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预警

文章内容

南浔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查询_南浔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tamoadmin 2024-06-15
1.湖州:一个京杭大运河穿过的地方2.什么是冻雨?3.玉环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4.江南水乡历史宁波气象3月1日 0点 宁波市气象台3月1日5点钟发布的沿海

1.湖州:一个京杭大运河穿过的地方

2.什么是冻雨?

3.玉环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4.江南水乡历史

南浔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查询_南浔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宁波气象3月1日 0点 宁波市气象台3月1日5点钟发布的沿海大风警报和天气预报 宁波市区: 今天到明天晴到多云。 偏南风3级,明天转西到西北风3--4级。 今天最高气温20度; 明天最低气温5度。 今天早晨到明天早晨: 宁波沿海海面: 南到东南风5--6级,夜里转西南风5--6级阵风7级,明天转西到西北风5--6级阵风7级。 内陆地区: 偏南风3--4级,明天转西到西北风4级。 各县区24小时天气预报 今天到明天 鄞州05℃~20℃ 北仑05℃~19℃ 镇海05℃~19℃ 慈溪05℃~19℃ 余姚04℃~20℃ 奉化04℃~20℃ 宁海04℃~20℃ 象山04℃~19℃ 森林火险等级 :4级,容易引起森林火灾,林区控制野外用火。

湖州:一个京杭大运河穿过的地方

北京顺义今天的温度情况

以下是夜间的天气情况:

20时-23时 ? |晴-4℃/-5℃北风4-5级

23时-02时 ? |晴-5℃/-7℃北风4-5级

02时-05时 ? |晴-7℃/-7℃北风4-5级

05时-08时 ? |晴-7℃/-9℃北风4-5级

什么是冻雨?

湖州,一个京杭大运河贯穿的地方。我想去看看,这片昔日繁华的古地变成了什么样子。

清晨6:00,推开窗户,披着大衣走上阳台。气温比想象得要高一些——和天气预报显示的温度相比起来。天快亮了,远远的天边泛起鱼肚白,漆黑的房屋轮廓是黎明前最后一道黑暗。

市井噪声像突然打开的收音机里传来的沙沙声,将人包围。左边是小商品市场“双十一限时特惠”的广播吆喝,右边是跆拳道培训班小孩子的喊叫。

下方的广场还传来阵阵悠扬的口琴声。

一、湖笔善琏:“永恒”真的存在吗?

善琏,一个曾经以制作湖笔名闻天下的小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带来了灵动的文韵。百年前,沿街的家家户户都以制笔为生,能获得比农耕高出好几倍的收入。

而如今,走进镇上 历史 最悠久的一条街,两边是齐刷刷的母婴用品店。

“哇,那个建筑外面的装饰很漂亮啊。”走在老街上,忽然留意到 楼房上带着雕花的窗户,层层叠叠,家家户户各不相同,花纹繁饰而规整不失法度,想必一定是年代悠久的传承了。

“那个是新装上去的,你没看到那都是铝合金的嘛。” 制笔的大哥毫不留情地打断了我的幻想。

尴尬的沉默。

从繁华到荒芜,旧时的记忆再次回来。人声鼎沸,终成冰炭。

老街上有家店叫“施记面馆”,经营着湖州特色的馄饨。吃馄饨的时候,听老板讲起他们家的父辈乃至祖辈,都在街上开店,半个湖州城的馄饨皮子都是用他们家的。

浪漫的人总是在旅行中期待永恒,就像圣城罗马的大教堂和方尖碑,就像阿尔贝罗贝洛村的石头尖顶屋上写满的诗句,就像马赛马拉披着红斗篷的人们和呼啸的牧群。但这世间真的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吗?

这是一个从元朝开始就以笔闻名的古镇,有着足以称道的辉煌 历史 —— “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古代的人们以千金来求湖州的一支毛笔。

在湖笔文化小镇,我们见到了湖笔的古法制作。虽然居住在特别规划出来的仿古建筑中,但制笔人们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在各家店铺中,前厅是各式毛笔、笔架和砚台的展柜,后面则是笔工们的小作坊。

很安静——街上除了偶尔跑过一只大黄狗之外,相当安静,而笔工们的心也相当安静。

湖笔的古法制作分为八道大工序,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制笔的大哥说,同样以制笔闻名的江西,是每个笔工从头到尾做一根笔,普通的毛笔他们每人每天可以做上百根,而 善琏的笔工一生只专精于一道工序。

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镶嵌、择笔、刻字,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传人。

簇新闪耀的事物,比如寻常文具店里装在礼盒里的毛笔,摆在显眼位置,雕了灿金大字,用各种繁饰的花纹和线条装潢——低廉而粗糙的木是构成它们的底料。

那些笔杆上不规则的花纹,古朴的曲线和暗哑的颜色,毫不张扬的含蓄,掷地有声的敦厚,象征着足以承载经年使用的磨损。

“现在大多数书法培训班教学,都是教经过简化后的楷体,比较精细的毛笔就不太适合,所以用的大部分是江西那边批量生产的毛笔,更换也比较频繁。

“可能练了几个月后学生可以写出来一幅还算漂亮的字, 但简化后的楷体缺少变化,学生很难再继续精进,十个人写出来的字没有一个人是不同的。 这就说不上是‘好’的字,无形之中潜力就被扼杀了。”

制笔的大哥跟我们说。

笔厂门口的大娘正在独自做着“水盆”的工序,将笔毛浸在水盆里,一遍一遍地剔除杂毛。我们想上去体验一下,被大哥拦住了:

“小心不要碰那个水。 这道工序是最复杂的一个环节,水里有很多化学物质,会腐蚀手。做‘水盆’工序的人是已经习惯了。

离开镇子的时候,不禁想起《夜航西飞》里的句子:“世间有许多种不同的静默,每一种都有不同的意味。” 如果独自度过的那些时光已经让人养成沉默的习惯,笔尖上又缘何传递着温度?

