农作物获得高产和合理利用气候,曾应用气象学的成果来探讨作物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根据光热水条件进行农业气候区划等。进入20世纪后,西欧、苏联、北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农业气象机构,开展各项农业气象服务和试验研究工作,并在农业气象指标鉴定、农业气候分析与区划、农业气象情报和农业气象预报服务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叶。1922年竺可桢《气象与农业的关系》、1945年涂长望《农业气象之内容及其研究途径述要》等文都提到了农业气象研究的作用与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气象的研究、业务和教育机构逐步建立,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研究以及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和农业气候服务工作逐步开展,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7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气象学开始向定量化方向发展,气象学观点被应用于探讨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输送与能量转换问题。同时,农业污染的气象问题、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沙漠化评价和防治的农业气象问题以及高空生物学的气象问题等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系统分析、模式建立和各种模拟实验的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农业气象研究更趋精确,主要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与预报手段更趋先进,服务工作更加广泛有效。中国气象学会设有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学科委员会,挂靠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