景物变迁,人们的乡土性却还存留着。就让时间刻下你永恒的模样。

二、竹林江排:静止的时光

听闻湖州的大唐贡茶院很出名,便驱车去拜访附近的顾渚村。

下车的一刹那,我仿佛产生了一种幻觉: 我走进的不是一个村落,而是一个吆喝叫卖的热闹市集, 和记忆中小时候早上与爷爷奶奶一起逛的菜市场无比相似。

大爷大妈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两三袋的土特产。问了问,他们是从上海跟着旅行团过来度假的。

听村里的人说,顾渚村有四百多家民宿和农家乐,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三四层楼高的建筑,装点着木栏篱笆、攀墙藤蔓和木门假山。

再往上几百米,就是大唐贡茶院。它于上世纪30年代被焚毁,如今所见的竹海青阁,亭台轩榭都是照史料重建的。

千年前,这里伫立着百余所烘焙房,制茶人千余,唐代文人在此题下摩崖石刻,骏马载着茶叶往京师疾驰。被新修的水泥公路掩盖的,是往复春秋多年的重旧车辙。

作为景点而被保护起来的贡茶院依山傍水,虽然因为已经是下午的缘故而没有清晨弥漫的山岚缭绕的仙气,但从楼阁山川尽一如的大气磅礴中依然能感受到盛唐的风韵。

于是,我们接着开车进了山。山谷有一条溪流,已经干枯得露出了水底的嶙峋碎石。 在夏季,这里应是潺潺奔流,运载着苍翠的毛竹——所以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江排村”。

走过中国许多村子后,我对眼前所见不再大惊小怪:一幢幢三层、四层楼高的欧式建筑,高高的围墙和铁门,气派程度可以媲美上海近郊的别墅。

只不过,这个村子,没有人。明明是周六的下午,茂密的竹林遮蔽了阳光,阴凉舒适,耳朵里充满的却不是孩童玩耍的嬉闹声,而是大白鹅扑闪着翅膀,“凶恶”地瞪着我们。

往来的电动车和轿车呼啸而过,只有一辆停在一座略显陈旧的老房子前。身着西装的中年人正帮着老人劈柴—— 他大概连换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山里没有路灯,他得在太阳落山之前继续启程。

在贺雪峰的《最后一公里村庄》中,他指出,以长江流域为典型的中部地区村庄是“分散型村庄”,每家每户缺少宗族、血缘的纽带,都是各自行动,而且因为经商传统而常年在外奔波, 唯一能彰显他们乡土印记的大概是村子里那一套套别墅。

“他们建了这么好的房子,怎么不回来住呢?”同行的**姐问。她觉得这里和想象中的乡村不太一样——柴门轻烟、田园耕种、阡陌小道,人们在大树下闲谈唠嗑,而不是混合着农家大院与现代建筑的风格。

“因为它建来就不是给人常住的。从乡村出来的人都有一种情结,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所以在城市里发展得好了就会回家盖上一套大房子,越大、越气派,越能在村子里彰显他们的存在, 也是他们和自己故土能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

我说,“所以,这才是乡村啊。脱去外壳,依旧能看到乡土的精神和气质。 乡村人留恋的是土地,因为他们的根基在土地。 你在城市里,见到谁是对一片土地流连忘返,而不是一旦有钱了就赶紧搬到更豪华的地段?”

就像《皮囊》里作者的母亲,丈夫残疾离世,而儿子还在上大学。即使得知政府要拆迁,也强撑着建起了四层的楼房。她说,“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 建房子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在江排村,时光是静止的。柴扉已无,但“家”的轮廓却被定格在昼掩静幽的竹林清溪中。

三、新市古镇:这是值得过的生活

最后一站,是湖州的两个古镇——南浔与新市。

天光大亮时,我们来到新市。 据说这里曾经是京杭大运河最大的水运码头,有着“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汇”的称号。而如今即使三个人并排走在街上,都会觉得稍显局促。

老桥边上,一个大哥正坐在小板凳上编竹艺。

往水边走,是一座座茶楼。湖笔店的老板一边泡茶一边看书。

桥旁边有个茶糕店,一眼就被门牌上挂的四个大字“百年老店”吸引住。

一般自称百年的店铺,总会在店面装饰上做得古色古香,挂上一些并不知道来自哪里的字画,不过这家店却不大一样, 除了“百年老店”四字外别无他物,就连门面也简单得很——一个托盘,几块新鲜出笼的茶糕,一叠名片。

“做这种茶糕的手艺有四百年的传承,我们在这边做了三十多年啦。”开店的是一对夫妻,似乎是看出了我的困惑,便闲聊起来。

茶糕起源于南宋,原是人们听书看戏时伴茶而吃的点心。 现在听书看戏的地方是没了,古镇里的文化馆摆放着砖刻、蛋壳画等传统民俗和名人书画,藏于阁楼之上,游人们大多嫌登楼麻烦而舍弃。

“来的游客很少,主要还是居民们在住。那边的羊肉挺不错,也是一家老店,你可以去尝尝,还有很多古桥啊寺庙遗迹啊都值得逛逛。”大哥热情地指点我往哪个方向走,可以看到些什么。

古镇还是《林家铺子》、《蚕花姑娘》,和羊年央视春晚片头的取景地。走在河边,居民在下面洗衣,老人靠在藤椅上晒太阳,眨一下眼睛就是按下一次快门。

“这是值得过的生活。”

四、书香南浔:在时间的河上

离开新市,下午去南浔。

如果只是看网上的资料介绍,或许会因为“五星级景点”这个标签而视其为商业化的“假冒伪劣”古镇。但当你真正走在百间楼旁的栈道上时,也许会生出这样一种想法:

“和山里的别墅相比,这才是江南乡村应该有的样子啊。”

在一排楼房后面,还有着大片广袤的菜地,萝卜、红薯,还有当地特产的绣花锦。有趣的是,绣花锦只在南浔方圆十里之内生长,而现在却没有多少人继续种植。

百间楼原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退休后归隐南浔修建的房屋,为容纳孙子成亲时陪嫁过来的100个侍女,依河而建了100间楼房。

三叠式防火墙,拱形券洞门,水柱廊檐,河里的水倒映着曾经船行頔塘故道的岁月。

“以前我们出门都是靠船,去买菜就是摇着船到别人店边,他们用篮子把菜吊下来,去上海也是摇着船去的,两个人摇三天也就到了。” 摇船的船夫说。他今年59了,再过几年就可以安安心心退休。

住在水边的人们用船的方式不是划桨,而是摇“橹”,就像鱼摆尾一样。橹不出水,比桨更省力,船夫们就是用自己的身体与江河对抗,“摇”出京杭大运河在这一方水域的古道。

如果说新市弥漫的是旧时热闹的市井气息,那么在南浔,你可以在一砖一瓦中闻到书香气。 这里的 历史 全都写在建筑上。

早在唐代,湖州就以“湖丝”闻名天下,明代开启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湖丝展开。清代,湖州人把一些靠着湖丝起家的富商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他们的住宅至今仍在南浔古镇里完好地保存着。

刘镛的小莲庄,陈熊的颖园,都各有着书房、吟诗作画的庭院。《紫藤花馆藏帖》和《梅花仙馆藏真》的四十五方刻石,书法家王礼的梅石图,一代代文人在南浔的建筑上留下了自己的风采和印记。

或许这就是江南的“儒商”之气。无论自己有没有读过书,都始终重视文化的培养和熏陶,让它成为家族继承的传统。

我原以为那只是 历史 教科书和学术界的信笔胡诌,却没想到真正走到这些富商的家族旧居时,才真正体会到那种先“修身”后经商的文化氛围。

尾声

“江排村的溪谷,新市的糕点,南浔的渔灯。我好像开始怀念了,像怀念一个故人。”

世界上所有景象中,最温馨的莫过于临别前,在月下觥筹交错, 看着烟火漫天,檐下风铃叮咚飘荡,河边垂钓的人收起了竿,两岸的人们点起了灯。 甚至连大草原上落日的壮阔,犬山樱花的缤纷,和波西塔诺海边岩洞酒吧的热闹都不足以抗衡。

没有任何词汇,能够替代“温馨”。

古镇的一杯茶,顾渚山上的一段经。躁动的心渐渐平静。

一次三天的出行,却更像是羁旅之人短暂的归家。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曾有人说,“土”、“原始”,就是“乡村”。去年初到湘西时,我曾以为只有坐车半天,坐船半天,还要爬山才能上去的村子叫“乡村”。

但这些描述都只是停留在粗浅的表面。后来我发觉,中国真的很大,有的乡村,是步行六小时才能进山的与世隔绝,也有距离城市二三十公里不到、甚至隐于城市之中。 生活在天南海北的人们在乡土本性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正如陶渊明那首经典的古诗所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乡村”和“农村”不同,后者是基于现代经济模式、生产力和人口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概念,而前者却是存在于中国人上千年文化传统中的根基,是思乡之情的凝聚,是对于人情、文化、市井、技艺和旧时的乡土场景与生活方式的眷恋。

只要这些眷恋依旧存在,只要土地还在,只要此心所向,便是羁鸟池鱼思恋的旧林故渊,这一辈子便有家可归。

吃完饭,再晚一点,当广场舞的歌曲结束后,还会有口琴的音乐传来。寻着乐声的来源去漫步南浔的万家灯火,俄耳甫斯的金竖琴也无法把我唤回。

最远的地方没有桥梁

最美的景色无法分享

最深的感情并不等待回应

因为我们出发

不为抵达

玉环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概述

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又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称它为“地油子”。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物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称为冻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C的过冷水滴,在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有时边冻边淌,象一条条冰柱。这种冰层在气象学上又称为“雨凇”或冰凌。冻雨是过冷雨滴或毛毛雨落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地面上,水滴在地面和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的透明或半透明冰层,这种冰层可形成“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的壮美景象。如遇毛毛雨时,则出现粒凇,粒凇表面粗糙,粒状结构清晰可辨;如遇较大雨滴或降雨强度较大时,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透明密实,常在电线、树枝或舰船上一边流一边冻,形成长长的冰挂。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雨水从空中落下来结成冰,能致害吗?是的,这种冰积聚到一定程度,不仅有害,而且危害不浅。

成因

入冬,雨落在树木、高楼、山岩、电杆等物体上,立即结成了冰,老百姓习惯叫“滴水成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冻雨”(它的凝聚物叫“雨淞”);它和人们常说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在云体中它本该凝结成冰粒或雪花,然而找不到冻结时必需的冻结核,于是它成了碰上物体就能结冻的过冷却水滴。

“冻雨”落在电线、树枝、地面上,随即结成外表光滑的一层薄冰,冰越结越厚,结聚过程中还边流动边冻结,结果便制造出一串串钟乳石似的冰柱、冰穗(俗称“冰挂”),它们晶莹透亮,遇上阳光,放射出五彩光芒,煞是好看!可惜的是,当它的重量超过物体的承载能力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形成“冻雨”,要使过冷却水滴顺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当它们随风下落,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转眼形成坚实的“冻雨”!

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严重的雨凇会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冻雨出现时地面往往不太寒冷(0?-3℃),上空为逆稳,有一层温度高于0℃的暖层。降水在暖层里为雨滴,下落到近地面大气中就成为过冷却的冻雨,往往会造成一些危害。

如果雨滴不断地打落在这些结了冰的物体表面时,就慢慢地形成一条条冰柱。太阳出来后,在阳光的照跃下的冰柱闪闪发亮,分外妖娆,冻雨给人们增添了秀丽动人的景色。但它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如电线上结上冰凌后增加了重量、遇冷会发生收缩,使得电线绷断,导致通信和输电中断事故;农作物遇到冻雨后被冻伤、冻死;地面上结冰,交通事故将剧增。所以,持续数天出现冻雨,其造成的灾害还是很大的。

危害

冻雨风光值得观赏,但它毕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冻雨重量的影响,就会绷断。有时,成排的电线杆被拉倒,使电讯和输电中断。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1972年2月底,我国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冻雨,广州、长沙、南京、昆明、重庆、成都、贵阳等地至北京的电信一度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

1955年,浙赣地区曾因“冻雨”倒毁电杆数百根,南浔、浙赣铁路运输一度中断;1987年11月和1989年12月,郑州市先后两次出现“冻雨”,受伤的就有200来人;前苏联西南部地区,一次“冻雨”折毁、倒翻电杆近万根,造成大面积的电讯中断。年1月中旬后期,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不少地区出现冻雨天气,造成电线断线倒杆。贵州省的有线电话全部中断,严重影响通讯工作。湖南输电线积冰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一些高压线路一 天溶冰5-6次。因受冰冻天气影响,贵阳客车站停开长途车803班次,农村公共汽车间断停开418班次。湖南长沙附近几个县停开班车339班次;仅临武、资兴两县折断竹、木近500多万根(棵)。贵州有10%提早抽苔的油菜受到冻害。

预防

冻雨厚度一般可达10~20毫米,最厚的有30~40毫米。冻雨发生时,风力往往较大,所以冻雨对交通运输,特别对通讯和输电线路影响更大。据气象专家分析,冻雨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在此期间,江淮流域上空的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都很强,地面有冷空气侵入,1500至3000米上空又有暖气流北上,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即3OOO米以上高空大气温度往往在-10℃以下,2000米左右高空,大气温度一般为0℃左右,而2000米以下温度又低于0℃。冻雨大多出现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内,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特点,结束日则相反。地势较高的山区,冻雨开始早,结束晚,冻雨期略长。如皖南黄山光明顶,冻雨一般在11月上旬初开始,次年4月上旬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据统计,江淮流域的冻雨天气,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区,山谷和山顶差异较大,山区的部分谷地几乎没有冻雨,而山势较高处几乎年年都有冻雨发生。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大量冻结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积水,影响飞机空气动力性能造成失事。消除冻雨灾害的方法,主要是在冻雨出现时,发动输电线沿线居民不断把电线上的雨凇敲刮干净;在飞机上安装除冰设备或干脆绕开冻雨区域飞行。

概述

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又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称它为“地油子”。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物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称为冻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C的过冷水滴,在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有时边冻边淌,象一条条冰柱。这种冰层在气象学上又称为“雨凇”或冰凌。冻雨是过冷雨滴或毛毛雨落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地面上,水滴在地面和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的透明或半透明冰层,这种冰层可形成“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的壮美景象。如遇毛毛雨时,则出现粒凇,粒凇表面粗糙,粒状结构清晰可辨;如遇较大雨滴或降雨强度较大时,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透明密实,常在电线、树枝或舰船上一边流一边冻,形成长长的冰挂。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雨水从空中落下来结成冰,能致害吗?是的,这种冰积聚到一定程度,不仅有害,而且危害不浅。

成因

入冬,雨落在树木、高楼、山岩、电杆等物体上,立即结成了冰,老百姓习惯叫“滴水成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冻雨”(它的凝聚物叫“雨淞”);它和人们常说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在云体中它本该凝结成冰粒或雪花,然而找不到冻结时必需的冻结核,于是它成了碰上物体就能结冻的过冷却水滴。

“冻雨”落在电线、树枝、地面上,随即结成外表光滑的一层薄冰,冰越结越厚,结聚过程中还边流动边冻结,结果便制造出一串串钟乳石似的冰柱、冰穗(俗称“冰挂”),它们晶莹透亮,遇上阳光,放射出五彩光芒,煞是好看!可惜的是,当它的重量超过物体的承载能力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形成“冻雨”,要使过冷却水滴顺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当它们随风下落,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转眼形成坚实的“冻雨”!

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严重的雨凇会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冻雨出现时地面往往不太寒冷(0?-3℃),上空为逆稳,有一层温度高于0℃的暖层。降水在暖层里为雨滴,下落到近地面大气中就成为过冷却的冻雨,往往会造成一些危害。

如果雨滴不断地打落在这些结了冰的物体表面时,就慢慢地形成一条条冰柱。太阳出来后,在阳光的照跃下的冰柱闪闪发亮,分外妖娆,冻雨给人们增添了秀丽动人的景色。但它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如电线上结上冰凌后增加了重量、遇冷会发生收缩,使得电线绷断,导致通信和输电中断事故;农作物遇到冻雨后被冻伤、冻死;地面上结冰,交通事故将剧增。所以,持续数天出现冻雨,其造成的灾害还是很大的。

危害

冻雨风光值得观赏,但它毕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冻雨重量的影响,就会绷断。有时,成排的电线杆被拉倒,使电讯和输电中断。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1972年2月底,我国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冻雨,广州、长沙、南京、昆明、重庆、成都、贵阳等地至北京的电信一度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

1955年,浙赣地区曾因“冻雨”倒毁电杆数百根,南浔、浙赣铁路运输一度中断;1987年11月和1989年12月,郑州市先后两次出现“冻雨”,受伤的就有200来人;前苏联西南部地区,一次“冻雨”折毁、倒翻电杆近万根,造成大面积的电讯中断。年1月中旬后期,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不少地区出现冻雨天气,造成电线断线倒杆。贵州省的有线电话全部中断,严重影响通讯工作。湖南输电线积冰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一些高压线路一 天溶冰5-6次。因受冰冻天气影响,贵阳客车站停开长途车803班次,农村公共汽车间断停开418班次。湖南长沙附近几个县停开班车339班次;仅临武、资兴两县折断竹、木近500多万根(棵)。贵州有10%提早抽苔的油菜受到冻害。

预防

冻雨厚度一般可达10~20毫米,最厚的有30~40毫米。冻雨发生时,风力往往较大,所以冻雨对交通运输,特别对通讯和输电线路影响更大。据气象专家分析,冻雨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在此期间,江淮流域上空的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都很强,地面有冷空气侵入,1500至3000米上空又有暖气流北上,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即3OOO米以上高空大气温度往往在-10℃以下,2000米左右高空,大气温度一般为0℃左右,而2000米以下温度又低于0℃。冻雨大多出现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内,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特点,结束日则相反。地势较高的山区,冻雨开始早,结束晚,冻雨期略长。如皖南黄山光明顶,冻雨一般在11月上旬初开始,次年4月上旬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据统计,江淮流域的冻雨天气,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区,山谷和山顶差异较大,山区的部分谷地几乎没有冻雨,而山势较高处几乎年年都有冻雨发生。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大量冻结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积水,影响飞机空气动力性能造成失事。消除冻雨灾害的方法,主要是在冻雨出现时,发动输电线沿线居民不断把电线上的雨凇敲刮干净;在飞机上安装除冰设备或干脆绕开冻雨区域飞行。

概述

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又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称它为“地油子”。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物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称为冻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C的过冷水滴,在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有时边冻边淌,象一条条冰柱。这种冰层在气象学上又称为“雨凇”或冰凌。冻雨是过冷雨滴或毛毛雨落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地面上,水滴在地面和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的透明或半透明冰层,这种冰层可形成“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的壮美景象。如遇毛毛雨时,则出现粒凇,粒凇表面粗糙,粒状结构清晰可辨;如遇较大雨滴或降雨强度较大时,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透明密实,常在电线、树枝或舰船上一边流一边冻,形成长长的冰挂。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雨水从空中落下来结成冰,能致害吗?是的,这种冰积聚到一定程度,不仅有害,而且危害不浅。

成因

入冬,雨落在树木、高楼、山岩、电杆等物体上,立即结成了冰,老百姓习惯叫“滴水成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冻雨”(它的凝聚物叫“雨淞”);它和人们常说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在云体中它本该凝结成冰粒或雪花,然而找不到冻结时必需的冻结核,于是它成了碰上物体就能结冻的过冷却水滴。

“冻雨”落在电线、树枝、地面上,随即结成外表光滑的一层薄冰,冰越结越厚,结聚过程中还边流动边冻结,结果便制造出一串串钟乳石似的冰柱、冰穗(俗称“冰挂”),它们晶莹透亮,遇上阳光,放射出五彩光芒,煞是好看!可惜的是,当它的重量超过物体的承载能力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形成“冻雨”,要使过冷却水滴顺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当它们随风下落,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转眼形成坚实的“冻雨”!

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严重的雨凇会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冻雨出现时地面往往不太寒冷(0?-3℃),上空为逆稳,有一层温度高于0℃的暖层。降水在暖层里为雨滴,下落到近地面大气中就成为过冷却的冻雨,往往会造成一些危害。

如果雨滴不断地打落在这些结了冰的物体表面时,就慢慢地形成一条条冰柱。太阳出来后,在阳光的照跃下的冰柱闪闪发亮,分外妖娆,冻雨给人们增添了秀丽动人的景色。但它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如电线上结上冰凌后增加了重量、遇冷会发生收缩,使得电线绷断,导致通信和输电中断事故;农作物遇到冻雨后被冻伤、冻死;地面上结冰,交通事故将剧增。所以,持续数天出现冻雨,其造成的灾害还是很大的。

危害

冻雨风光值得观赏,但它毕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冻雨重量的影响,就会绷断。有时,成排的电线杆被拉倒,使电讯和输电中断。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1972年2月底,我国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冻雨,广州、长沙、南京、昆明、重庆、成都、贵阳等地至北京的电信一度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

1955年,浙赣地区曾因“冻雨”倒毁电杆数百根,南浔、浙赣铁路运输一度中断;1987年11月和1989年12月,郑州市先后两次出现“冻雨”,受伤的就有200来人;前苏联西南部地区,一次“冻雨”折毁、倒翻电杆近万根,造成大面积的电讯中断。年1月中旬后期,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不少地区出现冻雨天气,造成电线断线倒杆。贵州省的有线电话全部中断,严重影响通讯工作。湖南输电线积冰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一些高压线路一 天溶冰5-6次。因受冰冻天气影响,贵阳客车站停开长途车803班次,农村公共汽车间断停开418班次。湖南长沙附近几个县停开班车339班次;仅临武、资兴两县折断竹、木近500多万根(棵)。贵州有10%提早抽苔的油菜受到冻害。

预防

冻雨厚度一般可达10~20毫米,最厚的有30~40毫米。冻雨发生时,风力往往较大,所以冻雨对交通运输,特别对通讯和输电线路影响更大。据气象专家分析,冻雨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在此期间,江淮流域上空的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都很强,地面有冷空气侵入,1500至3000米上空又有暖气流北上,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即3OOO米以上高空大气温度往往在-10℃以下,2000米左右高空,大气温度一般为0℃左右,而2000米以下温度又低于0℃。冻雨大多出现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内,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特点,结束日则相反。地势较高的山区,冻雨开始早,结束晚,冻雨期略长。如皖南黄山光明顶,冻雨一般在11月上旬初开始,次年4月上旬结束,长达5个月之久。据统计,江淮流域的冻雨天气,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区,山谷和山顶差异较大,山区的部分谷地几乎没有冻雨,而山势较高处几乎年年都有冻雨发生。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大量冻结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积水,影响飞机空气动力性能造成失事。消除冻雨灾害的方法,主要是在冻雨出现时,发动输电线沿线居民不断把电线上的雨凇敲刮干净;在飞机上安装除冰设备或干脆绕开冻雨区域飞行。

江南水乡历史

截至2023年11月23日,玉环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为:多云,温度是11到25度,北风4到5级。

玉环十一月平均温度是13℃-18℃,白天平均18℃,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夜间平均13℃,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玉环十一月为旱季,降水较少。

玉环市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地区之一;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

玉环市气候:

玉环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兼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7.1℃,1月平均气温7.2℃,极端最低气温-4.5℃;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34.9℃。

最低月均气温1.7℃,最高月均气温31.4℃。平均气温年较差19.9℃,最大日较差17.3℃。无霜期年平均302天,最长达322天,最短为281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5小时。0℃以上持续期361天。年平均降水量1350.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4天,最多达186天,最少为122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844.8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859.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6月最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玉环市

一、江南水乡的历史

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从汉代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

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

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

我国江南六个著名的古镇有江苏的周庄、同里、角直(音陆直),浙江的西塘、南浔和乌镇,这六个古镇也都是水乡,都有非常深的文化底蕴,西塘位于嘉善县,乌镇位于桐乡市,南浔位于湖州市(湖州也是湖笔的产地)。这六个古镇都集中在太湖的东南方向,周庄和角直相距四十多公里,同里与周庄的水路也只有十多公里。

二、江南水乡起源于哪个朝代,要详细的

东晋

长江成就了江南。 江南,字面上的含义为江的南面,但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区域大致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江南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古今中外学者从未统一过。 广义的江南,指宜昌以东,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狭义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长江以南和湖南北部地区,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在古代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广义的江南在现代也使用,比如天气预报中的江南就指广义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和南昌的滕王阁)中所说的江南即为广义上的江南。 狭义的江南,是指被文人美化了的江东地区,即除去福建省与浙江南部的南京至苏州、杭州一带为核心的地区,包括长江以南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东北地区。长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如扬州地区等,虽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经济文化形同江南,也被看作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地域的组成;而并非长江流域却被认为是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及钱塘江以东部分地区,如绍兴、宁波地区等。

文化意义的江南,文化意义上特指的“江南”,即狭义的江南,地域相当于江东地区,包括江苏南部(及扬州)、上海地区、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地区。自东晋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中华政权定都金陵起,江南地区便取代中原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核心地带。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著称。位于秦淮河的夫子庙是纪念孔子的庙宇,夫子庙建筑群中的江南贡院在古代为科举考试的考场,是江南科举文化的象征。 江南有许多著名的书院。重要的有白鹿洞书院、象山书院、丽泽书院、东林书院、明道书院、茅山书院等。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著名的有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 地域文化上,江南文化和吴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吴语有时也被称为江南话,吴语和雅言融合而成的官话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官话。 著名园林 江南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兴盛于明清。以苏州市、扬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湖州市、上海市、嘉兴市、杭州市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以苏州为最多。 江南园林通常为私家园林,玄武湖是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

三、江南水乡,有哪些古镇历史比较悠久,还保留原来的文化气息

说起江南之美,就不得不说那古香古色的水乡古镇~无论是流年似水的“乌镇”,或是清新典雅的“西塘”,亦或只是一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静默的水乡小城,都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梦境和唯美~ 江南古镇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从宋代保存下来的江南水乡古老建筑,迂曲如网的小河及河上各种结构的石板拱桥,青石板长巷上挂满灯笼和彩旗的遮雨长廊,琳琅满目的水乡风情伴随着诱人的各种江南美食,都在邀请你到此一游,留下眷恋和怀念,回忆在廊桥中品品茶、听听雨、发发呆的美好时刻,享受一种渐渐远去的古雅情怀。 这里四季分明,春天的花红柳绿,夏天的荷韵书香,秋日的硕果飘香,冬日的浅雪轻霜,无论怎样去看:都是一幅淡远宁静的水墨丹青画卷。

江南水乡古镇--六大水乡古镇周庄 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的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 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

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百座古风犹存的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同时,周庄海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水乡风情图。

周庄,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水乡的代名词。 随着网络的传播,直达车旅游网的工作人员发现,盛名之下的周庄,游人蜂拥而至,使其白天热闹非凡,晚上则清静寂寥的强烈反差。

而在日夜相交的清晨和黄昏,却是周庄最美丽的时光。没有白天熙熙攘攘的游客,也没有夜晚的清寂,有的是水乡固有的宁静简单的生活,爱上周庄就从日夜交替那段美妙时光开始,让你体验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韵味。

爱上周庄,不再是传说……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是刘若英亲笔写下的话。从《似水年华》到《心中有鬼》,一个水乡小镇--乌镇与这个小资情调十足的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要来过,便不曾离开,何况是,惯看了乌镇的春夏秋冬,更不对别处有一点的眷恋。午后,倚在阳光下,青花瓷的茶壶,一杯白菊茶,坐在那里写明信片,于是成了乌镇最宁静的一刻…… 乌镇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古镇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镇内民风纯朴,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同时乌镇又有其它小镇所没有的临水建筑――水阁,乌镇由此又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乌镇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古镇。 乌镇水乡风貌完整,保持了完整的江南水乡格局。

乌镇民俗风情浓郁,是反映江南水乡生活的活化博物馆。同里 同里的清晨是从河流开始的。

水边人家醒得早,他们有的在门前小河里洗洗涮涮,有的洗衣服,有的在洗菜,还有的在望着天,穿着棉质的睡衣,带着慵懒。 对面不远,有个老太太在洗马桶。

看来,这是古镇人们的生活方式,应该叫“一水清”吧。同里的河流便在这些声响中醒过来,动起来。

古镇清晨有雾,街上行人不多,只有早起的老人背着手慢慢地踱步,偶然也有早起锻炼的人们从面前跑过。一切安详而又宁静。

路上的行人从容与安详,小镇舒缓的节奏让我很受用。 河岸上,早起的人们在升炉子,一股股青烟慢慢向空中飘散…木渎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

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

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 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南浔南浔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濒太湖,东与江苏吴江市交界。

水陆交通便捷,318国道、长湖申航道横贯东西,距上海、苏州、杭州均在百公里上下,镇区面积34平方公里。 1991年,南浔名列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

南浔镇巳被我国向联合国推荐为世界文化遗产。江南的雨最让人难以招架,水乡的小镇当然也不例外。

春天突如其来也就在这并不恼人的细雨中,它湿润了小镇里的光滑如镜的石板路,抹绿了老屋旁的乌桕,屋檐下,落到青石缸里的是有节奏的雨滴声,古宅厅堂粗大的冬瓜梁上,是忙着衔泥筑巢的家燕……“江南春雨润如玉,往来不湿行人衣”,雨伞是可有可无的,初春细雨的时节,最适宜在湖州南浔镇里徜徉,小镇没有什么浓烈的色彩。 湿滑河埠头泛着幽幽的青色、承载过无数关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温馨故事,小巷的石板路已经被路人的各种鞋子打磨得光可鉴人,那是一种厚重而不浮夸的棕**,像是传世古董上的包浆……西塘 西塘古称胥塘,春秋战国时代就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故有吴根越角之称。

这里河流纵横,环境幽静,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古河道旁边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古色古香的古民居重重叠叠;1000多米造型古朴的廊棚,一色的黑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俨然是一派古风犹存的情调。

廊棚和古弄堪称西塘“双绝”。西塘人对家乡的描述。

四、江南水乡民居特点

一、总体概括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二、建筑结构 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木鬲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三、反映文化 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从汉代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四、形成原因 1、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五、举例介绍 周庄民居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周庄最为著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古镇区内河道呈井字型,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

五、~~~~急~~~~~江南水乡的历史

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

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

从汉代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 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

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

我国江南六个著名的古镇有江苏的周庄、同里、角直(音陆直),浙江的西塘、南浔和乌镇,这六个古镇也都是水乡,都有非常深的文化底蕴,西塘位于嘉善县,乌镇位于桐乡市,南浔位于湖州市(湖州也是湖笔的产地)。这六个古镇都集中在太湖的东南方向,周庄和角直相距四十多公里,同里与周庄的水路也只有十多公里。

六、跪求描写江南水乡,或者古镇的文字,笔调细腻的

一转弯,绿中带些氤氲的水气扑面映入眼来.藏书楼,小莲庄,一文气,一清雅,紫藤长廊簇着书香,荷香四溢映着厅堂;还有曾做过蒋介石媒人的张静江故居,二十年代就有了西洋跳舞厅的张石铭故居.徜徉其间,想 象着当年大绮华,感叹着……南浔,让人着迷. 蜿蜒的廊棚,长千余米.沿河廊下,是一幅幅小镇民居图.门,大开着,绣花的,做画的,悠闲吸着烟闲坐的,还有人把桌子搬到了外边,临河小酌,或者泡杯茶,优哉游哉.有小船摇过石桥,滑向远处…….石皮弄,奔一回吧,在那窄窄的深巷,依稀听履声倥侗;八珍糕,养人呢,带上几包回来…….西塘,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让人去了还想去. 茅盾先生,故居在乌镇.《林家铺子》《春蚕》《子夜》,想必大家都熟知吧?先生已作古,文章长流传.来先生故居看看吧,或许,收获能出乎想象.乌镇,大手笔,高起点开发了旅游,民俗文化游的特色颇吸引了不少游客.乌镇的小吃姑嫂饼还有段故事呢,乌色的建筑也有传说.其实,姑嫂饼并不比上海的桃酥味道更好,绿水上的乌色房屋也不见得多少肃杀.可是,因了有传说,有故事,就显了独特的魅力.哦,还有,别忘了带些菊花回来,这里可是杭白菊的产地呢. 同里,水乡,桥乡,鱼米之乡.曾经的“江南四大米市”之一.两堂三桥作标志,婚娶、孩子满月,走三桥图吉利,是这里的习俗;退思园是古典园林中贴水园的经典之作,漫步园中,移步景换,更妙的是,沿池无栏杆,水近岸齐,微风吹来,仿若行于绿波上,不觉的就轻盈了起来.难怪,这里做过4数十部影视剧的外景地.这里还出了1状元,38进士,80举人,一个小镇,出了如许多的名人、士子,深宅大院不会少,现存仍有明代建筑10余座,清代建筑数十处呢.《珍珠塔》的故事,就源于此地. 周庄,因了陈逸飞的双桥,名气早已飞出了国界.却也因此,周庄成了一个大市场.初识周庄,是18年前,名气尚无,双桥宛然,静静的迎着人,载着人,它,只是交通之用.如今的双桥,成了景点,附加值高了,却也闹了,不知是值得喜?还是忧?沈厅的楼板,不知可经得日复一日众多游客的踩踏?花生糕,也不如当年的美味了,泛滥的万三蹄,也让游客倒了胃口.据闻,周庄 *** 正在调整周庄旅游发展的格局,期望着能在不远的将来,还游客一个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 锦溪----陈幕----锦溪,古镇名字的变化,诉说着历史的脚步.从皇帝的陈姓妃子病势葬于此,锦溪改名为陈幕,到旅游开发,古镇发展,回归为锦溪,其实,也是古镇人生活的期望吧.镇外湖中的陈妃墓见证着古镇的进程.今日的锦溪,游人如织,而古镇,却依然保留了清幽.街头,也有店铺,可,仍多为自家所制的土特产:虾干,马兰头干,南瓜糕,袜底酥.廊檐下,沿着河,摆着小桌,木质的,看去有年月了,已经看不出漆色,却就是茶馆的延伸,花上几元,坐上半天,看着水中的涟漪,和镇上老者随意聊着,一时间,仿佛就穿越了时空 ,俗世,浮躁,是那么遥远…… 灵岩山下,有古镇,名木渎.为了当年的吴王销魂,有了馆娃宫,有了木渎名.古镇上闲逛逛吧,毕竟开发日子不长,游客尚不很多,可以从容的在严家花园赏花,可以从容的在虹饮山房看看皇帝圣旨的模样,可以从容的欣赏着苏绣的精美,可以从容的拍照不必担心背景里有很多游客一起“合影”.再去爬爬近在咫尺的灵岩山吧,每个毛孔都张开吸着山风的清凉,那叫爽!。

七、古诗中的江南作文

江南水乡是多情的,柔情的。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曾描绘了江南春景:千里江南,莺飞草长,绿叶红花,鸟语花香,山村傍水,城郭依山,春风浩荡,酒旗飘拂。其中有山水,花草,禽鸟等自然景观,还有城郭,村庄,酒旗等人文现象。

江南不仅极其秀美,而且人烟稠密,十分富庶。可见江南水乡对人是多情的,柔情的!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

桥与水把江南演绎的如诗如画,浑然天成。水是江南水乡流动的梦,潺潺的流水技术展开柔弱的丝绸,在微风下飘扬飞舞,在大地上欢快的奔跑。

而水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透明而朴质,在细雨中清雅而迷离。江南水乡对水,桥是多情的,柔情的!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灵性的河是有诗情的,那雨从久远久远的历史的时空里落下来,有些凝滞但也有些明丽。

江南的雨落在瓦砾上。就像丝竹的声音,忧“怨”急“缓”。

那河里有江南的思绪,也有江南的灵魂,要不烟雨里江南怎么会是另一番情韵呢?当你撑着雨伞走过小桥,走过长长的古巷。一定会让你生出一点淡淡的惆怅,生出一种隐约的怀想。

丝竹声里评弹又是江南的另一景观,长长的古巷,古老的石桥,悠悠的碧水承载着历史的感怀。江南的灵魂在水,在石桥,在古巷,在人的内心深处。

这就是江南,如诗如画的江南,引起诗人思绪和诗性的江南,它是多情的,柔情的。也难怪有白居易的这首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